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龙战野 >

第316章

龙战野-第316章

小说: 龙战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经营的秘窟能够躲过道教诸神的搜索,其实满不是那么一码事儿。

  尤其如今不是九天玄女一神在此,道教诸神少说来了一半儿,而且还有不少佛教罗汉加入,其中自有某几位擅长搜索蛛丝马迹之术——甚至是占卜之术——想要窥破鼍怪的伪装,必不为难啊。

  当然更重要的是,倘若只有鼍怪一个,提前就潜伏在了这里,诸神未必会想到要搜寻它的踪迹,但它生性怯懦,不敢一人藏匿,偶尔发现了魏文成,就想捞来做个帮手……九天玄女可正在追杀魏文成呢,按迹觅踪,轻易就打上了门来。

  就鼍怪那点点道行,它设下的禁护手段,难道还能拦得住玄女娘娘么?

  魏文成脑筋一转,当即就明白了前因后果,他决断很快,立刻毫不犹豫地双膝一屈,倾金山倒玉柱就伏跪下来,然后用惨厉的声音高呼道:“冤枉啊~~”

  玄女闻言倒不禁一愣。她本来一进秘窟,就打算伸手殛灭这一人一妖两个魔主党羽的,就算魏文成跪下来告饶,那也絶不宽恕,可魏文成开口就喊冤枉……你这冤从何来啊?眼瞧着旁边儿鼍怪有样学样,也跪下来喊冤,玄女当即伸手在额头上一抹,皮开肉绽,天眼现出,放金光罩定了魏文成——至于那老妖精,还并不放在玄女眼中——口中冷冷地问道:“汝有何冤?”

  魏文成急忙答道:“下走本为道士,修真于太湖西山林屋洞天,后皈依释道,师从法朗、慧可、僧璨等,不意为虚空魔主党徒所劫,迫我从邪。正若李陵之陷匈奴、郭循之缚蜀地,非欲从贼,不得不然耳。乃请玄女指引,使还正道……”

  玄女闻言,微微皱眉,但并不就此收敛金光,而是冷哼道:“虽出无奈,终沦贼窟,汝之所学皆魔主邪术,即能悔悟,终无可回首也!”

  魏文成说不是啊,我能背道藏,能诵佛经,而且正经说起来,我修行法术的根基,那也是道家一脉——生死关头,保命要紧,当即就把袁公授他天书之事合盘托出,还说愿意指出天书埋藏所在,让天庭可以顺利回收。

  玄女倒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天书在汝手中?”

  “正是。”

  “然则,有二异人,如此这般相貌,与袁公相勾结,竟是谁人,汝可知晓?”

  魏文成一听玄女的描述,啊呀这不是“界王”和“博士”么?他刚才还满嘴实话,这回却不得不藏私了——那二位是他保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岂能轻易供将出去?于是愣了一下,就回复玄女说,我只当那是两位上仙,曾经指点我脱离虚空魔主,寻机逃命,但他们究竟什么来历,我是真不清楚……

  其实这倒也并非假话,魏文成只是赌咒发誓,说这两位上仙据小人看来,应该跟虚空魔主没啥关系。

  道教诸神挺忌惮这突然间冒出来,旋即又影踪不见的两个“异人”,不知道究竟是何来由,是敌是友。其实宇宙间自有不归二教、不受羁绊的神人存在,本不出奇,问题这二位根据回来禀报的几位“九曜星君”所说,道行深不可测,可能不在释、道二教几位教主之下。后来向袁公逼问,可是袁公也不清楚他们的来历,只说两人时不常的会从自己变化成巨石的方位,钻地投入冥涬之中。再探索那个地方,却毫无线索——底下也没啥通道,那俩究竟跑哪儿去了?

  怕就怕这也是虚空魔主的同党,则魔主将更势大难制,故此道教诸神才会匆忙设下圈套,谎称瀛洲有盘古秘宝出世,引诱魔主一党前来,打算围而歼之。

  所以魏文成虽然自称不清楚那二位的来由,但他终究是跟他们接触过的,玄女闻言,下手就必然谨慎一些,以免大战未息,再树新敌,反而旁生枝节。她继续罩定魏文成,瞥眼望了望鼍怪:“汝又有何冤枉?”

  鼍怪连连磕头,说我跟旁边儿这位一样,也是被迫上了虚空魔主的贼船,其实并无与二教为敌之意,相反对于灭世之说,始终不大感冒,所以才阳奉阴违,躲在这里不去增援瀛洲——还请上仙明察秋毫,念我多年修行,化人不易,饶了我一条小命吧!

  玄女威严的目光横扫这一人一妖:“汝等当真心生悔意,欲归正道耶?”那俩赶紧磕头,指天划地地发誓。于是玄女大袖一扬,即将魏文成收入袖中,随即望向鼍怪,轻叱道:“还不现形,更待何时?!”

  鼍怪闻言,赶紧一个翻滚,现出本相。于是玄女一脚踩踏上去,随即便以鼍怪为坐骑,腾空而起,复往瀛洲飞来。

  到了地方一打问,原来战事已然告一段落。通过诸神、罗汉的反复攻击,已经彻底占据了瀛洲,虚空魔主麾下党羽,包括曲墨封、钟爱华、蔡知和路易四大弟子在内,全都被殛作了飞灰,身魂俱灭。但虚空魔主本人却不是那么容易消灭的,玉帝、太上二人联手,再加上新近前来增援的释教阿弥陀佛,三个打一个,才终于将它击伤,镇压下来。

  诸神商量着,就应该在瀛洲上起一座塔,镇压虚空魔主,如此经过三万六千个春秋,才可将其彻底杀灭。但问题是……怎么起塔呢?那玩意儿得凡人来造,问题瀛洲岛上就没有凡人,也不可能千里迢迢从大陆上搬凡人来动工……

  魏文成被玄女收在袖中,身不能动,口不能言,眼不视物,只有耳朵还能继续发挥功用,听着就奇怪啊,镇塔必须凡人来造,这是什么道理?难道说,正因为如此,神仙才不能够彻底脱离凡人社会而独立存在吗?这设定也太诡异了……

  有尊神就说了,咱们可以引导凡人,一茬茬下海远航,到瀛洲来开荒辟土,等到聚集的凡人多了,到时候降下上天旨意,命他们起修镇塔,此事倒不为难——从来下界降妖伏魔,不都是这么干的吗?问题要凡人开辟蛮荒海岛,起码得好几十甚至上百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又该拿虚空魔主怎么办?若不能即刻镇压,就怕它逐渐恢复元气,再度起而作怪啊。

  商量来去,只得先暂且摄一座山来压着虚空魔主,虽然此举难保长久,压它个一两百年还是没有问题的。随即玄女建议,就让我刚收服的一人一妖,在这儿看守镇物吧。

  一是趁机观察他们,是否真的诚心悔悟,还是存有放出虚空魔主的妄想;二则那人类还与袁公所说两位异人有所接触,说不定那俩还会找上他来,我等事先安排眼线,或许能够揭穿异人的真面目——若是果然与虚空魔主无干,就方便在不起冲突的前提下,与两位异人做些沟通了。

  当然啦,商量最后这些问题的时候,魏文成的听觉也被屏蔽了,但他后来被放出桎梏,受命留在瀛洲岛上以后,光靠猜想,也能把诸神的用意琢磨个八九不离十。

  瀛洲岛的正中心,就此被摄来一座几十丈高的小山,以一块据说是天庭马厩里的拴马石立在山顶,作为临时镇物。魏文成和鼍怪被迫就在山上隐居,随时关注小山和拴马石的状况,若有异变,要及时向上天祷告,也就等同于向天庭汇报。

  自然,魏文成也交出了埋藏着的天书,玄女派天将前去挖掘、回收之后,就对魏文成说了,你从此不可再习虚空魔主的邪门歪道,否则必遭天谴!你老老实实修行天书上的法术,可保长寿,而且若是真有慧根,说不定百年之后,能成地仙之体。到时候对你的禁锢、惩罚也就算到头啦,经过考察无误,可能给你个土地或者城隍当当。

  魏文成心说完蛋,我一心修道登天,好脱离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谁想受魔主诱惑,结果一朝打回解放前,还被流放小岛,变成了“鲁滨逊”……此后就算再努力,也不过小小地仙而已……不过性命交关,他也没资格拒绝,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好在九天玄女竟然没有搜身,那件由女娲五色石炼成的法宝还在自己身上。

  就这样,五年之期匆匆而过,这一天魏文成正在拴马石旁盘膝打坐,突然间鼍怪从山下爬将上来,气喘吁吁地对他说:“岛上来人矣!”

 


第九十四章、掏洞

  这一年本为北周大定元年,但大定年号仅仅延续了一个月,权相、随王杨坚便受周禅,建立起了隋朝,改元开皇。下半年,隋以贺若弼为吴州总管,镇广陵,以韩擒虎为庐州总管,镇庐江,开始做渡江灭陈的准备。消息传来,江南震恐,很多富户往往举家南逃。

  其中有一条海船乘载着四十多人,本打算从江阴出航,驶往会稽,谁想到才出长江口,就突遇飓风,把船只一直朝向东南方向猛刮过去,海上漂流三十余日,食水将尽之时,才终于发现了一处岛屿,于是被迫登岸勘探——那就是传说中的瀛洲岛。

  这是在诸神引领下,登上瀛洲的第一批凡人。

  因为船只损毁严重,而船上残存人士中也并没有谁掌握了修船技能,无奈之下,这些人只好就此留在了瀛洲,开荒垦殖。魏文成和鼍怪原本冷眼旁观,后来魏文成闲得实在无聊,干脆下山去与那些凡人交流,并且施法相助他们垦荒。鼍怪心中不解,暗问魏文成:“以法术相助凡俗,此群神所允者乎?”

  魏文成朝他笑笑,说神仙们也没有禁止咱们这么做不是吗?神仙的意思,是要逐渐增加岛上人口,然后暗示凡人们建塔以镇压虚空魔主,那咱们帮他们尽快落地生根,不正中神仙们下怀吗?有何不可?

  鼍怪连连摇头,说这也只是你的私心揣测罢了,就我看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它始终不肯露面,凡人们也不知道山里面还住着这么一个大妖。

  魏文成在凡人面前,自称是海外修行者,他打扮怪异——自从离开少林寺以后,始终就没把头发再留起来,一直是短发寸头——但语言却能相通,凡人们初始惊愕,等魏文成伸手相助后,逐渐也就熟络了起来,尊为“仙长”而不名之。

  陆陆续续的,又时常有凡人漂流到瀛洲,这股被迫移民的势头一直延续了整整八年方才结束——最后一拨人给出的大陆方面消息是:“北虏已入建康矣!”魏文成明白,那是杨广率军渡江灭陈,从此中国南北统一啦。想到这般历史大局,自己竟然不能亲身参与其中,就连呆在少林之类的地方远远旁观都不可得,不禁黯然。

  想想诸神利用南北两朝最后的战端往瀛洲输送人口,倒也深谙时局,真正是顺势而为。估计这事儿还不能完,再过不了几年,就又该隋末大乱了……不过自己所知道的隋末割据势力,什么王世充啊、瓦岗寨啊、窦建德啊,貌似都在中原地区,最南边儿的杜伏威,也仅仅割据江淮间而已,江南地区究竟如何,竟然一无所知——还是读书太少啊!

  这会儿岛上已经汇集了三百余人,而且开始生出了第二代,靠山濒海,渐成聚落——不过按照神仙们的意思,群策群力造一座哪怕是木塔出来,都还嫌人手不足。魏文成平素居于山顶,时常下山去凡人村落游荡,帮助他们抵御风暴、海潮,以及勘测水源、砍伐巨木等类事,其本意也不过聊为排遣愁怀罢了。

  因为得自虚空魔主的功法不敢再练,也不敢再用,而天书上的术法,他早就已经练得熟了,难以寸进,整天只能呆在山顶吸纳天地之气,一点一滴汇聚真元,提升境界,往往事倍而功半,人生变得索然无趣。他心说我就如同笼中鸟一般,也不知道这般禁锢何时才能到头……若命土地、城隍,我现在就够资格做啦!

  所谓天书,不过道教一些基本原理和法门罢了,本来就造不出天仙来,能否造出地仙,还得看各人悟性。魏文成悟性很高,早就已经把天书给背得滚瓜烂熟了,这手拿一本小学教材,你再怎么天资聪敏,再怎么努力,终究也考不上大学不是?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浪费人生。

  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帮忙凡人垦殖,特意给自己找点儿事情做呢。

  然而法不可轻用,魏文成要是真把凡人们的工作全都包办了,就只能养出一群懒汉来,代代相传下去,一万年都不可能帮诸神造塔,所以他只是在凡人实在搞不定的时候才会出手相助。问题等到村落既成,人口开始正常繁殖之后,需要魏文成出手的机会就越来越少啦,他也就是跑去跟凡人们聊聊天,喝喝酒,尽量保证他们风调雨顺罢了。

  且说这一日,他正在凡人村落里跟几名耆老喝着小酒打着屁,忽听村口喧嚷声起。几人心中疑惑,缓步前往打问,就见一个小牧童满脸都是鼻涕、眼泪,抱着脑袋正蹲在地上发抖呢。旁边村民见到魏文成,各自大舒一口气,说好了好了,仙长来了,还请仙长救我们一救哪!

  魏文成好言安抚众人,询问缘由。那小牧童还哆哆嗦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