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超级科技大亨 >

第68章

超级科技大亨-第68章

小说: 超级科技大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s:下午有事,两更放中午了。


第117章 AI实验室

  周一上午,孟谦驱车前往旧金山。
  onyx(奥尼克斯)。他抬头看了几眼大楼外面的集团标志,再跟上泰格。使用专用电梯到第25层。这栋楼高35层,全部是这家集团企业的办公地,由众多子公司组成,规模庞大。
  但人却不多,办公地点十分宽敞,整体环境、设计各有特色。风格像硅谷那些科技企业,提供良好、舒适作环境,才能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尤其是对想要留住精英的高科技企业。
  泰格走出电梯:“ai实验室人没到齐,先去处理你的麻烦。”
  孟谦点头,跟他来到了奥尼克斯制药的办公地。
  一名副总接待他们,听了孟谦的要求、想法后,副总完善它:“内容合作上很容易,商业操作上,先生需要一支专业队伍。”
  孟谦想到最近正在招的商业谈判队,表态:“如果贵公司能够提供帮助,我愿意支付一定的酬劳。”
  这种帮忙——严格说已经是商业合作,是必然有抽成的。
  副总点头:“我们很乐意给公司的股东提供帮助。”
  大老板和大股东都在,不愿意那是等着被炒鱿鱼……具体内容和资料也拿了出来,经过对方的专业评估后,认定这项新药的合理价位在60亿到70亿美元之间——前提是它必须够强。
  孟谦从来不会怀疑它无法通过审核,信心有保证。
  他希望能拿20亿美元以上的现金,再享有新药销售的分成,至少要在4。5%以上……相应的,奥尼克斯方面负责整个谈判,总价少于50亿,他们有2%的分成,多于50亿,他们有2。5%。
  “合作愉快!”双方最后握手。
  事情谈成后,再电梯往下。
  孟谦也终于见到了团队的主要成员们。
  泰格先介绍他:“这位是大卫·孟,我说的人才。”
  孟谦朝众人问候:“你们好。”
  石虎再介绍他带来的人,首先是一位白人女士:“玛德琳·罗森斯坦,计算机、人工智能的专家。”
  玛德琳·罗森斯坦跟他握手:“你比我想象的要年轻。”
  “夫人您看起来也很年轻。”孟谦恭维道。
  “也很可爱。”罗森斯坦温柔道,嘴甜总是能获取阿姨们的喜爱。
  泰格再添几句:“我美丽的玛德琳,她本人是ibm的特聘专家,量子计算机、石墨烯芯片,都是她主打和投资的项目。”
  孟谦清楚这是位顶尖高手,她还有着“罗森斯坦”的姓氏,估计是和上次那位史蒂夫·罗森斯坦一个家族的。
  然后泰格再介绍旁边的先生:“大卫·弗里曼,加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脑域、仿生智慧专家。”
  孟谦也表达敬意:“很荣幸能跟先生合作。”
  泰格开了句玩笑:“也是和诺奖擦肩而过的众多倒霉蛋之一。”
  “拜托!”弗里曼笑着。
  “我们能暂时放下‘私人恩怨’,商讨新的技术启发吗?”玛德琳·罗森斯坦已经有些等不及。
  “我尊重女士。”弗里曼说。
  泰格也不废话:“大卫,嗯,孟先生年纪不大,但他给我提了个大胆想法,我觉得可以分享给你们。”
  “你能说出这种话,真难得。”玛德琳说。
  “我想再听一次。”弗里曼起哄道。
  孟谦感觉这帮叔叔阿姨们,有点老顽童的倾向……泰格不介意:“随便你们怎么笑,我只在乎成果。”
  玛德琳忽然问:“大卫的数值有多少?”
  “我?”弗里曼看向她。
  她改口:“年轻的大卫。”
  “上次泰格的女儿叫我da-veed。”孟谦弱弱一句。
  “哈哈哈!那小精灵!”他们都笑了起来,不过这样倒是能区分大卫·弗里曼和大卫·孟两个人了。
  石虎也乐着,指纹加密码打开了研究室的门,再说道:“还没有机会给他测试,要不现在瞧瞧?”
  孟谦一肚子疑问:“到底是什么测试?”
  大卫……英文的大卫普及:“进阶智商测试。更精准、更有效,还能小幅度预测擅长的范围。”
  “实验室的一项成果。”玛德琳补充,“来这边,小伙子。”
  孟谦就坐到了专门的扶手椅上,跟着弗里曼给他戴上一个布满传感器的头盔,贴片粘贴在脑袋、太阳穴的位置,甚至胸口也有,另一头连接电脑,然后再推来一个液晶屏幕,正对着他。
  玛德琳很关照他:“放松下来,大卫,这只是我们这帮人的一个趣味测试,结果不会影响任何事情。”
  “谢谢。”孟谦调整呼吸放松。
  “准备……开始。”弗里曼在点了一下按钮,测试开始。
  题目显示出来,有常识、理解、算数、图形等,与一般的智商测试答卷相似,要求越快越好。到后面就变成了空间、维度的抽象概念,孟谦不得不集中精力去应付,精神被压迫着。
  半个小时后,测试结束。
  玛德琳问道:“结果如何?”
  弗里曼看了看电脑,报出来:“综合145,平均线非常高,他擅长很多领域的内容,真的不错。”
  玛德琳再对孟谦说:“在我们这个测试系统里,正常人智商100,受过高等教育的120,140以上,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才。”
  “哇!”孟谦以前从没经过智商测试,以现在的结果来看,那道闪电对自己的改造,受益面很广。
  泰格走过来,对他说了句:“别太在乎数值,它只是一种参考方式,不代表成就,超出常规的人也有不少。”
  “我不是担心这个。”孟谦真不在乎强弱——他也不是靠高智商吃饭的,而是脑袋里的科技外挂。
  玛德琳坐下来:“结果是不错的,你过了合格线。但具体能否参与到这项计划中,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讨论。”
  “我接受挑战。”孟谦有自信。
  后面的很多内容都是测试、讨论,人工智能学科涵盖的领域太多,从哲学和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组成了它的项目。
  即便孟谦开挂,也有点疲于应付。
  但在这几位顶尖专家眼里,却都成了惊奇!大卫·弗里曼看着结果嘀咕道:“他竟能横跨这么多学科?”
  “你的智商测试系统需要改进了,不是吗?”泰格微笑着,他更早的接触孟谦,更清楚他的惊奇。
  “看来我们的实验室要添加新成员。”玛德琳挺欣赏孟谦的,或许是这家伙嘴甜的、也或许是他激发了她的母爱。
  半天的测试后,孟谦被众人接纳。
  这里是个讲实力的地方,有能力就会受尊重。
  同时泰格再谈学术之外的方面:“这座ai实验室是由人工智能公司投资的,该公司除了实验室外,还在ai的商用、概念化系统、未来平台多方面有投资,技术和人员都很突出。”
  “它是一家瞄准更远未来的企业,我们看重的是未来五十年,所以短期内是无法产生盈利的,实验室资金来源,主要靠技术授权的费用和投资拨款。我对融资估值标准是300亿美元。”
  孟谦想参与这场未来的豪赌,但目前他没钱:“可以让我先考虑吗?”
  “没问题,你有很多时间。”泰格给了宽松的要求,“即便你不投资,你带来的技术也同样享有利益。”


第118章 辉瑞的大手笔

  孟谦很愿意投资人工智能,他能根据脑海里未来的科技趋势,预测部分前景——人工智能将会是爆炸性和涵盖广阔的,它是未来。而现在有最好的团队、最大方的投资者,为什么不加入?
  光凭他自己,绝对不可能搞定人工智能这门学科。看看ai实验室吧,投资者累计投入上百亿美元,再看里面这帮各领域的顶尖专家,有在大企业、研究所待过的,也有在生物学上获得重大成就的。
  这里的优秀科学家,不是钱就能搞定的,它虽然挂着民间研究的名头,但若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绝不会如此顺利。在这股技术大潮中,孟谦能做的就是参与,持有更多的份额,分享未来。
  孟谦连着好几天在人工智能公司各部门逛。
  除了ai实验室这个举世瞩目的机构外,公司其实也有商业部门,比如和ibm合作推出的智能大型机,它面向企业用户,专门提供给像大公司服务器、银行或者证券机构等要求高的部门。
  初级ai的商业化已经展开,除了面向企业用户外,该公司还有很多概念部门,如面向消费者用户的移动智能,它的应用必将掀起新潮流;智能和机器人部门,结合了智慧的机器,极具未来前景。
  孟谦走一圈下来,也受到很多启发。
  他之前就考虑过给自己定制一个人工智能管家,现在就有现成的可以用。基于现有平台,他能够改造一个更符合自己要求的管家,甚至再精简化以后,它还能够推广给普通消费者用户。
  试想下,如果windows加上智能,会是何种前景?
  再大胆,全新的三维系统再加上智能,微软的系统还有活路吗?
  这家公司牢固的基础和庞大的研究队伍,能够实现他很多商业计划以及幻想。
  这一切有个前提——他需要持股。
  他不可能只带来技术而不享受它的利益,他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借用这里的完美资源,发展更好的项目。
  ……
  这项新药的交易,成了孟谦换钱计划的重点。
  辉瑞和礼来两家公司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其它巨头虽然还没有动作,但也在暗中密切关注,评估这项技术、分析它的效果和前景,一旦有足够令人动心的利益,将会有更多人出手。
  正在这时,再冒出一路豪杰。
  奥尼克斯制药公司宣布与孟氏制药达成合作关系,并且就着新药的临床问题,它们愿意提供帮助。
  这则消息虽然简短,但参与者之一是实力不俗的巨头。
  先不管它们为何要横插一手,辉瑞和礼来都感觉到了压力。先前它们竞价的主要理由是没有三期临床数据,能否通过试验,能否通过食药监审核这几点。而现在奥尼克斯插手,这还有问题?
  三期临床?奥尼克斯有自己的渠道和资金,立马能展开。
  食药监审核?庞大资本的背后,哪能没有和政府千丝万缕的联系?
  奥尼克斯这个搅局者,不按常理出牌,它们不光愿意合作临床,还愿意出更高的价格买断这项技术——在其它两位对手眼里,含义都多了,可能是故意合作哄抬的行为,但也可能是真实力。
  辉瑞和礼来的ceo联想到新药的效果,都倾向后者。
  新药绝对是有实力的,结合了抗ed和延时,它已经脱离传统ed药物的层面。
  它是革。命性的升级产品!
  升级意味着它的市场将会更大,原本只有ed患者喜欢用,而现在延时作案的功能,将会吸引更多人,包括正常人在内来尝试!市场在科技的推动下,肯定会翻番,会带来更多的利益!
  所以在与辉瑞的谈判中,孟谦这边的人开价:“如果先生们认为三期临床会承担更多的风险,我的委托人可以减少前期交易现金。”
  辉瑞的代表们都很希望减少过大的现金投入,但也清楚对方是老狐狸,还是专业的:“分成方面呢?”
  “我们愿意把现金交易额降低到25亿美元,相应的专利授权方面,收取销售额的5。2%,或者产品净利的18%。”
  辉瑞这边的人陷入了思考中。
  他们正在快速计算,无论是销售的5。2%,还是净利的18%,二者需要付出的资金都是相似的。但从专业会计角度来说,销售可以少利,但无法掩盖销售额,看似代价更大的后者,其实更合适。
  5。2%没人以为它数值小,这家伙是吸血鬼!
  在辉瑞代表思考的时候,负责谈判的约翰逊看了看表:“先生们可以先考虑,我们后面还有别的安排。”
  辉瑞的人确实需要考虑,这个代价有点大——但从规避风险角度来说,前期交易的资金越少越好。
  如果一次性付出60亿买断这项技术,他们反倒会担心新药能不能在三期临床里表现优异,能否让fda放心的通过审核。
  当他们离开后,刚出门遇到来谈判的礼来高层。
  竞争对手相见,心里是恨不得杀死对方,但为了风度,双方都是装作没看见一样,默不作声的擦肩而过。
  但是这一幕刺激到了辉瑞!
  伊恩·里德已经不想再容忍机会失之交臂的感觉,它们要维持制药老大的颜面,它们还要超越对手!
  所以他老人家竟亲自飞过来,面对面谈合作。
  到底是老总霸气,或者公司有钱的作用,这笔合作很快就让孟谦点了头。
  辉瑞的条件是:22亿美元现金及短期可变现资产,外加药品专利期内销售利润的20%分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