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兴唐 >

第380章

兴唐-第380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身体还没有全安,此药偶尔食之,不伤大雅。吃多了,对陛下身体反而无益有害。”

    “联知道”,真知假知,未必,来回走丫几步,还是得讨要一下。大不了以后自己少吃就是,不能想要那么一回,得向这个臣子讨要一回。而且昨天感觉真的很好,皇后满意,自己也满意。病到现在,贵为天下之主,龙体一直欠安,房事上也一直萎靡不振。只有昨天,才让他重新感到,做男人的快乐了。

    走了几步,说道:“你想办法替联弄一个一百枚两百枚出来。”

    这是青菜萝卜啊?一百枚,五枚就能足以要掉你的性命,可李治不给他说话机会了,说道:“下去吧。”

    明崇俨只好告退,李治却又将他喊回来,说道:“此事勿得张扬,还有,来人哪,明卿有功于联,从内库里拿五百金,五百绢赏赐给明卿。”

    赏赐颇丰,可明崇俨也不差这个钱。继续愁眉苦脸离开。他困苦了,另一个人却失望了。

    秋仁杰设下乾坤局因为他做得不小心,失败了。

    太子要登基,皇上又不愿意挪位子。看到没有,到现在还没有真正为挪位子打算。

    自己四人的变动,就能看出一部分,三人一个个丢在外面,东南西北,天各一方,能碰面互相商议的机会都没有。重用了自己,可这也不对,自己资历浅,做到侍郎,这几年算走到顶。

    这是非正常的调迁。不是这样用人的!就象李世民,想让李绩辅佐李治,将李绩先下放,老实了,重用,这样李治才可以施恩。不老实,这员重臣非是李治所能掌控的,立即寻理由处死。这才是真正为帝国将来打算的。自己到了侍郎,太子将来如何向自己施恩?

    可他是父亲,是皇帝,不能全部学习李世民,以后帝国还需要正常的程序,让继承人一个个合理的上位。否则有可能因为夺嫡演绎成西晋八王夺嫡,国家四分五裂局面。

    因此,只好必5取胜。明崇俨用药物,使皇后上钩。这是何等的丑闻?而且自己掌握了大量证据,甚至连明崇俨的药方都弄到手了。只要一发难,皇后必倒,皇上面对这个结果,只好遮丑退位禅让。这才是秋仁杰最想要的结果。

    对皇后,秋仁杰戒心很重的。能将她扳倒,太子才真正清净,否则就是登基,还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所以说它是乾坤局,不发任何动静没有,一发,乾坤立即颠倒。一个个皆想做黄雀,但黄雀只有一个,不到最后,皆不好说。

    明崇俨回洛阳了,他就开始在注意。这一次明崇俨做得不错,皇后心里面应当很喜欢。这是明崇俨机会。正好武则天生病了,机会到来。这是一个铁人,很少生病的。于是秘密托王彩年,派眼线注意此事。

    然而结果出来,让他啼笑皆非,这几天皇帝青春焕发,每隔几天,生龙活虎,在皇帝滋润下,皇后仿佛都年轻了好几岁。

    过……(未完行续。

正文 第四百四十二章 沙河多丽

    去年冬天起;他一直在江南;站在局外;反而看得真切。皇后动用了什么力量对付雍王的?几乎没有;只是个人智慧的闪光。要么摆上台面的力量;是朝中拜于她裙下的大臣。可大多数人忘记了,还有两股力量。那么多外戚;到了京城;基本上很老实的;可这些外戚真老实了?

    只不过是武则天压制;所以一个个装老实人。

    还有呢;一支更垂要的力量一直没有真正走出前台;北门学士!

    皇后将那个段夫庆的证据掌握在手中;李贤注定是一只小寒蝉了。

    皇上就是没有这个药;也活不了多久。现在争的是谁来做黄雀;而不是做螳螂。许多人疏忽了秋仁杰的胆量。

    后来史学家吕思勉评议武则天用人;周兴来俊臣之流没有入评;他们是武则天的道具;用完了是准备杀掉的,所以不算。最末一等是如阎朝隐之流;不知人间羞耻。第三等如娄师德、杨再思;以谀媚容悦保全自身。第二等如李昭德;只知忿戾。最好的大臣;只有二人,秋仁杰与魏元忠;昧死要利;知进不知退之徒也。

    也就是二人为了理想;为了心中目标;不知生死;俺非要这么干;大不了伟大的女皇陛下;你将我的头颅割去;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一语中的。

    这二人肯定是忠臣;但是胆子也贼大。

    也不能蛮干;最少得有证据现在让狄仁杰审问;也能立即将明崇俨动机审问出来;莫要忘记了;明崇俨手下还有一大群小虾米;全部让狄仁杰不惜花费了重金;死死地盯住。可翻出来;有何作用皇上不知医理皇后不知医理;顶多将明崇俨杀死罢了。

    那么只有两条出路;让明崇俨喂皇土小丸子;本来身体不好,这一喂皇上也没有多长时间好活。但秋仁杰不准备这么做;第一这样等于是明崇俨谋害皇帝;自己知情不报太子心肠不恶;倒台可以自己坐看他父亲被人害死;恐怕太子也未必开心。而且明崇俨知药理;也不想看到皇帝英年早逝;肯定有所救;时间又会拖上三两年;但时间不能再拖!再一拖;戴相公、张相公肯定不行了;朝堂会被皇后真正掌控。~

    第二;还就是原来的办法;搜罗明崇俨的证据;外面的证据好办。主要是内宫的证据;内宫一定发生了什么;不然明崇俨不可能研究这个药出来;是喂皇帝的。只要找出内宫发生的经过;就可以将这件丑闻翻出来;利益最大化。

    秋仁杰在苦思冥想;李治这几天恢复雄风;越发刚气;准备打新罗。

    有大臣进谏;李治大怒:“朕不能忍。”

    李治是因为病;后期发生了重大的失误;但绝不会后面一代接着一代的软蛋。

    本来在高丽半岛;唐朝经过了多少将士牺牲;多少场浴血奋战;才好不容易得到了汉江以北大部,以及西南百济地区;现在因为吐蕃压力;不得不退让一下。好了;就象儿子说的;这一群棒槌们;不知天高地厚;一下子将大同江以南的地区全部侵吞下来;使平壤成为了边关。忍一忍;就当作没有看到;可居然连偻国的使者都敢杀。

    吐蕃国家大;慢慢打;你一个小新多掺合什么?

    从台面上;也到了出手时候;青海撤出大军;有了财力;还有了棉衣;可以延长在寒冷作战的时间。

    劝没有用;可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张文灌终于一病不起。

    对两个宰相;李治一直很喜欢的;一个是戴至德;有才干;可不争;不言;一个诚实的长者。一个是张文灌;用法持平;同样低调处理了许多国家大事。就象这几年,国家发生了许多事;多起灾害;边关告急;国家却是平稳发展;百姓不乱;这两位长者功不可没。

    因此;这些年;戴张二人一直居于宰辅。

    亲自来看望;张文灌要起来见礼;让李治拦下。

    张文灌说道:“臣快要不行了。”

    “张卿;朕一定会派最好的御医替你诊断。”

    “不用;臣的身体臣清楚;只是请陛听臣几言。”

    “张卿请说。”

    “新罗虽失礼;可陛下;你要知道,龙朔三年;偻国天智天皇以援助百济为名;派两万七千大军向新罗发起进攻;只是因为刘相公在白江口一战;大败了偻军。偻国才意识到我朝军队的强大;海军的强大;害怕我朝派海军;也去攻打偻国。所以才变得老实起来。昔日;臣同殿下谈过;他就说过这两个国家;新罗人是棒槌;顽强不要脸;不可信。偻国更是不要脸;阴险之徒。新罗杀使;是因为旧仇。他们二国相争;由他们争去;陛下不要插手;方为上策。不信;殿下对军事善长;陛下可写信到青海垂询;来回只是一月有余。再说;青海未平;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战又将开始。西域动向不明。若是再战新罗,国家负担沉重。假如青海大战与西域战事爆发;国家如何自处?又或者国家又有灾害发生;国家又如何自处?”

    看了看李治的脸色;知道没有完全说服;只好又说道:“陛下;还记得隋朝一事?偻国派使到中原;宣称;偻国地处日出之地;乃天皇。我们中原居日落之地;乃皇子。猖獗如此;有何友善可言?”

    这一句话终于击中李治的要害;他称天皇;让皇后称天后;也是受了这个偻国影响;你们是天宴;俺只是一个皇帝,岂不成了咱的老子?

    “还有臣;有一事;一直想说。”

    “张卿;请说。”

    “陛下;这是最好的年代。太宗时曾有开国与治国敦难之争,两者皆难。开国时群雄并起;压制群雄;非是雄主不能为。治国看似易;可是各住皇子皇孙长于深宫;自小锦衣玉食。象陛下做到这地步;已是很不易。然而久治之下,歌舞升平;一代往往不如一代。东汉所以亡故也;西汉本O最~快有汉宣帝;汉宣帝幼年是何等生活?侥章太子资质不错;经高祖、太宗与陛下三代治理,唐朝已开始繁荣昌盛。若是再经殿下治理,我朝将超越汉朝;才为千古第一朝;也不为过。其实臣很想,再活土几十年,看看那时候唐朝会是什么样子?”

    李治有些不是滋味。

    “但陛下,这也是最不好的年代。陛下的种种做法;臣也能理解;可是治国;需是王道;不能掺杂太多的权家之术。这两年来;国事一年不如一年,时间一久;国家不但不能升平;反而隐隐有不好的迹象发生。实际解决之道不难,殿下终是年青;没有陛下睿智圆融。陛下可以禅让帝位;让殿下监理国政;将这个名份定落下来;军国大权依然在陛下手中掌控。我朝就能平稳走向过渡;朝堂也少了许多纷争。”

    “过“”李治有些心观

    这一来;自己大权依然在控;又为帝国选了最好的接班人。不过仍然犹豫不决;儿子仅是太子;就让自己感到他的危胁;做了皇帝;自己是不是真的能继续将这个军国大权掌控住?

    其实张文麓也不愿意;那样;朝争仍然继续。可不管怎么说,先将太子扶上帝位;将这个真正的名份抢过来。

    不然怎么办?皇帝就是不退位;难道逼太子兵变?那么以后呢;太宗一变,到了太子再一变;就成了蜓矩;以后到太子的儿子;孙子;一个个学习;这个国家非乱不可。

    “相信臣;人说;人死;其言必善。臣眼看不行了;所说的非是为自己着想;皆是为了国家将来着想的。”

    “张卿;容朕三思。”

    “是;张文灌还想说一句;皇后不可信哪。可是灯枯油尽,刚才断断续续说了这一番;耗尽了最后的一份精气神;感到脑子一阵炫晕;知道大限到来;拉着李治的手说道:“大唐;有没有一份美好的将来;全在,在陛下一命“人“间。”

    然后就断了气。

    朝廷栋梁之柱;终于倒下了一根;李治大悲;于是下诏;停议征新罗之举。

    但有人高兴的;张文灌见了阎罗王;很快就到了戴至德。这二人一倒;大哥无疑断去了左膀右臂。父亲的意思;看得分明;让大哥就呆在青海。什么时候他感觉不行,什么时候才召他回京。这一呆还要很长时间的;说不定;郝处俊与刘仁轨也土了岁数,倒时候再一倒,难道无资无历的李义谈;能蹦出一个什么天。

    对段夫庆说道:“李先生;好消息啊。”

    “是;是好消息”段夫庆也十分高兴;这一群唐朝的砥柱;一个个倒下去;唐朝的皇后更能得逞了。以后唐朝会越来越乱;自己也不负大论的委托。

    又说道:“殿下;此时你应当去东宫。”'

    “去东宫?”

    “是啊;带一些礼物;去认个错儿,关心几句;秋天到来了,青海会很凉的。做一个高姿态。”

    贤听话地去了东宫。

    对这个二弟;几个女子皆不满意;可是人家高姿态地;带着雍王妃房氏来看望;不能失了礼;一个个迎了出来。

    裴雨荷让李贤夫妇坐下来;李贤不大好说话;房氏在交谈;关心嘛。本来房氏;也打算退的;可让段夫庆蛊惑着;又想东山再起。李贤开口说了几句话;模糊地表达一下歉意;然后站起来;看李威放在东宫的书籍。

    看了看,看到上官婉儿正在捧书阅读。岁数小;又是罪臣之女;侥幸她进入东宫时间早。不过这场合;也非她所能插言的。旁边还有几张纸;是上官婉儿写的字。李贤很早就听说这个才女之名;走了过去;细细观看。说道:“好字。”

    对此人;上官婉儿也不抱好感,这与历史走向发生了严重改变。不过礼节性地说了一句:“殿下夸奖。”

    这才注意上官婉儿;又是好久不见,眼看就要到了及笄之年,女大十八变;这一变;变得美丽无比。纵然是杨敏;都无法压过她的姿色。

    实际东宫几个少女中;有几女长得皆是很美丽的;杨敏不用说;至少现在冠于群首;狄慈与狄好也不错;徐俪也还行。韦月渐渐有了小美人的气象。

    然而无论怎么比;她们有没有上官婉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