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 >

第51章

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第51章

小说: 我曾在时光里听过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想见一见他。

    只想远远见他一面。

    在几内亚的最后几个日夜,她辗转反侧,心不能安,难以入眠。

    可当她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

    心忽然就沉了下去。

    好像,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也许,风一吹终将散去。

    我给自己不留余地,可上帝留了我一条命。

    想想没什么地方好去。

    那就回来见你吧。

    一面,而已。

    ……

 第49章

        49

    古城里,小巷口,

    小楼里,有孩提用稚嫩的童声在高诵,犹如黄莺打啼: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苏盏拖着行李再次踏上这片故土。

    飞机落地,时隔四年,熟悉的空气,熟悉的国语,熟悉的人流涌动。

    谢希来接她,他先是站在人群中,愣了一秒,飞奔过去,握着苏盏的肩膀上下左右齐齐打量一遍,一脸的不可思议和震惊,“你他妈终于肯回来了?”

    苏盏露出一个笑,“好久不见,几年了?”

    谢希憋着泪,一把将她拖进怀里,狠狠地抱了下,“你他妈终于回来了。”

    他又说了一遍。

    可这话里,又别有意思。

    苏盏明白,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她没怎么变,

    除了头发短了,黑了,瘦了。

    唯一不同的就是,状态回来了。

    谢希终于松开手,接过她手边的行李箱,激动地拉着她往外走,“走,先送你回家。”

    苏盏在北浔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很早之前买的,这几年在外漂泊,也一直搁置着,谢希一边走一边碎碎叨叨地跟她说:“知道你要回来,前几天,我就已经让阿姨帮你打扫过了,你通知陆总没?”

    “还没。”

    谢希忙去掏手机,“那我先跟他打声招呼,不然我怕他一激动给猝了。”

    苏盏拦住他,“先回家吧,等会我去找他。”

    谢希一听,得,让她亲自过去找得了。

    气氛恢复宁静,回归故乡的情绪终于在上车后几秒,尘埃落定。

    苏盏平静地望着窗外,谢希开着车,看她一眼,说:“是不是觉得北浔的天,越来越浑浊了。”

    “嗯。”她淡淡地。

    谢希叹气,“可不是,陆总前阵得了肺炎,老陆先生把他带回老家辽养了,昨天才回来。”

    “肺炎?”

    谢希瞥她一眼,“差点儿挂了。”

    苏盏沉默。

    谢希又说,意有所指地说:“陆总今年三十三了。”

    “……”

    人在感情这方面,总是被爱的那方掌握主动权。

    “你走的这几年,陆总谈过两个女朋友,都没结果,老陆先生都急坏了,愣是拿他没办法,我觉得这次回来,你好好考虑一下吧,你跟他认识十年了吧?他什么样儿的人你还不清楚?虽然人是混了点,满嘴跑火车,但是在对待你的事情上,他确实一点儿都不敢怠慢,公司里哪个敢说句你的不是,他哪回不是护着你?”

    此时的北浔已经进入夜幕。

    华灯初上,霓虹闪烁,汽车行驶匆匆掠过的风景都是繁盛的迹象,天边的新月仿佛一叶弯弯的金色小舟,挂在浩瀚的星河里。

    陆烨明对她所做的一切,昭昭在目。

    苏盏说:“见过索马里的点火节吗?”

    谢希被她没头没尾的一句弄懵了,“篝火晚会?”

    苏盏微微摇了下头,轻描淡写地解释:“不全是,但也差不多,索马里的点火节就是我们这儿的新年,7月31号晚上,村民们会在村落的周围,沿河两岸处,堆起篝火。然后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村子里的老人、小孩、女人、男人们会涌出来,来到河边,围绕着篝火跳舞,唱歌,烤羊排,跟内蒙古的篝火晚会差不多。”

    “……”谢希已经完全听不懂了。

    苏盏看着窗外自顾自说,“但也不一样,他们把这当做除夕之夜,有个跳篝火的仪式跟我们这儿的贺岁一个意思,十五岁以下的小孩每年跳一次,涨一岁跳一次,十五岁以上的并为成年人,他们把这个仪式称作达布什德卡;就是点火的意思。”

    “……”

    “那一晚,大家都穿着当地的服装,人们围着篝火庆祝,载歌载舞,欢呼尖叫。………”她顿了一下,仿佛陷入回忆中,双眼都是迷茫:“深夜里,空中忽然落下一枚炸弹,战乱,民不聊生,就是一瞬间的时间,在维和部队赶到之前,村子里的男人奋力拖着女人老人和小孩躲藏,可到处都是硝烟和战火,他们为了家庭牺牲,成了战争的殉葬品。然而,第二天活下来的人,望着满地的横尸遍野,失声痛哭,哭的肝肠寸断,爱情在那一刻都变得很渺茫。”

    “索马里本就是战乱国家,他们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早就有自觉。”谢希说。

    她不理他,继续往下说,“去年,我在南苏丹认识一个维和步兵,他是北浔人。”

    苏盏从新加坡离开的第二年就加入了红十字国际组织做志愿者,她一边做战地记者,一边参与救治伤兵。

    在缅甸的时候,认识了李正。

    一黑黑瘦瘦的小伙,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十八岁入伍当兵,三级军士长,笑起来眼睛总带着一条缝,特别憨厚,他的□□特别准,入伍以来,每年都是“神炮手”。

    他曾创下了连发记录无人能敌。

    一特有前途,对未来无限憧憬的男孩,在一次交火中,他右臂中弹,队里麻醉药紧张,他一咬牙跟队医说:“就这么取吧,给其他的兄弟留着。”

    那一瞬间,所有人为之动容。

    全手术过程,他闭着眼睛,咬牙愣是没坑一声,苏盏站边上看了他好久,李正反倒还宽慰从容地对她弯了下嘴角,“这么点伤真不算什么。”

    那可是子弹啊。

    后来,苏盏采访他,“真这么热爱这个国家吗?”

    李正说:“爱。”

    “你家里人呢?”

    “先有国,才有家,我父亲也是军人,这是他一直教我的。”

    苏盏无言,望着黑夜里,男人那张坚毅的脸,她心生悲怆。

    “怕不怕牺牲?”

    李正坐在她旁边,仰头对着月亮,虔诚地说:“怕牺牲,我不会轻易让自己牺牲,但不惧怕牺牲。”

    国有难,必不负使命。

    无畏亦无惧。

    这是所有士兵的觉悟,

    他们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静默一阵,大概是意识到话题太沉重了,李正说起了别的。

    “我给你说说我的女朋友吧?”李正刚毅的脸上,忽然有了一丝温柔,“我有个女朋友,长得可漂亮,跟你一样漂亮,不,比你还漂亮,她眼睛很大,有灵气,会说话,笑起来的样子特别好看,她是个老师,人也很温婉,已经商量好了,等我这次派遣服务结束,我们回去就结婚。”

    苏盏笑,“很好啊,恭喜你啊。”

    李正忽然静了下去,低头拨着面前的草苗,说:“苏盏,你什么时候回国?”

    “不知道,先漂一阵吧。”

    李正坐在地上,不知道从哪儿拿出一个透明的小瓶子,放在草地上,然后拔下几根小草苗,一圈圈绕着,低着头,认真地绕着,他动作很娴熟,仿佛已做过千百回。

    很快,一个草戒指成型,他把它塞进透明的小瓶子里,用塞子塞好,递给苏盏,“你回去帮我把这个带给她吧,她在一中教书,叫韩文文。”

    苏盏接过,“好。”

    “名字是不是也很好听。”

    “嗯,好听。”

    李正叹气,“你就是太闷。”

    去年年底,缅甸战争结束,苏盏随着维和部队一起和李正一起被派遣至南苏丹救援。

    那段日子,苏盏仿佛置身人间地狱,见惯了生离死别,看着担架上不断抗回的伤残尸体,悲怆难闵。

    她在心里不断祈祷。

    ——神啊,请保佑李正平安归来。

    ——万能的神,请千万让他平安回来。

    ——千万,千万,中国还有一个姑娘在他结婚呢。

    然后,第三天,她就见到了李正的尸体,被炮弹炸的面目全非。

    关于人生的感悟,

    她在那一刻,忽然就通透了。

    如果有来生,就做一棵树吧。

    没有为什么,

    就守护你的家乡,守护在你最爱的人身边。

    ……

    苏盏轻描淡写地讲完了李正的故事,再次看向谢希,“我现在并不打算考虑感情的事情,这次回来,是有一件事情要做。”

    后者已经惊讶地嘴巴都张不开了,显然抓错了重点:

    “姑奶奶,你跑去当志愿者?南苏丹?缅甸?你居然还去了索马里?”

    “……”

    “你知道索马里的别称是什么?”

    “……”

    “强|奸之都。”

    “……”

    “areyouok?”

    “……”

    “没被人怎么着吧?”

    “滚。”

    “你知道你现在这样看上去像什么么?”

    “什么?”

    “教堂里的修女,无欲无求的那种。”

    苏盏没理他。

    “你这两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她翻了一眼,懒得回答:“鬼知道。”

    ……

    次日,苏盏门被人敲醒。

    陆烨明顶着鸡窝头出现在她面前,连衣服都没整理,穿的乱七八糟出现在她的面前,倒也不惊讶,深知谢希那张大嘴巴,她淡定地揉揉头发,“你来了?”

    陆烨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盯着她看了好久,才憋着气儿,默默地喊了句,

    “我他|妈就|操了——”

    苏盏也没理他,自顾自走进厨房倒水喝,陆烨明跟在后面质问她,“你回来居然不通知我?”

    她穿着真丝睡衣,靠着琉璃台喝水,“你知道的也不慢啊。”

    “……”

    陆烨明站得老远打量她。

    发现两年不见,她变得更有味道了。

    楞在原地,怔然地脱口而出,“苏盏,你变了。”

    她端着杯子,闲散地靠着,半开玩笑地说:“我把头发剪了,是不是年轻了很多?”

    “不是这样……”

    陆烨明也说不上来具体是哪儿变了,除去新加坡那段阴沉沉的日子,她现在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身段儿依旧好,模样依旧漂亮,或者说更明艳动人。

    他阅人无数,能略识点女人的皮相。

    苏盏在他眼里算上乘,冰肌玉骨那些都不说了,最灵的是她那双眼睛,骨碌碌的转儿,很多年,都没见过那么有灵气的一双眼,随着年岁的增长,灵气退了些,但比以前更亮,更勾人。

    陆烨明力气好像回来点儿,前阵的肺炎差点儿把他半条小明给搁置了。

    “回来不走了吧?”他不确定地问。

    苏盏喝着水,“暂时不走。”

    时隔两年,两人都变了,生疏了许多,很多话不再跟以前一样毫无顾忌,他竟跟毛头小子一样无措,一时之间找不到话头说,想起昨晚谢希说的那些。

    心头又是冒起一阵冷汗。

    “没受伤吧?”

    苏盏没说话。

    陆烨明一下就急了,冲到她面前,“真受伤了?伤哪儿了?我看看?!”

    早都过去了,她不想再提。

    “陆大哥。”

    陆烨明一愣。

    多少年了,她从没有这么叫过一声,那时候她父亲刚去世的时候,小姑娘脆生生地叫他陆大哥,陆烨明觉得格外好听,心心念念都是这声,好几次想哄她喊几声,后来她却再也不肯喊了。

    总是陆总陆总的叫她,格外生分。

    他顿时软下来,抿着唇说:“你说。”

    苏盏说了自己的计划。

    陆烨明听到一半,脸就黑下来,冷眼望着她,“出去两年,还忘不了他?”

    苏盏摇头,“跟他无关。”

    陆烨明表示不信。

    苏盏很坦然地望着他,眼神无波,仿佛真的只是在陈述一件跟自己无关的事,

    “刚遇到他那年,确切地说,我是被那帮男孩吸引,总觉得他们身上有种冲劲,青春,和热血,然后我才注意到他,渐渐地,跟他们相处,我彻底被感染,第一次知道,居然还有这样一帮人存在,他们也为国家打荣誉,也为国家拿奖牌,他们也有自己的粉丝,能燃起一代人的灵魂,只是圈子小众,为什么还被社会歧视,甚至被家人忽视。”

    陆烨明深深地望着她,她认真说起某件事的时候,总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