嫡门-第5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姐姐,丁文芙隐约有个底,却不好跟妹妹直说,支支吾吾的岔过去。
范夫人于是打定主意,要去问她娘,一进门便打发女儿和媳妇去找丁四夫人,前儿才订下的菜单,有些材料不好定,让她们两去跟四夫人商议着,看是要换菜单,还是换别家采买材料。
进了丁老夫人屋子,三言两语打发走屋里侍候的,这才挨着母亲的手臂坐下,“大嫂这是怎么了?怎么一病这么久。”
丁老夫人这才把楚静姝的事情说给她听,范夫人是知道假丁筱清的事,但并不知道她竟是鲁王女儿的私生女。
杜云寻之前才因为丁大夫人甩脸给范安阳看,故意让人给大夫人的铺子找了些麻烦,大夫人劳心又劳力没几日就病倒了,丁老夫人看在眼里,只能感叹,大媳妇这心病旁人劝是没用的,她得自个儿走出来。
假丁筱清被接走之后。她曾自问,为何没看出来有问题,为此把长孙揪来细细盘问,不多时,她老人家就看出问题了。
人在身边的时候,也不见丁大夫人多疼宠她,不是她不疼。也不是她不想宠。实在是楚秀宁唯恐女儿被丁家养住了,日后就算接回来,心心念念全是养父母一家。全不把亲娘放心上,所以早早就派了人跟在身边侍候着。
有这么嬷嬷、丫鬟们天天教,日日引,好好的孩子都被教歪了。便是因为这些下人刻意引导,怪不得那孩子到湖州之后。会做出那些让人不快的事情来,她原还想,大媳妇是个知礼的,怎么教出个这样的孩子来。原来根本就不是自家的孩子,又有生母派来的下人团团簇拥着,叫长子夫妻就算想管也无处下手。
原以为就这样散了吧!
谁成想。进京之后,长媳会这般想不开呢!现在更是把范安阳给恼上了。就为了杜云寻娶的是她,丁老夫人觉得外孙女这被迁怒好冤枉啊!
范夫人气得眼都红了。
“行啦!她一个胡涂人,你跟她计较什么?跟她认真,你就输啦!”
“大哥也同大嫂一样的想法吗?”范夫人问。
丁老夫人摇头,“你大哥那天问我,看看是不是能托人给那孩子送点东西去,算是他们夫妻给她添妆。”
那本就不是自家的孩子,人家亲娘接回去,没有善待她,那也是她们母女之间的事,他们的女儿丁筱清已死,活下来的是楚静姝,和他们丁家没有半点关系。
“大哥没说这门亲不好?”范夫人追问。
丁老夫人白女儿一眼,“这门亲是那孩子的外祖父做的主,皇帝还封了她郡主之位,你大哥是那个牌面的人,能说这门亲不好?”
也是。
“其实,就算那孩子仍是丁筱清,你舅舅也不会让复常娶她的。”丁老夫人苦笑。
这话一出,连丁文芙都觉讶异,“这是为何?”
“这门亲事虽是你们舅舅拿的主意,但复常不点头,这亲也是成不了的,复常这孩子戒心重,阿昭若不是自小就入了他的眼,你们以为,长辈们要他娶,他就会乖乖娶妻?”
范夫人闻言愣怔了一下,回想起在湖州的日子来,还真是啊!女儿年纪小,啥都不懂,长青这个做大哥的看不出来吗?他怎么就没拦着些?
“拦什么啊?长青没拦,那是早就默许啦!不然,你以为他会让复常教阿昭画画儿?”
丁老夫人没好气的喷女儿,要不是小女儿当年犯浑,竟然把亲生女儿给忘了,亲家也不必大老远的把孩子送到她那里去,不就是怕日后阿昭的婚事难办吗?复常生得俊朗,虽然性子有些古古怪怪的,可那能怪他吗?这样的一个孩子,看上了阿昭,待她好,就是一辈子的事,所以她没拦,长青也没挡,就这样让两个孩子打小就一块儿长大。
阿昭运道好,被人掳走时,幸好有复常跟着,佛祖保佑,赐了贵人把她的傻病给治好了,因着复常教她的画,得了严大画师的青眼,连带着复常和小路都成了严大画师的入门弟子。
这两个孩子就像是鱼帮水水帮鱼,撕扯不开的。
她大哥自然看得明白,又怎会给复常另订亲事呢?所以就算楚静姝今日仍是丁筱清,她也入不了杜家门,成不了杜家妇。
更何况,她早就不再是丁筱清了。她现在,是楚静姝,是鲁王么女楚秀宁的私生女,是皇帝封的郡主,不日就要远嫁东靖国的楚氏女。
范夫人还是觉得很不快,回家之后,把长子拎来训斥了一番,范安柏乖乖挨了训,然后反问他娘,“您觉着,复常这女婿不好?”
“没有不好啊!”
“那您现在在不快什么?”
范夫人被反问得一愣,呃,她在不高兴什么?
“大舅母因为复常拒绝了她女儿,所以不高兴,复常可是娶了您的女儿,您也不高兴?”
范安柏顿了下又道,“大舅母自己心里清楚得很,楚秀宁根本就不可能把女儿留给她。”楚秀宁原就要除去楚静姝的,要不然,她生父也不会把她托到丁大老爷那里。
楚秀宁舍不得楚静娴嫁个残废。她需要一个能替楚静娴履行婚约的人,要不是当时她还不知丈夫的外室生有女儿,否则那会把自己的私生女接回京,自曝自己的短处呢?
“她这纯粹是闲得,回头让外祖母给她些事儿做,也就淡了。”
不淡也不成,人家是楚静姝。不再是丁筱清了!而且进京这些年。楚秀宁诸事不顺,几乎没带她出门过。
初进京时,丁大夫人曾经梦想过。在社交场合与她来个偶遇,然后借口她和她死去的小女儿生得像,然后跟她有所往来的,可是楚静姝进了鲁王府后。从未在公开场合露过面,让丁大夫人的梦想成空。其实就算真让丁大夫人如愿,丁家和鲁王府素无往来,丁老夫人和丁大老爷不会同意她为了楚静姝,去和鲁王府接近。
丁大夫人这几年因为儿子娶亲。媳妇进门,孙子、孙女接连降生,着实让她渐渐淡忘了楚静姝。只是没想到多年没有音讯的楚静姝,竟然还没出阁!
人一钻了牛角尖。就越想越刁钻,越想就越绕不出来,想到楚静姝到这个年纪终身还没着落,就不免心疼起来,她生了几个女儿,但都死了,就盼着还活着的养女日子能得好,这大概就是种补偿心理。
范夫人能理解她想养女过得好的那种补偿心理,但是因此迁怒她女儿,那就太过份了。
范安柏默默的倒了杯茶给他娘,“这事,阿昭知道吗?”外祖母寿辰将至,大舅母病了,没精神操持这事,是他娘和大姨母领着小辈们回丁家帮忙的,大舅母这个态度,想来阿昭因此受委屈了吧?
“看不出来她知不知道,这几天忙得脚不沾地,我也没顾得上和她多说句话。”范夫人经儿子提醒,不禁心疼起女儿来,连她都感觉得不对,今儿才执意问她娘,那阿昭肯定早就知道了!
“行了,这事儿您就甭管了,好好的帮外祖母过寿吧!阿昭是小辈,就让她委屈些,别为了这事坏了外祖母的寿宴。”
范夫人自然知道母亲的寿宴为重,可是女儿受委屈,她舍不得啊!
范安柏不得不挑开来跟她说,“您什么都别说,什么都别做,光只一条,外祖母的寿宴是您和大姨母操办,就够大舅母喝一壸了。”婆婆作寿,她这长媳没帮忙不说,还对来帮忙的外甥女挑鼻子瞪眼的,这不孝不慈的名头就坐实了。
范夫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了,抿着嘴道,“明儿我同阿昭说一声,可委屈你妹了!”
“阿昭不在乎这些的,她只想要外祖母能好好过寿。”
隔天,范夫人怜惜的跟女儿说及此事时,范安阳瞠大了眼,道,“原来您昨儿把我和大嫂遣开,就是为了和外祖母说这事啊?呵呵,您放心,您女婿已经替我出气了。”
把杜云寻背地里做的事跟范夫人那么一说,范夫人忍不住伸手一戳女儿的额头。“傻啊!他这么做,是给你大舅母添乱了,可你大舅母知道是谁下的手不?日后还不是一样迁怒你?”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啊!她爱怎么想是她的事,跟她说理,是没法儿说的,所以呢,她恼她的,我们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她自己想不开,那也是她的事,与我们无关,甩脸就甩脸子呗!反正我又不会因此少块肉。”
女儿这般心大,反叫范夫人觉得自个儿小气了。
“对了,您女婿让人去她铺子找事,还赚了一笔,说要这笔钱,去庙里给几位表姐和表嫂,还有我那小侄女做场法事,到时候,咱们一道去庙里给她们上炷香。”
范夫人点头,“也邀你外祖母一道儿去。”
“那是当然。”
去了丁家,与老夫人那么一说,丁老夫人自是应诺,回头却跟房嬷嬷道,“人家这啊才叫有心,她们去了那么些年,也没听老大媳妇说要给她们做法事过。”
“大夫人许是怕您伤心呢!”房嬷嬷说的有些虚,因为大夫人从没让人给她们做法事,每年也就清明时,给她们上柱清香而已。
丁老夫人冷笑,“她总是分不清亲疏,她那几个福薄的女儿和媳妇及孙女,在她眼里,远不及那个外人重要。”
第一卷 第七百九十五章 避
开春之后,京里不少人家办喜事,丁老夫人的寿宴正好跟工部侍郎及礼部郎中两家的喜事,还有福心郡主的花宴同一日,丁四夫人接到帖子时,有些担心的去找两个小姑子,就怕当日客人来的少怎么办?
工部侍郎的长孙都已经当爹了,但他的小女儿才刚及笄,挑来选去,终于挑中礼部郎中家的孙子做女婿,这等喜事自然是要去沾个喜气,送个礼。 上他们两家作客的人不少,不过赴丁府寿宴的客人更多些。
理由很简单,丁老夫人高寿啦!还能再办几年寿宴?而且这位老夫人的先夫曾是先帝倚重的首辅,亲哥是现在的宰相之一,几个儿子都是皇帝看重的,孙子们虽不出挑,不过沉稳持重,过得些年,外放几任,也是一方大吏,自然要去交好的。
至于福心郡主,她是先帝的外甥女,年轻时成亲不过三年,丈夫就患了急病而亡,没能留下一儿半女,不过她却是个爱热闹,本来一直好好的住在南州的封地上,去年底在嗣子的怂恿下,举家搬迁进京。
她进京后,头一件事,便是请皇帝给她的嗣子安排差事,不过皇帝不喜她没打声招呼,就举家搬进京来,对她的要求视若无睹。
京里的人眼睛都毒着,因为皇帝不待见,所以她的赏花宴,去得人最少。
鲁王府世子夫人带着媳妇、女儿们齐赴会,福心郡主看着欣喜不已。她的嗣子已有二十,前头娶过一妻,可惜福薄,生孩子的时候没熬过去,一尸两命就这么去了。
孝期就早过了,只是在南州一直没挑到好的,才会拖到这会儿还没再娶。
楚明心才和离,按说这么快就出席宴会,有点不太妥当,不过世子夫人觉得女儿在杨家被关傻了。不能让她再这样关在家里。福心郡主的花宴,出席的不是勋贵就是宗室,便把女儿硬扯了来。
楚明心未犯混之前,曾是京中出名的才女之一。出席宴会是她平日最喜欢的事。福心郡主是自家亲戚。赏花宴规模不大,出席的人都是她从前相熟的,因此她很快就融入其中。
坐在上头与几位宗室聊天的福心郡主。远远的就注意到楚明心,见她明眸皓齿巧笑倩兮甚是可人,只是可惜梳着妇人头。
坐陪的几位宗室夫人中,有一年轻伶俐的,眼尖的发现福心郡主关注的对象,便轻笑着跟福心郡主说起楚明心的事情来。
“原来她就是鲁王舅舅的孙女啊!”福心郡主恍悟,她虽进京不久,但富阳侯府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的,她自然是有所耳闻。
那宗室少妇笑着点头,论资按辈,她得唤福心郡主一声姨祖奶奶,不过适才介绍时,她一喊就被福心郡主给拦了,说这么叫把她喊老了,只让她唤郡主。
虽是喊来年轻了,但也生疏许多,说白了,就是瞧不上她夫家罢了!宗室少妇心里冷笑,面上却依然甜笑,给福心郡主说着楚明心的事,福心郡主身旁的丫鬟听着目光闪闪,没一会儿,那丫鬟就伺机离开,去前头找正在招呼宾客的一位夫人。
“四夫人,四夫人。”四夫人原本和暖的笑容一僵,旁边几位夫人掩嘴笑,待得那丫鬟近前,几位夫人看那丫鬟是郡主身前的,便对四夫人道:“黄四夫人怕是郡主有事找您,您自忙去,我们自寻乐子去。”
福心郡主夫家姓黄,早逝的郡马行三,四夫人与郡主是妯娌,四夫人好生养,共生了三个儿子,所以才会把次子过继给郡主,却不想这原本最不受重视的儿子,如今竟成了全家仰仗的靠山。
四夫人陪着笑把几位夫人送走,才转身面对那丫鬟,“怎么啦?”
她刚刚与那几位夫人说得正欢,不是京里的,就是不懂这京里的弯弯绕绕,要不是有人指点,她都不知要怎么找谁给长子和么儿安排差使呢!
谁知才说到兴头,就因这丫鬟的到来给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