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三国战神 >

第225章

三国战神-第225章

小说: 三国战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昱回禀道:“臣已令辛评负责此事。他在青州各郡县中,都征召起无数百姓,以粮食为工作酬劳,正在青州各城间建造商道。现在已经修起了大小商道无数,来往商旅,尽蒙其利。若待各处商道尽数建好,各州来我州的商旅,可更便捷地到达我州,繁荣我州商业。只是这以工代赈之事,虽然能令百姓免于饥荒之苦,却太耗费粮草,只怕不多几日,便要无法支应了。”
  封沙点头道:“做得不错,你可令辛评放手去做,尤其要将青徐之间商道修得宽阔一些,便于两州商旅往来。还有青州临淄至北海,再至青岛之间的道路,一定要修建得尽善尽美。至于粮草之事,我自有办法。”
  程昱低头领命,又道:“郑泰正在组建学校,已召集起了数千孤儿,在临淄城中建起了一所学校。大王有暇,可以去看一看。”
  封沙点头应了,又问道:“蒸汽机之事,做得怎么样了?”
  程昱面露苦笑,回道:“顾元叹造的那蒸汽机,没过几天,便已生了锈,行动间受了影响。而新的蒸汽机制造起来太困难,所以还是难以投入应用。顾元叹为了这蒸汽机,整天都躲在厂里进行研究,不知可有什么进展没有。”
  封沙微微一愕,叹道:“这倒是我疏忽了。蒸汽机要想批量制造,最好能有车床,如果用人力打铁制造,只怕太误工时。而且防锈之事也得做好,现在这条件,恐怕难以做到。你去告诉元叹,让他不必再研究这蒸汽机了,先去找些人把青岛玻璃厂的事情做好,多造出些产品来,才是当务之急。”
  程昱答应下来,又道:“那青岛玻璃厂,已由顾元叹找到一些顶用的人才在照看,现在已经生产出大量玻璃珠,已送了一些上品到临淄。我已命人严格保密,不让外间知道。大王要用,可随时取用。”
  封沙点点头,沉声道:“仲德,你可知道,我库中存钱不多,便正是要借这玻璃珠,来生出钱财,以敷支用?”
  他昂首微笑,脸上的表情渐渐开朗,缓缓道:“徐州糜竺很快就会将粮草送来,只要支撑过这一段日子,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就要过去了。”
  ※※※
  元宵节,大家过得高兴吗?
  祝大家正月愉快!
  
  
                  第三百章 迎亲
  第三百章 迎亲
  临淄城外数十里处,一座工厂在空地上拔地而起,里面的工人忙忙碌碌,正在努力工作,制造着青州建设必须要用到的物资。
  天空中,飘荡着烟雾,里面夹杂着大量粉尘,让人闻起来呼吸有些困难。
  在厂外,数十骑飞驰而来,奔到工厂门口,停了下来。
  工厂外面,有重兵把守,见那些人都带着武器,不由戒备起来,随时准备开战,以保卫这重要的工厂。
  一个背插双戟的巨汉跑去叫门,那些士兵见他手中拿来的公文,这才知道是武威王亲自前来视察,都慌忙跪拜行礼,恭迎大王进厂。
  封沙拍马驰入工厂,身后数十亲卫,纵马相随,一同进入厂区。
  看着那漫天烟雾粉尘,封沙微微皱眉,心知这对生态环境颇有影响,只是现在正在工业基地初创之时,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厂中空地上,有许多壮汉正在举起大锤,奋力击打着地面上一些小小的球状物体,最后把它们击成粉末,扫起来放进袋子里面,扛起来运进库房。
  工厂负责人小心翼翼地陪在武威王身后,自侧面看到武威王微皱眉头,不由大惊,双腿战栗,生怕有什么事让大王不高兴。
  封沙回头对随自己一同前来的顾雍道:“元叹,你那蒸汽机,若用来带动织布机,是不太容易。只因那织布机设计精巧,一时不容易做出,更难与蒸汽机配合得当,若稍有差池,便会造出不合格的布匹。可是若要带动另一种机器,将这些水泥球磨成了粉末,倒还容易些。我这里另有一张图纸,你可拿去让钢铁厂照着制造出来,再用蒸汽机带动,可轻易地将这些水泥球磨好,以供建设之用。”
  顾雍自进入这青州水泥厂,便满怀惊奇地四下打量,只觉双眼都不够用的。他自知这水泥是上好的建筑材料,要建造结实的厂房高楼,非靠它不可。忽见大王又拿出一份图纸,喜不自胜,忙接过来,明白大王手中拿出的,必然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奇思妙想,若能造得出来,必有大用。便说这图纸是价值千金,也不过份。
  封沙又去库房视察,见已堆满水泥袋,点头微笑。他身后的亲卫已经被那漫天粉尘熏得皱起了眉头,封沙却是毫不在意,回头对工厂负责人道:“水泥产量如何?”
  那负责人忙道:“禀大王,现在的产量还过得去,而且还在提高。只要原料石头和煤炭能及时送来,水泥厂里的生产就不会停下。”
  封沙点头道:“很好。我会命程昱负责此事,将你急需的原料都送来。你的水泥制造出来,我会派人来调拨,你要及时供应,不得有误!”
  那工厂负责人忙跪下接令,口称不敢误了大王的事。
  封沙视察完毕,率典韦、顾雍与众亲卫驰出水泥厂大门,向临淄方向驰去。
  在临淄城外不远处,封沙远远看到另一座工厂,便拨转马头,向那边驰去。
  那却是一处砖瓦厂,也是用煤为燃料,烧制出了大量结实的砖瓦,以供临淄城附近建设之用。
  自从煤炭大量应用,许多产品都可轻易地制造出来。这水泥厂和砖瓦厂的产品虽然十分粗糙,比之后世的产品差了许多,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划时代的重要产品,每生产出来的一件产品,都是千金难买,别州人见所未见之稀奇之物。
  封沙在砖瓦厂视察了一遍,见那砖瓦虽然不是甚好,也勉强可以用,便下令跟随自己前来的青州官员,提拔砖瓦厂的负责人来负责青州民用建筑的建设,让他的副手接管砖瓦厂,并努力加大产量。
  新被提拔的建设官员感激涕零,伏地重重叩首,感谢大王恩赏。
  封沙令他起来,下令道:“青州建设一事,一定要用心去做。你可以和水泥厂的负责人一同参详,该当如何建筑房屋,才是安全。不然若房屋倒了,砸伤人命,必然要治你的罪!”
  那官员被吓出一身冷汗,伏地不敢抬头。
  封沙叹道:“我知道此事初创,你没有经验。不过没有关系,我可以令学校培养出一些建筑设计师来,你依靠他们,按他们画出的图纸施工,便可以了。你若有合用的人才,也可派他们进入学校,学习建筑设计。”
  官员叩头领命,封沙缓步走出厂房,又交代身后跟来的官员道:“若是学校的建设需要砖瓦水泥,一定要先建设学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先把学校建立起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不可忘了!”
  官员恭声称是,将此言牢记在心,知道大王重视教育,以后教育上有什么需要,自己一定要尽力办好。
  封沙率领亲卫,驰向城中。
  入城之后,他又带人拐过几条大街小巷,看到前面一片空地后面,有一座学校矗立,门口有一张大牌子,上写“义学”两个大字。
  封沙在门口下马,缓步走进校门。守门人见他来了,惊得目瞪口呆,忙跪倒叩拜,大声道:“小人叩见大王!”
  封沙淡然挥手,令他起来。这所学校的校长郑泰听到消息,忙赶出来,拜倒在封沙面前,恭敬地行礼。
  封沙上前几步,亲手扶起来,微笑道:“不必多礼。这义学之事,倒是辛苦你了。”
  郑泰连忙谦谢,道是能为大王效劳,实是毕生之幸。
  封沙在校内视察,看那些学子,都是些面黄肌瘦的孤儿,年纪尚小,一个个瘦骨伶仃,衣衫褴褛,看得他心中不忍,回头道:“告诉程仲德,多调些粮食布匹来,一定要让这些孩子吃饱穿暖,不可亏待了他们!”
  身后跟从的青州官员忙躬身称是。那些孤儿听了此言,都眼中流泪,拜伏在地,泣谢大王洪恩。
  他们的父母都在战乱和饥荒中死去,这些孩子到处流浪,每天都挣扎在死亡线上,只想能混口饭吃,免于饿死。前日被程校长召进义学,每日能吃上饭,穿上衣,已是如登天界。现在更得整个青州的掌控者、尊贵无比的武威王亲口下令,要人照顾他们,都感激得无可言喻,想到自己流浪的这些日子,哪有人这样关心过自己?唯有暗下决心,此生必以此身,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来报答大王的厚恩。
  封沙摆手长叹,令他们起来。想想自己从前虽是也在孤儿院中孤独地长大,寂寞无比,因此才形成了这样冷漠的性格,可是比起这些饱经磨难的孩子来,却已经是幸福得多了。
  他将郑泰扯到一旁,将一份无良智脑口述、令部下黑衣暗探写好的教材交给郑泰,要他拿去抄写,以此为依凭,多培养出一些建筑设计师来,以供使用。
  说到这里,封沙不禁暗自感叹,这印刷厂也要想办法兴建。不然的话,以后各种人才需求得越来越多,没有正式的教材,只怕会对培养人才有所妨害。而造纸厂也得大量兴建,以供给教材专用纸张。
  这还不算,为了兴建学校,不仅要有水泥、砖瓦,还要多建立几支建筑队,以供建设的需要。而这建筑队的负责人,还要从学校里出来,至少也要经过短期培训,才能让人放心使用。
  此时正是百废待兴,什么都得从头干起。创业之艰难,封沙已经是深切地体会到了。
  可是看到这满校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封沙心中又燃起了希望,想着他们长大之后,整个青州,乃至整个天下,到处都会有新一代的人才骨干,在他沉静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泛起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
  青州临淄城外,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无数百姓挤在道旁,伸长脖颈,向大道上看去,都想看一看武威王新娶的夫人是个什么样子。
  在大道上,是一条长长的车队,缓缓向临淄行去。每辆车都装饰得极其奢华,无数家丁骑着高头大马,穿着鲜亮的衣裳,手持仪仗,排着整齐的队列,簇拥在车队的周围。每个人昂首挺胸,红光满面,为自己是糜家的一份子而自豪无比。
  糜家在朐城一带,本就是人人敬仰的大族,今日更能和权倾天下的武威王联姻,将家里的小姐嫁与武威王为妃,让糜家上下,人人感觉到脸上光彩无限。从今之后,糜家便是在整个天下来说,也将是一个响当当的名门望族。
  为了庆祝小姐出嫁,并要在青州军士、百姓面前为小姐挣足脸面,糜家的管家尽心准备,让他们今天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还把自己家牧场的骏马都牵出来,给家丁骑上。这样庞大的送亲队伍,在徐州只怕没有第二家能做得到。虽是花钱如流水,管家也只有忍住心疼,努力把亲事办得更加隆重一些,反正糜竺是不会在乎钱的,只要能讨主公、小姐和武威王欢喜,管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此时,这支送亲队伍的主角,年轻美貌的少女糜幻躲在最大最华丽的一辆马车的车厢里,偷偷地掀起车窗帘布向外面看,看到那么多百姓都站在道旁挥手欢呼,个个满脸喜色,似乎都甚是为自己的婚事而高兴,不由又羞又喜,放下窗帘,轻咬樱唇,呆呆地出神。
  她冰雪聪明,知道这些百姓都住在青州,自然不是很知道糜家的大名。他们这么高兴,定然是因心中爱戴武威王,才会对他娶亲而喜形于色。想到这里,她不由对自己将要嫁的男子充满了好奇。
  虽然前些日子在家里看到了他一眼,可是只一转眼间,他便拍马出庄,去追杀叛逆所封的兖州刺史刘备,那有名的叛贼。那惊鸿一瞥之间,糜幻已将他的英俊高大的身影牢牢铭刻于心,再也无法抹去。想到自己曾被他拥在怀中,那温暖的感觉似乎还在身上留存,糜幻不由娇躯微微发热,脸颊也变得滚烫起来。
  她一双纤纤玉手,轻轻抚摸着自己胸前那一串晶莹无比的明珠项链,低下头来,看着它里面异彩流动,不由欣喜微笑。
  这串项链,由上百颗手指肚大的璃明珠组成,足有三层,挂在颈上,布于胸前,似水滴般晶莹,甚是惹人喜爱。
  这等宝物,从前并没有出现过,只是听人说起过青州来了海商,卖了些“璃明珠”给当地豪族,却未曾卖到徐州。如今一见,果然是明亮晶莹,不愧是天下奇宝。
  糜幻本是少女,对这宝物爱不释手,想到那武威王对自己如此重视,竟将这等价值连城的宝物也赠给自己,作为结婚的彩礼,更是满心幸福,便似蜜一般甜。
  家中的几个嫂嫂和同族姊妹看了这等珍贵宝物,都羡慕不已,只恨自己不能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