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

第57章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第57章

小说: 小人当道之梦回双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妄和尚喝道:“无知狂徒,竟敢到佛门境地来撒野。还妄想染指宝物,有我不妄在此你想也休想!”

“和尚,有脾气不是什么坏事,但是麻烦你说话之前过过脑子。没有那么大的头就不要戴那么大的帽子!”一旁的金波忍不住回了他一句。

不妄还想继续政变,了空低喧了一声佛号,然后叫道:“不妄,稍安毋躁!”

“大师,我也不想难为你们。你也看到了,到现在为止,我还有对一个净念禅院的僧人下杀手。受伤的当然不少,不过既然有争斗,这也在所难免。我想: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师的智慧让我高山仰止,我想该怎么做,您心里一定明白的很。我只想说:大家都很忙,您还要救治伤员,而我们也还有急事在身。”吴浩的语气倒是平淡的很。

“将军,举凡神物冥冥中自有神佛作主,非是由凡人强索就可得。和氏璧乃是千年宝物,将军诸般手段,就算得逞一时,也未必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了空苦口婆心的劝说着。

“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非空。和氏璧既是神物,大师又怎知这不是天意要让您把它交与我手呢?”吴浩说道。

“可是,将军有所不知,这和氏璧并非本寺所有,只是慈航静斋寄放与此,老衲不过是代为保管而已!”了空一脸的为难,其实他也知道对方既然处心积虑的要谋取和氏璧,抬出慈航静斋来又岂能让他们退避三舍。

“原来是这样啊!那好办,来人!取笔墨纸砚来!”吴浩高叫道。一旁的士兵连忙拿来纸墨。吴浩左手成拳,握笔如握刀,沾墨之后,悬腕临空,一蹴而就。

“大师,收好!”吴浩笑着让一旁的士兵把写好的纸张给了空送了过去。

了空一看差一点背过气去。吴浩的右手写的毛笔字已然是难登大雅之堂了。现在他用左手而且悬腕写的字,只能用不堪入目来形容。

还好,字数不多,勉强可以认得:璧我取。独孤天。大业十二年腊月二十五。

“这、这……”了空虽然是有德高僧,但是即便是佛祖也有三分火气,这一下实在是气得不行。虽然了空不太懂人情世故,但是还是看得出来这个自称是什么校尉的独孤天就是这伙人的首领。他的手下有这么多的高手,如果说他只是个校尉,了空再不懂俗事,也不会相信。既然校尉不是真的,那这独孤天的名字多半也是杜撰而来的。再则吴浩怎么看也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可是他的字简直比文盲还不如,看他左手写字的架势恐怕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这不是晃悠了空吗?拿了这张字到哪去找独孤天?

不过,了空也知道形势比人强。对方就是什么也不写,硬抢,自己也没辙。但是他嘴里还在作最后的努力:“将军,这恐怕不行。这叫老衲如何与梵门主和妃暄交待呢?”

“交代?为什么要交待?这和氏璧自秦以后,虽朝代更替,但是在历代的帝王手中都把它作为国玺。由秦而汉,三国归晋。无一不是如此。五胡乱华,玉玺也由南朝承袭。南陈被文帝所灭,这和氏璧才不知下落。这我就奇怪了,和氏璧怎么会到了慈航静斋的手中呢?我看不太可能是南陈后主陈叔宝送给她们的吧?难不成陈叔宝把它卖给了慈航静斋?先不说会不会卖?这无价之宝,慈航静斋买得起吗?由此可见,和氏璧落到了慈航静斋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第一就是凭着武功趁着南陈国破家亡之际强夺。第二:自然就是施展了美人计!”

“住口!”了空气得全身发抖,慈航静斋素来为江湖乃至隋朝王室的景仰,想不到被独孤天说的如此不堪?他焉能不气。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慈航静斋贪图宝物也是人之常情,我也可以理解。如果她们供在斋堂,或者干脆去卖个好价钱,那我都可以理解。但是她们的心未必也太大了,竟然挟璧而以天自居。君权乃是天授,他慈航静斋何德何能竟敢自比为天,打着代天寻明主的幌子招摇撞骗。这事情可是关系到天下苍生,我就不能不管一管了。身为出家人,四大皆空,却还要插手红尘之事。不要以为武功高强就可以恣意妄为,不要以为气质好就妄想扮什么仙女来装神弄鬼,不要以为蛊惑了宁道奇就不把天下人放在眼里。天下事自有天下人来管,自以为高人一等,小心玩火*。这和氏璧就算是我给她慈航静斋的第一个教训,我劝她们还是老老实实念自己的经,拜自己的佛,否则的话,灭门之祸就在眼前。还有你们以及四大圣僧,我奉劝你们一句,不要懵懵懂懂的跟在慈航静斋的后面,安安心心的作你们和尚这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吧!”

吴浩的话把了空说的是一愣愣的,一开始有些激动,后来却逐渐平和下来,到得吴浩语毕,了空已神色如常:“阿弥陀佛,将军的话虽然偏激,但是也不无道理。只是天下大乱,万民遭殃。了空等虽为出家人,但上天有好生之德,也希望能为百姓能早日安居乐业一尽绵薄之力!”

“大师慈悲,天下皆知。但是谁为明主,岂可由一人评定?一家之言,岂能代表千万人?既然你参与了角逐天下的游戏,那么无论是什么样的后果,你就都要有心理准备去承担。佛门中人还是吃斋念佛的好。人云亦云,注定是要倒大霉的!”吴浩顿了一下,忽然把声音提高了几分:“这和氏璧今日我独孤天是势在必得。大师,得罪了!我还是那句话,我再数三下,三下之后,如果大师执意不给,那么净念禅院就要为慈航静斋承担一次承担不起的后果了!”

“一!”

“也罢!”了空深深的叹息了一声,“不妄,把和氏璧给他们吧!”

吴浩一使眼色,左边的金波走上前去,从不妄恨恨的目光中接过了黄色包裹。

吴浩双手有些发抖解开包裹,打开盒子,只见的一方碧绿的玉玺端坐其中,即使在阳光之下,也可以看见它通体闪着洁白的淡淡的冷光。玺上镌雕上五龙交纽的纹样,只是旁边有一角却是用黄金镶上。拿起玉玺一看上面刻有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吴浩虽然一个不识,但是点了一下共是八个大字,应该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了。

此刻非但是阴显鹤和金波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全神贯注的警惕着四周。原本坐在一旁刚服了解药,但是内力还未完全恢复的凌风也站到了吴浩的身边,三人全都背朝吴浩,正好呈一个三角形警戒着。

忽然,吴浩大叫一句:“这,这不对呀!”

————————————————————————————————————

有书友说章节太短,老实说,是有一点,我没有刻意的去分,但是大多数章节字数都在2500左右。后天就进VIP了,到时候会长一些。但是估计每章也就是3000或者4000字。十二郎个人认为,一章写的太长了的话自己不是很舒服。因为十二郎基本上都是不停顿的写完一章,然后稍微修改一下,就发了。一章如果太长,就不可能一次完成,总觉得有时候会找不着思路。不过,每天三章,应该能弥补一下吧!虽然三章算不得特别多的。但是我想大多数书友都知道十二郎还是比较守信的,没有什么跳票的劣迹。能够始终坚持应该还算过得去吧!

这一段写了十一章,是有些长了。不过十二郎写的时候,常常就收不住笔。以后一定注意,有些情节我就不写的太细了。还有小半章,也就告以段落了。很快就是兴洛仓之战了,本书战争的场面不会少,只是十二郎对于能不能写好,还是有些忐忑不安呢。不过我会尽力写到自己认为的最好。感谢大家一直一来的支持!

第五十三章出家人不打诳语

所有人都呆住了。

了空的脸也僵硬着:“将军,出什么事了?”

“这真是和氏璧?”吴浩问道:“我知道真正的和氏璧可是有奇异特性,会释放能量。可是这枚玉玺摸上去和上好的玉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微微有点暖而已?了空,你不是拿个假货来忽悠我吧?”

了空这时才松了一口气:“将军所言不差。和氏璧的确是神秘莫测的人间瑰宝,似玉却又非玉,老衲窃以为说它是神器一点也没有夸张。和氏璧有一奇异之处,就是会随着天时而产生变化,不但时寒时暖而且忽明忽暗,极难掌握。它不但能助长佛、道中人禅定的修行,对修练先天真气者更有无可估计的裨益。只是通常这种变化只会在月圆之夜才会发生,平常时候它和一般的暖玉,倒也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一到月圆之夜,它就会释放出忽暖忽寒的能量,但是这能量似乎只对体内有真气者会产生反应。如果只是一个没有内力的普通人,却不会有任何异常的感觉。只是在直接触摸和氏璧的时候,会感觉到它冷热交替的变化。而等月到正中,这股怪异的能量就越强,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则越来越谈。到得黎明时分,则会完全消失!”

“果真如此?”吴浩半信半疑。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老衲不知将军从何处得到的消息,知道和氏璧在此处。因为昨日夜间妃暄才把和氏璧送到老衲处,言明代为保管一日。明日,她将把它暂借给宁道奇兄。此事所知者不过四、五人。将军不可能事先得知。然今日将军就来此索要和氏璧。既不是昨日,也不是明日,而偏偏就是今日,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了空又说道:“自秦皇开始,和氏璧被刻成传国玉玺,至今已有九百余年。和氏璧在王室之中传承,如果象将军所说,无时无刻都向外释放能量,常人不可近,那怎么可能作为玉玺来传承呢?”

“有道理,有道理!”吴浩沉吟片刻:“算了,就是它了。不过,如果我发现你忽悠了我,那我还会来的!而且下一次就不是这么好说了?”

“善哉。善哉!”了空低头喧颂佛号。

“不好意思,还要麻烦一下。我要用独门手法把二位的真气封了。没有别的意思,大师太厉害,我不得不防您来个如影随形。放心,明日午时,其穴自解。在这之前,除了不能运转真气,其余一切无碍!”吴浩又恢复他笑吟吟的样子。

“阿弥陀佛!请施主自便!”了空干脆闭上了眼。

阴显鹤走过去,很快就封住了了空和不妄的真气。

这个时候,唐守礼走到了空身前问道:“敢问大师,您之前吞服的可是江湖上传说的可解百毒的碧心丹?”

了空睁开眼,淡淡地说道:“正是,可惜如此珍贵之物世间就此失传了。这最后一粒也被老衲浪费了。”停了一下,他又说道:“如果老衲没有猜错的话,贺大人应该本姓唐吧?”

唐守礼一脸惊愕之色:“大师开玩笑吧?老夫的祖辈五百年前就姓贺。”

了空笑了一下,也不说话,重又闭上了眼。

离开了净念禅院,吴浩等人迅速把铠甲、头盔等收了起来,穿上便服。而且立即分成六队,然后一路向兴洛仓疾行。

马车上。

吴浩看着唐守礼一路上若有所思的样子,于是问道:“唐老,想什么呢?就算了空识破了你的身份又如何?他怎么会知道你现在在帮我做事呢?即使他一路查到巴蜀去,也不会有什么收获。我对派往巴蜀去接您的家眷和弟子们的人事先都吩咐好了,对外一律都说去的是太原。想要查到我们身上恐怕没那么容易。”

一旁的李靖说道:“少帅把李阀当作未来我等的第一大对手,我深以为然。可是这样的嫁祸恐怕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慈航静斋的能量可不算小,江湖中除了魔门,会和他们说‘不’的人或者门派还真是很久没有听说过了。我们这一路来,虽然尽量的低调,除了在汝阳城的那一次之外,从来都没有惹过什么事。即使是那一次,除了罗士信和杨公卿外,我们也把消息基本封锁了。可是即便是这样,慈航静斋查到我们头上,恐怕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药师,你知道如果让慈航静斋来选所谓明主的话,她们会选谁?”吴浩问道。

李靖想了一下说道:“自南北朝以来,无论是江湖上还是前前后后的各个朝廷对慈航静斋都会给三分薄面。而杨坚即位以来极力推崇佛教,和慈航静斋也不无关系。依我看慈航静斋要选人的话,自然眼光极高。义军将领大多出身绿林,论武艺也算得上是一方大豪了,但是说起文采或者治理国家自然是比不上那些世家门阀。所以各路义军多半不可能进入她们的考虑之内。而四大门阀中,宇文阀名声太差,他们是绝无可能。独孤阀实际当家人乃是老太太尤楚红。自尤楚红以下,独孤阀没有出什么特别杰出的人才。落选的可能性次之。”

“我看要选也就是宋阀和李阀之间了。宋阀的当家人宋缺乃是文武全才,放之四海这样的人物也屈指可数。而他的儿子宋师道从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