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68章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68章

小说: 乱明天下一根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这不是废话吗?但这废话从陈海平嘴里说出来,就没人认为是废话,包括孙国清和戴定国。

  “少爷,您说我们怎样才能多挣银子?”底下有人喊道。

  在闲聊时,陈海平已向工人们说了,“少爷”是他的通称,包括他们的东家申万雨,谁都是这么叫的。

  “你们当中有没有人想过要申东家增加月银?”陈海平严肃地问道。

  没人说话,人人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奇怪的少爷。

  “如果想,那你们想过要怎么做才能达到增加月银的目的?”陈海平继续问道。

  还是没人说话。

  “如果你们不知道,那我告诉你们怎么做,你们要齐心,要抱成团,要坚持到底,只有这样,你们才能达成目的。”

  这人是哪头的?陈海平的话说完,众人都傻了。陈海平这话当真是大逆不道,这和鼓动佃户减少给地主的租子没有任何分别。

  依旧没人说话,陈海平又道:“你们要知道你们有力量,有很强大的力量,只要你们真的齐心,你们就能达到目的,拿到合理的酬劳。”

  “少爷,申东家人不错,对我们很好,比别的东家强多了。”底下有人给申万雨抱不平。

  陈海平道:“我不是说申东家不好,我只是说一个普遍的事实。而且,即使申东家是最好的东家,但也并不代表你们现在的酬劳就是合理的。我,陈海平,认为你们的酬劳不合理,应该增加。”

  这真是一幅亘古未有的奇怪场景,主人对客人毕恭毕敬,但客人却在大庭广众之下,当面狠抽主人的嘴巴子,而最奇怪的还是主人的反应。

  这一刻,申万雨只是有点迷糊,脑袋有点乱,但心中对陈海平没有任何不满,包括埋怨陈海平没在事先跟他言语一声。

  申万雨这一刻的反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对陈海平的信任、敬服和崇拜。

  信任,是相信陈海平不会损害他的利益;敬服,是相信陈海平的智慧不是他可以触碰的;崇拜,让申万雨在心底认为他和陈海平不是一个层级上的人。

  陈海平很了解申万雨这些人的心态,到了现在的这个阶段,如果事事都做得周到细致,体贴入微,那反而会让申万雨等人觉得不对劲。而且,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形势都需要他为自己造神,让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神灵一般的存在。

  沉默,沉默……

  “少爷,您说我们应该增加多少?”终于,终于,底下有人问了,尽管声音很小,底气不是很足,但总算有人开头了。

  “增加多少呢?”望着众人,顿了顿,陈海平缓缓说道:“这是第二个大问题。那既然是大问题,就要从头到尾都弄个清楚,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好事反会弄得没有好结果。要想离清这个大问题,大家首先要弄清你们和申东家是什么关系。”

  “有谁来说说你们和申东家是什么关系?”陈海平问道。

  众人不语。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工会



  好长时间都没人说话,陈海平开解道:“大家不要有顾虑,可以放心大胆地说,我保证没有任何问题。”

  又等了一会儿,终于有人道:“我们靠着申东家养家糊口。”顿了顿,那人又道:“申东家靠我们开矿炼铁。”

  “啪”的一声,陈海平轻轻拍了两下巴掌,道:“这位兄弟说的真是太对了,说到了点子上。对,你们和申东家就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申东家靠你们的劳动挣钱,而你们也为你们付出的劳动得到酬劳,养家糊口。所以,这种关系必须维持,没有了这种关系,申东家他们挣不到银子,而你们也得不到酬劳,那日子可就惨了,卖儿卖女都是很平常的事。”

  众人刚刚燃起的一点积极性又被陈海平最后的这句话给打没了,是啊,东家就是东家,不开矿,不炼铁,东家至多是少挣银子,而他们却要卖儿卖女,背井离乡讨饭去。

  见气氛有些低沉,陈海平笑道:“大家不要气馁,俗话说没人会和银子过去,我刚才说的只是极端的情况。实际上,只要有利可图,即使申东家不干了,那还有马东家赵东家无数的东家过来干,你们的生计是断不了的。”

  这话听着在理,众人的目光又活泛了起来。

  “所以啊,你们和东家的关系是……”陈海平把都到了舌尖的“对立统一”给吞了回去,他道:“你们和东家的关系是既相互依存,又有利益冲突的关系。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就需要找出一个平衡点,使你们和东家的利益都能兼顾得到。这样,实际上对你们和东家都有好处。你们的好处就不说了,而东家的好处是你们的酬劳高了,干活的积极性自然也会跟着提高,生产的铁就会增加。如果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那东家的利益非但不会受损,反而也会跟着增加。要是能做到这样,那工人和东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就会加强,而利益冲突的关系就会降低。我管这叫双赢,工人和东家都是受益者。”

  陈海平说到这儿,申万雨、秦钢、王元程,就是孙国清也都是一脸的郑重,思索着陈海平话中的道理。实际上,这个道理他们都懂,而且也都这么做过,只是范围很小,给掌柜的、能干的伙计分红和陈海平现在说的是一个理。陈海平所说的和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范围不同,而这个范围的不同也就意味着眼界和心胸的天差地别。

  就在申万雨凝神思索的时候,忽然,他感到有人碰了碰了自己。一抬头,见秦钢给了他一个眼色,申万雨登时恍然。申万雨一边暗骂自己糊涂,同时感激地看了秦钢一眼,然后双掌抬起,使劲地拍起了巴掌。

  申万雨拍起了巴掌,秦刚是第二个,随后就掌声四起。

  掌上平息之后,申万雨跨出一步,大声地道:“诸位,少爷说的就是天条,我申万雨答应你们的,或许会食言,但少爷答应你们的,就一定会兑现。”

  直到这一刻,工人们才真正开始相信这个少爷说的真有实现的可能,于是,掌声再起。

  这次的掌声比刚才要热烈的多,待掌声再次平息下去之后,陈海平道:“大家不要高兴的太早,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和申东家是可以暂时让大家伙多挣些银子,但长远呢?我和申东家能保你们一时,但没人能保谁一世,所以要想稳稳地多挣银子,能靠的,也应该靠的,只能是你们自己。”

  众人又开始糊涂。

  陈海平继续道:“别人给你们的东西,不论这个人是谁,都是不会长久的,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才是最牢靠的。我说过你们有力量,这不是空话,而是大实话,只是大家没有意识到而已。俗话说,三人同心,其利断金,那你们三千人同心呢?如果你们同心同德,敢于抗争,那争取加一些月银困难吗?”

  “我知道,人心隔肚皮,每个人心里想的都不会完全相同,同心是极为困难的,但困难并不意味着不可能,何况你们有共同的利益存在。”

  “少爷,怎么做我们才能同心同德?”人群中,站起了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壮汉。

  壮汉相貌堂堂,极为威武,一双眸子精光闪烁,像滚动的水银一般灵动。陈海平早就注意到了此人,又审视壮汉片刻,他问道:“壮士贵姓?”

  双手抱拳拱手,壮汉道:“少爷,小的申喜仁。”

  陈海平道:“坐。”

  再度抱拳拱手,然后申喜仁坐了下去。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陈海平缓缓说道,然后注视众人片刻,接着问道:“没有听过这句话的请举手。”

  没人举手。

  静默片刻,陈海平道:“申喜仁。”

  如标枪一般立起,申喜仁抱拳拱手,肃声道:“小的在。”

  看着申喜仁,陈海平缓缓问道:“你认为这句话对错?”

  申喜仁并不怯场,他高声道:“不对,要是信这个,人心齐不了。”

  从自己刚才讲的,又到这句话,揣测他的意图并不困难,但虽然不困难,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想到的,在这种气氛下,一个矿工能准确把握到他的意思,这也是非常难得的。

  看着申喜仁,陈海平忽然想到了后世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毫无疑问,杨秀清是盖世人杰,但要是没有太平天国,杨秀清可能就得烧一辈子碳。同样,观气度言谈,这个申喜仁毫无疑问也是个人杰,但没有他,申喜仁最大的可能一辈子就是个矿工。

  压下心头的感慨,陈海平淡淡地道:“你还想到什么,继续说。”

  申喜仁一窒,随即道:“少爷,没了。”

  “坐。”

  申喜仁坐下后,陈海平道:“大家都知道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的传说,但显然,从哪儿讲,关老爷斩蔡阳的地方也不可能是荫城,那这个传说又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当然是有人编的,那为什么有人要编这个传说呢?”

  这个传说自然人人知道,现在陈海平跟讲故事似的,把众人的兴趣都给吊了上来。

  “其实,很简单,编造这个传说的人很聪明,我想这个人十有八九是个商人,而且还是个卖铁货的商人,他是为了让荫城更有名,他的铁货更好卖,才编造这个传说的。”

  这话听着真是新鲜,但往深里一想,可不确实就是这么回事,陈海平身后的几人眼中都有了一丝笑意。

  “实际上,这句话就和关老爷磨刀的传说一样,都是有心人编造的,然后经过更多的有人心加意鼓吹,这才弄到今天妇孺皆知的地步。为什么有人要编造这种话,又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刻意地弄得妇孺皆知?”

  “少爷,就是为了不让我们老百姓心齐。”又有人喊道。

  “对,这位兄弟说到点子上了。肉食者鄙,吃肉的人大多愚蠢,但这些愚蠢的人却天天大鱼大肉,而你们呢,累死累活,却随时都可能要卖儿卖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诸位,天天吃肉的人有几个,而你们又有多少人?如果你们心齐,那这些愚蠢的老爷们还能天天大鱼大肉,而让你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吗?”

  比起绝大多数的农民,这些人的生活还是可以的,温饱是可以保证的,但陈海平的话依然是火种,放进了每一个人的心田。

  “因为这句话,往小里讲,一个什么也不是的地痞流氓就可以欺负整个村子的人;再稍大些,一个恶霸地主可以横行乡里,欺男霸女;往更大了讲,就是全天下的地主官老爷对全天下百姓的压榨和欺侮。”

  话虽然有理,但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秦钢的眉头不觉稍稍皱了起来,但见申万雨跟没事人似的,他的眉头又慢慢舒展开来。申万雨这个态度,这其中一定还有别的门道,待会儿得跟申万雨好好谈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给大家说个事儿,这人是个大官,书法写得好,画也画得好,但就是不是个人性。这人叫董其昌,官当到了礼部尚书,真是名副其实的官大,学问也大,但为人却恶到了极处。董家本来很穷,董其昌当官后,很快就聚敛了万顷良田、游船百艘、华屋广厦数百间,成为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富豪。董其昌和他的几个儿子不择手段聚敛钱财田地也就罢了,他们还强抢民女,竟至无日无之的地步。就在十年前,董其昌已经六十多岁了,他看上了一个叫绿英的姑娘,就让他的二儿子董祖常带人强抢绿英给自己做小妾。事情发生后,当地民众对董家的恶行都很有意见,但董家势大,官府根本不管,于是就有人编出故事来表达愤怒之情,题目叫《黑白传》。《黑白传》编出来后,有个说书艺人钱二到处说唱这个故事,董其昌知道后大为羞恼,他以为这是一位叫范昶的人捣的鬼,便派人每天对范昶凌辱逼问。范昶不承认,还到城隍庙里向神灵起誓,为自己辩白,董家却依然不放过他,最后竟逼得他暴病而死。范母认为这是董家所逼,于是带着儿媳龚氏、孙媳董氏等女仆穿着孝服到董家门上哭闹,谁知董其昌父子指使家丁不仅对她们大打出手,又将她们推到隔壁的坐化庵中,关起门将几个妇女摁倒,剥掉裤子,用棍子捣戳**。”

  陈海平讲到这儿,很多人的眼里都已经有了火光。

  “少爷,后来呢?”有人激愤地问道。

  “后来人们终于愤怒了,那一天人们聚集起来,人数据说不下百万,他们把董家抄了,把无数华屋广厦一把火都给烧了个干干净净。”

  “烧得好!”有几个个性冲动些的激动地大喊起来。

  “少爷,那个老杂种和那些小杂种呢?”有人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