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雕英雄传-第4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出色的,他们本身又有威望,自也就冒出头了。还是那句话,大青两千万人口(实质上一千万,包括贱民),还能真就没了人才?人才哪都是,只看你怎么用,就是如此而已。接下来的事情也就简单了。首先杨芳老上任,这且也就不必说了,另一方面,六月于娜到底回军了,同时,大帝无恙的消息也让本就动心的各人再度平定了下来。这一点也就可见于刘志恨的威风了,如果是一般人,说人死了人活了,这自是大事,刘志恨既然是没死的,一定要见人才可以,但,刘志恨是刘志恨,他说没死,却是谁都信了,事实上,原本说刘志恨“死了”就有很多人不信。现在活过来了,可不正应和了人心么。对于大青来说,刘志恨怎么样都不重要,他活着就好,他在哪里可是不要紧,因为国事上从来都是睿亲王领政处理,当然,刘志恨也不是一点都不管,他只是指出一个方向,下面人照他的命令做就是了,做得好,一点事也没有,做不好,自有人查,如果给刘志恨查出了,那可不好,大青的白骨塔是闹着玩的?这一点上,大青也注了意,不是一味仿秦,秦国时是重法重刑,而在大青,是宽法重刑,也就是说,大青的法有,法也不那么苟,可是给查出来犯事了,却是要重重的罚,本来么,管得那么宽,还犯那些不应犯的法,可不是要重重的罚么,这也是大青法制的特点。历来人们说苟政猛于虎,但那并不是说法制的不好,而是定法的法不对,好的法谁会去犯?比如杀人一法,汉时有法,杀人者死,太模糊了,为什么杀人?怎么杀人?也不问问,如此笼统,怎么能行?大青法令,无故杀人者死,有故杀人者陈情定夺。这里面可就见学问了,杀人是一回事,要看怎么杀人,为什么杀人,比如杀得是盗,杀得是仇人,这自是另一回事,杀得是奸细,杀得是恶人,自要褒扬,而无故杀人,当为斩(不般不会斩,是发往白骨塔,不过不会活过三五天的),为财杀人,当为腰斩。为强抢女子杀人,当剐,**杀害女子的,直接发往白骨塔,没有一个月,休想死个干净。再如为恶的,比如欺凌乡里,当即充军,为偷盗者,穿刺而死,为强盗杀人的,发往五仙教制蛊,占山为王的,抓了零买,用于制**体器具,比如人头可制成杯子,人骨可制成雕物,人皮可以做包装饰物,人眼也可以泡酒。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种宽法严刑面前,大青迅速而得以清治,百姓也顺心而居,再也不会有忧烦,其实普通百姓所求者不过是饱饭而食,穿而有衣,不外如是罢了,但凡能活下去也就够了,如能活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刘志恨提供了这一点,自也不怕别的,他虽严刑好杀,但在大多数百姓看来,天下是稳定太平的,所谓另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要知道战乱一起,连人肉都不一定吃得上,那日子当真是人间地狱。而宋朝在这时,富人生如天堂,百姓饥不得食,对比江南百姓,中原蒙古治下的百姓日子反而好过一点,这真是奇闻,却也是事实。若然非是如此,宋朝也不会走到如此末日。在宋朝,百姓之苦无以穷尽,人民生而苦困,当官的也有想做实事的,但有几人是好官?百官九十九贪,这正是大宋最后的写照,在这种局面下,能撑得多久?不过,此时的蒙古也是不好过。虽然蒙古在中原一地休养得不错,可也就是不饿死人罢了,不获冻死人罢了,仅此而已。可就算是这样,也是比江南的百姓好得多了,大多数百姓都没了田地,因为百姓的赋税太重了。宋朝有条国策,不收读书人的田税,不收官人的田税,这是大宋的养士之策,那么,国家的田赋靠什么呢?自是那些普通农民的田地,为了养那些大军,宋国无时不加赋,好容易得到了泉州的钱,但,下面的官员照样收起了农税,既然朝庭不要了,这下收上来的可就是官员们自己的钱了,那可不是好么。对于百姓来说,大多不识字,就算朝庭发出了明令,也要读书人告诉他们,但有的地方当官的有良心,贴出了告示,可大多数的县乡并没有贴出告示,还是照样收税。百姓又能如之何?还不是照给。给不了的,只能当流民了。又或是没法子,卖田。再给田主当佃户,这也是条路子,只是这样一来,就一辈子也脱不开身了。一旦当了佃户,收成好不是自己的,收成差了,要给主子家骂,家里有漂亮丫头了,也要给主子送上去,如果老婆有润姿色,那么你也要识相点。只是,当没有吃的时候,什么不都得忍下来,也就是这个道理了。于是,大青继续强大,蒙古休养生息,唯有宋……
此时的蒙古虽然在休养生息,但也不好说,到底丢了几十万大军,当然,帐不是这样算的,论理,主要损失在藏军,那的确是有一二十万,蒙古军的损失主要却是在雅州,而大战中的蒙古军兵损失只在十万多点,这并不算重,因为很多是色目人,不是真正的蒙古人,也有北地的汉人,这更是省算了,而那五万的汉军,根本不算数。并且,蒙古大军的真正主力,那三万漠北训练营的铁骑,可是没有多少损失,这才是蒙古最最重要的家底,给阿术带出来了。要说最大的损失,是兀良合台。他是蒙古挂得上号的老将,一身功绩,可就栽在了大青身上,但对于这一点,谁也不会再多说了。上到阿里不哥,下到兀良合台,都吃尽了苦头,兀良合台还身死了。而最令蒙古上下动容的,是兀良合台的惨死。那是真真正正的惨死。据罗古罗斯监藏所陈情的,他们找到了老将军最后的地方,可已经找不回尸体了。青军把老将军绑在了大地上,用不知凡几的铁骑来回奔踏,按理说踩成肉泥也就算了,可是藏军只能找到青绿色的泥土,连骨头都是细碎的,想找出一片完整的肉都不可能,因为每块肉都是和泥土青草连着的,都成了糊子。同时不止于此的是,在战场上,藏军发现了很多骨头,内脏大多还在,肉没了,头也没了,青军砍下了人头,带走,因为头发和人头骨都是值钱的,骨杯在江南很流行的,宋军打不过蒙古人,但他们喜欢战死的蒙古人头制成的骨杯,或是别的器具。而肉……那不用说了,青军吃人一向的,不会分对象,就算你皮脏,人脏,有臭味,顶多也就是扒了皮再多洗洗而已,青军已经解决了不能吃中毒肉的特点,自是不会再行浪费的了。只有骨头和内脏留下了,青人不吃内脏。损失这么大,是蒙古军方没想到的,他们更没想到,这支青军会这么野蛮。他们打败了对手还不算,虐杀,吃人,什么残忍他们就干什么,这是怎样的一支军队?也许正应了刘志恨说过的,越是野性的军队才越有战斗力。汉人一向文明,一向讲仁义,这正是他们不善战的原因,而给蒙古打败了,而青军,不仅有不次于宋军的精良装配,在这一点上甚至超过了宋军,因为宋军的好装配不是人人都有的,只有少数精兵才有,大多数的宋兵手上一支长枪就要知足了,可青兵不一样,他们一向会在身上多带兵器,除了刺枪,短刀等不一而足,连投枪都要带上好多,至于弩更是不缺,还有长弓,这里出了个笑话,青军的装配已经好到了要淘汰长弓的地步了。虽然长弓射程远,射速快,但它没有准头,而大青的弩却是可以射得快,又能射得远,在近距离里,还可以做到精确。可以说,目前天下强兵,虽然仍是蒙古,但青军也不是弱的。如果同等军力,在草原上,对拼的话,青军一定不会胜利,那是草原,现在仍是蒙古的天下,可蒙古想要进攻大青,而对漫长的河道,不利于骑兵山崚,一座座的堡寨,想要有所成就,那可是笑话了,一旦不慎,就是惨败。以大青的方法,失败的后果已经很明了了,是人不怕死,但死后没头就是另一回事了,没头也就算了,肉也要给人吃就不那么让人容易接受了。再不说士兵,当将军的一想兀良合台的下场,几乎连饭也吃不下,兔死狐悲,如若是哪一天自己也落到那种地步,真是情何以堪。战死也就算了,还要如此糟蹋死者的尸体,对于死战的勇士,一点仁义之心也没有,血腥野蛮到了这种程度,让已经开始懂得文明的蒙古军上下都不想面对了。这也是现实的可怕,一支军队,强大是一回事,野蛮就是另一回事了。罗马军队也是以强大闻名的,但他们同样害怕亚马逊女战士,那可是一群连**也不要的女疯子,她们割下自己的**,只是为了更方便的射箭。在东方,女直人也是一样,这些在野林里的生番,就着马尿草根,一样可以杀人夺命,常人道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如若不是这种极野蛮的生活方式,焉得如此的战力。困苦可以得强兵,是因为困苦可以磨练人的意志,而野蛮也一样可以让人坚强。还是那句话,杀过人的与没杀过人的,就是不一样,新兵与老兵,也是不一样,同样,吃过人的与没吃过人的,还是不一样,而野蛮的军队与不野蛮的军队,同样的不一样。就这样,刘志恨以战斗,杀人,吃人等野蛮方式,给蒙古人展现了一支可怕的强军,现在的蒙古已经不想再和这支大军对敌了,毕竟,当一头猪和一头虎在一处时,打猪还是打虎,已经是不用考虑的问题了。没人愿意面对老虎,但猪,拿把刀就可以杀了。南宋还在呢。
南宋虽然是南宋,但它发达的商业仍让它平静而富足着,虽然有很多老百姓日子过得连狗都不如,可同样有大多数的地主,有很多的商人,这些人的钱财可是多得不像话,而且在这些人里还有一些当官的,更是一个个的富。这样一个国家,自是比又臭又硬的大青好多了。不过也有不对的地方,就是蒙古虽然不打大青了,可也不一定大青打不打蒙古。这一点当然也有不对的地方,如果大青打蒙古,那脑子可就有点坏了,大青毕竟离蒙古远了,太远了,对于蒙哥来说,青军也许会打到那些分封在外的汗国,也不可能打到他的大蒙古帝国。因为中间有着吐蕃旧地的高原。当然,还有一条路,就是顺着雅砻江而上,不过,虽说宋青两国平安无事,青军就真的会放心宋国,而出兵打蒙古么?那漫长的粮道怎么办?就算青军不介意粮道,但那么长的路,可以说是一种军事冒险,刘志恨做事会那么冒险么?不会,所以蒙古方面对青军还是很放心的,问题只在于,与大青的外交,要怎么定。就在蒙古头疼这个问题时,大青的外交官,史嵩之上路了。只不过,他来的目的并不是找蒙哥,虽然大蒙古帝国是这位大汗说得算,但这位大汗过于心高气傲了,这样一个人不适合与大青定盟,所以刘志恨定下的谈判对象是四王爷忽必烈。对于大青来说,阿里不哥是个蠢人,和一个蠢人能说多少人话?而蒙哥又不太好说话,算来算去,只有忽必烈了,更何况,忽必烈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刘志恨算起来已经是他的女婿了。在这种情况下,两人就有很多话说了。同时,对于蒙古来说,也是要确定大青的态度,因为两个国家都是强国,蒙古还吃了败仗,所以谈一谈是很有必要的,甚至还可以合作,比如……对宋。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三章:出使忽必烈
时间是六月,在月后旬时,史嵩之终于到了忽必烈的驻地,开平府。开平府为刘秉忠所建。刘秉忠,原名刘侃,因曾祖父在金代时任过邢州节度副使,家族定居邢州。后来忽必烈之父蒙哥即位为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总治漠南汉地。忽必烈深知,要征服和统治广袤的汉人地区,只靠打打杀杀那一套老办法是不行的。于是忽必烈重用了刘秉忠及一批有才能的汉人。这一年,刘秉忠向忽必烈提出了一整套治理天下的纲领性建议。此时的开平府初俱规模,但也显出了不凡的气象,忽必烈野心甚大,不仅建城,同时也在建水军,别的不说,这钱就花得不像话,好在中原本就是膏脂之地,只是前时北宋治理不得法,而忽必烈虽为蒙人,却是重用汉人,虽然不让你富起来,可总也是能吃饱的,这样一来,中原也就稳定了下来,可以给忽必烈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自忽必烈丢了前线大军的军权,他立时回到了开平,平静地过自己的日子。对于此时的忽必烈来说,他已经和自己的臣下分析过了,想要对抗大青,光是现在打是根本不行的,因为一来战线太远,二来蒙古对面还有宋国,并不能用尽全力,最好的自然是集中力量,先灭宋,再举国之力迎战大青。当然,事还没走到那一步,可先行灭宋的策略是定下了来,不过现在还不是时机呀。蒙古自身也有它严重的问题。大蒙古帝国建国,自成吉思汗始,当时他们打败了无数的敌人,最强大的是金人,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