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海魂 >

第1045章

海魂-第1045章

小说: 海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副炮炮塔给炸飞,同时还导致司令舰桥里的指挥官暂时失去了指挥能力,可穿甲弹仍然没有能够击穿“纳尔逊”号的主装甲带,也就没有对“纳尔逊”号造成致命的打击。
  三点三十八分,“南昌”号的还击有了起色,其第十一轮齐射打中了“纳尔逊”号尾部的高射炮群,将这里的十几门机关炮全部扫到了大海里去。可同样地,这发穿甲弹上的延迟时间引信过早启动,在穿甲弹还没有能够深入舰体之前就引爆了炸药。结果只炸掉了高射炮群下方的几个舱室,而没有能够造成更大的破坏。
  三点四十三分,在“纳尔逊”号上的A炮塔修复后打出的第十四轮齐射中,至少有两发炮弹命中了“南昌”号。可以说,此时“纳尔逊”号的命中率已经高得吓人了。其中一发炮弹命中了“南昌”号司令舰桥与一号烟囱之间的副炮群,在主装甲外面爆炸,另外一发炮弹打中了舰首,将舰首大概有十多米长的一段给炸飞了。这也是“南昌”号受到地最大损伤。
  “纳尔逊”号的一系列反击让“武汉”号与“南昌”号上的官兵极为恼火。此时,“纳尔逊”号前面的“罗德尼”号与“铁公爵”号已经相继被重创。并且引燃了大火,“南宁”号,“广州”号,“贵阳”号频频取得战果,这也算是对“武汉”号与“南昌”号上的官兵的一种激励吧。可以说,在第二次命中了“南昌”号之后,“纳尔逊”号的好运气也基本上结束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虽然“南昌”号开火地频率更高,但是“武汉”号才是真正的“终结者”。
  三点四十六分,“武汉”号打出了第十七次齐射,这次地九发炮弹有两发命中了“纳尔逊”号,其中一发直接贯穿了“纳尔逊”号B炮塔的顶部装甲,在炮塔内部发生了猛烈的爆炸。同时还引爆了几个发射药包,幸亏“纳尔逊”级战列舰采用了装甲隔离门,爆炸没有波及到下方的主弹药舱,结果只有B炮塔被彻底摧毁,如果下方的主弹药舱也发生爆炸的话,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六分钟后,三点五十二分,“武汉”号才打出了第十九轮齐射,这次又有两发炮弹命中了“纳尔逊”号,其中一发炮弹集中了“纳尔逊”号的舰桥顶部。穿甲弹在穿透了5英寸厚的顶部装甲之后在司令舰桥上方的航海舰桥处爆炸,炸死了里面的十几名军官,同时巨大的冲击波还震死,震晕了司令舰桥里的二十多名军官。因为“纳尔逊”号不是舰队旗舰,因此舰长是在司令舰桥里指挥战斗,而不是在航海舰桥指挥战斗,从而避开了这次打击。
  到第二十二轮齐射,也就是在接近四点的时候,“武汉”号再次表现神勇,其打出的九枚穿甲弹中尽然有三枚命中。第一枚穿甲弹打在了“纳尔逊”号的C炮塔基座上,而这里的装甲厚度不是15英寸,而是12英寸,这也是为了减轻重量的设计,可结果却成为了“纳尔逊”号设计上的一个致命死穴。炮弹在进入弹药舱之后才发生了爆炸。猛烈的冲击波穿透了舰体,同时也震开了弹药舱底部的通海阀门,海水迅速涌入,从而制止了大火蔓延,可大爆炸产生的火光却让十几海里外的“武汉”号战舰上的官兵惊呼了起来。第二发炮弹打在了烟囱的根部,并且穿透了水平装甲,进入了锅炉舱之后才发生猛烈爆炸。“纳尔逊”号上集中部署的锅炉。
  舱终于成了隐患,仅仅一发炮弹,就报销掉了战舰上一大半的动力!第三发炮弹命中了司令舰桥,是斜着打过去的。当时,“纳尔逊”号上的舰长等受伤军官已经被转移出了司令舰桥,这也许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到此时,“纳尔逊”号已经失去了有效的指挥,剩下的A炮塔只能够单独作战,而且这做炮塔的故障没有完全修复,其开火的速度自然慢了很多。也正因为连续数次被击中,战舰上的损管人员无法及时的扑灭四处产生的大火,结果,当“纳尔逊”号上的英军官兵还在顽强抵抗的时候,火势已经开始蔓延,这将最终要了“纳尔逊”号的老命。


第二十二卷 胜利航线 第五十九节 局势逆转
  以三点半到四点半,随着数艘战舰被击沉,或者是遭到重创,萨摩维尔心里的希望之火也逐渐熄灭掉了。如果说在“厌战”号与“勇士”号中雷之后萨摩维尔还没有感到绝望的话,那么当“铁公爵”号,“罗德尼”号,以及“纳尔逊”号相继被摧毁之后,萨摩维尔不但绝望,而且是彻底的绝望了。
  四点半左右,“罗德尼”号从海面上消失了。在这之前几分钟,“罗德尼”号的舰长发来报告,战舰上的大火已经失去了控制,并且蔓延到了主炮弹弹药舱附近,全舱官兵尽了最大的努力灭火,可仍然回天乏术。萨摩维尔立即让该舰舰长放弃战舰,保全官兵。也就是在“罗德尼”号发生大爆炸之前,舰长就下达了弃舰的命令,可不到两分钟,战舰上的主炮弹药舱就发生了猛烈的爆炸。这艘战舰上1600余名官兵中只有不到50人逃了出来,其他人都没有来得及逃生,随同战舰一起沉入了大海。
  “罗德尼”号的迅速沉没让人感到很意外。早在第一次全球战争期间,英国海军就有多艘战舰因为主炮弹药舱被引爆而战沉。按理说,英国人应该吸取了经验教训,知道战舰上的主弹药舱是最关键的部位,怎么说,也应该在这里设置多道防护措施。比如,依照德国人最先采用的隔离式弹舱设计,并且在主炮弹药舱下方设置通海阀门,在必要的时候灌入海水以防止主炮弹药爆炸。“纳尔逊”级战列舰上也确实采用了这些技术,可问题是,英国人的设计战舰时本来就有一些漏洞。
  从后来考察“罗德尼”号沉船的结果来看,当时战舰上的官兵没有来得及打开主炮弹药舱的通海阀门,而导致阀门实效的主要原因是其开关的位置设置地不合理。当大火蔓延到了弹药舱附近的时候,其开启阀门的地方已经被大火笼罩了。而战舰上的电力系统也出了问题。根本就无法用人力将阀门打开。结果可想而知,当大火烧进了主炮弹药舱之后,灾难就发生了。因为“罗德尼”号的三座主炮炮塔都集中在前方,下面的三座主炮弹药舱是挨在一起的,按照每门主炮配备200发弹药的标准计算,当时“罗德尼”号上最多只消耗掉了十分之一的弹药。也就是说,战舰上还有一千五百多发16英寸口径的巨弹,另外,还有数千个用来发射这些炮弹的药包。
  首先被引爆地是C炮塔的主炮弹药舱。大火是从战舰的锅炉舱蔓延过来的。因此C炮塔地弹药舱最为危险。“罗德尼”号设计上的缺陷再次暴露了出来,因为C炮塔就在司令舰桥的前方,实际位置几乎就在战舰二分之一舰长处。也就是说,是在战舰的正中央。当爆炸发生的时候。战舰被炸成了两截,迅速沉没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这座主炮的位置靠前一点的话,那么最多只能炸断舰首,虽然这同样无法挽救“罗德尼”号,但是可以给战舰上的官兵一点逃生的时间,这样就能有更多地官兵活下来了。
  也正是从“罗德尼”号发生大爆烽。并且迅速沉没开始,英国本土舰队最后的时刻到来了。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罗德尼”号爆炸沉没后不到十分钟,“铁公爵”号也跟上了其后尘。
  与“南宁”号单挑的“铁公爵”号从始至终都落于下风,甚至连还手的能力都没有。在整个交战过程中,“铁公爵”号只打中了“南宁”号一发炮弹,而且是打在了其主炮炮塔的正面装甲上的,这最多只能算得上是给“南宁”号挠痒。虽然“南宁”号的炮击也不够准确,主要是该舰的舰长考虑到这里舰队旗舰,为了确保司令官的安全,“南宁”号地机动规避动作是最频繁的。这也影响到了其炮击的精度,但是,打中了“铁公爵”号的四发炮弹几乎全是打在了关键部位上,特别是在四点二十分之前的那一轮齐射中,击中了“铁公爵”号中部的那发炮弹!
  四点二址分刚过,“铁公爵”号上就发出了金属断裂时产生的巨大声响,就连在前方数海里外的“伊丽莎白女王”号上地萨摩维尔都听到了。这是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声音,有点经验地官兵都知道,那是战舰龙骨断裂时发出的声响,而在此之前。“铁公爵”号上发生了一次猛烈的爆炸,爆炸地点就在战舰的底舱里面。
  毫无疑问的,最后击中了“铁公爵”号的那发炮弹是致命的。相对而言,战舰的龙骨是最不容易在炮战中遭到破坏的,反而很容易被鱼雷炸断,毕竟龙骨在战舰的肚皮底下,就算威力再大的穿甲弹都很难击穿数层甲板,然后再击中龙骨。可同样的,对战舰而言,龙骨就如同人的脊椎骨一样,龙骨被炸断后,那么这艘战舰也就彻底完蛋了。
  当萨摩维尔收到了“铁公爵”号舰长发来的消息时,他也让这艘战舰上的官兵弃舰了。情况已经确定,那发穿甲弹确实穿透了数层甲板,在战舰的龙骨附近爆炸。爆炸的冲击波摧毁了附近十几个舱室,横飞的弹片还杀伤了上百名官兵,同时战舰的龙骨也遭到了破坏,是无法修复,也无法控制的破坏。
  四点二十八分,“铁公爵”号的舰长下达了弃舰的命令,官兵们迅速登上救生艇,按照撤退顺序依次离开了这艘即将沉没的战舰。可是。“铁公爵”号上有1200多名官兵,而且是分布在整条战舰的数层甲板上的,要想迅速的将所有官兵都撤出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不考虑仍然在不断落下的炮弹,“铁公爵”号上的大部分英国海军官兵都不可能成功逃脱。
  四点三十五分,也就是在“罗德尼”号爆炸后数分钟,“铁公爵”号的龙骨断成了两截,随即,战舰就从断裂点开始下沉,舰首与舰尾都迅速的翘了起来。此时,只有大概400名官兵登上了救生艇,已经没有时间让战舰上的官兵上救生艇了,撤退顺序也彻底的混乱了,大部分官兵都是套着救生衣直接跳入大海的,而其中很多人就再也没有回到陆地上。
  “铁公爵”号的沉没速度非常快,四点四十二分的时候,高高翘起的舰尾就已经从海面上消失了,从断裂到完全沉没,只有不到七分钟的时间。而且当“铁公爵”号沉入海里的时候还发生了一次规模不小的爆炸,附近战舰上的官兵,以及当时逃到救生艇上的官兵都证实了这一点,这大概是战舰上的弹药舱并没有被海水淹没,在下沉的过程中被引爆了吧。
  到此,已经有两艘战列舰完蛋了,可灾难并没有就此结束。就在萨摩维尔考虑该怎么进行下面的战斗的时候,“纳尔逊”号上发来的电报再次让他感到了绝望。
  其实早在四点左右,“纳尔逊”号就被“武汉”号的几次漂亮的跨射打得抬不起头来。“武汉”号的神勇表现几乎让“纳尔逊”号上的英军官兵绝望。可这艘战列舰没有立即被击溃,而是在继续坚持着,用其最后三门主炮勇敢的战斗着。“武汉”号的精彩表现差不多也在四点左右结束,虽然后来“南昌”号也有过不错的表现,但是并没有能够迅速击沉“纳尔逊”号,这也算得上是“纳尔逊”号的一点点运气吧。可这仅仅只是延迟了死亡的时间而己,在被对手彻底压着打的时候,“纳尔逊”号是不可能有任何机会逃生的。
  到四点半的时候,“纳尔逊”号上的官兵已经扑灭了数处大火,有效的控制住了战舰内地炎热。同时,受伤地舰长将指挥权交给了作战参谋。战斗仍然在继续进行,交战距离已经从13海里缩短到了大概10海里。而这对“纳尔逊”号来说绝对是一个致命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上,26式穿甲弹可以轻易洞穿“纳尔逊”号上任何一块装甲钢板。
  真正的灾难实际上是由英国官兵的错误操作引起的。当时,“纳尔逊”号上的A炮塔实际上只有两门主炮可以使用,枪炮军官要求炮手修好第三门主炮,并且继续作战,这种勇敢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可问题是,炮手哪有时间去修复第三门主炮?
  四点四十五分,“纳尔逊”号上发生了猛烈的爆炸,随后萨摩维尔就收到了报告。这次不是被对手击中,而是战舰上的主炮炮塔发生了爆炸!抛售在使用没有完全修复地A炮塔二号炮的时候导致炸膛。随即炮塔内几个发射药包被引爆了。
  重量达到1000多吨的炮塔被炸到了半空中,炮塔内的官兵无一幸存。可是这仍然不足以让“纳尔逊”号沉没。当时,代替指挥地作战参谋只是要求让“纳尔逊”号先撤出战斗,萨摩维尔也同意了这一请求。毕竟这艘上的三座主炮炮塔都已经被摧毁了。可刚过不到十分钟,五点之前,在“纳尔逊”号还没有完成转向的时候,再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