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激情电子书 > 宫廷医术秘典 >

第18章

宫廷医术秘典-第18章

小说: 宫廷医术秘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验  证' 屡用效佳。
8 .玉米须冰糖治肺结核之咯血
'方  剂' 玉米须60克,冰糖60克。
'制用法' 加水共煎。饮数次见效。
'功  效' 利水,止血。
'验  证'  屡用效佳。
9 .吸蒜气疗肺结核
'方  剂' 紫皮大蒜2或3头。
'制用法' 蒜去皮,捣烂。置瓶中插两管接人鼻内,呼气用口,吸气用鼻。每日2 次,每次30…60分钟,连用3个月。
'功  效' 止咳祛痰,宣窍通闭。
'验  证' 据《广东中医》1963年第5期介绍,用此法治疗20例重症肺结核,痰菌、血沉、呼吸系统及全身症状都有所改善。
10 .四汁丸治肺痨
'方  剂' 生藕汁、大梨汁、白萝卜汁、鲜姜汁、蜂蜜、香油、飞箩面各120克,川贝18克。
'制用法' 将川贝研细面,和各药共置瓷盆内,以竹箸搅匀,再置大瓷碗或砂锅内,笼中蒸熟,为丸如红枣大。每服3丸,日3次夜3次,不可间断,小儿减半。
'功  效' 散癖止血,养阴清热、化痰润肺。主治肺劳之喘咳、吐痰吐血等。
'验  证' 据《中医验方汇编? 内科》(第1集)介绍验例:张某,10岁时患咳,食纳减少,呼吸困难,四肢无力,面黄肌瘦,久治不愈。服此方3日好转,10日病愈,后未再发。曾用此方治愈33人。
'备  注' 服药后如厌食油味、恶心者,急食咸物可止。忌食葱、蒜。
三十六、风寒湿痹
    痹证是以肢体、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红肿或屈伸不利为主症的一类疾病。痹即闭阻不通之意,它表明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邪侵袭后,病邪阻闭气血的正常运行而成疾。临床常用的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1 .壁虎散治骨质增生
'方  剂' 壁虎6个,辰砂(朱砂)4克。
'制用法' 用镊子把活壁虎口张开,每个喂一些辰砂,放人瓶内,不久将食用辰砂死去的壁虎焙干,研末即成。用时取适量药粉,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增生疼痛处,外用麝香膏固定,隔日换药。,敷后疼痛立即减轻。2 日为一疗程,隔3 …5 日可继续下一疗程,直至疼痛消失为止。
'功  效' 祛风定惊、消痕散结。用治常发于颈、背、腰及足跟等处缠绵难愈的骨质增生症,症见局部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
'验  证' 据《老年报》介绍:“采用壁虎散治疗骨质增生,可获满意效果。”
2 .醋熏法治疗关节炎
'方   剂' 陈醋300毫升,新砖数块。
'制用法' 砖放在炉内烧红,取出放在醋内浸透,趁热放在关节下烟熏,(熏前把纱布一块放于醋内浸湿,然后包在关节处,为了防止烟熏散热过快和醋味走失,可用被子遮盖,并根据砖的热度逐渐向砖贴近,以稍热些为好,砖凉即停止,隔日l次。)
'功  效' 散癖消肿。用治关节炎。
'验  证' 据(江苏中医》 《 食物疗法精萃》 介绍:用此方曾治愈多年关节炎。有的关节肿胀不能行走,仅用烟熏疗法3 次,自觉症状消失。某木工两肩关节酸痛,二头肌收缩无力,用上法烟熏1次而愈。
3 .姜辣药汁熏敷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

()好看的txt电子书
'方  剂' 干姜60克,干辣椒30克,乌头20克,木瓜25克,水2000毫升。
'制用法' 将上药四味放人水中煮30…40分钟。用煎好的药乘热熏患部,药凉再加热,将药汁倒出,用干净毛巾蘸药汁敷于患部。如此反复2或3次,每日早晚l遍。
'功  效' 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用治风湿性关节炎或慢性关节炎之遇寒痛甚、屈伸不利,伴有脚趾麻木。
'验  证' 据《健康报》介绍,读者多次来信反映此方甚妙。
'备  注' 乌头(中药名),含乌头碱,有剧毒,主根经加工炮制后毒性减低,中医用作温经散寒、止痛药品。为此,蘸药汁使用过的毛巾,建议不再使用时应当丢弃,以防发生中毒。
4 .自我治疗“落枕”方
'方  剂' 整砖l块。
'制用法' 患者平躺在床上,两腿自然合拢,全身放松,由一人扶住其双腿,另一人将一本薄书垫在其落枕一侧的脚底处,用一块整砖隔书猛击脚底三四下即可。
'功  效' 用治落枕牵动脖颈疼痛难忍。
'验  证' 据《老年报介绍,此法为一老中医所传授,治疗1 次疼痛减轻,次日自愈,已治愈落枕患者数十例。
5 .谷子秆烧灰治腰腿痛
'方  剂' 谷子秆(茎)。
'制用法' 用谷秆烧灰熏烤,并以热灰敷于患处,每晚1次,8次见效。
'功  效' 祛寒湿,舒筋骨。治寒湿性腰腿痛、肩背痛、关节痛。
'验  证' 据《卫生报》介绍: “江西一农民,患腰腿痛多年,久治不灵,后经用上方后,疼疼痛减轻,再治疗后,腰腿痛基本消失。2年未见复发。
6 .木瓜粥有去湿舒筋之功
'方  剂' 木瓜15克,粳米10克,姜汁、蜂蜜各少许。
'制用法' 木瓜研末与粳米煮作粥,临熟调入姜汁、蜂蜜。可任意服食。
'功  效' 治霍乱转筋、足膝无力以及湿痹脚气等。
'验  证' 屡用效佳。
'备  注' 此方据《 济众新编》 化裁而成,原名“木果粥”。经查考,木果可能即木瓜,其药性相似。
7 .泡萝卜叶洗澡驱寒止痛
'方  剂' 干萝卜叶100克。
'制用法' 先将干萝卜叶上的尘土冲净,然后放在澡盆里用温水泡开,再加热水洗澡。
'功  效' 对医治寒症及神经痛有一定的疗效。
8 .两面针煮鸡蛋祛风止痛
'方  剂' 两面针(入地金牛)10克,鸡蛋l个。
'制用法' 将两面针与鸡蛋同煮,蛋熟去皮再煮片刻。饮汤食鸡蛋。
'功  效' 定痛。用治风湿骨痛、胃痛、牙痛以及挫伤疼痛等。
'验  证' 据《临床杂志》 介绍:“以上两方在治疗疼痛方面具有一定疗效。

()
'备  注' 两面针有较好的止痛作一用,过量可致头晕、眼花、呕吐。
9 .猪肉炖沙参治风湿痛
'方  剂' 瘦猪肉250克,沙参30克,油、盐、葱、姜各少许。
'制用法' 瘦猪肉切片,锅置于火上烧热下油,先偏炒猪肉,再放人沙参及各种调料,加适量温水煮熟。连肉带汤分2次吃下。
'功  效' 治风湿疼痛
'验  证'山东一农民,经服本方后其风湿痛竟不治而愈,至今未复发。
10 .鼠尾猪蹄汤除风湿
'方  剂' 鼠尾(中草药)50克,猪蹄1只,盐少许。
'制用法' 将猪蹄劈开切块,加水与鼠尾共炖,食盐调味。吃猪蹄饮汤。
'功  效' 祛风湿,舒筋络。治风湿性关节痛、腰脊劳损、跌打扭伤等。
'验  证' 据《 新中医》 介绍,久用该方可获良效。
'备  注' 据《常用中草药手册》 记载,鼠尾能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
11 .姜醋威灵仙敷治足跟痛
'方  剂' 姜、醋各适量,威灵仙50克(中药店有售)。
'制用法' 将威灵仙及鲜姜捣碎,研成细末,以少量醋调成糊状。外敷于足跟痛处,用纱布或胶布包扎固定(注意要包紧,以使药糊充分接触患部),每日换药1次,数次可愈。
'功  效' 宣通经络,驱风散寒。用治足跟疼痛或足跟部骨质增生。
'验  证' 众多读者来信反映此方效果奇佳。
三十七、汗证(盗汗、自汗)
    汗证,是指在安静的状态下,如静坐静卧、睡眠等时,全身或身体某些部位出汗过多,或大汗淋漓不止为主的一种证候,常用的临床偏方、验方、主要如下:
1 .碧桃干红枣汤治盗汗
'方  剂' 碧桃干15枚(以未熟果风干,色绿者佳),红枣10枚。
'制用法' 煎汤。每晚1剂,连服3剂。
'功  效' 止汗。
'验  证' 据《中华内科杂志》介绍,碧桃干对肺脓肿、败血症等不同疾病所致的盗汗,都有一定效果,经临床应用无任何副作用。
2 .加味牡蛎散治盗汗
'方  剂'  锻牡蛎100克、生黄芪100克、麻黄根50克、五味子50克。
'加  减'  久病气虚加人参须6克;阴虚燥热加生地10克、白芍10克;心悸眠差加酸枣仁10克、麦冬10克。
'制用法' 上药研粗末。瓶贮备用。每次10…20 克,用浮小麦巧克同煎,滤去渣热服,1日2次。
'功  效' 治体常自汗,动则益甚,时易感冒者;夜寐盗汗,醒则汗止,气短神疲者;气虚表弱,卫阳不固之证。
'验  证' 方xx ,男,50岁。就诊日期:1950年10月16日。患者神疲乏力,时易盗汗,动则尤甚,易感冒,舌质淡红,苔薄白, 脉弱 ; 此气虚卫外之阳不固也,予本方每天20克,加人参须6克、浮小麦15克同煎去渣,日2次分服。连服2周,体力好转,自汗亦解。

()好看的txt电子书
'备  注'  煅牡蛎潜阳敛汗;生黄芪益气固表;麻黄根走表固卫;五味子敛阴止汗;浮小麦滋养心阴,共奏益气固表、潜阳敛阴,养心止汗之功,故自汗盗汗均可随证加减用之。本方对病后体虚之自汗盗汗极为适宜,但对亡阳的大汗淋漓则不能胜任。
3 .五倍子散治盗汗
'方  剂' 五倍子适量。
'制用法' 研极细末,贮瓶备用。每次2…3克,用温开水调成糊状,临睡时敷肚脐窝,上盖纱布,以胶布固定,次晨除去。
'功  效' 本药味酸涩功专收敛,用于自汗、盗汗有收敛止汗之效。
'验  证' 王xx ,女,35岁。就诊日期:1975年10月5日。患者夜间睡中盗汗,醒后即止,时有燥热感,余无不适。予本方治疗4次,汗止而愈。
'备  注' 脐部有湿疹或皮肤破损者勿用。用5…6次无效者停用。
4 .麦枣汤补气血敛汗
'方  剂' 浮小麦50克,大枣50克。
'制用法' 水煎。日服1剂。
'功  效' 养心神,敛虚汗。用治盗汗。
'验  证' 此方在农村被广泛应用。
5 .黄芪羊肉汤滋养敛汗
'方  剂' 黄芪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10克,怀山药15克。
'制用法' 将羊肉用沸水先煮片刻,捞出后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放入羊肉和三味中药同煮汤,食时调好味。饮汤吃肉。如小儿无咀嚼能力,可煮成浓汤饮用。
'功  效' 健脾补虚,滋养敛汗。主病后体虚盗汗。
'验  证' 孙xx ,女,15岁,经服3剂盗汗即愈。
'备  注' 阴虚太重的小儿忌用。
6 .猪心黄芪汤治自汗盗汗
'方  剂' 猪心1个,黄芪12克,党参12克,五味子4克。
'制用法' 将黄芪等三味纳人猪心内,加水炖熟。吃肉饮汤。
'功  效' 补气血,安心神。用治体虚所致的自汗、盗汗。
7 .酿羊肝主治体弱盗汗
'方  剂' 羊肝1个,糯米60克,红枣5枚。
'制用法' 将羊肚洗净去污,糯米淘洗干净,同红枣放人羊肚内,用粗线缝口,放锅内隔水炖熟。饭时切开羊肚,调好味,佐餐。
'功  效' 强壮脾胃,补中益气,复元敛汁。主治体虚盗汗、自汗。
'验  证' 据《新中医》介绍,以上2方在治疗的体虚所致盗汗、自汗均有良效。
8 .韭菜根治自汗盗汗
'方  剂' 韭菜根100克。
'制用法' 水煎汤。顿服。

()免费电子书下载
'功  效' 敛汗。用治自汗、盗汗等。
'验  证' 屡用神效。
9 .燕麦米糠治虚汗不止
'方  剂' 燕麦50克,米糠25克,饴糖15克。
'制用法' 将前二味水煎,去渣。分2次服,服时加饴糖调味。
'功  效' 补虚敛汗。用治自汗、盗汗、虚汗不止。
'验  证' 屡用神效。
10 .肉麸汤圆有止汗功效
'方  剂' 小麦麸100克,猪肉末250克,水磨糯米粉250克,葱末、姜末、盐、酱油各少许。
'制用法' 将小麦麸与肉末、葱末、姜末等调料调成肉馅,水磨糯米粉加水适量,拌成软料,再与肉馅包成汤圆。煮熟后可随量食用。
'功  效' 用治虚汗、自汗、盗汗等。
'验  证' 吴xx ,女,35岁,时常夜间人睡即汗出,睡醒后即止,经服上方2剂好转。6剂痊愈。
三十八、暑病
   中署是人体感受署热后引起的疾病。署为夏病之首,中署的“中”字,形容署热侵犯人体,来势凶猛,有如箭头石块猛烈击中人体一样。当环境气温超过32℃时,就可能有中署发生。本病的发生除与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等有关外,还有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临床常用的主治中署的偏方如下。
1 .西瓜盅清暑祛热
'方  剂' 西瓜l个,鸡肉、火腿、莲子、龙眼、胡桃、松子、杏仁各适量。
'制用法' 把鸡肉和火腿切成丁。将西瓜上端切下(小为盖,大块为盅); 挖去瓜瓤。将上述用料一并填入瓜内,盖上盖,隔水蒸熟即成。食之。 
'功  效' 清暑祛热。消烦止渴,利小便。
'验  证' 据《老年报》介绍该方疗效很好。
'备  注'  此方见于《 御香缥缈录》 ,是慈禧很欣赏的食品。加入鸡肉、火腿、莲子等都是为了滋益补养。山东孔府菜有“西瓜鸡”; 其制法相同,是将调好味的雏鸡,配以干贝、香菇、盐笋、蘑、南荞,也是蒸制,都是宫廷颐养的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