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迷魂谱 >

第22章

迷魂谱-第22章

小说: 迷魂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媛站在那里,目送着他,直到田玉乾消失在茫茫的田野中,她还在那里站着,站着,久久没有离去……

  


第六十二章  不辞而别

  清凉谷自从郝志平走了以后,张天一的女儿张春霖每天就好像丢了魂似的,整日茶饭不思,小小的年纪,仿佛一下就老了十岁,过去她每天就像是一个活蹦乱跳的小鸟;而现在呢,没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躲在一个角落里,呆呆地傻坐着,有时候还在那里自言自语,不知她这说着什么……

  田玉乾已经走了很多日子了,现在,女儿每日又是这么一个状态,姜宇晶越来越心里感到不安,她悄悄地对张天一说,你看咱们的霖霖,自大郝志平走了以后,霖霖现在好像是整个变了个人,连魂也让郝志平给带走了,这样下去怎么能行呢,我怕她……

  张天一当然也注意到了,只是他不说,现在姜宇晶说出了这话,他也感到很闹心,他说道:

  “你别担心,慢慢时间长了,霖霖就会好的……你不行找时间和她谈谈,多开导开导她……”

  “……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我一和她说,她老是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也不知道她听进去了没有,后来,吓得我也不敢再和她说了,可是我又怕她这样时间长了会……会心里受了刺激……”

  两个人唉声叹气,坐在那里,想了半天也没有个好主意。

  这天,张天一正在书房里看书,姜宇晶忽然慌慌忙忙地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哭着把那封书信放在他的面前:

  “……不好了,不好了,霖霖走了……你看看……”

  张天一一惊,不知道姜宇晶说的是什么,连忙拿起那张纸细看,只见上面写着:

  父母亲大人膝下:

  女儿不孝,恕不辞之罪。此番外出,意欲追师兄志平踪迹。今女儿心意已决,望父母勿为春霖悬念。

  父母大人十余载养育之恩,春霖感恩不尽。望二老多多保重。临书仓促,不尽欲言。

  女儿春霖谨禀拜上

  张天一没等看完,就顿时火冒三丈。随手一把将书信撕得粉碎。口中骂道:

  “不孝女儿,看我今天非斩了这个逆子不可!”

  他站起身来,一把摘下青龙剑,就要外出,姜宇晶一边哭着一边用力揪住他:

  “……老爷,你千万要消消气,这个孩子现在是鬼迷心窍,一时想不开,等过些时日,她自然就会回来的,你没见她这些日子那一副失神落魄的样子,跟着志平,说不定神志慢慢还会好一点……”

  “……都是你惯的,她这样跟着那个逆徒私奔,这算什么事?你让我如何面对世人,我又有何颜面活在这个世上?”

  张天一气得浑身发抖,忽然,猛地抽出青龙剑一下就把桌案的一角就给消掉了……

  姜宇晶此时更是万念俱灰,她眼前一黑,身子一软,倒了下去……

  张天一一看姜宇晶昏了过去,连忙把剑一扔,把她扶起,口中连连叫道:

  “……宇儿……宇儿……,你没事吧,你醒醒……快醒醒……”

  这时,外面有几个弟子也跑了进来,纷纷上前扶住师母,有的连忙掐着人中,有的赶紧倒水,还有的忙着去找药……一时间都忙成了一团……

  原来,郝志平临走的时候,给张春霖留下了一封书信,交给了其他师弟,让他转交给春霖。信中内容,主要是写了他对她的感激之情,也向她表达了因为自己的过错而给她也带来了不幸的愧疚之情。最后,也要求她忘记了他,好好跟着师父一心学武,把青龙派的剑术发扬光大。

  本来张春霖这半年来就对郝志平心存幻想,一片痴情,现在他一下就走了,对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女来说,无异于把她心目中追求的目标给毁灭了。后来,她看到了郝志平留给她的那封书信,更是心痛万分,于是,这个痴情的少女一时想不开,就做出了这样的事情来了。

  


第六十三章  回到家乡

  田玉乾一走进江南红苕宾村子里,他的心不由得有些颤栗:将近二十年多年前,自己在这个地方呱呱落地,如今,现在第一次踏上了这个自己出生的地方,内心说不出是种什么感觉。他看着这里的一切,希望能够从中寻找出一些有关他们家里的一些的线索。

  这时候,村里走过来一个看样子五十多岁,红脸膛的人,这个人身体看起来还硬朗,走起路来也还精神。

  田玉乾赶紧上去,躬身施了一礼,恭敬地问了一声:

  “大爷,您就是这个村里的人吧?小侄想向您打听点事情,您能和小侄聊上几句吗?”

  那个人停住脚步,上下打量了一下他,这才说道:

  “可以呀,不知你想问些什么事啊?”这个人看他长的模样挺善,说话又和气,就站在那里,等着他问话。

  “您知道在将近二十年前,这个村里里,有个姓田的人家吗?”

  这个红脸膛的人一听他问起这个姓田的人家,立刻脸上现出了一种特别的神色,他皱着眉头,眯着两眼,仔细地瞧了瞧他的脸,又看了看左右没人,就悄悄地问道:

  “……我说,你是他们家里的什么人啊,怎么想起打听他们家了?”

  “哦,我是他们家里的一个亲戚,想找他们……”田玉乾不想把自己的事说的太明,就这样说道。

  “……嗯,我怎么看你……看你长得像一个人呢,你该不是田……田松涛的后人吧?”

  田玉乾一听这个红脸膛的人一眼就把自己认了出来,心里立即感到热乎乎的。他看这个人面容和善,不像是个奸诈之人,就笑着说道:

  “大爷,您说的不错,小侄就是田家的后人呀。我就是想向您打听一下我们家里以前的一些情况……”

  这个红脸膛一听他真是田家的后人,脸上马上现出了一种惊喜的神情,低声说道:

  “这里说话不方便,我瞅着你的眉眼长得就像,说话的声音也像,……来,大侄子,你随我来,到大爷家里去坐坐,咱们爷俩好好喝上两杯烧酒……”说着,拉着他往回返去。

  一进了家里,他就把他的女人叫了过来,问道:“你来看看,这个年轻人长得像谁?”

  红脸膛的女人细细的端详了一会儿,忽然,她叫道:“这不是有点像田、田松涛年轻的样子吗?难道……难道真的是他?”

  “怎么不是?就是他呀,快,你去好好弄上两个菜,我要好好和大侄子喝上两杯。”红脸膛的人看起来性格非常豪爽。

  田玉乾坤一看这家人对自己这么热情,不由得内心充满了感激。他向红脸膛一抱拳:

  “小侄请问大爷尊姓大名……”

  “我呀,免贵姓刘,刘铁山。当年,小时候我和你爹还经常在一起玩耍呢,唉,算起来,已经将近快二十年了,他现在……”

  刘铁山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然后把一杯茶往田玉乾面前推了推。

  田玉乾见刘铁山话说到一半,停了下来,心里有些着急。但他没有急着问,只是静静地看着刘铁山。

  刘铁山见他一脸着急的神情,顿了顿,他的思绪好像回到了十八年前的那个时候……

  原来,当年刘铁山也和田松涛一样,也都一起参加了江南红苕宾农民暴动。那天夜里,官府从江上一夜之间调来了七、八万人马,把红苕宾周围团团围住。当时的农民军因为人数相对还不算太多,而且更主要的是前几天负责联系其他几个地方传递书信的那个人,在路上就已经被官府给抓住了。官府用金银收买了这个送信的人,并且在书信的内容上给做了手脚,所以,农民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已经泄露了消息。这样,在对双方形势判断有误的情况下,就匆匆做出了一些草率的决定。到后来,更没有料到一夜之间官兵会来的这么多,这么快。

  那天当夜,从外面调过来的这些官兵,一上来就卡住了他们将要出走的主要路口,到后来,他们双方就为争夺那个地方发生了激烈交战。

  


第六十四章  教书先生

  那天夜里,田松涛和刘铁山他们被官兵包围了,为了突围,他们决定兵分两路。一路朝着北面的方向突围;另一路呢,是朝着向西方向突围。田松涛所在的那一路,正是向西的这一路。刘铁山所在的是向北那一路。

  为了吸引官兵,减轻向北方向这一路突围的压力,他们一开始把主要力量都集中到了向西突围的这一路,这一路交战异常激烈,双方死伤都很惨重,后来,官兵把主要兵力都调动过来了,向北突围的这一路才趁机向北冲了出去。

  刘铁山在那次突围中身体受了伤,不能继续跟着队伍了,他们就把他隐藏在一个当地的百姓家里面养伤,好在他对这一带的人家都非常熟悉,后来当官兵到每家每户搜查的时候,刘铁山藏在了当地一户人家的地道里面,这样才躲过了官府的清查。

  刘铁山在外面不敢回家,这样一直等到一年多了,这里的风声过了,他这才悄悄地回家看了看。

  回到家中,他听说田松涛他们家在那些日子里,村里里每天都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人在村子里转悠,人们都看出来了,这是官兵在这里下了个套,以此来作为诱饵,等着抓人,到了后来,可能是一看没有人上钩,就把他们家的人都带走了。

  菜端上来了,刘铁山给田玉乾倒了一杯酒,一边给他夹菜,一边问着他这些年的情况。田玉乾把他这些年的情况大体地告诉了他,随后,他就问起了他爹现在那支队伍的情况。

  “要说你爹田松涛他们的情况,我也打听过,当时他们那只队伍冲出了官府的围剿后,大概是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才与在北面的一只队伍碰上了头,再往后,由于官府的追杀,他们跑到了苍蓝山一带,说起这个苍蓝山,那真是根好地方,方圆几百里,山连着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那里每年打下的粮食也多,队伍到了那里,吃饭是没问题的,好筹集嘛。所以,在那里,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绿林好汉藏在那里。你看,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听说官府把他们吃掉。”

  田玉乾专注地听着,都忘了吃饭,刘铁山用筷子指了指桌子上的菜,说道:

  “别光顾着听,快吃,吃……”

  田玉乾一边吃菜一边继续问道:

  “那我准备去找我爹,您看这个事怎么样?路上好走吗?”

  刘铁山喝了一口酒,脸上更红了,他说道:

  “要说到苍蓝山,那可并不容易,官府把各个路口都封死了,连只鸟也飞不过去。你要是想去,难啊……弄不好,会被官府抓了去。现在,你看,这么多年过去了,官府没有能力去吃掉他们,就把他们都围了起来,这是想把他们困死,所以,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双方就这么耗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刘铁山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

  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说,直到双方都醉得直不起腰了,这才罢了。

  从红苕宾小村里出来,田玉乾就准备到苍蓝山看看。

  这日,他来到了离苍蓝山还有二百来里的地方停了下来,他想先找了个客栈住了下来再作打算。

  来到客栈一问,单间房都已经满了。他就找了个两人一间的房子。

  他一进这间房,见里面已经住着一个中年人,他正在那里看着一本书。

  田玉乾与他打过招呼,就把自己的东西都放好,把剑挂在了墙上,然后倒了一杯水,坐在那里四下打量着这个房间。

  房间倒是挺宽敞,里面的摆设也很舒适,他又看了看对面的那个人。

  这个中年人长得胖胖的,脸上白白净净,长得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看起来像是一位先生。

  田玉乾见他坐在那里,拿着一本书正读的津津有味,一边读一边还不时地摇头晃脑,觉得甚为有趣。

  过了一会儿,见那个先生放下书来,田玉乾就和他聊了起来:

  “请问这位先生,您看的是什么书啊?”

  这位先生笑了笑,举起手中的书递给他看,田玉乾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本《老子》。

  “请问这位小爷府上是哪里啊,今年贵庚呀?”

  田玉乾说自己是北方人,对面的先生一听,随口说道:

  “北方我也去过几次,夏天的天气可比这里要舒服一些啊。”

  “是啊,您看来很喜欢看书啊?”田玉乾对读书人有一种好感,就问起这位先生。

  “是啊,我本身就是个教书先生,读书是我的本分。再说,就是其他人,读书也有很多好处啊,读书就好像是在和古人神交,从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