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兴唐 >

第44章

兴唐-第44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痕变成“X”痕。

    将李威抱住,可是这时候贺兰肯定毁容了。以这时候的医疗条件,纵然华佗在世,或者将九十高龄的孙思邈从五台山(现在的药王山,非彼五台也)请来,也整不了容。

    低声的劝了劝。京城的一些官员同样也到来了,带着衙役。李威带着士兵搜捕疑犯是假的,泄愤是真的。但官员泄愤未必,抓人却是真的。

    首先就是贺兰敏之的女人,好多。除了若干妻妾外,还有婢女,从内外教坊强得而来的宫妓,一大群胡姬。妻媵倒是正规途径迎娶的,胡姬是自己送上门的,再说了什么叫妓,这个时代可没有人为一个娼妓打抱不平。就象归雁一样。身份低贱啊。

    内外教坊亦是如此,虽然属于皇家的,可都是犯罪官员子女,或者其他罪犯的女子。身份更低。除了运气好的,象上官婉儿,被弄到宫城里做了一名打扫卫生的小宫女。这还是她岁数太小了,不然十有八九也充入了内外教坊。

    但妾与婢,来历就可疑了。荣国夫人在,周国公的府上是荣国夫人做主的,贺兰敏之还好一点。荣国夫人去年秋天死了,国公府只有贺兰敏之一人做主了。但那时候李治与武则天在长安,也不敢胡作非为。可是李治夫妇一到去了洛阳,这一两个月,贺兰那是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是不能长翅膀,否则都要往月球上飞了。

    一些良家女就被他派人强抢了过来,糟蹋了。

    除了这些女子外,还有贺兰敏之手下的幕僚,来历不明的强壮仆役,统统抓了起来。

    抓了回去,也未必审问,得看,洛阳的意旨!如果天颜悖然大怒,那么墙倒众人推,再加上这些人的揭发,贺兰敏之就万劫不复了。但也未必,魏国夫人之死,皇上对贺兰敏之一直很歉疚,皇后未必开心,可毕竟是她唯一最亲的侄子了。那么就会高拿轻放,适当地审问,甚至可以用这群幕僚仆役的啥,做替死鬼。

    主持此事的,都是刑部、大理寺,或者是宗正寺的高层官员。到了这个层面,心知肚明,都没有说,可心中很明白其中的分寸。将这些人集中起来,进行甄别。

    但贺兰敏之府上的女子,还是让大家吓了一大跳。这些个少女集合起来,足足有三四百人,个个年青美丽,如花似玉,让一大群衙役们直流哈拉子。

    李威都是无语了,单论少女的姿色,或者是数量,比远远超过他的内宫中的宫女。

    到底是老子是太子,还是你是太子哎。

    一方在抓人,一方在“搜索”疑犯,天渐渐黑了,大家各取所需,心满意足地离开。

    贺兰敏之府上也全毁了。除了摆放荣国夫人灵位那几间房屋外,几乎就象水洗一样。

    贺兰敏之悠然醒来,听到仆役禀报,差一点一口血喷出来,说道:“来人哪,我要上书东都,我要将此事禀报。”

    仆役嘴角抽了抽,心里想到,你也别上书喊冤了,得想办法,替自己洗脱清白吧。但心中却在想,自己是不是要想办法离开国公府,呆下去似乎很危险啊。

    ………………………………

    “殿下,奴婢好怕,以后殿下不要出去了,好不好?”

    走回了东宫,在东宫青石条铺就的道路上,碧儿说道。

    李威有些感动,在义士李卓凡那间茅草酒肆里,碧儿紧紧地护在他身体前方,其实有啥用,如果侍卫牺牲了,十个碧儿也挡不住他的安全,可那份心意,几个人能有?

    将碧儿娇小的身体,搂在了怀中,不过碧儿挣扎了一下,逃了开来。她只是一个宫女,其实到现在还没有身为司闺的自觉,已经不是一个宫女了!所以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当着众人的面,得到李威这个宠爱的动作。

    李威摇了摇头,时代啊,思想观念倒底不一样。

    他说道:“未必,天下象武敏之这样丧心病狂,又有权有势的人,能有几个?”

    “但殿下,你还是小心……”

    “那是,”李威口是心非地答道。但不让他出宫,那是不可能的,难道关在东宫,做一只金丝鸟?那与那些可怜的宫女有什么区别?

    一路走过,东宫所有的人都站在道路两边问长问短。至于江萝、刘群这些亲信的宫女都是一会哭一会笑。就连躲在东宫的香雪二人,也在远处观注着。不过碍于礼制,怕人说太子的闲话,没有过来。

    到了寝殿,刘群看了看周围,李威会意,让其他人退下。

    刘群说道:“太子,奴婢今天去东市,遇到了几个奇怪的官员。”

    “怎么奇怪了?”

    “一个是并州法曹,一个是太学生,还有两个是游学的学子,”刘群说道。虽然并州不是普通的州府,可一个法曹,还有太学士,放在京城都不入流,更不用说放在东宫了。就是她让李威提拨了一下,论品级还在他们之上。

    继续说道:“他们递了拜贴给奴婢,还说了,带一句重要的话给殿下,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好大的气魄,好大的抱负啊。”

    是啊,这又有什么,正是最后一句,使这首诗啸傲于无数唐诗之上,成为千古名作。但李威随即反应过来,不妙啊!惊出了一身冷汗,道:“他们是谁?将名贴给我。”

    都将孤改成了我了。其实这时候规矩还没有那么森严,就是李治本人,在一些私下场合,也不称朕,还是称我。不过李威不知道,一直称孤,当然,也没有人反对。

    刘群将拜贴递了过来,四个人的名字,狄仁杰、魏元忠、姚元崇、西门翀。

    西门翀他不知道,但这个字却是取得很好的。可其他三个人……

    李威大叫道:“老子还用得着跑路吗?老子不跑路了!”

    刘群听得莫明其妙,担心地问道:“什么是跑路?太子,现在快到二更天了,跑路会引起非议的。”

    一头雾水,难道因为下午的遇险,太子吓傻了不成?这么晚跑什么“路”?

正文 第五十章 三位大贤 指点迷津

    可是李威心中那个高兴啊。

    一直在做跑路的准备,不跑不行啊,历史知道得并不多,但武则天几个儿子的命运,可是知道的。要么莫明奇妙地死了,要么被吓傻了,或者吓得懦弱不敢言了。

    或者反抗,他脑袋瓜子并不笨,不然也不会从一个农村弟子,挤入讲师行列,可是这个权谋之术,不要说他只是一个讲师,就是官员,也准得没有用。人贵在有自知之明,所以一心在想着跑路呢。

    这份拜贴却让他看到了黎明的曙光。狄仁杰是什么人?事迹不一定了解得那么清楚,就是了解了,也未必全部了解。可只要是中国人,除了未成年人外,一千个最少有九百九十九个人听说过的。当然,电视上说他查案子的什么,那是故事化了。但这个人很了不起。

    其实他还真弄错了,狄仁杰在历史上可以说是武周王朝的砥柱中流,不能说一半,至少三分之一功绩有他的份。但狄仁杰破案确实有一手,就是因为破案子提拨上来的,在大理寺一年处理无数陈年积案,涉案的多达一万七千人,无一人喊冤,将京城从上到下,都吓傻了。

    最主要狄仁杰不象崇文馆中那些大儒,又酸又臭,他还能变通。这一点对李威现在很重要。可是作为当事人自己,狄仁杰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会是唐朝以后的国老,李威呢只知道他很了不起,其他的又是不清不楚。幸好还知道这一点,否则有可能将这外名贴就扔了出去了。一个法曹也要接见,以后就

    慢慢见吧。

    魏元忠就更生疏了,只知道他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宰相。本身都是宰相了,能爬上宰相位置何其不易。又很有名气,那么肯定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姚元崇,先是愣了一下,后来才想起来,不就是姚元之嘛。那又是一个不得了的人,前房杜,后唐宋,在历史上所有宰相行列中也可以排在前二十位的。

    或者是同名同姓,但这三个人皆同名同姓?因此,拜贴切上四个人,至少有三个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姚崇又是一个善于灵活应变的人,姚变宋刚,与房谋杜断一样有名。这一点李威又不大清楚了。

    但有一点知道,这几个人很有本事,而且似乎还没有发迹,很好拉拢。也不用拉拢,递了这个拜贴,又点醒自己,本身就意味着什么!

    说道:“准备一下,孤要动身,面见他们。”

    碧儿与刘群都有点明白过来了,有可能这几个人很有名气,让太子欣喜的。但刘群说道:“太子,现在天色已经进入两更,再说,因为周国公对殿下不轨,京城全城搜捕,殿下此时外出,多有不便。况且殿下到现在还没有吃晚饭呢。”

    一句将李威点醒,有些急迫了。不过此中滋味,恐怕狄仁杰也未必全知。那个能料到以后武则天会走上女皇道路?如果能料到了,估计李治就是不顾身体,此时也将武则天斩杀。

    他踱了两步,说道:“这样吧,刘群,你安排一个人,到驿站通知狄仁杰一声,就说孤明天上午接见他们。”

    “正是,”刘群说完了,立即去布置。

    ………………………………

    大黑绕着屋檐飞来飞去,很快乐。

    再也没有今年这个小日子过得舒坦了,都不要捕食了,每天下面那些人类儿,就准备了大量杂粮,以及虫儿喂它。想吃谷就有谷吃,吃厌了,有虫儿吃,再不行,再来几粒小麦儿。

    叼了一条小虫子上来,放在小黑身边,夫妻俩开始高兴地唱歌。

    狄仁杰四人就进了东宫了。

    打老远,李威亲自迎了过来。

    狄仁杰与魏元忠相视一眼,太满意了,一直担心,所以说了一句磨模棱两可的话。如果太子英明,自然能听出来。而且也值得他们出手相助了,否则不但太子,连自己儿卷进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但太子不但“明白”过来,在遭遇到这一场大劫后,依然对自己十分重视,连夜派人通知自己。

    简直都有些喜出望外。

    他二人心态还是不错的,只是在基层熬的时间太长了,又是不惑之年,也很想抓住机会出人头地的。

    不过他们都意佐了,太子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知道老武在历史少数的事,对他们重视更是如此。就象他到了三国,不用说,诸葛亮、庞统周瑜能不重视吗?到了元末,徐达、常遇春、刘伯温能不重视吗?倒与这句话并没有多大的干系。

    深施了一礼:“孤见过狄君、魏君、姚君、西门君。”

    可怜姚元崇此时仅比太子大一岁,西门翀更只是一个出身寒门的书生,见到太子行这样的大礼,一双手都不知道怎么放了。狄仁杰与魏元忠要好一点,可是依然很激动。

    四个人弯腰还礼,姚与西门二人腰都弯到了地上。

    “请,”李威将这四个人迎进了寝殿的房间里。不过一路走一路看着四人,

    狄仁杰生了一对豹眼,炯炯有神,看上去十分刚严。魏元忠四十岁不到,一对卧凤眉,眼睛有些细长,看去却是有些儒雅倜傥。姚崇则十分年青,而且高大威猛,这是因为他自幼喜欢练武造成的,这一点李威又是不知道了。西门翀比姚崇略大几岁,人才长得也不错,不过衣着有些寻常,大约家境不大好。可能与这数人走在一起,还是狄魏二人一道引入东宫的,应当也有些才学。

    坐了下来,李威对碧儿说道:“将父皇分赏的峡州那盒进贡老树茶拿出来。”

    开始不大明白,现在有些明白了,茶叶唐朝的是以峡州茶最好,其中靠近长江西陵峡边上的一些深山险谷里的老茶树,名气最大,可惜产量并不高,就是进贡,每年也只进贡十几斤,东宫之中分了三四小盒,大约一斤不到。这还是李威第一次将它拿出来款待客人。

    四个人更是受宠若惊,李威挥手让宫女太监下去,只留下碧儿一个人伺候,这才正色说道:“孤已经写出了会当一诗,狄君,如何处之?”

    “殿下,臣之所以拜见殿下,正是因为此事。皇上贤明,皇后聪颖,皇子仁慈。此乃国家之幸也。”不好说我是来投奔你的,用了一句冠冕堂皇的话遮过。当然了,狄仁杰本来自尊心就是很强的。如果不是太子的事迹,特别是亲耕时的发狂打动了他,他还不会折下腰,最少出一些力,有可能是真正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出的力,但想他折节相助李威,是不大可能的。

    “岂敢,国家之所以如此,全赖父皇母后。”

    “此事不假,但太子也让臣十分折服。不过有些事,恕臣无礼,可以将它说出来吗?”狄仁杰谦虚地说。

    李威将他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