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111章

乱明天下一根钉-第111章

小说: 乱明天下一根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兰不战而降!

  喜峰口不战而降!

  遵化失守!

  三屯营失守!

  俗话说虱子多了不咬,多了不愁,这坏消息也一样。虽然坏消息一个比一个更坏,但崇祯这会儿已经适应了至少当着这些大臣们,情绪上不会出问题了。

  “为什么?”崇祯沉着脸问道。

  “皇上,赵率教将军战死、遵化;落之前,袁大人并不能确定入关的是不是八旗军的主力。如果不是八旗军的精锐主力,而袁大人一旦帅辽东主力入卫,那皇太极就可能趁势攻取锦州、宁远,甚至是山海关。”

  成基命此言一出,众人都频频点头,他们就怎么没想到这个呢?

  崇祯的脸色好了不少,他问道:“现在遵化陷落袁崇焕是不是该带兵入关了?”

  成基命道:“正是,老臣以为,最迟明日,袁大人一定会带兵入卫。”

  说来也是真巧,正在这个时候,袁崇焕的奏疏到了。在奏疏中,袁崇焕禀告说日他就提兵入关。

  崇祯看的频频点头,道:“成老卿家说的是。”

  这一刻,成基命这个糟老头子立刻身价百倍,成为了崇祯眼里的第一红人,他又问道:“老卿家,你看朝廷现在应该怎么办?”

  成基命道:“皇上,臣请召还旧辅孙承宗,省一切浮议,仿嘉靖朝故事设枢臣。”

  崇祯点头,下旨照准。

  十一月初七,修整四天后,皇太极下令大军起行。四天后,初十,在距蓟州二十里的小屯,大军扎下了营寨。

  听哨探禀告袁崇焕今日中午已到了蓟州,皇太极的眉头不由微微皱了起来,稍后,他向范文程问道:“袁崇焕怎么才到,他是不是看出什么了?”

  虽说风雪阻路袁崇焕不比他们,没有那么多顾虑以一路轻骑,五天才到蓟州定是故意的。

  范文程笑道:“大汗,袁崇焕来得慢我们不是更慢?袁崇焕起疑是必然的,不过,不管他怎么起,结果都是一样的。只要袁崇焕不顾忌他们皇帝的感受,而只是以纯军事的角度跟我们斗,那奴才相信,我们希望的结果就一定会出现。”

  皇太极点了点头。

  他们曾千百遍地料想过袁崇焕入关后可能的各种反应,而其中最可能的反应就是袁崇焕决心趁机把他们留在关内,一劳永逸地把问题解决掉。

  袁崇焕要做到这一步,那一开始就决不能跟他们硬拼,而是跟他们耗着,缠斗,拖着他们。因为这样一来,由于得不到补充和各种后勤保障,他们的力量势必得一天天减少,而袁崇焕由于四方援兵云集,力量势必会一天天增加。当这种变化增加到某种程度的时候,袁崇焕就会和他们进行决战。

  这个危险当然是存在的,而其极大,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崇祯不管信不信任袁崇焕,不管满不满意袁崇焕,在事情有个最终的结果之前,崇祯都不会动袁崇焕。

  而这,就是这场惊世豪赌的关键所在!

  说实在的,皇太极不希望袁崇焕是这种反应,他更希望袁崇焕像其他的将领那样,因为顾忌皇帝而跟他硬拼。要是那样的话,以袁崇焕能带来的最多不过万余骑兵和当地的这些没什么战斗力的军队,他就极有可能把袁崇焕提前消灭在这里。

  只要能把袁崇焕和这批辽东精锐歼灭,那即便受到重创,并不得不立刻从原路返回也是值得的。

  如此一来,辽东的形势就会立刻发生巨变。

  这是在辽东求之而不可得的,但这里或许有这个可能。不过在蓟州,这个可能性极小。袁崇焕面临的压力还远远不够,不会做这种蠢事。但接下来,越靠近北京城,这个可能性就越大,只是越靠近北京城,决战对他们的危险性也就越是大增。

  现在,袁崇焕一定希望他攻城,但袁崇焕自己也应该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正如袁崇焕不会在这儿和他正面决战,他也绝不打袁崇焕镇守的城池。

  从这里到北京,到处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关隘,能打则打,不能打就越过去。这里的关隘要性和对他们的威胁是远远比不上遵化和三屯营的。

  入关以来,事情一直都很顺利,但不管如何顺利,不到最后的结果出来之前,他们的生死都始终命悬一线!

  听着大帐外的狂风呼啸,皇太极的眉头越皱越深:他们真能成功吗?

  如鹅毛,静静飘落。

  陈海平一个人在院子里,默默地仰望着幽深无尽的夜空,神色哀戚而凝重。

  陈海平仰望的是遵化所的方向,他刚刚接到了赵率教战死的消息。

  在辽东所的将领中海平最看重的就是赵率教,袁崇焕说的“廉而能”是对赵率教为将最好的概括。

  能”都是评价一个人极好的赞,但这两个字分不分开,连不连在一起用,那意义可是有极大差别的。

  “连在一起用,意涵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能”字是有倍数效果的。

  一般而言果提到一而能的将军,那在人们心中浮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还是一个道德君子,但赵率教则不然。

  赵率教足堪为天下良将,“廉能”的评语始终名副其实,但同时,“道德君子”却是和他不沾边的。

  通俗地讲,以赵率教过往的所作所为,至少至少轻最轻也可以给他扣上一个“滑头”的帽子。

  赵率教虽是天下良将,但他这个天下良将却非其人而不用。换句话说,只有在袁崇焕的麾下,赵率教才是名副其实的天下良将。

  可惜了,赵率教本可不死,他可以救赵率教的,但他不能这么做。以他现在的力量明廷注意到他之前取得最好的结果,那就必须让历史顺着它本来的轨迹发展。

  赵率教不同于祖大寿,更不同于何可刚,在原本的历史上,如果赵率教没死他的反应会同祖大寿、何可刚等辽东将领一样,看着袁崇焕惨死么也不做吗?

  这是没人能回答的问题,但有一点毫无问果当时辽东诸将的反应不是一味哀求,而是能激烈一些崇祯敢不敢杀袁崇焕绝对会是个问题。

  可惜,不论是祖大寿,还是何可刚,他们都没有担起这个责任。

  但,赵率教不同。

  从赵率教过往的经历看,袁崇焕之前,赵率教心里装的是他自己和麾下的将士,至于朝廷,就是心里有,那也是在犄角旮旯放着。而在袁崇焕之后,赵率教心里装的最多的则是袁崇焕,这在遵化一役上表露无疑。

  如果赵率教活着,如果赵率教登高一呼,那历史就极可能改写,而这是不行的。

  救,还是不救?为了赵率教,陈海平挣扎了好久,但最终什么也没做。

  厅房里,孙茜紫桃和绿柳都站在门边望着丈夫。这些天,丈夫的心情一直都不怎么好。虽然陈海平一直掩饰的很好,但她们都感觉得出来。

  她们都知道,这个时候最好不要去打扰丈夫,但这都多长时间了。就在这时,她们忽然发现篱笆外一个人正向院子走来。

  近了,来人是王仲然,她们见王仲然就在院子里和丈夫谈了一会儿,便转身走了。

  王仲然走后不久,丈夫终于回屋了,但脸却明显黑了。

  这是极为少见的,不管发生多不好多生气的事儿,丈夫都不会带回家里来。像这一次,如果时间短,她们也发现不了。但像这会儿,黑着脸回屋,这是从来也没有过的事儿。

  把丈夫接进屋里,掸去身上的落雪,孙茜问道:“怎么了?”

  憋了一口气,吐出来后,陈海平恨恨地道:“京德要强占一个杂耍班子的姑娘,被人给打伤了。”

  京德是陈京德,是三爷的小儿子。

  对陈家的人,即便是三爷的儿子,陈海平也不让他们进入到核心体系中来,而只能在外围做些生意。

  对此,三爷自然是不高兴,但没办法,陈海平坚持如此。

  “伤的重么?”孙茜一惊,问道。

  “伤的倒不重,但必须严惩。”陈海平道。

  这个时候捅这种篓子怪丈夫脸黑,但京德是三爷和三奶奶最疼爱的小儿子。不看僧面看佛面,这可对三哥三嫂怎么交待啊?

  “那姑娘怎么样?”孙茜问道。

  “她们没什么事。”陈海平道。

  孙茜松了口气,劝道:“既然没什么事,那就多陪点钱,至于京德,给他个教训也就可以了。”

  轻轻摇了摇头,陈海平道:“现在严惩京德,今后可能就是救他的命。”

  孙茜一愣,道:“那对三哥三嫂怎么交待?”

  沉吟了一下海平道:“我会和三哥三嫂说清楚的。”

  孙茜跟三关系极好,见劝不动丈夫,她扳起脸道:“不管怎么做,总之你千万不能伤了三嫂的心。”

  妻子的脸扳了起来,陈海平倒乐了,他拍了一下妻子的**,笑道:“知道了。”

  除了秀儿和石头夫妻俩在三奶奶一家都住在陈家堡。由于十三奶奶和孙茜都不在,而且三爷也没时间管家里的事儿,三奶奶自然就成了陈家堡的女王,说一不二。而这也自然而然的,三宝贝小儿子京德水涨船高,更加的说一不二。

  整个陈家堡的人都知道,得罪谁都行,就是得罪三奶奶,也不能得罪三少爷。

  这些事儿海平也知道,但一直没出什么大事,所以他也就懒得过问。不过,现在不行了,现在再不管,将来就得出大麻烦。

  第二天一早,陈海孙茜有秀儿两口子一起回了陈家堡。

  三爷没在家,一见到陈海平,三奶奶就道:“海平你可来了,你再不来,我就叫人去找你了。你说伤京德的那个丫头怎么处置?”

  这叫恶人先告状,又叫倒打一耙。

  在陈家堡训练营的人没几个,但还是有的负责保安的头子就是。而在整个陈家堡,不听三奶奶话的只有这几个训练营的人。

  听说儿子受伤了,三奶奶自然又惊又怒,就想要亲自抽人嘴巴,但一出事,拿住那些杂耍班子的人之后,这事儿三奶奶就插不上手了。

  发过脾气,又见子伤的不重,冷静下来之后,三奶奶就开始发愁了,因为她清楚陈海平在这种事上的态度,这个老弟是绝不允许陈家的人仗势欺人的,任何人都不行。

  一开始,三奶奶发愁倒不因为怕儿子受责罚,她发愁是因为怕陈海平更加不待见这个她最疼的小儿子了。

  这个老弟是个怪物,对她怎么都行,但在旁的事上,她就说不上话啦。其实也不单是她,十三奶奶同样也说不上话,十三奶奶那个唯一的弟弟到现在还在村子里忙乎呢。

  三奶奶年纪大了,但脑子却越来越明,反应越来越快,她一见陈海平一大早就来了,立刻知道不好,后果看来比她想的要严重,于是就立马来了个恶人先告状,争取主动。

  ;海平一听,他愣是让三奶奶给气乐了。

  瞪了三奶奶一眼,陈海道:“三嫂,您可真行啊,欺负人还欺负出理来了。”

  三奶奶也不是不讲理的人,只不过涉及到儿子,一切的标准就都变了样,但面对陈海平,标准又不得不恢复过来。

  没办法,只能不提这个茬,三奶奶道:“海平,你去看看京德,他都被打成什么样了?”

  轻轻叹了口气,陈海平道:“三嫂,外面冷,咱们屋里说。”

  回到屋里坐下后,三奶奶道:“海平……”

  “三嫂,”没等三奶奶说下去,就被陈海平打断了,他道:“您相信他们会跟我撒谎吗?”

  “他们这些人也真是,这点小事也告诉你。”三奶奶悻悻地道。

  “三嫂,这不是小事。”陈海平严肃地道。

  三奶奶掘劲儿上来了,她不满地道:“这怎么不是小事?老十五,你说,受伤的是京德,我们不追究不就完了吗?”

  默然片刻,陈海平沉声道:“三嫂,现在这可以说是小事。虽然我生平最恨的就是仗势欺人,但看在您的面子上,我这次可以睁一眼,闭一眼过去将来呢?将来兄弟我为万民表率的时候,还能象现在这样睁一眼,闭一眼过去吗?而且这次没出人命,下次呢?”说到这儿,稍微顿了顿,又接着道:“三嫂,您知道兄弟我什么脾气,我现在就可以把话给您撩在这儿,将来就是泰然泰若犯法,我不仅要罚且罪加三等,只要他敢犯,那就离死不远了。”

  最后这句,寒气森森,不要说三奶奶,就是孙茜心都一哆嗦。

  泰然、泰若,是陈海平的两个儿子。

  话说到这个份上奶奶什么不讲理的话都说不出来了,于是道:“那你看怎么办?”

  轻轻吐了一口气,陈海平道:“三嫂,惯子等于杀子,如果您真的疼爱京德,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