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嫡门 >

第432章

嫡门-第432章

小说: 嫡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补上。”

    他们才回京入宫,大公主随侍太后身边,她都还没去看过自己的住处呢!听皇后这么说,心想如此甚好,我正愁要是缺什么少什么的,要找谁讨要去呢!这是正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了。

    便命宫人在前领路,一行人来到慈和宫的西配殿,椒房殿虽是皇后住处,但要跟太后居所相比,那还是要差一点的,毕竟,那是太后嘛!

    但华丽尊贵的摆件、装饰,都仅限于慈和宫正殿,配殿的建筑和摆设可就比之椒房殿的配殿还不如了!毕竟慈和宫里只有太后一人住,没必要整理长期无人居住的东西配殿。

    虽然太后允了大公主住进慈和宫,但这两配殿长久无人居住,那腐朽败坏的地方可真心不少,皇后虽派人赶着维修,然而慢工出细活这句话是有其道理的。赶出来的活计能挑的毛病不少,可能怎么办呢?工匠也无能为力啊!他们不是神仙,手指挥挥就把屋子修整得完美无缺。

    别说皇后看了皱眉头,就是大公主这个啥都不懂的,看到这西配殿的情况,不禁都要黑了脸。

    墙面是新粉刷过的,那新漆的味道还很浓。家什也是从库房搬出来的。窗棂的格子花样式老旧,夕阳钻过细碎镶嵌的玻璃,被切割成凌乱破碎的图样。整间屋子显得十分昏暗。

    光线对屋子来说很重要的,举例来说,因为光线不足,摆在里头的东西。除非自己会发光,不然。没细瞧,还真看不出屋里的摆设是好是歹,是名贵还是虚应了事。

    因此,情绪就直接写在脸上的大公主。脸就非常之臭的走进了西配殿里。

    皇后则令宫人点灯,灯火通明后,大公主环顾了屋里一圈。脸更臭了。

    西山离宫的慈和宫自然是比不得京城的慈和宫,那会儿她被搬到慈和宫时。就觉屋子跟她在椒房殿住的东配殿不能相比,还以为京里的住处会好些,至少也要比椒房殿的东配殿强嘛!万万没想到,外表华丽壮观的慈和宫,配殿竟是比不上椒房殿的配殿?

    “慈和宫自太后迁进来后,这东西配殿就一直没住过人,每年修膳时,就难免疏忽了,若不是太后旨意下得急,能多点时间让他们修整,想来会好很多。嗐,今年就委屈你了,等明年去西山避暑,本宫再让人把这儿好好的修整一番。”

    大公主不悦的撇了嘴角,皇后轻轻拍了拍她的肩头,“本宫知道大公主是个懂事的,万不会因此不悦,且先忍忍吧!”

    大公主发现以前住在椒房殿时的生活,实在是太美好了!

    虽然她是长姐,但在言行举止上,可没半点长公主的风范,因为皇后只会严格要求三公主,从来不会要求她这个大公主要做妹妹们的典范。

    但是她今日,已经被皇后以懂事二字压了一回又一回,这两个字就像是枷锁一般,套到了她身上,拘着得照皇后的意思来做,否则就是不懂事。

    父皇才给了她封号,她便立刻不懂事,违逆了皇后,大公主抿紧了唇,她可不想因小失大。

    这几天,太后身边的杨女官没少来找她,一遍一遍的教她,要忍,先哄得太后心软,然后再让她不舍,这样她才有嫁人的机会。

    想到那日那牵着白马的男子,那身影就这么深深的印刻在她的心版上,她堂堂一个公主,难道争不过一个大臣的孙女?那还是个世人皆知的傻子呢!

    杜相怎么能让孙子娶个傻女当媳妇呢?她可怜的杜二郎!她怎么舍得他终身被个傻女绑住呢!

    皇后见大公主桃腮绯红,目光迷离,很明显是思春了!这幅模样,就跟她生母当年一模一样,皇后暗咬牙,朝身边女官使了个眼色,女官会意借故离开,出来廊下,与相熟的宫人们闲聊起来,待皇后要离开时,她已经候在门前。

    侍候皇后上了轿辇,女官才低声向皇后道:“这些天太后身边那位杨女官,时常来找大公主聊天儿。”

    皇后点头,“原来是她啊!当初她进宫时,太后就有意让她去侍候皇上,不过皇上看不上,她便一直待在太后身边。”

    杨女官长得很像襄城侯世子夫人杨元露,杨妃虽是杨元露的嫡亲妹妹,但姐妹两还不如杨女官跟杨元露生的像呢!

    只不过,杨女官虽生得跟杨元露相像,却没能如杨元露那般讨太后欢心,大概是因为太后没能把她顺利塞给皇帝,让她对太后存了怨念的缘故吧!

    “杨女官这样教大公主,目的何在?”

    “还能什么目的?太后偏瘫了,御医说了,调养的好,也就那个样子了,调养不好呢?太后一旦西去,她们这些宫人还能留在慈和宫吗?”

    太后用过的旧人,让她们再去侍候宫中那位主子都不恰当,“所以杨女官是想借大公主一事,为自己搏个前途?”

    “大概吧!如果大公主真的事成,把她带着一起出降,拿捏住大公主,勾搭上驸马,总比困在太后身边,日后去给她老人家守灵要强吧?”皇后直接就挑破了杨女官的盘算。

    “太后就算再心疼大公主,也不会驳了皇上的金口玉言吧?”

    皇后却摇头,“皇上那天是在气头上,等日子一长,难说他会不会心软,大公主毕竟是他的女儿。”(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九章 心病
    皇后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她与皇帝夫妻多年,对这个男人多少有些了解,首先,他是一国之君,什么事都得顺着他来,不能逆着来,想要阴他算计他,他要是看不出来,倒也还罢了!被他看穿了的人就没有好果子吃。

    杨元露和太后算计他,太后是他继母,还是先帝继后,所以他忍,杨元露呢?身为当朝皇后最宠爱的侄女,就算嫁不进皇室,嫁个有担当有出息的夫婿,杨家办不到吗?

    可是杨元露最后花落襄城侯府,嫁给了花花大少草包世子,她肯定是解及了皇帝的逆鳞,否则皇帝不会花功夫去对付这样一个女子,只不过皇后虽好奇杨元露是怎么惹恼了皇帝,却也聪明的不去探究。

    对太后不悦,但并不影响他跟杨妃生孩子,皇后苦笑,怀王前头的几个孩子都没活过一岁,太后有多狠毒可见一斑。

    怀王之后出生的孩子们总算能有长大的机会,除了因病夭折、或天生体弱养不大的,宫里己经很久,不曾有孩子因意外身亡的了。

    皇帝这回会这么决断,不给人辩解机会的,断了大公主的婚姻路,恼她气病太后只占了一小部份,更多的是,气恨她对安王没有兄妹之情,而且就算在气头上,他也没忘给大公主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让她给太后侍疾。

    病中的人多容易心软,向来强势无比的太后看到,在自己病榻前辛苦侍疾娇弱的长孙女,会作何感想?得知皇帝下了那么一道旨意后,太后会不会试图改变皇帝旨意,为长孙女谋个好归宿呢?

    “那。太后可能会让大公主如愿以偿,将她许给杜……”

    “那就不可能了,杜二少爷已经娶妻,太后给他赐婚大公主,你以为范太傅和杜相他们会买账?”

    女官和宫人们互相交换了一眼,女官怯怯的又问,“太后若真驳了皇上的意思。给大公主赐婚。皇上不会震怒?”

    “跟个将死之人呕气?皇上气量没那么小,只是这人选嘛!”皇后叹口气道,“对了。之前让你们去查,是谁给大公主出主意巴上太后的,可查出来了?”

    “查出来了。”女官急走几步,附到皇后身边。“是鲁王世子夫人身边的侍女,之前代世子夫人进宫跟您请安的时候。跟大公主搭上话。”

    “是她?”怎么会是她的人?

    “不过,咱们在鲁王府的人却说,世子夫人那些天根本不是派她进宫,是她自己跟人换了差事。好像就为了要见大公主而来。”

    “她该不会是为秀宁县主做事吧?”

    “正是。”女官道:“秀宁县主的女儿虽跟在鲁王妃身边,但鲁王病重,鲁王妃也没空搭理她们。秀宁县主的儿女年纪都不小了,她深恐鲁王熬不过去。她的孩子等出孝,年纪都不小了。”

    若秀宁县主的孩子们没改从母姓,那鲁王过世,他们只需服孝五个月,但现在至少要一年才能出孝,而秀宁县主已和离,不算出嫁女,得为父服孝三年,她没出孝,又怎么为儿女操办婚事?

    “这跟她来挑唆大公主搬去和太后住有何关系?”皇后旁边另一位女官不解的问。

    皇后沉吟良久,回到椒房殿后,才道:“让人去查清楚来。”

    “是。”

    杜府这边回到京城,杜夫人看到来请安的女儿和儿子欢喜落泪,但抬头看到杜云寻夫妻带着小念念站在一旁,她整个人就觉不好。

    杜云寻冷冷跟她请安后,不发一语的掉开眼去,范安阳则带着小念念上前去请安,杜夫人不喜欢杜云寻兄弟,自然更不喜欢他们兄弟的子嗣,等她们请了安,就像在赶恶鬼般的赶人走。

    杜云方冷眼瞧着,看杜云寻他们走了,便抬脚跟了出去,杜夫人气极指着他的背影半晌说不出话来。

    杜云蕾视而不见,跟杜夫人说了万夫人找她的事,“你外祖母找你做什么?”

    “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让我去跟二嫂要几张门票,不过二嫂说她没有,我也没办法,就照实跟外祖母说了,外祖母大概很生气吧!”

    杜夫人闻言就笑起来,只是笑没几声就开始咳喘,杜云蕾紧张的站起来,芳月和莲月上前来侍候,待杜夫人漱过口净过面,缓过气来,杜云蕾才小心的坐到母亲身边。

    “娘?”

    “我这身子大概也拖不了多久了!”杜夫人发现自己咳喘咳血的次数越来越多,她明明只是受了刀伤,为何会咳喘?还咳血!黄姨娘的刀可没伤她的肺腑,她伤的是下腹。

    她伸手捂住小腹,那天血染红眼的情景似乎又历历在目,黄姨娘的小腹下强而有劲的脉动,那是一个胎儿,一个新生命!她知道,她曾经怀过三个孩子,只是那个小的,没能睁眼看看这世界,就弃她而去!

    杜夫人还记得,当时那痛彻心肺撕裂灵魂的痛楚,摸到黄姨娘肚子时,她有种感觉,那是她的孩子,是她那个孩子回来了!她不在乎他投生在黄姨娘的肚子里,她不在乎,他回来了!

    只是,黄姨娘不肯乖乖让她把孩子抱出来,硬要跟她争,跟她抢!作为继室,她抢不过元配,她的儿子争不过两个继兄,现在连个小妾都跟敢她硬顶着来了?她一气之下就猛戳了黄姨娘几下,没想到那鲜血就迅速淹没了她的手指、手掌,血腥味充斥着整个屋里。

    血,血,血!

    “娘?娘!”杜云蕾用力的摇晃着杜夫人,但杜夫人却似魔怔了,完全没有反应。

    “二姑娘。”芳月把她拉开,莲月则侍候杜夫人睡下。

    “我娘她这是怎么了?”杜云蕾被芳月拉到外间,才似惊醒一样厉声质问。

    芳月哀叹一声苦笑,“夫人最近这几日都是如此,明明屋里就我们仨儿。她硬是说屋角有人,要我们去查看,看过跟她说没有,她又不信,扶她去亲眼瞧了,她还要往墙角踢上几脚。”

    “要不就是像刚刚您看到那样,今儿还好。昨儿夫人说她手上有血。帮她洗过之后,她还嚷着有血,只得再洗。洗得那皮都皱了,夫人还是嚷着手上有血。”

    “你们没跟大夫说?”

    虽然去西山避暑,但大夫依旧每十日上门为大家看诊,杜夫人这儿更是来得勤。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就延医来诊。只不过常常是虚惊一场,但范安阳仍是交代她们,若夫人有什么不妥,就直管请大夫来看就是。

    所以芳月她们见杜夫人不对劲。早早就大夫来看过了。

    “大夫说是心病。”芳月顿了下,压了嗓子跟杜云蕾道:“夫人有时会骂黄姨娘,骂她不知好歹。孩子跟着她这当姨娘的,能讨得什么好。跟着夫人才有前途,再不然就是指着张椅子骂,死孩子,看她就讨厌,她早就该死了,送她去找她娘有什么不对,还让她别来纠缠。”

    这是什么意思啊?杜云蕾不懂。

    但自然有一听就懂的。

    “这是大姑娘显灵,来找仇人报仇啦!”方嬷嬷跟许嬷嬷道。

    方嬷嬷和范嬷嬷都没跟去西山,独许嬷嬷跟去,方嬷嬷来帮她收拾东西,便忍不住说起这些天府里发生的事。

    许嬷嬷叹气,“看来大姑娘真是夫人下手毒害的没错了!”

    “往常看夫人温温婉婉的,真看不出来,竟是个心狠手辣的。”

    方嬷嬷和许嬷嬷这里说话,杜云寻和范安阳从杜夫人那里出来,便分道而行,他去画室看人归置画室的东西,范安阳则带着小念念回常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