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迷魂谱 >

第124章

迷魂谱-第124章

小说: 迷魂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咎的。”

  李媛听到这里,这才慢慢地放心坐了下来,田玉乾和于丽丽等人一看,也坐了下来。

  穆春华听完了李静平刚才说的这番话,心里很是感动,他俯身施了一礼,说道:

  “多谢香主宽容晚辈过去所做的那些事情,其实,晚辈对父皇攻打贵国的这件事,本来从心里不太同意,现在香主不计前嫌,能够收留自己在这里安生,晚辈怎么不知道感恩?所以,只要是晚辈知道的,晚辈一定会毫不保留的告诉香主。”

  


第二百三十四章   借兵之计

  李静平听完穆春华的这些话,虽然从感情上来讲,对他一时还有些难以接受,但是冷静下来细想,对于穆春华来说,这样做已经很不容易了,自己现在眼下不正是需要一个知道塞北关口军事设施部署的人吗?而且以后这个人对自己也会有很大的作用。想到这里,他当即一拍大腿,站起来说道:

  “那太好了,只要王爷能够帮助我们攻克塞北关口,那我们当然欢迎了,详细情况咱们还是到我的房屋里去谈吧。”说罢,李静平就领着穆春华、田玉乾,以及李媛一起,走到了他的房屋里面去了。

  这样过了两天,李静平和田玉乾等人,已经对塞北关口的军事设施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当然,穆春华也特别强调了,他提供的这些军事设施情况,只是他具体负责时的情况,到了现在,究竟有没有变化,那就不知道了,李静平心想,穆春华也是刚刚离开漠北军队不久,漠北关口的那些设施,主要的部分是不可能一下就会改变,所以,进攻塞北关口,自然是越快越好。

  情况已经了解了,但是,问题又接着出现了,那就是,从目前知道的情况来看,塞北关口把守的非常严密,从外面强行进攻,是很难攻打下来的。

  怎么办?要想夺取这个关口,正如李媛所说的那样,别的办法没有,只能是靠智取。

  智取说起来容易,但具体到怎么智取,李静平等这些人也都没有个好的办法。

  又过了两天,李静平每天还是愁眉苦脸的,想不出个办法,李媛见她父亲这几天愁眉不展,人也瘦了很多,心里更是着急,她想,这件事说起来还是应该从穆春华那里想办法,他毕竟对漠北人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她就又去找穆春华去了。

  穆春华和于丽丽一见李媛一个人走了进来,赶忙让她坐下,并且给她倒了一杯水,于丽丽口快,直截了当地问道:

  “李小姐,怎么样了,办法你们想出来了没有?”

  李媛苦笑了一下,说道:

  “还是没有个好办法,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和我说说吗?”

  于丽丽听了,看了穆春华一眼,说道:

  “要说办法,穆春华倒是和我说过,他有个想法,只是他不好讲。”

  李媛一听,眉毛一扬,立刻说道:

  “……哎呀,有什么不好讲的,你先和我说嘛,说出来听听。”

  穆春华支吾了半天,也没有说出来,这时候,于丽丽知道他不便说话,就替他说了出来:

  “他由于毕竟是漠北人,这个话不好说,他是这样想的,不如先借给他一些兵马,让他竖起一面反对赤和华统治的大旗,他心里估计,会有很多漠北人响应,支持他的,特别是塞北关口的那些将领,过去穆春华对他们都还不错。”

  李媛一听,有些吃惊,显然她对这个想法感到有些意外:

  “……什么,借兵马?你要多少兵马才能够啊?借的少了肯定不顶用啊。”

  穆春华看了看李媛,没有说话,只是伸出了个巴掌,晃了晃。

  “五万?”李媛看着穆春华的那只手,瞪着眼睛惊叫起来……

  穆春华点点头,说道:

  “塞北关口的守兵,顶多只有两万人马,我现在要是反了,别人我不敢说,守关的那几个人,他们一定会投奔我,加入到我这里,这个把握,我还是有的,因为那几个人我过去比较了解。”说到这里,穆春华的眼光里又闪现出了原来当王爷才会有的那种自信的眼神。

  李媛心想,五万人,说起来倒是确实也不算多,漠北兵的全部兵马,全算上也不过就是二十多万人,但是,她父亲李静平这里,现在的兵马全算起来也才不过就是十多万人,而且,听了他的话,那要是放虎归山,到时候穆春华再重新打了过来,那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吗?

  穆春华见李媛不说话了,又说道:

  “李小姐不要误解,我说的是借兵,其实并不是说我真的能够掌握这些人马,那其实只是一个幌子,只是做给漠北兵看的,真正的兵权还是你们来掌握,只是在名义上是我借的兵,而且,你们借给我五万兵,我就可以对外宣称是十万大军,这样,他们看到我现在又有了这么多的人马,过去支持我的那些人,有一部分就会归顺于我,参加到我这边;还有一些人会采取观望的态度,看形势的发展变化;当然,也有一些人会铁了心的给赤和华。”穆春华说到这里,显得很自信的样子。

  李媛用疑惑的眼睛看着他,想了片刻,问道:

  “穆公子就要这么大的把握?”

  穆春华两眼放着自信的光,说道:

  “李小姐不知道,过去,我父皇主要是让我负责军务,所以,在军中,我有很多亲信,他们会听我的。而且,我在漠北国里面的威信比较高,对下面的人也好,我想他们会支持我的,而赤和华就不一样了,我太了解他了,他这个人对下面的百姓很残暴,现在漠北国的百姓,也只是表面上听他的罢了,从内心上说,真正拥护他的并不多。”

  李媛听了,半晌没有说话,最后,她才犹豫地说道:

  “穆公子的这个想法非同小可,我可以向我爹那里透个气,但是,我想可能性不大,毕竟这不是个小事情。”

  穆春华说道:

  “当然了,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个想法,成不成是另外一回事,我这样想,如果能借给我五万兵,那归顺我的漠北兵就不会少于十万,有了这十万人,我就可以和赤和华斗个高低,最终他不是我的对手。这个人我知道他几斤几两,要说治国平天下,无论是说德还是说才,他都不行。要不然,我父皇怎么可能让我来继承他的皇位呀?还不是看赤和华这个人不行嘛?”说到这里,穆春华的情绪有些激动起来。

  李媛听了,不置可否,还是像刚才那样说道:

  “那好吧,穆公子的这个想法,我可以去和父亲说一下,看他对你的这个想法是个什么态度。”说完,她就走了。

  之后,等到李媛还有田玉乾,在和李静平一起吃饭的时候,李媛就把穆春华的那个想法说给李静平听。

  李静平听了穆春华的这个想法,在饭桌上并没有吱声,又过了两天,当李媛再次问起这件事的时候,李静平才说道:

  “穆春华提出的这个想法,不是一个小事情,需要我前前后后好好思量一番,因为这不仅仅涉及到咱们这边的事情,还要考虑到永昌军那里,还有朝廷那边许多方方面面的诸多问题。我还要找人好好研究一下才能做出最后决定。”

  看来,李静平对穆春华的这个想法倒是有些动了心了。只是他担心,自己的根据地附近,不仅仅有永昌军派出的田玉坤的一支队伍,同时在另一侧,还有朝廷的一些军队驻扎在那里,如果自己这边分出一半兵力借给穆春华,深入到北方,自己这边的守兵就会减少,他担心剩下的这部分军队,力量显得有些单薄,一旦背后遭到朝廷军队的袭击,那就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这一点,他不能不防着。

  李静平这两天其实已经派人到了赵江河和田玉坤那里,来共同商讨这个问题。

  没想到赵江河对穆春华的这个想法非常赞同,他们都觉得这个想法很好,毕竟这样可以先把漠北兵赶出去,赵江河更是对李静平许下了诺言,为了防止朝廷的军队在背后袭击李静平,他可以先派出二十万军队,来增加田玉坤那边的分量,一旦朝廷的军队胆敢袭击李静平那里,那么,田玉坤那里所驻扎的军队,就可以支援李静平那里。

  赵江河说到做到,很快,他就派出了二十多万人,奔往田玉坤开辟的根据地。

  李静平一看赵江河那里已经派兵增援了田玉坤那里了,自己这边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当即决定从自己的手下,调拨出了五万人马,让田玉乾和李媛带着,在名义上借给穆春华使用,其实,这只军队的真正的指挥权,还是掌握在田玉乾和李媛的手里。

  于是,穆春华就和田玉乾一起,带着这支五万人的部队,打着他的旗号,号令漠北兵,共同推翻赤和华的统治。

  果然不出穆春华所料,当他们的军队来到了塞北关口,穆春华派人去和驻守在那里的漠北兵首领一说,那里的守军立刻就归顺了穆春华,这样,他们就占据了塞北关口。

  说到漠北国,赤和华虽说已经靠阴谋夺得了漠北国的皇位,但是,漠北人从内心对他并不是真正的支持,早就对他的暴力统治心怀不满,现在,一看到他们过去的王爷穆春华竖起了推翻赤和华的大旗,很快就得到了漠北人的积极响应,又过了短短的半个月,就有四、五万漠北兵投奔了穆春华这边,形势发展的非常顺利,没过多久,漠北兵就有一半兵力都归顺了穆春华的这边了。


第二百三十五章  漠兵告状

  半年时间过去了,眼看漠北兵有一半都聚集在穆春华所竖起的这面旗帜下,现在,田玉乾和李媛带领的这支队伍,人数已经发展到了十五、六万人了,这其中当然有不少是从漠北兵那里归顺过来的,这些归顺过来的漠北人大多数都是穆春华过去的老部下,对穆春华的个人感情比较深,对他的遭遇比较同情,同时对他的德行和才智比较认同,而对赤和玛的篡逆行为和残暴统治早就心怀不满了。

  现在,赤和玛的队伍只剩下不到十万人了,不仅兵力比以前少了一半还多,更让他感到揪心的是,他侵占华夏国的大片土地,眼看已经快要丢失完了。

  太后祥宁这些天来更是如坐针毡,惶惶不可终日,她和赤和玛每天都在绞尽脑汁,想着各种办法,幻想着扭转当前不利的局势。

  这天,祥宁太后又来到了赤和玛的房间,赤和玛一见,就忧心忡忡地对祥宁太后说道:

  “母后,孩儿看华夏国那里的土地怕是保不住了,不如先全部撤退回来,先保住咱们这边再说。”

  祥宁太后看了看赤和玛愁眉不展的面容,她没有说话,在屋子里面转了几圈,阴险地说道:

  “你以为,就靠你现在的那点兵力,就能挡得住木醇化手里的那十五、六万人马吗?怕什么?大不了就是个鱼死网破,现在的局势只靠咱们手里的这点儿军队恐怕是不行了,必须要想别的办法……”

  赤和玛一听,赶紧上前问道:

  “母后,您有什么好办法?赶快告诉孩儿,孩儿好马上去办。”

  祥宁太后眯着眼睛,把目光投向了屋里的窗户上,说道:

  “据我了解,木醇化虽然现在手里有不少兵,但是,他只是个摆设,真正能够调动那些兵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是华夏国的那两个人,现在,他们的队伍里面,有一多半是从咱们这边叛逆过去的漠北兵;另一半,是华夏国的人,……哼,我就不信他们之间没有一点猜忌,能成为铁板一块?咱们不如秘密地派一些人,假装投奔过去,在他们中间给他暗中进行挑拨离间,这样,他们就会互相猜忌,到时候趁他们内部发生混乱的时候,再进行反击……”

  赤和玛一听,立刻喜出望外,他不住地连连点头称是,在他那阴沉的脸上,露出了一阵狞笑,这令人恐怖的笑声,充满了这个房屋的每一个角落……

  这天,田玉乾和李媛两个人一起来到了下面的一个军营里面检查军中事务,发现了许多存在的问题,比如华夏兵和漠北兵在一起不和,经常会因为一些小事发生口角,有的甚至还打架。漠北那边投奔过来的兵,说华夏国的人对他们很不公平,老是歧视他们,在打仗的时候,老是让漠北兵冲着前面,而华夏兵则在后面,而且,如果犯了同样的错误,对漠北人就处理的很严重,而对华夏国的人处理起来就相对要轻一些,这就让漠北人心里很不服气。

  慢慢地,从漠北那边过来投奔过来的漠北兵,就渐渐地对华夏人有了一些怨恨,对他们发出的一些号令也不是很顺从,而且,两个民族的兵放在一起,时不时地会产生一些摩擦。

  原来刚开始的时候,这里主要是李静平手下的华夏人,基本上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