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嫡门 >

第558章

嫡门-第558章

小说: 嫡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妃想起当年事就来气,“什么孝不孝啊!还想要她怎样?她那公爹着实老不休,四五十岁的人了,竟然要媳妇出钱让他纳小妾,一开口就要一万两作聘礼,还要她出钱置宅买下人侍候。”

二公主傻傻的看着她娘发飊,有点想不太明白,为什么她娘火气这么大,“你知道吗?她明知不该为,却还是应下了,然后找我借钱,我谁啊!跟她很熟吗?她怎不去找她亲舅舅和表姐借钱啊!”

原来七长公主被妯娌们逼得应下公爹那荒唐的要求后,手头上却没这么多闲钱,因而找上兰妃借钱。

“那您借她了?”

“呵呵,我傻啊!借她这种钱,我没借她,却跟皇帝说了这事,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二公主还没想明白,兰妃已经揪着女儿道:“我可跟你啊!你可千万别跟她学,知道不?”

“晓得了。”二公主应下,与兰妃说起自家在西山的别院,兰妃便道:“我听你六哥说,阿昭她们家的别院很是特别,真的很特别?”

“嗯。可惜您不能出宫,要不然,就能亲眼瞧瞧她们家别院了。”

“对了,我上回请她帮我画的画,也不知画好了没,回头你帮我问问。”

“好。”

母女两说说笑笑很是惬意,羌部五王子一行人却团团坐在四方馆里发愁。

第一卷 第七百五十三章 老祖宗逝

五王子皱着眉头看着大侄子,心道,他侄儿这般出众,就算娶大燕公主也绝不辱没对方的,但现在大燕没有适龄的公主了,难道要让大侄儿屈就大燕朝臣家的姑娘?

“南蛮皇帝实在狡猾,竟然不应咱们所求,兀自给大燕的公主赐了婚。”嘉宁郡主生气的拍桌怒道。

“你要真想嫁怀王,最好是别再说大燕皇帝是南蛮,也甭说他狡猾。”嘉宝郡王冷冷的看妹妹一眼。

嘉宁郡主恼了,“我是为你不平耶!”

“那还真是多谢妹妹了。”嘉宝郡王淡淡的道,不再埋会妹妹,嘉宁郡主气恼的一跺脚,就坐到五王子身边不再说话,五王子不掺和他们兄妹拌嘴,等他们闭嘴了,才和大侄儿商量对策。

嘉宁郡主却不耐烦听他们说这些,起身要出去,嘉宝郡王生怕她去找怀王,忙出声让侍从拦她,嘉宁郡主扬起鞭子抽向他们,侍从急退,鞭子尾端还是甩到他们身上,疼得他们龇牙咧嘴,嘉宁郡主冷哼一声转身走人。

“还不快跟上去。”见侄女已经跑出去,五王子赶忙催人跟上去。

“真是个不省心的。”嘉宝郡王看着妹妹的背影骂了一句,回过头朝叔父歉意微笑。

五王子不以为意的摆摆手,示侄儿坐下,重新讨论对策。

他们原本的打算是把嘉宁郡主嫁给莫少将军,然后嘉宝郡王向大燕皇帝求娶四公主,可是也不知大燕皇帝抽什么风,竟然毫无征兆的就把四公主许了人。

“现在怎么办?”他们讨论了好几个方案,让嘉宝郡王求娶宗室女。但宗室女适龄的,父兄在朝握有重权的,几乎没有,那么就只能降低要求,不用宗室女,选重臣之女也行。

然而大燕皇帝会乐见重臣与他们羌部结亲吗?叔侄两左思右想,又找来部下讨论。直到月上中天。仍是没有结论,奉命侍候这些贵客的仆役们,暗自觉得好笑。以为他们大燕是菜市啊!由着他们拿捏的,要娶谁要嫁谁,由他们说了算?

四公主的婚事定下来了,楚秀宁的一双儿女婚事也订下了。楚秀宁暗松口气的同时,也不由庆幸。幸好皇帝没真允了自己,拿她女儿去和亲啊!

倒是鲁王世子夫人有点遗憾,当初怎么就没想到,把女儿嫁给七长公主的儿子去呢?

好歹那是太后的外孙。皇帝的外甥,又有侯位在身,有他们鲁王府撑腰。不怕七长公主的公婆和大伯子他们作怪。

想到女儿在杨家也不知过得是好是歹,鲁王世子夫人就心痛如绞。她三番两次派人去杨家,想要接女儿回府小住,不止是被拒绝而已,连女儿的面都没见着啊!

天下父母心,叫她怎能不操心女儿呢?

同样为儿女操碎心的,还有高家三夫人。

高三老爷原就没什么能耐,不像二老爷和四老爷,还能谋个外放什么的,他不过一个闲职,连实差都补不上,寻什么外放,就算想学四老爷那样,谋个学政来当当,都因才学太差,就算看在他爹的份上,都没人敢应承。

丈夫没出息,儿子又被她宠坏了,只会拿钱玩乐,就没做过什么正经事。算计着给女儿攀附门好亲事,没想到会落空,现在女儿年纪不小了,婚事却还是没着落,叫她怎么不忧心。

原本仗着婆婆撑腰,想着强压大嫂一头,逼着大嫂允诺让女儿嫁去杜家,现在她相中的好女婿已经娶了新妻,带着儿女去了任上,她早前安插收买的人手却被梳理清了出来。

她冷静下来才发现,之前为了收买人念念身边的人花费不少,她手上的现银去了近半,剩下的这些,要张罗儿子的聘礼,女儿的嫁妆,怎么算这钱都轧不过来啊!

高三夫人愁煞了,拿着算筹在屋里,和心腹盘着帐,看搅有没有那里漏算掉了。

可是算来算去,这账面上的钱没多出来,还少了近百两,高三夫人急坏了,忙把管铺面的心腹喊来,一问之下才晓得,竟是儿子去铺子帐上取走的。

“他拿这么多钱要做什么?”

“少爷身边的小厮说,少爷看上了一盒极珍贵的墨,想要买下来送给夫子做寿礼的。”

墨?寿礼?

高三夫人头疼欲裂,他老娘都快为钱愁死了,他竟然拿这么大一笔钱去给他的先生置寿礼,却没先告诉自己一声,做他老娘二十多年,他怎么就没给自己笀礼啊?

心腹们面面相觑,不明白高三夫人在想什么,明明之前是她自己交代少爷,要用心对待先生,不可轻慢了,那知道先生做寿,少爷备盒墨送去,有什么不对呢?

她们不知,这并没有错,问题在于高三夫人觉得儿子出手太过,他大可以买盒便宜一点的墨送去做寿礼的。

“为了一百两的墨大发雷霆?”高大夫人端着茶碗问。

“是啊!尚书夫人知道了,把三夫人叫去痛骂了一顿。”来回事的婆子抿着嘴边笑边回答。

高大夫人噙着笑花,“嗯,如星,给柳嬷嬷赏。”

“是。”大丫鬟笑吟吟的走上前,给那回事的婆子一个荷包,柳嬷嬷捏着荷包,感觉到里头硬硬的一大块,笑容更深忙弯腰道谢。

“行啦!尚书夫人那边若有什么事情,记得脚程快些来跟我说一声便是。”

“是是是,大夫人您放心,回头有什么消息,奴婢一准儿立马来跟您说。”

高大夫人点点头示意大丫鬟领她出去,“三房那个宝贝儿子今年多大了?”

大丫鬟们算了下,才回答,“三房的七少爷今年十九了。”

“十九了啊!也该成亲了吧?”

“还没呢!听说之前三夫人想着要等七少爷考上功名再来成家,只是七少爷屡试不中,如今连个秀才都不是。”

外头清风徐徐。院子里竹叶沙沙作响,这里是高大夫人嫁妆别院,老祖宗如今每年都跟她到此处住下,高尚书夫人已经不敢再把孙女儿们塞过来,只是隔三岔五会带着高三夫人和孙女、孙媳妇们过来给老祖宗请安。

老祖宗自念念姐弟跟着父亲去任上后,精气神就不再似往常那么好,好像她憋着一股劲儿。就是为了她们姐弟两。

想着她们姐弟有父亲照顾。继母还是长孙媳的干女儿,她们姐弟身边侍候的,又都是长孙媳精心挑选的。想来,就算她立时闭上去,去了九泉底下,见到她那曾长孙女也能有个交代了。所以老人家的精神就不似以前那么好了。

高大夫人心疼她,总是变着花样。想逗老人家开心,可惜老人家精神不济,看戏听书总是没两下就睡过去了。

高大老爷知道后,只叫妻子别再折腾。免得老人家受累,只消邀请交好的亲朋时不时带着小辈们来看望老人家就好。

这交好的亲朋也得精挑细选过,要是孩子怕生怕老人家的。也不好请人带来,否则没让老人家开怀。反惹老人家不快,就不好。

高大夫人颌首,就点了娘家的侄儿、侄孙,和范安阳母子,以及丁家姐妹母子。

自家侄孙差不多十岁上下,老祖宗喜欢乖巧会读书的孩子,她都请人家带男孩子来,想着阳气旺些,要是邀女孩来,就怕老祖宗记挂小念念。

范安阳的儿子小煦小朋友是个不怕生的,和他差不多时间出生的表兄弟们,也都是好脾性的,这一群虎头虎脑的小家伙正是最好玩的年纪,拿个绑了彩带的摇铃逗他们走路,就能跟人家玩半天,就算跌了,也不哭,拍一拍就又爬起来继续玩。

看得老祖宗开心得很。

这天,范安阳让人把儿子收拾好,要带他去高大夫人别院赴约时,忽然看到墨香面色凝重的进屋来。

“怎么了?”

“高家老祖宗去了。”

范安阳愣了下,坐在炕上半晌没说话。

贺璋家的几个忙拉着墨香问,“什么时候去的?怎么去的?”

“说是一早丫鬟进屋侍候老人家起身,才发现人不知几时去了,来人说,老人家面带笑容,好像放下了心中重担似的。”

高家老祖宗对高明亭的事,一直觉得对长孙夫妻过意不去,高明亭的早逝,留下的一双儿女还这么小,家里祖母和叔婶不想怎么帮她照顾孩子,只想着从中扒取好处,老人家看在眼里,焉有不伤心的。

如今诸事底定,老祖宗算是放下心中大石,这口气一散,人也就去了。

范安阳叹了口气,让人把儿子抱下去,自个儿换了身衣服,便往高大夫人的别院去。

高家老祖宗这一去,高尚书丁忧,高三夫人可以不必急着筹儿女嫁聘要用的钱财了。

高大老爷是长孙,也要丁忧,不过他只需守孝一年,高尚书需要守孝三年,还有高二老爷和四老爷他们,高尚书年岁不小了,守孝三年后,他还能撑多久?皇帝会起复他吗?

高大老爷父子好说,都是凭自己的能力考上功名,并在任上表现优秀的,等他们出了孝期,又有杜相这亲家、王家干亲在朝堂上,起复之事不愁,二老爷和四老爷就麻烦点,他们能力没高大老爷父子那么好,不过,他们都是有官身在,等出孝,高大老爷帮着活动一番,一样外放去,应该不难。

唯一犯难的,当数高三老爷了!

他这官职是因其父而来,等高三老爷出孝,他爹还在守制呢!想做官,只怕是难了!

老祖宗过世的消息传到高家别院,高尚书上朝去了不在府里,高尚书夫人整个人都懵了,头顶上那座大山没啦!可为什么,她不觉得高兴,反倒觉得一片茫然呢?

高三夫人如遭雷劈,老祖宗没了,公爹要丁忧,丈夫也要丁忧,儿子和女儿的婚事怎么办啊?那个老虔婆怎么早不死晚不死,偏偏这个时候死了!好歹等她把儿媳妇娶进门,女儿嫁出去再死啊!

第一卷 第七百五十四章 孝顺

生老病死天道轮回。

纵使是贵为皇帝也都难逃一死。

高家老祖宗年事已高,早些年就一直传出体弱多病,曾长孙女高明亭便是因长年在老人家身边侍疾,而传出好名声,进而让杜相看中择为嫡长孙媳的。

现在高明亭已去,其夫在守制后再娶,带着一双儿女与新妇赴任,想来老人家是放下心中重担,就撒手西归了!

高家开始忙着给老人家办丧事,问题就来了,老人家是跟着嫡长孙夫妻住在西山长孙媳的陪嫁别院,她在别院里过世,这丧事是要在高大夫人的别院里办呢?还是要挪回高家在西山的别院来办?还是,要移灵回高府在京里的宅子办?

高尚书母丧,他整个人如坠五里云雾中,完全无法反应过来,他娘,怎么,一句话都没交代,就这么去了呢?

他的几个幕僚们哀声叹气相对无语,高家与杜府结亲,他们乐见其成,但他们没有想到,事情后来会是这样发展,而高尚书夫人和三夫人的作为更是让人难以理解,闺女在婆家小产了,谁家长辈不是想着延医寻药,务求尽快把闺女的身体调养好,好为婆家生儿育女开枝散叶,也就只有高家,会急吼吼的给女婿塞媵妾了!

高明亭过世后,高尚书夫人和三夫人为了杜云启继室人选,和大老爷夫妻形同撕破脸,也让这些幕僚们傻眼,完全不懂这两个女人是怎么想的。

现在高家老祖宗过世了,高尚书要丁忧,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出路着想了,是要请辞?还是投靠高大老爷呢?

高大老爷为官多年。身边自然也有用得惯的幕僚,他们去投靠,是会被重用,还是……他们忙着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便没人去提醒高尚书,一些该注意的细节。

高大老爷夫妻商量了一番之后,高大老爷便去找父亲。想要商议这事。不想,才一进高家别院,就被母亲身边的嬷嬷拦下。

“大老爷。您去看看夫人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