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塞北旧事录 >

第24章

塞北旧事录-第24章

小说: 塞北旧事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主眼神颇为意动,看得出这份礼正是投其所好。其余夫人见了,也纷纷将贺礼承上。当下席间一片琳琅,让人目不暇接,贵重些的有古董,有书画;官职低些的人家,拿出的礼品则以实惠为主,有百年老字号最好的糕点,有草原上猎来的火狐幼崽,还有些实在不知送什么的,竟将自家院里埋了十多年的女儿红挖了几坛出来充数。
  萧织娘的礼,是关戊江早备下的,三条皮毛油厚的大氅,尤其当中一条纯白狐裘,全身通白不见一根杂色,用缎面做内衬,一抖开毛光水华,很拿得出手。
  公主对这些贺礼显是没放在眼里,皇城内院什么好东西没见过,目光扫过那些山货时,嘴角明显的下撇了一撇,但看到主人战战兢兢的眼神,只是不屑的啧了一声,转开了头,不再多扫一眼。
  宴席渐到末尾,萧织娘心里渐渐轻快,只等着伺候完这尊大神快快逃离这汪沼泽。可没防备的,听得公主轻轻一声问话,却犹如巨雷炸在耳边:“本宫此次出塞,护送军中,有一位关郡尉,不知家眷何在啊?”
  萧织娘心内擂鼓一般,却不得不顶着重重目光起来应声:“臣妇关萧氏,拜见公主。”
  “哦~是你?走近些,让本宫看看清楚。”
  您老人家要看什么?我这粗手粗脚的,您那凤目看了不怕伤眼么?萧织娘全身都有些发毛,却只能硬着头皮上前,跪在公主案下。
  “抬起头来~”
  萧织娘袖中的手狠狠攥成拳,僵硬的抬起了头,只觉自己就如同那风尘行里被来君肆意狎妓玩弄的玩意般,什么尊严都狠狠被踩在权力者的脚下。
  “咦~长得也不怎样嘛!”
  士可杀不可辱……萧织娘心里默念,又默念一遍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女子报仇天长地久你等我撕你全家……终于学着太守夫人的做派,低头道:“妇人粗鄙,恐污了公主圣眼。”
  “这就奇怪了,相貌一般,家世嘛又没有,才学……应该更是不通,怎就能收住关大郡尉的心,让他拒了那小贱人呢?”
  收住了关戊江的心?这真是萧织娘这一生听到的最荒谬的戏言!嗯,还有个小贱人?是谁?心思一转,估摸着是在京城时哪家娘子看上了关戊江,而关戊江不好推拒,就拿自己做挡箭牌……他倒是推得干净,还落得一个“良人”的好名声,可苦了萧织娘,今日被公主叫到御前盘问,也不知她口中的那个“小贱人”是何出身,又是因何与公主结下仇怨,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不顾威仪直言唾骂……
  公主竟是心情很好的样子:“哼~真想叫那贱人来看看,她用尽了心思却得不到的人,宁愿在塞北吃沙子守着乡巴佬,也不要她!哈哈~当真是痛快!本宫倒要看看,她最后能嫁个甚样的瘸子拐子,还有汝沁这个贱人,若不是她,若不是她,本宫今日如何会……”公主越说越激动,最后几乎失声,旁边内监大声的咳嗽,用以警示。虽然话终是不曾说全,但在座的哪个听不出来这未尽之意。
  眼前这位,封号汝瑶公主。口中的“贱人”汝沁,自然是另一位公主。也许,那位才是初定的出塞公主,只是那位聪明一些,不知使了什么手段,最终成功抽身,将这无比荣誉的名额换成了这位大神,被亲生父亲一纸诏书,从宫墙踢倒了草原来。
  “乡巴佬”萧织娘内心有些无语,您不知道吗?您这一辈子都回不去了。无论人家嫁的好赖,您都看不到骂不得了。她们的婚姻再不顺,起码可以长留京城,一家母女得享天伦;而您呢,终此一生,长老草原。
  若说之前还对汝瑶公主有些怨愤的话,现在只剩下浓浓的怜悯了。如此美貌的脑袋里,装的确全是雪白的豆腐。偏偏还生在了帝王家,真不知是她的幸,还是她的孽。
  公主一番发作,胸口仍是起伏不定,喘息良久,终是有些扫兴的挥了挥手,萧织娘如蒙天恩,忙退了下去。回到坐席,心口仍是绷得紧紧,身后桃子伸手过来,两只汗淋淋的手握在一起,微微发抖。
  萧织娘知道今日自己是侥幸了。她扫了一眼恹恹的公主以及身边面色沉重的大监,暗道幸而今日大庭广众之下,不然乍然听闻这皇家秘闻,不死也要脱层皮。天家公主是不会有错的,有错的只有引逗公主说错话的下臣。万幸公主不日就要出塞,万事皆忙,估摸这大监也忙得很,不会在这档口咬着这件事,给自己不痛快。
  好一顿宴席吃完,散席时萧织娘竟恍然有种重生的幸运感。脚下的每一步都是虚的,勉强与众夫人做了别,又对太守夫人重重谢过,萧织娘几乎是飘着上了马车。一路上车壁摇晃,却觉着比公主行宫的高垫软枕还要舒服。旁边果子桃子都左右依偎着,果子紧张地问:“娘子,这便没事了吧?公主不会再治咱们的罪了吧?”
  “嗯……”萧织娘喃喃道,“如果要找替罪羊,今日一个君前失仪的理由便足够了,哪会将我们放出来!而且……七日后便是吉日。”萧织娘的眼神渐渐坚毅,“她只会越来越为出嫁而烦躁,更注意不到我们这群乡巴佬了……”
  回到府后,虽然心里有些把握,但仍是派人给关戊江传了话,夜间关戊江便回府了。萧织娘摒退下人,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说到公主口中的那个“贱人”时,还特意注意关戊江的反应,却见一张脸全无变化,眼神更无闪躲,根本不曾找到一丝线索。萧织娘心里很想问一句,那贱人是谁?是不是你的嫡母表妹,或者是其他根本不知道哪冒出来的高门贵女?可是……萧织娘抿了抿唇,终是继续讲述宴会上的细节,待全部叙述完,已是讲的口干舌燥,自去倒了杯茶,一饮而尽,不够,再斟一杯,这才缓得下速度慢慢喝,转头发现关戊江仍在思索中。萧织娘不打扰他,轻轻地坐下等他想事,自己也将今日发生的事情再转一转。不待多久,关戊江回头看了萧织娘一眼,说到:“你安心,并不妨事。今后,无论是公主,或是太守,都不会有人再提到这件事。只是……”他一顿,看着萧织娘的眼睛,正色道:“此事涉及皇家秘事,祸事不从外面来,也不要由自家人的嘴里漏出去。你可明白?”
  萧织娘忙道:“郎君放心,今日跟进去的只有我身边的大丫头,妾可以保证,今日的事都会将嘴巴闭得紧紧的。府里的下人也会严加管束,无论外面风云大小,咱们郡尉府的人,都不会说天家一个字的闲言碎语!”
  关戊江点点头。萧织娘暗松了一口气,开门让丫头进来收拾茶水,一面款款道:“夜色还早,郎君是否还是去书房?”关戊江抖抖衣服,问门外的子竹:“侍英回来了么?”侍英,关戊江的亲兵,他亲手从战场死人堆里把他扒拉出来时,还是个半大的孩子。如今跟在身边已很是得用了。
  子竹轻快回道:“一刻前回来的,现已在书房等候了。”
  关戊江嗯了一声,抬脚便出去了。
  因着公主出嫁在即,全郡的官员都忙得很,只求安安稳稳把这尊大佛供好了,嫁出去。关戊江好几晚都是直接睡在郡衙,最近更是几乎不进后宅。若不是今天的事情,只怕这几日也见不到他人影。
  萧织娘默默告诉自己要忍耐,没见芸姨娘近日都不敢作妖么。一府女眷,个个乖觉得很。
  余下的几日里,人人几乎是掐着时辰在过日子,祈求公主千万莫再办宴会了。但公主那里似也不曾消停,今日要看戏,明日要打猎,简直是恨不得把一辈子能享的娱乐尽享个够。萧织娘对此表示叹服,不日便要出塞,难不成此刻还没有危机感吗?她不趁着机会多了解这里的习俗,为嫁过去好好谋划,竟还只想着这些虚度日子的东西。难不成以为进了胡人的地盘,这日子还能像往日里一般的过吗?
  出塞公主,说好听些,是缔结两国的情谊,说不好听些,就是汉人抵押给胡人的媳妇。男人愿意宠着,她便是单于的阏氏,男人烦了她,她远近无亲,过的日子或许连丫头都不如!而且她最好衷心祈祷,在她活着时两国保持亲密和平,不然一旦战火起,她这个敌国公主,最大的作用就是把脑袋摘下来挑在枪尖上祭旗~
  到那时,胡人狼子野心,眼里看到的只有疆土与财富,哪里会吝惜一颗漂亮的头颅。
  七日之后,临肇郡上下沸腾,胡人派了很大的阵仗来迎娶,大王子已借着联姻的优势称王登基,成为西胡的呼儿乌单于,今日亲自登门来迎娶阏氏,左贤王随行,大将军护卫。太守自然也不敢懈怠,都尉以下军士全部盔甲上身,严阵以待,俯眼望上去,一片肃然紧张。
  萧织娘跟在太守夫人身侧,原本今日公主出嫁,她们这些夫人是要侍奉送福的,可外面郎君们之间敌我不明暗流涌动,她们又哪里欢乐闹腾的起来?索性公主对这桩亲事本就十分不情愿,今日也没什么精神,更是懒得接见她们。一干夫人们表面恭顺内心欢天喜地的缩在了角落里。
  外面的锣声炮声吆喝声一直不曾停过,有汉语也有半蒙半汉的杂语,根本听不出来是个什么情形。有胆大的丫头探出头去瞧一眼,回来汇报,让内宅妇人们心里有个底。萧织娘眼尖,看见果子顺着角门悄悄地溜了进来,忙招她过来,问道:“可看清了?外面不会打起来吧?”果子微微喘着气忙道:“娘子安心,奴瞧着无碍的!咱们太守大人好大的威风,有他镇在那里,胡人谁敢乱来!奴还看见太守大人同他们喝酒呢碰杯!”
  “他们在外面喝酒?你可看清了?那胡人单于相貌如何?”有人忍不住问道。
  看屋里好几双眼睛都看了过来,果子得意心里有意卖弄,捡着有趣的八卦的烩成了一锅杂谈“自然看清楚了,太守大人和那胡人单于互敬酒,还都笑呢!娘子你是没看见,那胡人单于长得可真够粗狂的,身高得有八尺,虎背熊腰,声如洪钟,样貌嘛,一脸的大胡子,根本看不清面目,只是两只眼睛瞪起来铜铃也似,远远看去,黑熊一般,看着就怕人得紧!他身边的左贤王倒是看着文邹邹的,远些看有些像咱们元杞人,可是他一笑,奴就觉得阴森森的,全身汗毛都炸起来了,还有那个胡人第一将军,右脸颊上好长一条疤,带的嘴角都是歪的……”
  萧织娘看她越说话越多,忙笑着打断了:“看这丫头,都被我宠坏了。想来是平日里听说书的听多了,竟是分不清真假,断不了虚实,让她去看看郎君的情况,竟是把平日里说书的桥段拿来在众夫人面前卖弄!”她似笑非笑的横了她一眼,“就凭你这点小花哨子,在夫人们眼里,哪里都看的……”果子低下头噤声了。
  萧织娘心内叹了一声,胡人是整个塞北的敌人,千百年来造的杀孽数不胜数,冤魂游荡在草原之上,多少人恨不得啃食其骨血!但再恨,外面那个人也是公主即将嫁的郎君!如今阖家都在公主行宫,上下不知多少奴仆,也不知哪里会有一双耳朵听了去。天家要和平,百姓有私怨,这话说好说坏了都不宜,还是乖乖的吃茶,待公主出了嫁,事情平复下去,茶馆酒楼里,多少碎语听不得,何苦在这里落他人口舌!
  ?

☆、嫡子

?  待外面男人们该喝的该说的该骂的该损的都说尽了,公主也坐在一片大红的帝撵上被抬了出去,不管她心里有多不情愿,今日起,她不再是元杞女,而是胡人妇。
  萧织娘最后经大监的手,送了公主一袋子自家炒的杏仁茶,这是经惠姨娘研究改良后的配方,用杏仁、茉莉等七八种香料搭配而来,用滚水一沏便芳香四溢,又可作汤茶又可作早食。最重要的是,将此茶与刚挤的牛奶、羊奶同煮,可将膻气去除干净,若加上些蜂蜜,则更是鲜美。
  此去草原,胡人的习俗与塞北更为不同,饮食更是粗糙,每日尽是烤肉与奶茶,青菜蔬果更几乎是一年到头也难得。皇家陪嫁公主的箱笼虽壮观,但多是珍宝、佛像、书籍乐器,最多不过夹杂一些粮食种子,又有谁会为她想到这些小事上。公主嘴养的叼,一道菜讲究多道工序,一盘茄子竟要鸡汤、珍茸来配。这临肇郡所有酒楼的大厨都进过公主行宫,可无一不是被打骂出来的。公主这般毫无顾忌的出塞后,猝然面对草原上铺天盖地的蒙古包,夜晚冷风寒裘的烤着篝火,吃的只有整架的烤全羊,膻腥的奶茶,哪里过的下日子去!
  萧织娘摇摇头,每个人的日子,终究有每个人的活法。她这一袋杏仁茶,便算作她最后的一丝善心吧。从此后,胡人阏氏的生死喜怒,都只是众多消息奇闻之一,听则听矣,再于己无碍。
  公主浩浩荡荡而来,声势大张而去,出塞后不到三天,乌垒便恢复了之前的日子,市集重开,店铺营业,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