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门-第5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砚香也笑,“您看芳珠这事,要怎么处置?”
“这事自有三少爷发落,那是他屋里的事,得他自己来处置才成。”她又不是杜云方的娘,还帮他处置这些心大的通房!
杜云方虽说早接到通知,知道芳珠小产,可也没提早回府,他一回来,没先回去,而是到常苑里道谢。
“谢谢二嫂,给芳珠请了大夫。”杜云方抿着嘴道了谢。
“不必客气,我当着家呢!只不过,芳珠这件事,该如何处置,就要由三弟自个儿来,我不好越俎代庖。”
杜云方点点头,“小弟是想,趁此机会,把人都发嫁了吧!”正正经经读了书,跟书院里的同窗互相交流之后,他才晓得当初他娘想把表姐妹塞给大哥、二哥做妾,会让祖父那么生气,甚至不惜夺了他娘当家大权。
不是他要说他娘的不是,而是她真的目光短浅,他课业不佳,前途堪虑,若有兄长们帮忙拉一把,绝对要比他一个人苦苦挣扎要强得多,他娘总说,两个兄长挡了他的路,却不曾想过,就算他当了家主,没有人帮扶,他这家主做得会有多累。
还有就是,他的婚事还没订下,他娘就纵着他屋里养了这么多通房,他那几个家有姐妹的同窗问他,若要让他有女儿,可会挑一个正室还没进门,屋里就乌烟瘴气的男人做女婿?
答案再简单不过,所以他那时就起了心思,想要打发掉这些通房丫鬟,只是一直没机会。
范安阳听他这么说,不由愣了一下,“你想清楚了?”
“是。”通房之间谁是谁非他查不出来,也不想查,“只是要将她们发嫁,怕是要麻烦二嫂费心了。”
范安阳吶吶的应诺,“你是说全部吗?连芳珠也是?”
“芳珠……毕竟伤了身子,且让她养好了再给她安排婚事吧!不过,其他几人要离府时,也一并把她送出去,省得她有所误会。”
这是怕芳珠以为自己是特别的,而铁了心要留在府里不肯走?
“行,不过这件事,你得自个儿跟她们开口,我可不好替你跟她们说。”范安阳正色道。
“这是自然。”杜云方赧然道。
等他走了,砚香才对范安阳道:“这么一来,三少爷的婚事好办了。”
长嫂不在京城,范安阳这个二嫂自然要操办小叔子的婚事,谁让小万氏如今废了呢?杜大老爷就算自个儿有心为三子择媳,也没那个心力,他近来忙得很,算一算,大概有七、八天不曾回家了。
范安阳原以为他可能出京办事去了,谁知一问杜云寻,才晓得他根本没出京,这么多天没回府,是因为事忙无暇回家,就住在官厅里头。
杜云方不小了,也该相看媳妇了,这事除了范安阳之外,也就丁老夫人能帮忙,只是丁老夫人毕竟是出嫁女,可以帮忙,却不好出头,因此范安阳还是得出面操办这事。
杜云方的婚事可不比杜云启的,杜云启虽是二娶,可是人家有前途,年纪轻轻已为官一方,纵使已有一双儿女,但总的来说,他比杜云方要吃香许多,不然高三夫人和高老夫人也不会想方设法要再嫁个高家女给他作妻。
杜云方快要二十岁了,可是才正经读书不久,前途茫茫,会想把女儿嫁给他,那全是看在他姓杜的份上,只是他的亲娘是个凶残的,现在是在庄子上养病,可谁晓得,她会不会好起来?
如果她好起来,日后分家,杜云方身为她的亲子,势必是要奉养亲娘的,他一个大男人自然是不管内宅事,到时候苦的可能就是自家的姑奶奶!又听闻他内宠颇多,疼女儿的人家自然就打了退堂鼓。
这段时间,范安阳已经多方试探,不少人都卡在他内宠太多一条上头,杜云方好歹都是杜相的孙子,他若真考不上,杜相难道还就这样让他白身一辈子吗?可是内宠太多,这是好色还是不知节制?不管是那一种,都不是疼女儿的人家乐意在女婿身上看到的。
现在他主动要把通房们全都发嫁了,这一条自然就迎刃而解。
杜云方回去后,不管那些通房们哭喊着冤枉,径自把决定说了,把屋里哭得梨花带泪的众通房们吓得说不出话来,就是几个大丫鬟和管事嬷嬷们也愣住了,谁也不晓得,这三少爷一回来,竟是不查不问,直接就要把人打发掉。
他说完之后,转身就回房去了,大丫鬟们忙跟了上去,管事嬷嬷们互相交换了个眼色,心下有些惶惶,至于通房丫鬟们,回过神来想要上前跟杜云方辩说一二,却被管事嬷嬷们带着小丫鬟们拦了下来。
“三少爷说了,明儿就先送你们去庄子上,等二少奶奶派人给你们相看了人家,最慢开春后,就能让你们出门子了,可不好在这种时候落了病残,不然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好人家被旁人得了去啊!”
管事嬷嬷话声方落,原本还待闹腾的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安静了下来,三少爷素来纵着她们,可是方才三少爷都已经发话要将她们几个发嫁了,她们若不识相定要再闹腾,这两个老家伙肯定会对她们下重手,既然出府已是必然的,那何不给自己寻个好人家?
一个通房大着胆子问,“嬷嬷,要发嫁我们,那是不是会给我们嫁妆啊?我们现在手头上的银钱、赏赐和首饰,是不是都能带出门啊?”
“那是自然的。”管事嬷嬷回答。
几个通房见状便你一言我一语的问起管事嬷嬷,二少奶奶会给她们安排什么样的人家去嫁?看管事嬷嬷神色渐缓,她们便大着胆子提要求,什么不要求作妻,作妾也行,但家里一定要有钱啦!年纪不能太大,她们想生孩子云云。
屋里头,杜云方听着一阵苦笑,这些人就是平日巴着他,柔声细语与他说,绝不分离,听他适才那么一说,转眼间就提了一大堆的要求,啧!
第一卷 第七百六十七章 远道而来的客人
悄悄的,冬日的第一场雪在夜半时分降临,一早起来霭霭白雪让孩子们笑开了脸,大人们则忙着取来冬衣给急着出去玩的孩子穿上。
四方馆里头,阿奴和侍女们帮阿瑶穿上冬装,阿瑶年纪小容貌秀丽,穿上大红大燕幼童穿的服饰,看起来真像是个女娃儿,阿奴看了直想笑,侍女们忙提醒她,前一天才因此惹阿瑶恼了,今儿可不好再让他哭闹了。
阿奴点点头,“阿蕊呢?”
侍女们摇摇头,阿蕊是她们当中唯一一个有兄弟在身边的,阿蕊的阿兄大树武艺并不佳,是阿奴帮着跟族长说了好话,族长才勉为其难的将他收入护卫中,没想到这次一出事,有兄长作伴的阿蕊,便成了她们艳羡的对象了。
如果灭族是真,那她们这些人除了彼此,就再无亲人了!
阿瑶穿上香香软软的厚实衣服,换上厚底靴子,高兴的在屋里转悠,小孩子关不住,赖着他姐想要出去。
廊下避风处,阿蕊拢紧衣领,问:“哥,你说的是真的?”
“嗯,我看你还是打消这个主意吧!”大树是费了好大的功夫,才从四方馆那些厨下及仆役口里听到关于杜家的消息。
“我让你去打听杜二少爷的事,你去打听三少爷作啥?”阿蕊气不打一处来。救了阿奴的少奶奶,是杜二少爷的妻子,她哥不去打听他的事,去打听三少爷,真是浪费时间。
大树急忙道,“不是啊!那杜二少爷已经娶妻生子,他妻子又是他家姑祖母的外孙女。怎么可能允许他纳妾,他们家大少爷在任上,三少爷还没娶妻呢!”大树原本是想,杜家三个兄弟一个不在京里,一个有妻有子,这妻靠山还不小,算来算去。大概就那三少爷最好近身了。
他未娶妻。也没订亲,他亲娘虽在,但在庄子上养病。大树觉得既然要进门作妾,那自然要挑个好的,二少爷听说脾气不怎么好,又己有妻小。怎及得上杜三少爷好拿捏呢?
好拿捏,才好吹枕头风。让他帮忙去杜相跟前说话,请他帮他们风夷跟阳夷族讨公道啊!
阿蕊跟着阿奴姐弟进杜府,却是见过杜云寻的,那一眼。就把她的心魂给勾走了,回来之后便念念不忘,当然。她念念不忘的还有杜府的富贵。
只是这等少女心事,她再怎么大大咧咧的。也不可能跟兄长说,因此兄妹两个,在人选上就有了岐见。
“我觉得,你若要进门去作妾,还是杜三少爷好。”他苦口婆心的给妹妹解说着好处,阿蕊却道:“哥你懂什么啊!那个杜二少爷可是在皇帝跟前说的上话的人呢!那三少爷怎么比得上。”
大树大奇,“你怎么知道?”
“这里侍候的人说的。”阿蕊脸微红,要大哥再去打听。
他们兄妹两个说得很理直气壮,彷佛阿蕊想进杜府为妾,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毕竟,在族里,阿蕊可是不少儿郎求娶的,还有不少西南卫所的兵将想收她为妾,只是碍于她是阿奴的侍女之一,她的婚事要阿奴点头,不然他们家那些亲戚怕不早挑花了眼。
因此他们不曾考虑,杜府会拒绝阿蕊进门作妾。
另熊大他们也在说这件事,这几日,他们小心的去打听过了,予人作妾,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富贵人家的老爷、少爷们要纳妾,首先得要他们的妻子同意,否则就算男人收用了,女主人没点头,这妾就不算妾,如果是家里丫鬟被收用,女主人没同意,那她们就还是丫鬟。
至于外头的,无媒苟合,那叫外室,生下来的孩子,都可能不被承认,谁知道这外室在外头规不规矩,有没有和别的男人眉来眼去不清不白,又如何能保证生下来的孩子,真是这个男人的?
几个护卫还特别问到莫七老爷家的妾,被问到的人听了直笑,“大爷您说的是南靖伯那几个不肖的兄弟啊?嗐,他们是去打仗的,不是让他们去纳妾的,这样带回来的妾,见不得光!瞧,这一曝了光,可不就让他们家败了!”
“这妾通买卖,你们没看,莫家那些男丁被流放了,女眷回了老家,家产都被抄没了,没钱上路咋办呢?嘿,这时,就是把他们家的下人、妾室全发卖了,换得的钱充作他们的路费。”
莫家那些妾室被卖,他们都曾耳闻,这会听那护卫转述这话,不禁都沉了脸。
“不能让阿奴去给人作妾,作妻倒还可行。”只是作妻的话,大燕谁会想娶个已被灭族的女子为妻?而且阿奴现在的身份,可不是风夷族族长的孙女,而是族长孙子的奶娘。
在他们头痛不已时,阳夷族族长和风夷、玄夷的人也来到京城,看到满眼繁华,屋宇相连的京城,从不曾看过这么多人的几个汉子忍不住看花了眼。
年约二十的阳夷族族长坐在车里头,对躺在身边的风夷族族长道,“阿爷,就到了。”
风夷族族长风大川睁了只眼,“辛苦你了,阿刚。”
“应该的。”名唤阿刚的阳夷族族长苦笑了下,他喊风大川阿爷,因为他阿母是风夷族族长的女儿,他是风大川的外孙,他抿着嘴帮风大川拉好被子。
阳夷族强盛,风夷族族长把女儿嫁过去,不足为奇,只是他那女儿和女婿,早在十五年前,就被他女婿的好兄弟米志给害了,抢了他族长的位置,还把他女儿留下的儿子当奴隶待。
风大川一直在想要帮外孙抢回族长之位,但女婿那好兄弟手腕了得,靠着姐妹给人作妾牵线,与大燕高官及将领合作,把其他几族压得喘不过气来。
九夷俨然以阳夷为首,在西南一地几乎是土皇帝了。
风大川那天误打误撞。发现这件事,因而被阳夷族族长米志给砍了,幸好阿刚及时发现救了他。
米志统治下的阳夷虽然很强盛,但只有顺从他,又有能力的人,才能从他手里讨到好处,其他人在他眼中就是替他挣钱的工具。手艺好的银匠被他送到京城后。就被莫七老爷关在作坊里,日夜不休的制作银器,在他们眼中。这些人就像是微不足道的蝼蚁,稍有不慎动辙被打骂,甚至丢了性命也没人在乎。
时日一长,他们的家人生疑。在族长米志那里得不到解答,不禁就想念起旧族长统治时。是何等的自由自在啊!阿刚便这样悄悄的收拢了一批人,那日见外祖父被砍,他便不再忍,带着那些部下。趁米志一行人志得意满在庆功时,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尔后,他带着人分别赶往风夷和玄夷。因有叛徒与阳夷合作,大燕的兵有带路的人。如入无人之境,虽然及时逃往禁地,但活下来的人实在不多,且都有伤在身。
风大川知悉后,便不顾自己的伤势,叫他带着自己和风夷、玄夷的人进京来,深怕来迟一步,大燕的皇帝要出兵打阳夷。
“怎么也没想到,还能看到你接过族长这个位置。”
阿刚苦笑,他自己又何曾想过呢?只是他这番急急进京,扔下才接手的阳夷,回去时,该不会又有人窜夺族长的位置吧?
“那个姓纪的,死在玄夷禁地里,大燕皇帝会不会……”生气啊?
风大川低声呵笑,“那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