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调教太平洋 >

第856章

调教太平洋-第856章

小说: 调教太平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从美国政府四个月前答应放下武器后,中国军队便如蝗虫一样迅速进入了北方的每个城市,占领了每条铁路,而这条同样被保存下来的铁路也见证了一个国家的疯狂和另一个国家的衰败。

    疯狂的是中国人,他们正是通过这条铁路线,在短短的四个多月内,包括卡内基钢铁公司、西屋电气公司、梅隆财团名下的军火公司、杜邦美国公司、芝加哥财团等等数百家企业,数以万计的技术人员和家属,以及以万吨计的机械、设备通过这条铁路被源源不断来往的火车带到了纽约,带到巴尔的摩,并从那里装船被运走。

    如此巨大的损失,让所有人心痛的同时也在告诉人们,南美战争后的繁华已经散尽,半个世纪累积的财富已经成为了别人的玩具,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彻底失败。

    大家抗争过,抵制过土匪般的抢劫行动,匹兹堡钢铁托拉斯们甚至还鼓动了工人抗争,但谁也没想到那些开始还比较礼貌的军队会毫不留情的开枪,哒哒的机枪声中数以百计的工人倒在了血泊中。

    更让人寒心的是,因为军队都被看押再也无力抗争,更担忧激怒中国带来更大人员损伤的美国政府在枪口面前最终选择了沉默。

    这种漠视让人寒心,最终大家也只得停止无畏的对抗,鲜血和尸体清晰地告诉了每个人,美利坚合众国已经失败,这些仅仅是为轻启战端付出的部分代价,更大的代价则在伊斯坦布尔争吵着。

    所有人都在预测,都在等待那份该死的合约公布的时刻,他们想知道,美国最终还能剩下什么

    搬迁还在继续,每隔几分钟就有一班火车从五大湖地区前往纽约,这种效率让人诧异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暗想,中国军队难道受过专业的搬家训练?

    上帝啊,据说被他们去过的哪些地方,老鼠都会哭泣

    当越来越多无助的看着赖以为生的工厂被搬空,看着仓库空空荡荡不知所措时,一场忽然驾临的大瘟疫,更是让整个美国都鸦雀无声。

    火车再一次开始启动,前往纽约的道路越来越短,沃德和大家一样,安静而认真的看着外面熟悉的画面,都希望把这一切牢牢记在心中。

    可当火车进去匹兹堡市时,一幕画面却让所有人都呆住了,女人们紧紧地抱着孩子潸然泪下,而男人们全都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浑身都仿佛被抽掉了骨头般。

    匹兹堡已经成为了白色的海洋

    窗户上悬挂着白布,穿着白大褂的红十字会志愿者和医务人员带着白色口罩,在这些代表有人患病的白布门口进进出出,空地上,教堂里,学校里全都是一间间用于治疗的临时白色帐篷,还有数也数不清楚的白色的。。。。。裹尸布

    一路过去,昔日繁华的匹兹堡已经空空荡荡,整个城市都仿佛睡着了般,透着让人心悸的宁静,大街上除了不时巡逻而过的中国士兵和军车外,就只剩下麻木的扛着一具具死尸眼光木然的志愿者。

    不远处的山坡上,更是竖起了无数简陋的墓碑,远远看去就仿佛地表被插上了一层密密麻麻的木签。

    整个城市,就如同死去了一样

    上帝

    为什么会这样?难道上帝认为美国遭受的惩罚还不够吗?

    面对这一切,所有人都无言以对。

    铁轮和蒸汽机的交鸣,成为了这个世界唯一的声音,往日里跟随着火车奔走的孩子们不见了,忙忙碌碌的街道不见了,商场不见了,有轨电车也不见了

    车厢内的人开始慢慢地坐下,外面的世界已经让他们无言以对。

    突然,就在这个时候

    一个黑色的声音撕裂了眼球。

    那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本该在学校里的他,此刻正沿着大街拼命地奔跑着,从他的不住张大的口型可以看出他在叫喊。

    让人惊讶的是,随着他的叫喊,无论是扛着死尸的志愿者,还是眼神麻木的稀少路人,或者是那些悬挂着白布有病人的房子前,全都停住了脚步,或者从屋子里钻了出来。

    人越来越多

    匹兹堡仿佛一座被他唤醒了的沉睡了千年的城市,人们像木乃伊一样钻出了阴暗和潮湿,步入了阳光里,抬着头,望着阳光,享受着。

    发生了什么?

    火车的速度并不快,所以沃德和大家能很清晰的看到原本寂静而空旷的城市里出现越来越多的身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匹兹堡怎么了?

    那个孩子,还在继续的跑着,似乎不知疲倦。沃德看着他,甚至有种跳下车抓住问清楚的冲动。

    就在这时,一道电流声从守卫在列车两节车厢接口处的士兵身上响起,沃德和大家都看到,这位背着无线电的士兵在大声嚷叫了几句后,猛然僵住了。

    是的,他凝滞了

    直到足足十几秒钟后,他才突然地跳了起来,大笑着疯狂叫喊了起来,他的叫喊和外面那个孩子一样有着神奇的魔力,因为他唤醒了所有看守的中国士兵,他们叫着,拥抱着,欢声雷动

    甚至车顶上,都传来了跺脚跳跃的响声。

    随后,一个爆炸般的消息便传遍了整列火车

    战争结束了

    三个小时前,吸引了太多人关注的伊斯坦布尔会议,以协约国代表们集体在那份让所有协约人都痛心,都哭泣,都落泪的“和平条约”投降书上签字,宣布终结





''



    是的那一块块被割让,被出售,被从身边带走的土地,还有一串串在普通人耳朵里近乎天文般,需要几代人去辛苦努力赔偿的金钱数字,让所有协约人都呆若木鸡。

    然后,战争毕竟是结束了大家有理由高兴,因为笼罩了世界51个月的枪炮,爆炸、硝烟、鲜血和死亡,终于终于远去了,人们终于可以回视身边,安安心心的对待发生在身边的这场世纪大瘟疫。

    ……………

    ……………

    斯卡帕湾中央,英国皇家海军最重要的北海锚地内,罗德尼号战列巡洋舰桅杆上那边圣乔治旗在上万士兵的注视下缓缓被降下。

    水兵们虔诚的抱着旗帜,叠成整整齐齐的方块,然后将它交到了汉米尔顿的手中。

    紧接着,一枚礼炮从战舰上腾空而起。

    然后整座海湾都仿佛炸开了锅,无数的爆炸声从海湾内响起,罗德尼号、安森号、震慑号、咆哮号、黑王子号、皇家橡树号。。。。。。。

    一艘艘战舰在硝烟中爆炸着,从最大的主力舰到最小的鱼雷艇,92艘皇家海军舰船打开了通海阀,点燃了被安防上舰体内数以吨计的炸药。

    水兵们围在岸边,站在救生艇上,潸然泪下。

    海湾外,捏着刚拿到的英国已经投降的电报的希佩尔目瞪口呆,数以万计的德国水兵在数十门岸炮的威慑下只能傻傻的看着远处硝烟漫天,看着那些应该拿来赔偿的英国舰船一艘艘消失在海面上。

    1918年10月21日上午8点,在得到《伊斯坦布尔和平条约》签署后,英国皇家海军总计92艘大小船只全部自沉在斯卡帕湾锚地内

    。

    。

    。

舰船篇 871 我们,胜利了!

    871 我们,胜利了!

    “你个没用的吃货”

    何老汉驾着牛,怒气冲冲的挥着竹条不停地击打拉车水牛的屁股,身后的车板上堆放着几只鸡笼,肥壮的老母鸡似乎还嫌不够闹的,一个劲扑闪着翅膀。

    一路上何老汉的嘴巴就没停过,他今天是有些不开心,全都是因为刚结婚的小儿子闹的。

    自打十年前新政府在香山各家各户推广种植龙眼,还保价回收后,家里的条件是一天比一天好,不仅盖起了瓦房,三个小子还都说上了媳妇,那时他何老汉逢人便说新政府好。

    可今个小儿子成了亲后,却在媳妇的鼓捣下要去那个啥澳大利亚,还悄悄去政府登记连手续都办好了。

    这个小王八蛋

    何老汉又挥了一竹条,他实在是想不通,香山有啥不好的,自打政府推广龙眼种植,还帮着育种养苗保价回收后,四里八乡的大姑娘谁不想往这边嫁,省城人如今听说香山都得高看两眼。

    可现在倒好,这小子放着好好地龙眼不守着,要远赴海外,听说那地方光是坐火轮就要大半月的,这要是自己出点啥事岂不是连回来送终都不肯能了嘛

    “迟早把你卖了肉。”

    见到日头越来越高了,何老汉也顾不上气了,虽说他不想小儿子去那么远,但儿要走了,自己这个做爹的总不能啥也不管,于是一咬牙把家里养的几十只鸡全给带了出来,就是想多卖点钱给小儿子留着防身,最起码到了那边万一没啥好也不至于没钱坐船回来。

    眼看着就要入城了,身后突然响起了一阵滴滴的喇叭声,何老汉连忙牵住缰绳避开半条道,这才扭头看去。好家伙,一长串看不到头的汽车正沿着新修的洋灰路开来,光看着架势就知道绝对不凡。

    何老汉也不是没见过汽车,这些年各地都在修路,汽车也逐渐的多了起来,村里几户能折腾的也买了卡车来回省城拉货,听说这一个月就能挣八九十呢。

    但这么大架势的车队还是把他和路人都镇住了,尤其是最后一辆辆军车更是让大家心底寒了下,看着坐在车上荷枪实弹的士兵,都在想难道外面仗打输了?那帮鬼畜又杀回来了?

    可不对啊昨个不是还说就等着洋鬼子投降了吗?

    一辆接着一辆的军车让大伙纷纷议论了起来,等到车队全部过去后,大伙也纷纷加快了脚步往县城里跑,准备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

    何老汉也不由自主的加快了动作,等到进了城才发现,刚才那些士兵早已把各条路都给堵死了,每个进出的人都要详细检查。

    这是出了啥事?

    “真的?纪老三,这事可不是玩笑。”

    “我说六哥,这我还敢瞎说吗?李大人还乡这事早就在省城传遍了,县城里那所新建的中学知道不?那就是李大人出资建的,这次回来就是专门回来祭祖,还要给学校揭牌的。”

    “我的老天爷诶,那我可得去看看。”

    “走,一起。”

    何老汉在旁听得糊里糊涂,见到两人要入城了,连忙扯住问道:“两位先生,你们说的老汉我怎么听不懂呢?这是出什么事情了?”

    “哈哈。。。。。。叔,今天我们香山有大喜事了。”

    “大喜事?”

    “李大人知道吗?就是前首相李恩富李大人。”

    “知道,这我知道,李大人那是万岁爷的宠臣,是开国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老汉连忙点头:“他还是我们香山人呢,前几天我还看见李老太爷在县城里遛鸟呢。”

    “叔,现在那还有什么宰相,改叫首相了。”

    “哦,对对对,看我这把记性,我家老2当兵回来还和我说了呢,现在得叫首相。”

    “叔,今天我们香山可是有大喜事,李大人要回来祭祖,而且还要给县里新建的中学剪彩,哦,就是主持开学仪式。”

    “真的?李。。。。。。李大人要回来了”何老汉嘴皮子都不利索了,哆嗦半天才追问道:“是给县里那个大学堂主持开张?对对,看我老汉糊涂了,那个学堂不就是李老爷家建的嘛。”

    “呵呵,叔,那不是李老爷建的,是李大人自己通过募捐筹款办的,怎么说呢,就是李大人建的,要让我们香山更多人读书识字。”

    “好,好啊,那可是大好事老汉我也得去看看。”

    何老汉跟着两个年轻人过了检查后,便急匆匆的架着牛车赶往了位于县中央的新学校,等到了那里一看早已是人山人海,数十辆刚才见到的小汽车已经停在了那里,而且还有很多衣襟上绣着金龙图案的士兵在保护。

    何老汉见到,校门口一位中年男子正不停地看着手表神态紧张,看样子应该是李大人快到了,所以也就忘记了卖鸡的事情耐着性子等。

    新任广东省教育司司长的陶成章又看了看手表,扫了眼围在外面的人群有些担忧,本来这不过是比较普通的首相学府建成仪式,却没想到今早得到消息皇上也悄悄来了,这可把省里的政府官员们忙得够呛。

    大家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地是皇上驾临广东,虽说这些年皇上去过很多地方,广东也来过多次,但基本上都是微服私访,而这次却一改传统高调出席前首相募捐的学校建成仪式,除了是给李恩富撑场面外,也是在告诉大家即使战争还没结束,皇室和政府对教育的态度绝不会变。

    陶成章本人也是很兴奋,因为他曾经是李恩富时期的首相秘书,这回能重见老上司,还是在这么多政府要员面前,对自己的仕途也是大有帮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