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乡下不比府城,条件差了很多,以后需要辛苦的时候多着呢。你们既然跟着我出来了,就要努力适应。”这时阮芷娘走了过来,对着这些丫环语重心长的说道。
所有丫环都郑重了起来,恭声道:“是,夫人,奴婢清楚了。”
“既然已经离开了程府了,乡里也不用讲究那么多,以后不用自称奴婢。”阮芷娘见这些人都已经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了,便放松神色道。
其实阮芷娘心里最初的打算是把这些丫环的身契还给她们,然后再以雇长工的方式,与她们签订契约,但后面终是被劝住了,毕竟这么多人的户籍不好办,不能老是麻烦曹伯父。
翠蒿和蓓香她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恭声道:“是。”
“不说这么多了,大家先过去用饭吧。”阮芷娘见她们放不开,也没勉强,只走过来牵着李玉儿的手道。
一行人走进食肆,这个不大的食铺便没了多少空档。
“这位公子,你们是要吃饭吗?”见了进来的人之后,一直在收拾座椅的汉子立马就眼睛亮了,跑上前来问道。
管家立马站了出来,用目光扫了一下食肆里的三张桌子道:“你这里有什么菜?我们这么多人的饭菜备得齐吗?”
“备的齐,备的齐,我们这里有炒花生、煮豆荚、炖萝卜……”那汉子麻溜的报出了一大串。
管家听得眉头直皱:“停,你这里有荤菜吗?”
“有咸鸭蛋,公子要不要?”看着管家有些发黑的脸色,那汉子又马上补充道:“如果公子实在需要,我就再往张屠夫家里跑一趟……”
看着管家还不满意,阮芷娘立即打断了:“算了,就把你这里有的小菜都上上来。”
“好嘞,马上就来,你们先坐。”汉子招呼完,就立即往灶台方向去了。
“夫人,你们怎么能吃这些……”管家还是有些耿耿于怀,但看着阮芷娘坚定的脸色,立马又转了口,躬身请罪道:“是奴才没有安排好。”
“你这些天也一直忙里忙外,那里顾得到这么多。况且这乡村野店的,能有这些也不错了,我和夫君都不是挑剔的人。”阮芷娘劝慰道。
管家听阮芷娘没有责怪,心里好受了些,但还是下定决心以后要仔细些。
“好了,不说这么多了,我们先坐下吧。”程礼招呼阮芷娘道。
阮芷娘走了过去,对程礼道:“只有三张桌子,要不大家挤挤吧。”
程礼看了看一行筋疲力尽的人道:“好,大家都过来坐吧。”
“奶娘、芳芸、玉儿……你们也过来坐。”阮芷娘对李玉儿她们招呼道。
被叫到的翠蒿是从小都接受了主仆有别的思想,哪里敢过去坐,蓓香也有些犹豫,李玉儿心里没有那么深的尊卑观念,但也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则,不敢太过出挑,只看着其他人的动静。
邹大娘却没有那么多顾虑,在程府时为了阮芷娘她自然是遵守程府的规矩;现在既然出来了,她自然是像以往一样行事。以往她和阮芷娘的相处就像亲人一样,吃住自然是在一起的。这时听了阮芷娘的召唤,直接走过去在阮芷娘身边坐下。
芳芸非常不满,少奶奶怎么在大众面前这么不分尊卑,要是让这些丫环对少爷失去了敬畏了怎么办?刚才在外面听她让丫环们不要自称‘奴婢’她就就有些不高兴了,此时还招呼下人同坐,关键是那个邹婆子居然还真就坐上去了,真是小家子出身的,一点规矩都没有!
看了少爷一眼,芳芸觉得还是不能在众人面前太过冒犯,等着以后少奶奶身边没有下人的时候她再进言吧,想着便行了一礼用最恭敬的声音道:“少爷……,老爷和夫人身份尊贵,我们这些卑贱之人,哪能一同入席。”
这话分明是打脸!邹大娘的脸色一下子就黑了,便开口讥讽道:“也对,你到底不是姑爷和小姐的人了……”
“奶娘!”阮芷娘拉着邹大娘的手制止了她接下来的话,转头对芳芸道:“芳芸姑娘,我们现在已经在乡里了。这里的人没有那么多讲究,入乡就要随俗。”
邹大娘看在芳芸是姑爷的奶姐的份上,到底是把那口气忍了下去,没再继续讽刺。
芳芸听了阮芷娘的话后,眉头却皱的更深了,直接反驳道:“少……,老爷毕竟是程家血脉,即使现在到了乡野,也该保留着大户人家的规矩,免得将来回到府城遭到故旧的耻笑。”
“夫君,你拿主意吧。”阮芷娘没有再跟芳芸争执,回头直接看着程礼道。
程礼有点头痛,他就不明白了,吃个饭明明是件小事,才离开了程府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芷娘怎么就和芳芸吵起来了。
芳芸说的有些道理,但芷娘也给他解释过:御下的方法就是要让他们畏威怀德,现在他们没有威可以让人畏,就要对这些下人多些体谅。他程礼的姨娘也是丫环,自然能体谅下人,因此当时没多考虑就同意一起吃饭,程礼揉着额头对芳芸道:“出门在外,不讲究那么多,你是我的奶姐,哪里卑贱了?以后不要再说这个话,快过来坐吧。”
芳芸见程礼明显站在阮芷娘一边,心里有些不服气,还想再辩,但到底不愿落了程礼的面子。僵立了一阵,还是走到了桌旁坐下。
“我们也过去吧。”李玉儿见争执没有爆发,顿时松了一口气,对翠蒿和蓓香道。
蓓香和翠蒿此时不敢在耽搁,忙战战兢兢的坐了过去。
管家抹了一把冷汗对罗二道:“你一定好好的跟芳芸说说,即使是为了你们将来的后代,也不能这么跟夫人硬顶着,别把老爷的情分磨没了。”
很快他们的饭菜就端上来了,相比于程府,乡里的饭菜确实粗陋。大家都有点难以下咽,尤其是程礼,他以前在程府虽说受程夫人欺压,经常吃冷饭冷菜,但也不像这个饭里面夹着糠,有些刮喉咙;菜也十分寡淡,像是一点盐都没有。但想着《悯农》那首诗,他还是尽量把碗里的饭吃完。
吃着这个饭菜,李玉儿又忆起那些吃草根树皮的日子,自然不会挑食。
阮芷娘也有点胃口不好,但她知道以后的日子还有些艰难,现在就要让这些跟着她的人尽快适应,她作为主子,自然要起到示范作用,便还是脸色不变的吃了碗里的饭。
其他仆役看着阮芷娘和程礼的举动,哪里敢露出嫌弃的表情,纷纷把饭菜往嘴巴里塞。
“这些人哭丧着脸干嘛?我这饭菜都是足料足量的,难道他们是怕太贵了?看他们穿的不差,不至于啊。” 那大汉喃喃的疑惑道。
☆、第130章 农家买菜
一顿饭艰难的吃完后; 一行人又上了马车继续赶路; 又颠簸了一阵; 马车终于停下了。
所有人都陆陆续续的从车上下来; 好奇的打量四周; 尤其是面前的这座宅子。
“这里就是新家啊; 怎么没有挂匾额呢?”翠蒿好奇的问道。
“据说已经让工匠去打造了; 可能还没打好吧。”上一次陪着阮芷娘来这里参观房屋的时候 ; 李玉儿听到了程礼和阮芷娘的商量。
这时阮芷娘站出来说话了:“这就是大家的新家了; 现在还没布置好,大家加把劲,赶在天黑之前收拾好方便休息。”
“是。”阮芷娘一发话; 大家都顾不得休息了; 纷纷开始行动。
先把马车上的和牛车上的东西都搬下来,再由着阮芷娘的指挥放在指定的位置。
“这床和柜子的部件都先不忙拼接,等拿到屋里去再说。”阮芷娘看见罗大和罗二在拼床,连忙打断。
等罗大和罗二抬着床板进屋时才发现,这里的睡房比程府小了很多; 门也比程府的矮比程府的窄,要是真拼好了; 这架拔步床肯定抬不进来。
“这个罗汉塌放在厢房; 这些瓷器摆件都先不忙管; 先把家具摆好再说……。”
家具摆好了之后,众人又把房间里里外外的打扫了一遍。时间又在众人忙碌中流逝,太阳渐渐的落下了山。
“玉儿; 你去看看这里的灶能不能用,该考虑做晚饭了。”阮芷娘看了看忙碌的众人,最终目光落在了李玉儿身上。
李玉儿跑到灶屋地去看了一下,烟囱灶台都是好的,就是没有锅也没有柴。
“奶奶,可以做饭,就是没有锅,也没有柴米油盐。”李玉儿有些担心,现在天色不早了,要再去县城买,肯定来不及了。
刚刚进来的管家立马道:“前些天已经和附近的农户联系好了,可以到他们家买一些,先应付一段时间。”
“还是管家想到周到。”阮芷娘对着管家点了点头,又转身对着李玉儿道:“玉儿,你和管家一起到邻居家去,看看有什么需要的,都买一些回来。”
李玉儿跟着管家一起出了房门,罗大和罗二还带着板车跟着。
“罗大叔,这附近的邻居都姓什么呢?”李玉儿边走边问道。
管家半回头指着四周给李玉儿解释道:“这附近有三个姓的农户,在那大片田对面的有十多户姓田,那里叫田家弯;我们后面那座山下也住了几户姓左,那儿叫左家岭;我们前面那五六户人家姓方,那儿叫方家坡。”
“可是那儿没有坡啊?”李玉儿有些奇怪,前面那几户住的,明明是平平整整的。
管家摇摇头讥笑道:“他们大概是看着两边的名字都是三个字,为了显气势也取了三个字吧,都没想到可以取个方家坪。”
很快他们就走到了最近的一户人家 。
“汪!汪 !汪……”
还没进院子,李玉儿就听见了一条狗连续不断的急速吠叫 ,紧接着一条干瘦的狗就拖着绳子向她冲了过来。
李玉儿吓的赶紧后退了几步,管家上前大吼一声:“这个没眼色的畜生!”
“罗大叔,快让开!”看着那条凶恶的狗眨眼间就要冲过来了,李玉儿连忙喊道。
正说着那条狗向管家猛的一扑,李玉儿赶紧捂上眼睛。
“大黑,站住!”突然一个女孩的声音传来。
李玉儿睁开眼睛,看见面前的场景松了一口气,罗大叔没事儿!那条狗被一个穿着粗布衣,绑着麻花辫十二三的姑娘拉住了。
管家刚才被吓得亡魂皆冒,现在也是使不上力气,李玉儿便上前道谢:“谢谢这位姐姐,请问你家大人在吗?”
“不用,是大黑扯断了绳子,吓到了你们。”那麻花辫姑娘把狗栓到另外一个棚子里才道:“你找我爹娘有什么事吗?”
“是这样的,前几天我和他们说好了,在你家买一些粮食和柴火。”这是管家也缓过神来了。
那姑娘眼神一下子就发光了,笑着道:“是你们啊,快进来,我爹娘现在都在地里,他们已经交代我了,你们想买什么都可以先看看。”
“我们想买一些柴米油盐,还想看看你们这里有什么菜,如果有鸡鸭的话,也可以买几只。”李玉儿道。
那姑娘给李玉儿她们倒了几碗水端过来道:“鸡鸭肯定不行,我家还要留着下蛋抱窝呢。”
“那鸡蛋有没有多的?”李玉儿又问道。
那姑娘思考了一下:“鸡蛋抱两窝倒是还剩了七八个,但是不能低于两文钱,你买吗?”
“买!八个都要了。”李玉儿立马回答,这姑娘就是实诚,她在府城里买鸡蛋,那些菜贩子的价格都是往高里喊的,动不动就要五六文,紧缺的时候甚至要□□文,这两文钱的鸡蛋,怕县城都没有这个价。
那姑娘见李玉儿这么大方,立即就笑开了,带着他们走到厨房,打开一个米缸道:“米我们家也没有碾多少,只能卖你一半。”
“我们这么多人,大概只能吃几天吧?”李玉儿看着那个米缸问管家道。
管家也发现他又有失考虑脸红了一下,接着道:“没关系,等房子布置妥当了,就能去县城,到时候买什么都方便。”
县城里的价格可不一定有这么便宜,李玉儿心里想到。
“这是晒干了半年的木柴,本来爹是打算拉到县城去卖的,既然你们来买,我们也省了些事,这一摞三十二文。”那姑娘又把李玉儿她们带到外面一个装柴的棚子里。
“好。”这个价格也很公道,李玉儿掏出十五文递到那姑娘手上,又看了看旁边问道:“这些柴我们都买了,你们怎么办?”
那姑娘指着旁边的一顿荆棘道:“我们烧那个就可以了。”
李玉儿瞳孔一缩,那些荆棘上面还有很多利刺,一看就知道很扎手,难怪她刚才看到她手上又很多伤口。
不过,李玉儿也没有说出给她们留下柴的话。因为对于她们的家庭来说,柴重要,钱更重要。即使给她们留下,她们还是舍不得烧,只会继续烧荆棘。
看着罗大和罗二把柴一捆捆的往板车上拉 ,那姑娘的眼睛里有些不舍,随即又强行把目光转开,问李玉儿道:“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