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调教太平洋 >

第480章

调教太平洋-第480章

小说: 调教太平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缺制造炸药的材料,同时因为这条消息内含有谈判的价格信息,所以驻法大使立刻通过渠道联系了俄国,以更低的价格得到了这个大订单。

    除了这些外,之前的智利战列舰采购争夺中,也是金雕号在古巴外海截获了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代表通过有线电报发往美国,再从美国转无线电发往英国的谈判报价,才使得装备部主动让出了十万英镑优惠,打劫了这两艘战列舰的大生意。

    这套大功率的被动监听设备,就仿佛给雪雕号插上了一双顺风耳,每天都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有用或者无用的东西。

    除了监听和侦查外,雪雕号还肩负着向国内迅速转发这里的消息,由于在欧洲和大西洋缺乏基地,无法建造固定的大功率发射台,所以想要及时把这里发生的事情传回去,就需要雪雕号这样的移动转发站。

    不过也正是这上面机密的尖端技术,使得全部四艘金鹰级电子侦查舰变得非常敏感,为了安全不仅设置了多个通海阀,甚至还安装了内部炸药,在必要时可以迅速的将整艘船最核心的部位炸成碎片

    这个措施,也迫使海军部将编制稍微改变,在别的军舰上,官衔最大的肯定是舰长,但在这里,米宁这位海军情报部的电子侦察上校才是真正的主宰者。

    步入宽阔的二号电子舱,一排排整齐的电台正不断发出滴答声,二十多位电子官带着新颖的大耳脉,用他们的耳朵监听着整个世界,这就是被动式监听的终端,在这些终端边上,各自连接着一个摆针式记录仪,可以自动的将信号转化为波浪符号,根据这些特定的符号,情报部就可以区分出信号是采用了那种波段,分析出欧洲的无线电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这是十年前从未想象过的世界,如果有外人来到这里,肯定会认为是来到了未来,精密的第三代跳频电台,自动加密的大功率转发电台,强功率全频谱干扰发射机,针式分析仪记录仪,被动监听电台,还有刚刚研究出来不久,可以发送实时照片的传真机。

    甚至在最紧急情况下,米宁可以直接和皇帝陛下进行无线电语音通讯,但由于那样做非常可能被密布欧洲无线电爱好者和其他国家监听到,所以这只能在最紧急的情况下使用。

    而这里的所有人都知道,如果米宁拿起那门红色电话机,则代表进入了战争或者是雪雕号即将沉没

    在外面,人们可以通过一艘比一艘大的战列舰感觉到技术的进步,但在这里,只有那一双双竖起的耳朵明白,帝国如何强大。

    为了将这些高精密最尖端的设备发挥到极致,他们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大学毕业,都至少经过了三年的培训,需要掌握至少三门外国语言,而且还需要取得专门的操作证书。

    所以就连米宁有时候也觉得,自己掌握了一支最高知识文化的特殊军队。

    看着一位位戴着耳麦的监听员,他笑了笑,准备去舰桥和舰长商量一下接下来的航行路线,正当他准备转身时,03号监听电台位置上一只大手陡然举了起来,然后在所有人注视下缓缓握成了拳头。

    这是个特殊的手势,意味着这位监听员接收到了一段有价值的信息,必须要舱内尽可能保持安静,也正是这个动作,让米宁停住了脚步,嘴角又挂起了一丝笑意。

    其实他很喜欢这样的工作,就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凡有新人结婚就躲起来听墙角的年代,有种说不出来的奇怪感觉,反正每次见到这个手势,大家似乎都会变得很兴奋,就如同见到了猎物的猎犬。

    舱室内瞬间的安静了下来,所有目光都投到了那位正在记录的监听员身上,只见到他飞快的在便签上书写起来,将一个个听到的信号转化为各种符号。

    这就是技术领先者的好处,由于新华是无线电发明国,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也是唯一出口国,所以专门制定了一套无线电使用程序和手册。

    由于目前全世界超过七成的无线电台都是新华出售的,所以这套规则和使用手册迅速的成为了唯一的无线电国际标准,并且还注册了专利,所以监听不加密信息和翻译工作非常轻松。

    时间一秒一秒的过去,米宁自己都没发觉已经走到了那位监听员身后不远,当他最后快要靠近时,监听员已经迅速的摘下了耳机,将纸条递给了专门的翻译员。

    一分钟后,翻译结果出来了,电文。

    “摩洛哥发生暴*,德国一艘炮舰抵达,并与法国海军发生对峙,有战争危险,请速派船来接我们离开”

    署名加尔斯。

    加尔斯是谁?是商人还是某国的侨民?这个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通过民用电台发出的这个消息的前半段。

    德国炮舰和法国海军发生了对峙,并且有战争的危险

    “通知舰长,调整航线,我们去大西洋,中午前必须通过直布罗陀海峡。”

    “三次加密,把消息转发回去。”

    “联络兀鹫号,尽快从古巴赶来帮忙。”

    “三极警戒,启动五号发电机增强功率,打开所有监听频道,重点监视英德法三国所有信号源。”米宁的话语虽然急促,但依然保持着惯有的节奏,对雪雕号上所有人来说,三极警戒不过是一次小小的演习。

    但他们并不知道,当电报被连续加密三次后回到国内,转到了李默手里后,他却深深地松了口气。

    没人比他清楚,摩洛哥危机预示着什么,这个事件可以被称为一个分水岭,当威廉二世在英法强大的联手压力下被迫离开曾发誓要保护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土地,看着仇敌法国和摩洛哥签订了《非斯条约》,发出了“德国将不再退让的”的信号后,欧洲的造舰竞赛终于演变为了两大军事集团的正面对抗

    英国出于自身利益,在最危急关头,不惜以武力威慑支持法国,强化了《英法协约》以及《三国协约》的紧密关系。由于对德国的扩张的敏感,三国协约真正的成了军事联盟。其后,英国更与法国协定,让英国海军防卫英吉利海峡,法国则保卫地中海。

    对李默来说,那艘载有最灵敏耳朵的电子侦查舰带来的消息,让他也稍稍松了口气,至少说明他还能再把握一段段时间的未来,大战已经不可避免,更重要的是,因为摩洛哥危机使得北非开始动荡,让意大利看到了机会,看到了运用保护侨民这个好借口

    。。

    。。

舰船篇 四八五 北非上空的鹰(第一季)

    四八五 北非上空的鹰(第一季)

    @@@@@@@

    “1911年10月20日,晴”

    “又是个晴天”

    “说实话,我从未如此讨厌过晴天这个该死的地方,一年里几乎全都是晴天。”

    “虽然这里的条件很好,上面想尽了办法让我们吃好穿好,但我还是想家了,每天在天上孤独的飞行,连只鸟都看不到,这让我非常难过,其实大家都在想,可我们也不知道何时能回去。”

    巴士拉油田内,木板搭建起来的宽敞仓库里,年轻的飞行员朱斌侯站在飞机边上,用机翼当桌子,埋头写着日记,厚厚的日记本里记录着他从出发到抵达这里足足一年多的生活经历。

    当他写到一半,咬着笔尖,绞尽脑汁想词时,洪亮的声音从仓库门口响了起来,只见到队长田云带着几位飞行员走进了这个大停机库,一边走还一边和身边刚来不久的第二批菜鸟讨论飞行技巧。

    “不对。”

    “你拉操纵杆的动作太大了,所以才会导致机身快速旋转,必须轻轻地拉,动作尽量柔和”

    “滚蛋,说什么都扯到娘们,娘们要柔和吗?”田云一脚踢走了饶舌的菜鸟,指着最近的空勤大喊道:“小何,你记得一会把7号机发动机用润滑油擦一遍,这沙子,真是害人”

    “还有你,马俊,你个混蛋,在天上看到女人了吗?那么猴急另外没事别玩低飞,这里的沙子太细了,容易损坏桨叶和发动机别扁嘴巴,这次出来就属你最糟蹋,你瞅瞅,换了五次发动机了”

    “国盛,别笑,你四台,也好不到那里去再这么干,我把你们都踢回去”

    抱着厚厚的飞行计划表,田云从每一架飞机和机组面前走过,嘴巴不住的唠叨着,简直比碎嘴的婆子还厉害,这让机库里笑声多了起来,气氛也逐渐的热闹起来。

    田云心底微微一笑,他这是故意的,在异国他乡里要想保持士气,就必须不断地寻找各种办法解压,他知道手下这帮没心没肺的混蛋,有时候骂他们一顿反而心里舒服不少。

    一年来,为了维系这个所谓的爱好者飞行基地运作,空军司令部想尽了办法,除了通过油轮带来各类家乡的消息和小吃外,每个月还会带一次书信来。

    但这里毕竟太遥远了,所以还必须通过这种小手段刺激大家。

    自从去年底以飞行爱好者名义来到巴士拉大油田后,他和这些伙伴就一直躲在这里测试飞机性能,由于害怕太暴露,所以每次最大只能起飞五架飞机。

    说实话,他至今也没明白上面为何把他和从空军各团中挑选出来的好手派到这里了,不过这一年总算没白来,最起码在沙尘和烈日的摧残下,发动机得到了一次大考验的机会,随着问题不断暴露,国内送来的发动机功率倒是一次比一次大,目前这批竟然突破了四百马力,简直是个奇迹

    “看来还是要多消耗才行就不知道送回去的那几百台报废货,会不会让后勤部哭鼻子。”田云干笑两声,走到了自己心爱的座机前,可当他看到光洁的机身却叹了口气。

    龙翼没了

    龙翼是空军的新标志,原本空军选择的是一对鹰翅,但后来大伙觉得和陆军的双头鹰容易混淆,司令部就找到了几位书画大师,结合了西方和东方风格,设计出了一对带着烈火的龙翼,送交给皇上审核后,皇上又在翅膀中间加了个金灿灿的龙珠。

    当双翼夺珠的徽标首次被画在飞机上时,所有人都是大声叫好,因为这代表了空军正式成为了巨龙之国的翅膀,而且龙翼和龙爪都是龙身上的宝贝,最起码也让空军底气足些,不至于被海军压的不敢抬头。

    新华的天空,已经插满了龙翼,虽然西比路岛之战后,各国也加强了对飞机的研究和使用,但根据目前空军情报部统计,截止去年,欧洲五大军事强国总装备的军用飞机也不过200架,而美国更是只有十五架,可新华却早已组建了专门的空军,而且还首次出现了海军航空兵建制,全国加起来的军用飞机多达六百架,专门的军方飞行员更是突破了三千大关。

    可这里毕竟不是可以自由飞行的国内空军基地,所以空军龙翼标志被禁止使用,幸好司令部总算没亏待自己,起码让带来了面前这架F3秃鹰。

    正式编号后,当年他驾驶的第一代猎鹰被编号为F2战斗机,而这架F3脱胎于猎鹰的改进型,除了使用了更大马力的发动机外,还稍稍修改了机翼形状,采用了流线型的机身,但总体并没有质的变化,所以原本定型时准备使用F2乙这个称呼,但最后空军还是决定让它单独编序。

    目前在这里一共有四十八架F3秃鹰,为了利用这次机会,尽可能的测试飞机的各类子系统,不仅带来了十多位技术专家实地观察,还所以分别采用了长春发动机厂的星式发动机和汉阳发动机厂的直列V型六缸发动机。

    除了发动机外,机翼也修改过两次,翼襟动作筒也改过一次,传动连杆更是修改了五次,最后国内甚至直接把第一批飞机全运了回去,带来了面前这批全新的F2秃鹰。

    不过这并没有让大家太高兴,为了保密,单独的语音电台被拆掉了,无电线导航仪拆掉了,最可恨的是,那帮混蛋把皇上发明的,被誉为空军最大秘密武器的同步射击器也给拆掉了,目前的唯一武器就是架在座舱前超过了螺旋桨高度的轻机枪。

    同步射击器可是个大宝贝,它利用了凹凸齿轮和连杆,和螺旋桨转动形成了同步,解决了机枪开火后经常打坏螺旋桨的**烦,所以这东西绝不能出现在此刻的还没安装武器的欧洲。

    田云爬上了自己的飞机,坐在椅子上看着简化太多的座舱,实在是无可奈何,司令部把自己这些人派到这里,到底是测试新装备,还是看自己这些人不顺眼,干脆流放拉到?

    随着队长的大喊,机库内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一台发动机被吊出检查,为机械连杆上油保养,检查轮胎充气情况等等。

    但就当大家都埋头工作的时候,外面突然响了的大喊声:“飞机两架,四点方向”

    声音,瞬间就让机库如炸了锅般喧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