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少年武宗 >

第44章

少年武宗-第44章

小说: 少年武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基本功扎实无比,以兵家五部功所练,臂力也是充沛的很,可是跟对方比,竟然弱了不少。

    “好,拳假功夫真,力大强三分。就凭你这一手劲力,是有真功夫的人。”

    本来以为要是一场大战,谁知道邱坤一触即停,董广一交手,也明白了对方是搭手的意思,所以并不追击。

    “你既然不是来踢馆子的,那就不需要大战了,咱们用武者之间最常见的搭手方式,而且搭手切磋也比咱两个比武安全得多,都能合理的控制好自己的招式。”

    邱坤出了董广的疑惑,出口说到。身子已经稳稳立在地上,就像一块大石一般,不动分毫。

    两个人一旦打斗起来,那么功夫就没有那么好控制了,如疯似魔之中,不了哪个受伤致残。

    “听说工字伏虎拳的桩功很稳,邱总教练不如让我见识一下。”邱坤想要就这样停手就行,但是董广的心愿还没达成,怎么可能就愿意这样结束。

    “咦,你这家伙,哈哈,好,那咱们立个地界,搓上几手,拼拼桩功。”邱坤本来认为自己给董广留了个脸面,以为他会见好就收。没想到董广竟然还想再比比!

    邱坤提的这种方法正合董广的心意,董广也是这样想的。桩功又叫做腰马功夫,所谓画个地界,就和孩子玩的那种立地不动,两个人互相推对方,谁的脚动谁输,这种游戏有些相像。

    只不过武术家的立个地界,搓上几手和孩子不一样。两个人是在固定的方圆两米左右的范围内,可以活动脚步。

    这种说法似乎只是一个比斗,实际上却包含了两种比斗内容。第一种比斗内容为抢线。

    董广一下子想到了自己以前到的父亲的笔记。

    “立个地界,抢线,我好像在老爸的笔记里面过,两个人双手背于腰后。以脚步和腿去触绊对方的腿脚,或者逼迫对方让步。在这个过程之中,迈步起脚要像正常走路一样,不可以踢腿袭击,或者踩跺对方的脚,也不可以用手肘攻击。规则是这样吧?”

    董广出口问了一句,防止自己了解的规则,跟邱坤这儿的不一样。

    “对,但是可以用肩膀挤靠,这是在规则之内的。也可以在圈子之中,加快自己的脚步速度去撞击对手,这也是合理的。

    能用自己的脚步和身体去逼迫对方挪位,两个人可以在这个方圆两米的圈子之中任意活动,谁的脚步出了这个范围就算谁输。既然你也知道这个游戏,那就不用我再多说了!”

    “这孩子知道的倒是挺多!”邱坤有简单补充了一些内容。

    这种功夫不比其他,只比腰马的稳固牢靠。谁的桩功好,谁站立的就稳,就不会被挤出这个圈子。

    这是老一辈武术家弟子交流的时候,所玩的一种游戏。甚至有传说,上古之时,一些道士踏罡步斗的禹步,也是从这种游戏之中衍生而来,但是真真假假,没有人知道。

    “那你们说的搓上几手,也不是搓麻将吧?”刘可听这两个家伙说话有意思,就也插了个嘴:“要是搓麻将的话,现在咱们正好能凑四个人!”

    邱坤和董广不由笑了出来,董广这个时候不好开口,邱坤却没什么顾忌,严格说来,他在道馆联盟的位置,还要比刘可略高一些呢。

    “哈哈,你想多了,刘可,搓手,不是搓麻将,而是这个比赛的第二项内容,就是我们两个人在拼完桩步之后,在之前所立的方圆两米的圈子范围之内,以手对手,既拼力量,也拼手速快慢,这个时候脚步也同样是可以随意移动的,但是只能在圈子之中移动。董广规则是这样,我说的没错吧?”

    邱坤说完以后,又问了句董广,防止两个人所知道的规则有偏差,因为地域不通,古代很多武术类的游戏,技巧。在不同的地方,也形成了不一样的规则。

    有的门派在进行这种搓手交流的时候,不允许用手拉扯对方的衣服,也不允许使用擒拿的招式。同样也有的门派允许在搓手的交流的时候拉扯对方的衣服,使用擒拿如鹰爪门。

    “对,您说的和我知道的一样,这个游戏号,范围虽,却能全面考验到咱们俩的功力,还有在练武过程中的手眼身法步。”董广答道

    “好!那咱们立个地界。”董广回答之间。邱坤已经站到了一个太极阴阳图的旁边。

    他们显然不是第一次进行这种搓手比试了,已经备好了地界。

    董广虽然从父亲嘴中了解到这个游戏的规则,但是却只跟何毅玩过几次,对这种规则并不熟悉。邱坤在这种条件下倒是占了一些便宜。不过功夫在身,董广没什么好怕的。

    董广一步踏进圈子内,两手背好。在没有踏进圈子之前是不能快步冲撞的,否则就违反了游戏规则。

    这个时候邱坤也已经进入了圈子之中,两手背好。

    “开始吧!”邱坤嘴里轻轻一句,接着两个人就盯着对方的脚步移动起来。

    董广走的是兵家拳一往无前,步步紧逼的起势。这是兵家步法所特有的特征。

    而邱坤的步子竟然有一种‘人来随他来,人去随它去’的意思,工字伏虎拳中,有‘鱼’‘鳖’‘蟹’‘虾’四法,其中鱼指的是身法,鳖指的是腿法,蟹指的是手法,虾指的是退法,退中有进。南拳之中有‘虾退狗宗身’的说法。

    邱坤现在的身法,就包含了南拳之中的虾退和鱼游二法。

    董广步子竟然追不到他的步子,眼着他就要退到圈外,谁知道邱坤竟然一个转身回撞,见力得力,让董广处在了最前面,走圈画圆。反而让董广陷入了一个比较危险的程度。

    董广这种条件下必须冷静,把自己的连环拳步法练习纯熟,化去这种范围追步的直来直去的气势。

    自从连环拳打法的步子练到身上,董广从来就没认为自己的脚步化得有什么问题,现在一时能放不能收。他这才明白过来,自己的步伐原来还存在着问题。

    《去笈七签》: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

    这是大好的时机,邱坤自然不会留手。所谓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个生活道理,在这个拳术游戏之中竟然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一个的游戏,竟然包含了这么多道理。

 第七十三章 兵家五派

    左腿前迈,后腿蹬直。Ωヤノ仯讥帷。!!#窭ひ桓龉骄筒宓搅硕愕耐蜗隆4乓桓霾嗌淼亩タ琛

    他使用的这招,正是工字伏虎拳之中的常见步法之一,也是武术套路之中最基本的两大步伐之一,弓步。

    前腿为弓身,后腿为弓弦。上半身如箭斜撞过来。因为在这个游戏之中,邱坤是不能用手,或者起腿的。

    董广身子被撞到,一个阻咧。向前微微挪动了一些。“好大的劲,我该怎么办,对了,连环拳龙折身的步子。”

    龙折身,本是连环拳之中的一式防御之招,此招有两个名称,按象形取意则名为“浪子回头”,如果按照易经方位,则取名“龙折身”。

    对应易经之中: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但是董广此时不能用手,也无需用手,步子一斜,身体一转。一个龙折身换胯,缓劲,他的后腿紧紧地擦着圈子的线,这时候身体正面恰好顶住邱坤的撞击。

    董广的右脚微微往前挪动,离开后面的圈线。左脚在前猛然发力。整个人似要往前冲撞的时候,身体却突然一转,肩膀一带。

    《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邱坤也做好的抵挡的准备,身体在不由自主中微微前倾。却突然被董广转身的肩膀一带,发劲的方向错误。

    “再前进之中,突然转身。这样我能形成的冲击力,实际上会更大一些,而且能把邱坤的力量化掉一部分,邱坤撞击的力量就没有办法达到我的身上了。”

    这是董广在格斗之中的本能反应,脑子转的飞快。

    邱坤的桩功果然不错,董广自打练拳以来,从单腿站开始,虚步单腿站、闭眼单腿站、闭眼虚步单腿站、无极桩。经过这五个层次,五个阶段的练习,桩功竟然才略微高于邱坤一点。

    邱坤肩膀被董广带住,身子一侧,后脚脚步不由微微一进,这个时候两个人都已经离圈外很近。

    “哈哈,来我们的功夫不相伯仲啊,刚才是我你了,董广,停手如何?”

    邱坤一声大笑,这虽然只是一个步法争斗,但是到现在已经显而易见的可以出,两个人的功夫都在明劲之内。

    “邱教练腰马功夫扎实,步法灵活,进入明劲的时间比我董广长,经验老道,这个游戏,正好我能多向您学习一点,所以咱们还是比完吧!”

    董广在撞击过之后,两个人的身体这个时候已经形成了一个接近于平行的状态。

    不过稍一折转,依然是董广自己的身体朝向圈外,这时候更加不利的,仍然是他。

    “既然你还想再比会儿,那就继续吧。”

    邱坤身体微微一蹲,随之一脚向外铲出。董广在身体前撞后,左脚并不停留。紧接着斜上了一步。走了一个圆。

    两个人的身体这时候在空中俯瞰,正好构成了这个太极图之中的曲型分割线。一阴一阳,一正一背。

    邱坤所用的正是工字伏虎拳之中的铲脚马,工字伏虎拳之中腰马功夫共有十二种,一曰立马,二曰铲脚马,三曰二字钳羊马,四曰四平大马,五曰吊脚马,六曰弓箭马,七曰麒麟马,八曰落脆马,九曰下坐低马,十曰扭马,十一曰蹲马;十二曰独脚马。

    这里所说的马,其实就是一些拳术在练习之中的步型,如马步弓步之类,这种步型在最开始仅能作为拳术发劲的一种练习方式,但是在功夫进入明劲之后,通过一些游戏的练习或者独特的锻炼方式,逐渐开始锻炼这种步型的作用。

    但是如果真的想要使这种步型,在同等级高手对阵的实战之中,也可以很好的运用到,要么打法可以达到一种嫁打的高度,要么功夫达到暗劲。否则很难有人能完全掌握这些步法在格斗之中的奥妙。

    邱坤也是知道,这种游戏之中,不能运用手脚。很是方便这种步型的使用,所以才敢这样运用步型。

    南拳可以说中国武林之中运用腰马功夫最好的拳术之一,其他门派的拳术也各有所长,如咏春派在快手之中,极为武林之人称赞。

    但是兵家拳在这些方面就要稍微差一些,其实兵家拳分为五派,第一派是战场之兵,所练器械和拳术有进无退,有放无收。万众一起,才能打出那个气势,在战场上堂堂之师,布阵可用,从而杀敌取胜。

    战场之上,群兵对垒,对个人武艺实在是不怎么重的。就算功夫进入当世所说的化劲,也很难一个人对战场产生什么大的影响。想要万军之中取敌首级,一身功夫不入抱丹,几乎不可能做到。

    如霸王项羽、武圣关羽、天王冉闵、护国公秦琼、虎将薛仁贵、十三太保李存孝、武穆岳飞等,虽然名将数出,但是中华历史五千年,他们个个都是纵横一世的人物,一身所学,搏杀本领,怎么可能只是在当世所谓化劲高手的级别。

    兵家拳术的第二派一般是泛指守城军,此种士兵所学武艺,大多一去一回。只在十步之间纵横来去,坚守城池,防御大军进攻。

    历史上守将大多都出现在国家危难之时,而且最终的命运不太好,所以功绩不为外人所知

    此类守将之中,较为著名的将领有田单,战国末年齐国将领,曾以一己之力,在齐国国土尽失的情况下,占据一城为营,以齐国百姓为兵,坚守数月城池,之后等燕军疲困,更率领百姓收复齐国七十余座城池,历史上没有一个守将能做到比他再出色了。

    其次还有张巡、余玠、孟珙等人,但是大多数结局并不太好。

    兵家拳术的第三派是指骑兵部队,此类功夫更注重马上技艺,著名将领有卫青、霍去病、狄青、徐达等人。

    兵家拳术的第四派相当于现在的特种兵,最擅长执行单兵任务。最为有名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傅介子。

    傅介子曾经独自一人,奔驰千里,斩杀楼兰王。也因此奠定了丝绸之路的政治基础。

    兵家拳术第五派为禁卫军,也成禁军。禁军分为两种,如水浒传中,林冲就是八十万禁军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