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兴唐 >

第144章

兴唐-第144章

小说: 兴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威低声说道:“才是开始,孤也听闻一些,以后会更好。其实郝相公,想一想国库。最少是他们自己愿意的,又是他们自己发明的,牵扯的不大,却比朝廷利贷会好。”

    “殿下意思?”

    “分吧,做一次尝试。如果好,孤会通知一下西京城中的作坊,有可能nǎi糖也会向国家jiāo税。不会很多,一年两三万缗还是有的。”

    “殿下……”

    “郝相公,孤的话不可外泄了。”

    郝处俊对自己还是不错的,可自己许多事,一直瞒着他,李威不大好意思,将他拉到一边,低声说道:“实际上陆梁二人前往江南,与孤会过一面。国库空了,又不能多做变动,因此,孤与他们jiāo谈过,无论这两种糖,或者nǎi糖,早迟会有他人仿造。现在jiāo税了,将它作为一种定制,但是新事物,没有多大的牵连。一种事物是定制,两种事物是定制。积累后,多少能为朝廷增加一份收益。孤知道,君子不谈利,可是国家呢?不向百姓征税才好,但可不可能?又,这些是奢侈物,购买的是有钱的人,他们并不缺少金钱。朝廷得了税,并不算扰民。二人皆是良商,听了孤之言,也应准了。”

    “原来如此,臣还难怪,居然如此自觉。”

    “也是不易了,换作其他商人,孤说服一下,便去主动贡税,这天下间,都不会以商人为耻了。”

    先放一些风,一旦定制,还需要这几个宰相同意的,他们不同意,就是父母强行下诏,都未必行。李威继续煽动:“现在有些少了,但郝相公,请拭目以待,假以几年,此种糖会为国家带来税务几万,十几万缗钱。不仅如此的,如果好,都可以从大食将金银与铜换来。仅此一项,国家就不需要利贷剥削百姓。”

    “会如此之巨?”

    “会不会如此之巨,这事不需要多长时间,甚至几月后,就能隐隐看出一些。”

    郝处俊让李威三劝四劝地,很是意动。

    主要国家库房里穷困了。

    但这是善政,国家不储,是因为轻徭薄税,又有各种抚恤,比如灾年的赈灾,特别这几年的光景,导致的。可国库里很空,作为宰相,心里面也不塌实。

    意动的结果,就是开始分糖……

    ………………………………

    只是李治与武则天有些远,并且二人大约难得地开心,又到了许州叶县狩猎。

    李威听说此事了,很有些无语的,自己到了广成泽,都是狩猎的地方,都没有狩猎一次。

    ………………………………

    话音还没有落多久,糖就到了洛阳。

    只是出李威意料,陆马与梁金柱二人替糖取了名字。蔗糖不叫蔗糖,叫“圣皇糖”,冰糖不叫冰糖,叫“圣后糖”。

    落了两天雪,雪就住了,洛阳一片白茫茫的,邙山都是一团雪白。糖到了洛阳后,销售情况,却是很好。不谈排挤,只谈两次派发的广告效应,江南没有轰动,洛阳倒是翘首相盼。

    又是到了年关,有钱人家图个新奇,奢侈物品嘛,包装也好,这都是李威当时说过的。狄仁杰皱了多少下眉头,李威没有看到。可这些xiǎo坛子装的糖,从噱头到包装,都让人好奇。便卖得很贵。

    也是论斤卖的,但一斤的蔗糖,售了近五十文,冰糖倒是论条卖的,价格更高。

    李威在东宫听到了售价,也觉得咂舌。现在的一斤,有可能只是后世的四两多一点。也就是一斤,足有一百多文,丰收之年,能买江南优质的稻米一石多。可没有作声,现在的蔗糖赚的是富人的钱。一旦普及开来,价格就会下迭。

    天放晴了,李威到了皇庄。

    皇庄还是草创,可有了一样新奇的东西。坑房,温度计做起来不是很难,原理很简单。玻璃有的,叫yàoyù,或者其他一些名字。水银早就有了。唐朝烧出好的玻璃大约不行,凑和却是可以。温度也好调制,冰的温度为零,沸水的温度为。但什么温度适合孵化,李威却不知。

    煤也有,甚至时不时有百姓发现lù天煤矿。但李威不能提,煤发掘会利国利民,可最终好处,无疑还是落在大户人家手中。实际情况呢?多少贫困的百姓,以烧炭谋生?别以为白居易写的《卖炭翁》很凄苦,多少能换一些钱回去度日。一旦卖炭都不成了,唐朝不知道多少百姓,失去了一份谋生的机会。孰轻孰重,无从取决,关健还不能说。

    心中犹豫着,于是放在心中。取了炕房,因为养的禽类有些多,顺带着说了炕房的方法,用了柴炭,温度多少,也没有准谱。但一场雪落后,炕房里的jī鸭鹅倒是出来一些。皇庄的人过来报喜。

    呆在东宫里很无聊的,带着狄仁杰等人过去看。

    成功率不算很圆满,可从某些意义上,这是第一次人工孵化。

    没有母jī母鸭母鹅,xiǎojī儿xiǎo鸭xiǎo鹅跑得很欢快,身上长着绒绒的máo,都分不成jī鸭鹅。

    xiǎojīxiǎo鸭,看过的不少,可这么多,却是很壮观,韦月与上官婉儿蹲下来,笑嘻嘻地看,还喜爱地用xiǎo手抚mō着。

    但对韦家nv,李威一直很警惕,心xìng使然。心xìng不改,长大后,未必是好事。

    将狄仁杰拉到一边,低声说道:“狄卿,孤这里新得了一万缗钱,元旦到来,你拿去,与魏卿他们用了。”

    “一万缗?”

    “嗯。”

    狄仁杰有些哭笑不得,也低声说道:“殿下,臣始终觉得有些不妥。”

    “何谓不妥?”李威反问一句,眼睛却盯着远处。远处山坡上积了一些白雪,沼泽上更得积了厚厚的冰。皇庄现在一切开始渐渐草创了,庄稼不知在何处,莲藕、慈姑等还早,可炕房不算,在山坡下搭起了一排排禽畜的棚子。但还是冷清,只有这个炕房里,有些生机。李威又说道:“狄卿,我们还要熬……钱未必很好,利更不是君子所为。可有了它,却能做一些事的。这些不仅仅是赏赐给你们。如果那样,孤从东宫中再赐一些nv子给你们,顺带夹送一些钱帛,你们皆是孤的亲信,别人不好说什么的。要熬,可得要火,要汤。迫于无奈……”

    第一批糖到了洛阳,销售一空。陆梁二人将所获的利润送入东宫。李威没有用,却将它拿出来,送到狄仁杰手中。毕竟在东宫外,支持他的人不少,可真正的亲信却是很少。

    皇宫中要慢慢经营,有些人,比如母亲身边那个李首成老太监,再多的钱,未必能收买。但有了钱,却能买很多人。这个倒不是很急的,可以慢慢来。逃路最好不做,可想安全,不仅仅是现在,是将来,有些钱还是要huā的。

    狄仁杰只是苦笑。

    ………………………………

    总的说很顺利。

    但有些事,总是会出人意料之外的,到了洛阳的糖卖得很贵了,jiāo的税可也很足。这是义举,至少李威会这么想。却没有想到,居然因此有人开始进谏,奏折没有呈到叶县打猎的父亲手中。

    全部到了皇宫,因此李威全部看到。

    其他的无可挑剔,可在名字上做了文章。什么圣皇糖,圣后糖,难道两位圣上,是让普通百姓天天吃的?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年

    第一百七十一章一年

    李威想到了三个字,文字狱。

    其实这是一种爱称,比如nǎi糖,民间皆叫太子糖。那么老百姓天天在吃自己这个太子?忌讳未必,反过来让人听了感觉却有些爱戴。这分明是看到新糖的销售,有些吃味了。或者是因为新糖干涉了一些人的利益,或者是因为本身看不起商人。呆得久了,李威凡事,开始喜欢往yīn谋论上想。

    但文字的力量恐怖的,唐朝没有文字狱,自己隐在暗处,陆梁二人的力量不值得一提。正好梁金柱与陆马留在洛阳没有走。将他们召入东宫,以及一些大臣,shì宴相待。

    就说了此事。

    一开始jiāo的税并不多,只有两千缗,但现在jiāo的税却是很重。有的大臣心知肚明的,一年十万缗不成,但按现在的情况,六万七万缗大约不成问题的。两千缗,凭借这些奏折,就足可以将新糖腰斩。可是几万缗,就是李治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相shì的臣子,包括一些谏官。看到梁金柱与陆马进来了,很有些不满。有两个大臣不顾众人感受,直接弹劾。李威压了压手,说道:“孤知道各位所谏原由,但陆梁二位,就是没有贡税,朝廷能不能禁止他们售糖?”

    这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本来就是善商,自灾害发生后,多有捐助。不能抹着良心说话的。

    李威又说道:“或者各位说他们贡税对不对?孤不知,可知道朝廷国库之紧,一年胜过一年。朝廷的利贷,造成什么影响,各位自己可以去查查。朝廷也要用度,各位的俸禄,国家的水利等工程,赈灾,军费,祭祀,君子不谈利,可是国家没有了财帛,孤不知会发生什么情况?陆梁二人做了表率,为何各位如此仇视?”

    “此乃礼度,朝廷这一年多有借助重视商贾之举。臣只是恐此往,教化**。”一个官员从席间站了起来说。

    “教化**么?孤思量思量,对了,协助朝廷将粮食不远千里万里,押向关中,这是错的。”

    “殿下,此没有错,只是朝廷为何要封赏官爵?”

    “也对,谈利皆是不好,天下已经大治,王化了,或者孤改日向父皇母后进谏,说天下大治了,朝廷官员都不需要俸禄赏赐,就能自主地替国家办好事。孤不知如何书写,你替我书写如何。国家不需要向官员发放俸禄,一年倒是省下许多经费。”

    陆马与梁金柱听到这里,不顾席间压仰的气氛,低头失笑。

    这个大臣却不知如何回答。李威也不想在这个问题上纠葛,继续说道:“大凶之年,不是年年有之,此乃特事特办。虽有些薄赏,却开了义举。士大夫未必都是好的,也要看上古经义薰陶,商贾重利轻义,更要王化之。或者不协助朝廷,将粮食留在家中囤积居奇,发灾害财,是好的?嗯,难怪,孤倒看到不少大户人家,非是商贾,确实是这样做的。最好,老百姓饿得纷纷揭竿而起,推翻了朝廷。反正各位出自名mén望族,朝廷能倒,各位mén阀却不会倒。就象周瑜对孙权说,吴国诸臣降魏,依是官员,可主公降魏会有什么下场?”

    戴大帽子,谁怕谁?

    这一句就有些诛心了。

    席间沉默一片。

    其实双方都说得有些不对,以现在的唐朝,全面放开商业,不大可能,带来的弊端,确实无法预测。但只是在地皮上打主意,就是两税法实施后,唐朝一年敛财达到两千多万缗,也没有解决唐朝最基本的问题,苦的还是最穷的一群百姓。

    谏官谏得有些狠,李威大帽子压得有些大。可是李威见好就收,话音缓和一些,又说道:“梁金柱与陆马二人皆在此,各位可以问他们,他们只是想做些义举,感谢父皇与母后,也许会想官爵,可曾求过?只是一个名字,何必如此刀剑相向?此举更是不可开的,在文字上玩游戏会很危险,不相信,翻翻朝野各位,或者他人写的诗文歌赋,如果开此端,会有无数人被诛连,被斩杀。或者如孤,孤也写过会当凌绝顶,只是写山高,意气之高,非有他意。若开文字意晦,父皇如何容孤?”

    这句话压在心里很久,终于借此事说了出来。

    怎么办呢?所谓的新糖,名义上是陆马与梁金柱的,实际上却是他自己本人的。只是两个商人,面对如此大风大làng,自己不出来挡一挡,他们只是一叶xiǎo扁舟。

    说完了,拿出两幅字,递给了梁金柱与陆马,说道:“以后就叫这个名字吧。”

    虽然说了,李威还是低头了,省得罗嗦,于是赐了两个名字。一曰阳雪,一曰冰心。阳雪,雪嘛,总是白的,一见阳光便化了,形容蔗糖的。冰心,却用来形容冰糖。不仅仅是赐字,当着这么多人,也是做了一个表率。太子对梁陆二人有好感……

    有些官员皱眉。

    李威又说道:“各位,梁陆二人又与孤说过,新糖是受父皇与母后,有感而发想出来的。不过获利甚丰,不想专美。如若有他人想经营之,他们亦会传授。只不过作为定制,需贡朝廷一半税务。孤已经将此事写了奏折,jiāo与父皇审决。非但如此,京兆刘家的nǎi糖,亦闻此事,写了信给孤,说是也参与此壮举,向朝廷贡出部分税务。”

    做到如此,许多大臣已经不能再说,就是知道内情的狄仁杰也只有叹息一声。

    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