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门-第4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怀王奉圣命来关切,都是族伯叔们出面招待。
汝阳伯夫人娘家见状。便催着汝阳伯夫人把媳妇请回府。在辅仁伯府里,他们家女儿要怎么在怀王跟前露脸啊!汝阳伯夫人也想啊!可叫她去向媳妇低头?作梦!
只是不是侄女儿想攀高枝,她的小女儿也声声催着亲娘。只是回娘家省亲的四女儿却劝道,“不是女儿要说您,这事本来就是您做错了,哪!您瞧瞧。您为了张罗表姐进门做平妻,差点儿把嫂嫂气出个好歹来。可表姐感激您了吗?”
汝阳伯夫人脸色黑如锅底,许四姑奶奶却似没看到她娘的脸色,续道:“您为了她,可把哥哥、嫂嫂给气着了。父亲还不知道呢!等他知道了……”话声方落就听到她娘倒抽口气的声音。
四姑奶奶心道,哟!敢情她娘没估算到她爹啊!真是!要不是亲娘,她才懒得理会她呢!
只是。谁让这是亲娘呢!四姑奶奶长叹一声,又劝道:“您真是老糊涂了!您忘记啦!当初我大哥要成亲。父亲疼您,知您看重娘家,让您先跟娘舅说一声,让大哥娶表姐为妻,舅母是怎么回您的?”
想起此事,汝阳伯夫人还觉得脸皮子热辣辣的疼呢!
“严二表哥成亲,新娘子却不是表姐,舅母又回过头来,想把女儿嫁进来,跟您低声下气的说几句好话,您就胡涂啦!您忘了大嫂的祖母是谁了?”
汝阳伯夫人这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大媳妇的祖母是当阳县主啊!人家年纪大了,不管事了,你也不能当人家不存在啊!
四姑奶奶继续往她娘头上泼冰水,“怀王奉圣命来探望嫂子,是希望辅仁伯府和襄城侯府两家化干戈为玉帛,不是让咱们动心思,去攀结上怀王的。”
看她娘整个人都僵住了,四姑奶奶拍拍她娘的肩头,安抚道:“表姐和舅母的眼界高,看到有更好的,就把您甩一边了,亏得您为了她,差点把即将出生的孙子给折腾没了,您这样疼她,人家可一点都没放在心上哪!要真有心,怎么会逼着您,给她架梯子到怀王跟前露脸去?”
汝阳伯夫人僵直的肩头忽地软了下来,扑在了女儿怀里放声痛哭,“她们怎么可以这样待我啊!”
声声控诉着娘家嫂子和侄女的不厚道,四姑奶奶拍抚着怀里的母亲,一边翻白眼,心道,明知她们不厚道,还耳根子软到人家随意糊弄两句,就当人真心实意,连自家儿女都不顾了,自己偏听偏信,能怪谁啊?
“那你小妹……”
四姑奶奶头皮发麻,“她可是您十月怀胎的亲生骨肉啊!您舍得她去作妾?去被大妇折腾?”
她娘对她爹的通房、妾室手段有多狠,她们自小就看在眼里的,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她小妹怎么会想要去怀王府作妾。
肯定是受了表姐的影响!那个贱人,从小就四处招蜂引蝶,勾着她大哥,又招着大姨母家的表哥,周旋在这些表哥们之间,眼看嫁大姨母家的表哥无望,就退而求其次,要当自家嫂子,幸好她爹不像她娘那么胡涂。
只是,大嫂都有喜了,她还想来当平妻!她娘竟然还应了!四姑奶奶觉得她娘实在是胡涂得没边啦!
要换了是她,像她表姐这样三心二意的女子,连门都不让进了!她娘竟还张罗着要让她进门当平妻!
因为许四姑奶奶这么一拦,许六姑娘没能到怀王跟前去露脸,气得把屋里摆件全砸了,汝阳伯夫人的娘家嫂子和侄女儿也没门路进辅仁伯府去,她们要敢上门,辅仁伯府的门子就能把她们打出去,害他们家姑奶奶动了胎气,还敢侵门踏户找上门来?找死吗?
怀王府每日高朋满座,不少人刻意上门来,想要看怀王妃是何反应,只可惜,怀王妃体弱多病。出面招待上门女眷的,不是方侧妃就是郑侧妃,跟在她们身边的,就是太后赏下来的几位貌美宫女,如今皆已抬为夫人了。
看着这一室的莺莺燕燕,来访的女眷们心里不禁要问,太后赏的宫人都抬为夫人了。那再要进门的。只怕连夫人都排不上了吧?还不如进诚王府或平王府呢!
虽然诚王府不好进,可不还有平王府吗?平王妃也是身怀六甲,哦。不对,平王妃好像已经生了啊?咦?她生儿子还女儿啊?怎么大家都不知道啊?
这一聊,大家才发现,因为关注在这几家的消息上。竟然没留心到平王妃生儿子还生女儿了!
没一会儿,怀王府待客的厅堂里就空了大半。方侧妃对郑侧妃摇头,“看来今儿咱们府里可以安静了。”
郑侧妃却有些担心,“这几家明知王爷儿子都有三个,却挤破头的想进门。你说,是不是王爷也有心啊?”
“男人,面对娇滴滴的小姑娘怎么会有不动心的?”方侧妃已不复初进门时。对怀王抱持着情爱之心,“多进几个新人也好。省得有人仗着是太后的人,在府里耀武扬威。”
郑侧妃顺着她的眼看去,看到太后赏下来的那几位夫人面色不怎么好,不禁轻轻一笑,也不搭理她们,径自和方侧妃讨论起年节的安排来了。
杜府这边,杜夫人离府后,杜云方的生活很单调,除了去太学上课,下了学就是待在自己院子里头,偶尔跟在祖父和父亲身边接待来客,除此之外,就没旁的去处。
不过年前,万家却使人找上他,杜云方没见他们,只让小厮把人打发走,小厮奉命行事,赶走万家人后,回头就跟大总管回报去。
年前不少店家催债忙,万家的爷儿们在外头欠的债也逼上门了,万夫人被逼得没办法了,只能找上外孙求救。
按说,找上杜云蕾或许还有点用,毕竟是女孩子,心软,小时候万夫人没少疼过她,但杜云蕾虽帮着管家,但手里头闲钱不多,对开销只增不减的万家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派不上太大的用场。
杜云方身为杜家子,就算当家的范安阳想苛扣他,杜相也不会允许的,更何况有大少奶奶的例子在前,万夫人相信,范安阳不会笨到走一样的路,这么一来,杜云方手头上能用的闲钱,绝对要比杜云蕾多上许多。
若能把这外孙拉回头,不说多,只要能助万家渡过年关就足矣!
大总管是杜相身边得用的,管着外院多年,岂有看不出来的道理,早早就派人在杜云方身边守着了,因此得了消息,便立刻来找范安阳。
“既然三弟不愿见他们,就由着他吧!”
“可是这会不会影响三少爷的名声?”杜大总管问。
范安阳想了下,“如果外头传出三少爷不敬外家的事,那肯定是万家放出去的消息,他们要毁掉自己外孙的名声,我们怎么拦?”
大总管默。
“这事,我再和二少爷说,让他去劝三少爷。”
隔没两天,三少爷的小厮便奉命送钱去万府,不过二十两碎银装在一荷包里,万夫人打开一看,气得把钱袋砸出去,小厮哭着磕头捡起钱袋,边喊着,“夫人息怒啊!我们三少爷不过一书生,吃穿用度还得靠家里呢!您要他帮忙,他不敢不帮,可他身上也就这么点钱,多了,他也拿不出来了啊!”
万家几个爷们听来气不打一处来,从前他们在外吃喝,挂杜府的帐,现在都行不通了!讨债催款的人追上门来,他们外甥就拿这么点钱来打发他们?这是在打发乞丐吗?
那小厮抱着钱袋边躲边往外跑,万家几位爷们一路追到府外,还不罢休,那小厮也机灵,一头钻进了顺天府里去还高喊着救命,万家人这才气咻咻的掉头离去。(未完待续)
ps:。。。。谢谢enigmayanxi童鞋打赏的两枚平安符和宝贵的粉红票,再去码字。。。
第六百零一章 失败的偷龙转凤
当中京中便传开来,杜相的小孙子杜云方,因看外祖家缺钱孔急,便让小厮送钱去给外祖,不想被舅舅们嫌少,把奉命送钱去给万府的小厮痛打一番,可怜的小厮逃了出去,还被追着打,直到跑进顺天府,才得以逃出生天。
万夫人气急败坏的痛骂儿子们,谁知儿子们反还莫名其妙,“不是那小子惹恼了您吗?儿子们打他给您出气,怎么反怪起儿子们来?”
万夫人头疼抚额,她砸钱袋不过是作势,想逼那小厮回去跟杜云方哭诉,然后让杜云方掏更多钱出来帮衬,谁知儿子们自作主张,把那小厮打了不说,还一路追到顺天府去。
越想越不对头,万府离顺天府衙可不在同一区啊!她狐疑的看看儿子们,他们这样子真能追着个小厮跑那么远?还边跑邉打呢!
不是她瞧不起自家儿子,而是他们除了吃喝玩乐有点本事外,要抡起拳头打人,被打的不知是谁呢!说杜云方的小厮被他们追着打,还一路打到顺天府衙,万夫人是不信的。
可是外头却传成这样,万夫人知自家肯定是被算计了,但是谁算计的?杜云方?不可能。杜云寻?他为何要这样算计万家?难道是女儿当年谋害他的事,被他查清楚了?不对,若是查明白了,他往父祖跟前一说,她女儿不就被休了!
万夫人摸不清楚头绪,外头的人听了传闻,却是一面倒的同情杜家人,这结的什么亲啊!
杜相父子两代都娶了万氏女为继室,大万氏为掌控继子。坏了继子姻缘,更手长的管到小姑子的女儿婚事上头去,害得人家兄妹因此反目多年不相往来。
小万氏当家,纵着娘家父兄拿杜家当钱袋,在外吃喝嫖赌没少找小万氏替他们付账,杜相次孙返京成亲,小万氏把外甥女一直留在杜府不让走。明眼人都知道她想干么了。
小万氏身染恶疾被送出京去疗养了。万家人没钱花,就把脑子动到外孙身上,小万氏的两个孩子才多大。谁家会在个孩子身上多摆钱的?吃穿用度都有家里供给,杜云方身上能有多少钱?能拿个二十两出来,就已经很多了!
一般人家谁会给个孩子放二十两在身上?
杜府这边,范安阳和顾嬷嬷正在核算杜夫人的嫁妆。顾嬷嬷算了一半,忍不住问。“二少奶奶,您看,夫人的私库是不是也要核算一番?”
范安阳头也没抬的道,“那个我不管。她的私库应该有清单吧?你找人取来,然后带三少爷和二姑娘去清查一遍,这嫁妆单子上的东西和这夫人手里的清单怎么对不上啊!”
气死了!对了老半天。两边的帐总是核不上啊!这是怎么回事啊?
杜云寻正好回来,看到她气得蹦蹦跳。不禁笑着从后头抱住她,“这是在干么?”
“我想夫人既然出府静养去了,她的嫁妆和私产要封存起来啊!可是她当初进门时给的嫁妆单子,怎么和她手里这份清单对不上啊?”
“我看看。”杜云寻接过手瞧没两眼,脸就黑了。“这份不是她的嫁妆单子,你从那儿拿来的?”
“咦?不是吗?这是顾嬷嬷拿来的啊!”
顾嬷嬷看到他回来,原要避出去的,听到这句,忙又转回来。
“怎么不是呢?这是封存在老太爷那里的啊!”顾嬷嬷接过来看,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不是呢?
“这封面被换过了,这是我娘的嫁妆单子,当然和这清单上的东西兜不上。”
范安阳傻住了,谁没事去换这封面啊?
杜云寻冷笑,“我外祖家底殷实,当年我娘出阁,算得上是十里红妆,小万氏的嫁妆连我娘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他们兄弟成亲,大老爷把元配嫁妆的铺子和庄子分别交给他们,杜云启不久就外放去了,所以铺子和庄子的一应收益,还是交到杜府来,只是大总管帮他们兄弟把钱帛存入钱庄,其他的生禽、粮食等,取一部份入了公中,另有部份送去梅州,至于杜云寻的,便由他们夫妻两做主,用作送礼或留下自用,或拉到铺子上去卖钱。
“你们在湖州住着时,这些收益是谁在管?”
“就跟现在是一样的,只是除了送往湖州给两位少爷之外,庄子上送来的节礼,都是夫人收走了。”那时是杜夫人管着家,收入公中的那一份,到底是真的入了杜府公中,还是被她拿回娘家去,就不得而知了!
“那这嫁妆被换了封面,她不会以为,就此能一手遮天,把母亲陪嫁的这些名画、古玩变成她的吧?”范安阳觉得很不可思议。
“她大概不晓得,这嫁妆单子不止娘家和夫家各有一份,还有一份在官份留档。”杜云寻冷嘲,“大概是因为这些收益让她的心变大了,以为把家里这份嫁妆单子改换成她的,这些陪嫁就真的由她处置了。”
范安阳把嫁妆单子和清单又对了一下,“不对,她真的把母亲的陪嫁弄出来了。你看这个,和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