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嫡门 >

第412章

嫡门-第412章

小说: 嫡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十一郎朝楚明心的屋子呶了呶嘴,“她今儿还有再闹吗?”

    “没了。十一少爷,你看我们是不是要再找人来帮忙?过年要到了,那个丫头的手艺实在有限,这菜都淡得出个鸟来!”

    杨十一郎大手一挥允了!“你去问问看,看有没有人会做菜的,找一两个会做菜的回来。嗯,再让人去花楼挑几个会侍候人的,里头那个跟个死鱼一样。根本不会侍候人。”

    侍卫统领先是一喜,紧接着就愁了,照十一少爷说的去办,他身上的银票只怕花个三天就没啦!要是京里的信没捎带银票,那他们一大伙人怎么办?喝西北风去?

    统领忙跟杨十一郎交底,“十一少爷。京里的钱还没送过来,要照您交代的这样去办。只怕小的身上的钱不够用啊!”

    杨十一郎自小到大从没为钱烦恼过,乍闻钱可能不够用。一时间就傻了,“那,那怎么办啊?”

    他们又不能写信回京去催人送钱来,万一被人盯着循线找来,他不就得乖乖去西北服刑?不成。“我记得我们杨家有族人在西北大营里当差,你遣人去找他们要钱来花用便是。”

    “这,成吗?”

    “有何不可?平日都是我们本支在照顾他们,现在我遇难了,找他们要钱,不过是让他们回报一二罢了!大不了,他们再向京里找我爹要钱就是。”杨十一郎说的那叫一个理直气壮,侍卫统领心道,如果真的钱不够花用,说不得只好这么办了。

    小院外,阿惠将院里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她和傻大个儿交换了个眼色,推门入院,看他们两提着大包小包进门,杨十一郎只瞧了一眼,吩咐道,“总算回来了,赶紧做吃的,爷还饿死了!”

    阿惠低头应了一声,提着菜篮快步往厨房走,傻大个儿朝侍卫统领点了点头,也跟着阿惠,把采买的吃食提进厨房。

    一群人吃饱喝足了,就等那个去信局的同伴回来,等到夕阳西下,才算把人等回来。

    杨十一郎接过他取回来的信,打开一看,他娘病重,信是他二哥写的,让他好生待在现在住的小镇,安生的过完年之后,再安排他们往南边走,另交代不许再生事,之前那种杀人放火屠村的事可不能再做。

    那为什么之前交代他们这么做呢?哦,因为要把劫人的事,栽到羌部头上去,所以要杀人放火屠村,好制造羌人好凶狠残忍的假象,杨十一郎夫妻落到他们手上,肯定早就玩完了!

    好藉此让杨十一郎他们摆脱流刑罪名,安排他们死遁。

    这也是为什么管事带人去袭击时,要留下一个丫鬟,除了在四下奔走逃避追缉时,能侍候楚明心,等要安排他们南下时,就让她代楚明心去死。

    随信附上的银票足有五千两,够他们花用好一段日子了!

    侍卫统领遂带人去附近大城的花楼挑花娘,又让两个同伴去找镇长,请他代为引介厨娘。

    虽然是要过年了,可是看在钱的份上,多的是人想来赚这笔钱。

    隔天阿惠照常要去市集买菜,侍卫统领掏出了五百两银票给她,“多买些好酒好菜,等厨娘上工了,你就只管采买便是。”

    阿惠接过银票点点头,带着傻大个儿出门去了,她们恰与来应聘的几个婆子擦身而过。

    侍卫统领没应付过婆子们的经验,以前都是管事和阿惠负责的,本来只要找两个厨娘,结果一口气被逼着聘了六个仆妇,除了厨娘,连洒扫浣衣的都请了。

    花大钱请来的花娘陪着杨十一郎胡天胡地闹腾了一晚上,睡到近午时才醒来,侍候的小丫鬟跑去灶房要吃食,整个院子竟有了些许寻常过日子的气息。

    楚明心只躲在屋里,等着阿惠给她送吃的喝的,但她左等右等,等到全身饿得发软,就是没等到人。

    出得屋来,看到的都是陌生人,面对她的问题是一问三不知,她只能气恼的推开杨十一郎的房门,屋里正嬉闹着,看到她来,杨十一郎不悦的眯紧了眼。

    “你忘记我的话了吗?”

    “没有,我是想问你,你把阿惠弄那儿去了?”

    “谁?”杨十一郎不解反问。

    楚明心气得跺脚,“我的丫鬟阿惠,你把她弄哪去了,我今儿一天都没看到她人了!”

    杨十一郎哪知道她的丫鬟去那儿?没好气的唤来侍卫统领,这么一问,侍卫统领才发现,阿惠和傻大个儿好像一早出去之后,就再没看到人了!他连忙喊人来问,难得吃得丰盛的侍卫们拖着脚不悦的过来,听明白统领问什么后,几个人面面相觑。

    “他们不是早回来了?”一个手里还抓着油鸡腿在啃的侍卫道。

    “阿惠昨天有说,他们订的干货要等人送到货栈,可能要晚点回来。”一个与傻大个比较有话说的侍卫,挠着下巴道。

    楚明心急道,“天都要黑了,是不是在路上出事了?”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杨十一郎他们的高度关注,出事,出什么事?莫非是让人发现他们的行踪了?

    傻大个儿个头大,说不定便是因此惹人注意,不对,遇袭前,阿惠身为楚明心的丫鬟,曾代主出面张罗事情。

    不会是有人看她面熟,从而将之联想到一块儿吧?

    他们这厢瞎猜,却不知阿惠和傻大个儿早就坐上前几日置办下的马车,往东北边走了。

    马车里头摆放着他们这些天采买的食物和衣物,就连路引都找镇长办好了,阿惠让傻大个儿去找镇长,说家里老人重病,他心里一急不慎把路引给掉火盆里了,镇长看人高马大的傻大个儿都急哭了,心头一软就帮他重开了一份。

    毕竟是跟着京里贵人的人嘛!

    傻大个儿拿了路引,还央镇长代为隐瞒,他们夫妻跟着主子办事,要是主子知道他竟笨到路引给烧了,不剥了他的皮才怪,镇长忙应诺。

    因此当他看到杨十一郎他们四处找人时,也没将这两件事联想到一块儿。

    当杨十一郎他们反应过来,这两人是逃走了的时候,阿惠和傻大个两人已离他们老远了。

    接下来的日子,楚明心没了人侍候,就如鲜花离了水,迅速的凋零下来,她自幼娇生惯养,又是么女,祖父、父母都宠上了天,在家里时,贴身侍候的人就有十几个,穿衣吃饭都有人侍候,诸事不愁。

    谁曾想会有今日?

    杨十一郎身边围绕着的花娘,一个个娇艳欲滴妩媚可人,相形之下,楚明心就越发显得可憎。

    侍卫统领与杨十一郎商量,“阿惠那死丫头逃了,原本的计划就不能用了!”

    “谁说不能用,本是要让她诈死,现在说不得只好让她去死了!”

    “可要让鲁王他们知道,是咱们弄死她的……”

    杨十一郎啧了一声,“留着她也没什么用处啊!”对这个妻子,他只嫌她是累赘,并无什么夫妻之情,明媒正娶的又如何?只会给他扯后腿,心里念着别的男人的妻子,他才不稀罕咧!(未完待续)

第五百六十三章 年关
    年前的京城非常热闹,自各地返京述职的各级官员涌至,各府的庄子、铺子忙着和主家盘账、送节礼,家家户户忙洒扫备年货,杜府也不例外,人人忙得脚不沾地。

    甫接管花木房的杜云蕾也难得的忙起来,这种经验是她以前未曾有过的,倒让她暂时忘怀母亲总是指着她鼻子骂的伤心事,偶尔还不忘去探望她三哥。

    杜云方不见她,只让丫鬟们挡着门,杜云蕾每每吃了闭门羹回来,心情要低落几日。

    不过有严嬷嬷在,加重她的课业,花木房的管事们得范安阳提醒,硬是挤出不少事情来找她决断,总算是让她分散心神,短短几日行事上就有了很明显的长进。

    范安阳得了严嬷嬷的通知,满意的点头,“看来,严嬷嬷放开手来,还是有点能耐。”

    范嬷嬷坐在她身边看账本,闻言笑了笑,“她本事自然是有的,只不过,夫人之前的作为让她很难办,她不知二姑娘知不知晓夫人的作为,就怕话语间一个不留心,说错了话,那会使得她好不容易跟二姑娘建立起来的信任破灭,到时候,她再要跟二姑娘说什么,二姑娘都不会相信她。”

    范嬷嬷心有所感的道。

    “其实留子去母这事情,世家豪门里谁家没有?只不过没人做的像夫人这般的……”怎么形容呢?“粗暴。”

    范安阳却道,“做的比夫人粗暴直白的,肯定是有,只不过。人家掌着整个家,内宅里她说了算,底下人也不敢出去嚼舌头,娘家也强硬,就算大家都心知肚明她做了什么。也没人为此挑她的理。”

    例如怀王妃啊!

    看她们一个个愣神的样子,范安阳觉好寂寞啊!“你们忘记了吗?怀王妃啊!”

    范嬷嬷这才面色古怪的道:“怀王妃?”

    “难道嬷嬷看不出来吗?”

    自然是看出来了,但她没想到范安阳也看出来了。“事涉皇室子嗣,您就算看出来,日后也甭在外头说起。”

    “我知道。”范安阳应诺,“洗三没有办。满月看来也不好大办。”毕竟黄姨娘母子才死。

    众人皆面带戚容颌首。

    宫里头,杨妃带着宫人缓步从慈和宫出来,苏女官抱着件青莲斗篷追出来。

    “娘娘。”苏女官身边的小宫女跑得快,跑到杨妃跟前喊住她。

    杨妃得了讯,转回头看着苏女官走近。

    “不过是件斗篷。也值得你这样追上来?”

    苏女官嘴角轻扬,将手中的斗篷交给杨妃的大宫女,然后才道:“是奴婢想跟娘娘亲近亲近,这才借口寻出来的。”

    话虽这么说,但苏女官却没往下说。

    “说吧!什么事儿?”杨妃抬手遮阳,柔柔的问。

    苏女官靠上前小声的在她耳边说了几句,杨妃听完之后,皱起眉头道:“太后要给孙子们添美人。好开枝散叶是好事,只不过,怀王已有三子一女。怀王妃又是个体弱的,赶在这个时候给怀王赐美,她是个气性大的,万一气出个好歹来…。。。”

    苏女官心里暗道杨妃娘娘可真行,明知太后对怀王妃及她娘亲甚好,必是不想让她添堵。尤其怀王妃生完孩子之后,整个人就像被淘空了一般。要是这会儿太后再赐几个美人过去,怕不把这一位活活气死才怪!

    “太后最主要是想给诚王府塞几个钉子进去。您也知道诚王夫妻膝下只有一女,而且诚王屋里,除了王妃一个,连通房都没有。”

    太后娘娘其实早就想给孙子们添美,也好趁机塞些人进去,以便她和富阳侯府掌控这些已开府封王的皇子身边大小事,奈何事与愿违,她老人家爱装病,皇帝最后来个亲奉汤药,成功的让太后从此不敢再装病,但也真的病倒了。

    御医们请脉,也开了药,只是这药越吃人越虚啊!太后为此焦心不已,夜里不成眠,日里却说没两句话就打盹儿,只是打了盹儿,精神头却没好起来,她便更加忧心。

    给孙子们添堵,让帝后及兰妃她们不快,终究抵不过她身体健康重要,因此太后才安份了好一段时日,就盼把自己的身子调养好来。

    而且她的身子不好,为了让她好好静养,皇帝竟示意皇后,但凡富阳侯府想进宫探视,都一律驳回。

    理由也很简单,省得富阳侯夫人动不动就对着太后哭哭啼啼的,说着杨十一郎的事情。

    太后对杨十一郎有愧,她老人家总认为,当初若不是她授意杨十一郎去教训范太傅的孙儿女,杨十一郎也不会被判流放苦刑。

    苏女官接过杨妃藉握手之际,递过来的荷包,“您心里有个底就好,怀王府那是不用愁了,但还有安王和平王呢!而且年后九皇子也不小了,该议亲了。”

    杨妃微愣,随即露出笑容。“哎呀,你不说,我都没想到,九皇子年纪不小了啊!”

    苏女官说完话便告辞回去,杨妃则回临华殿,半道上遇到几个新进的美人,皇上虽让她们侍寝,却未给份位,因此她们在向杨妃请安时的眼神中,满含着艳羡及嫉妒,她们才刚要在宫里挣地位站稳脚跟,而杨妃已有成年封王的儿子,还有孙子了!

    更重要的是,杨妃从进宫就一直荣宠不缀,叫她们怎么不羡慕,怎么不嫉妒呢?

    杨妃却没闲功夫搭理她们,草草打发走人,便回临华殿去。

    回到自己的地盘,杨妃总算松了口气,九皇子行将娶妻是好事啊!就看皇上会给嫡子挑个什么样人家的闺女儿做正妃!

    想到怀王妃,杨妃忍不住要怨。

    长子娶了王妃之后,杨妃对这个长媳极度不满,连圆房都成问题啊!怎么生嫡子?好不容易熬到她圆房、有喜还生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