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少年武宗 >

第24章

少年武宗-第24章

小说: 少年武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董广签好名字的时候,杨松祎也刷刷刷,在合同上签好了字。

    这位石律师,律师事务所的章在公证人地方盖了下来,宏道长也盖上了豫市道士协会的章。

    随后两边简单一交代,这份合同就算完成了。

    接下来的两天里,对于董广来说,成了难得的平静时间。

    请过假后,董广可以不用去上课了,所以他就把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修行上。即使是在休息的时候也是大部分都用于思考自己拳术上的问题!

    他连环拳换劲到现在这个程度后,接下来其实只需要等时间机缘到了,就可以更进一层。

    不过再跟父亲的交谈中,他已经明白了自己功夫不怎么样。更何况接下来会有更大的危险等着他,自然不敢稍加懈怠!

    之后董广简单收拾了一下东西,往背包里装些衣服。买了一个十几元的大水袋。这是他外出旅游,能想到的极限了。他自己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人外出过,越穷的孩子越没什么心情旅游。而在他眼里,他爸爸虽然功夫不错,但他们家并没有钱。

    就这样,他就要和杨松祎,开启一段穷游的故事了。这是很能跟得上潮流的!

 第三十九章 游历

    市到x市不过二百多里路,以董广和杨松祎的体能如果全力出发,其实两天左右就可以到达x市。Ωヤノ仯讥帷。!!#

    只不过两个人不是为了徒步旅游,也不是为了练脚力。而是为了交流道法,互换心得!

    在此过程中,道士之间因为门派不同,规则也有所不同。正一派道士游历期间,可以做俗家打扮,也可以身穿道袍。

    而杨松祎作为全真教道士,如果要外出游历,按照严格的规矩,应该头戴混元巾,身穿道袍,道裤,云袜,十方鞋。他这一次游历已经不止是以俗家弟子的身份了

    除此之外,行李中还应该准备再准备一套,再进入道观,与人论道之前,应该焚香净手,洗漱之后,换上干净道袍,才可以同道观之人交流论道!

    二月初二,早上五点多,董广就从宿舍穿好衣服,接着只带了两件厚衣服装入自己的大背包之中,拿上手机充电器,钱包就没有再带其他,把水囊挂在腰间,人就从学校后门翻了墙出去,在第一次跟杨松祎交手的地方等他。

    这是他俩约定好的地点。

    雾色还是白茫茫一片,,天上冷风呼啸,刀子一般刮得人脸疼!现在正是二月初二倒春寒的时候,温度不高。董广也裹得厚厚的!

    “你到的挺早!”走近了之后,董广才发现树林中已经有一个人在等着了,身形正是杨松祎。却没想到他这个时候身穿道袍,腰间还挂了一个乾坤袋,一个水囊!

    突然一个包裹扔了过来,里面是一套干净的道服,还有便携的帐篷席子,几件厚衣服和防潮的褥子,这些东西董广倒是都没有想到要带上。

    “这是给你准备的,你装自己包里!”临行之前,杨松祎就跟董广说了给他准备的东西,让他不要把背包里装太多东西。所以董广的背包倒是可以装得下。

    没想到杨松祎出门一次准备的东西倒是挺齐全!种类虽然繁多,但是实际上东西并不算多。

    杨松祎自己背上也背了一个大背包,里面不知道装的什么,塞得也是满满的!

    前几天刚下过雨,这边路还有点泥泞。背着东西,两个人一脚深一脚浅的走在山林间的路上,每一步都有泥泞溅到裤腿上。树叶和枯枝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

    “咱们从市出发,走唐河县。然后到各个道观。到唐河我将去无事冢道观、五峰山道观、文笔峰塔、文庙以及古蓼国遗址,见一些道友。和他们论道,同时向他们请教一些内容!”一边走着,杨松祎一边跟董广说着这一次的行程!

    “论道!那是做什么啊?”这种新鲜的词汇董广也是很少听到,一时倒是觉得有意思的很。

    “论道是我们这些人把平常读的经文互相交流一下,谈谈自己的心得感悟!”杨松祎脚步不停,解释的倒也是很简单。董广也能听得明白。

    “那你这次要谈什么经”沿山路走了不远,董广和杨松祎就走到了大路上,七点多了,天却没有放晴的样子。大路上行人车辆也都少的出奇。

    “每个道士修行的经文都不一样,步行交流论道,这一次我主要以道德经交流为主,希望这一次能满载而归!”了董广,到了大路上走起来就舒服多了,杨松祎走的也不急,甚至放慢了步子。

    道德经董广知道,他在学校中秋时候表演的过程中,就让一个室友给自己念着道德经装模装样。

    高中时候,上课他也听语文老师讲过,道德经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所写。

    也是道教的必读经之一,里面的哲学内容很丰厚,在历朝历代,不管是初学的道士,还是在道教声望很高的真人,很多都曾经把道德经作为主修课。

    历史上对道德经的注解和争论也一直没有停过。

    杨松祎似乎对怎么走很是熟悉,董广也不用担心。就跟着他走,也没有打开手机,翻百度地图之类的工具!

    转弯在绿灯时穿过马路,就走到了一条路。这个路似乎要比地图上标记的一些路要近好多,杨松祎曾经和师叔宏道人步行走过一次,一直走到城边,快进入唐河县地界时才返回。

    只不过那一次纯粹是宏道人为了锻炼自己的脚力,内容和这一次的论道不同!

    路一旁都是树木和荒草,层层叠叠长得好高,起来也没人修剪管理。另一旁是南阳的母亲河,白河。

    河面上偶尔有几只水鸟飞过,董广还见了一些水鸭子在潜水里游来游去。

    前面一个标牌上写着,禁止游泳。但是倒是有几个中年男子,脱了衣服在水里游的挺畅快。

    他们水性不错,似乎已经不是第一天这样游了。估计得有年头。很多人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锻炼身体,增强血液循环。

    这和练武的人喜欢打套路,玩乒乓球的喜欢端球是一个道理。两个人走得不快,说一会,停一会,站一会。董广倒是也不累。

    他之前从来没有认真欣赏过南阳的风景,如今再慢悠悠的步行中起来这风景,倒是有另一番味道。

    杨松祎偶尔兴起,也会突然跳到一个石头上招呼董广去。

    “什么!”两眼一环顾,董广却不知道杨松祎在着什么。

    指了指河边,白河的河水涌到岸边的时候,来得急了会撞起来一些水珠。

    然后水珠会击打到岸边的一些石块上面,有的石块会松动,甚至留下来一些被水珠击打过的印记。

    到杨松祎没来由的兴奋,董广实在不觉得这里面有多少意思。

    这中间蕴含的水滴石穿的意思,就是普通人都明白知道,学语文课本上,老师就给他们讲过这个道理。

    像什么持之以恒,铁杵磨成针之类的!

    “除了这个,还有别的道理,你静下心来。”杨松祎倒是不急着走,一个月时间也算宽松。

    论道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进入到道观里,也不是只有有和尚道士的地方才有杨松祎要论的道!

    古代的多少真人切身投入到对自然的感悟观摩后,最终领悟出来的一个要义就是万道皆在自然中。

    所以领悟山川沟峦,雷电风雨。几乎已经成为了后世道士和尚的提升心境的必修课。

    董广却不知道,其实很多武术家同样经历了这个过程,从刚开始对眼前美景视而不见,势要冲上武功的最高峰顶。到后来却秉持真心,于美景中领悟自己武学上的遇到的各种问题!

    水滴滴落,蕴含的力量速度冲击,绝对微弱的可以忽视。几米高的落差就算是滴在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身上也是不疼不痒,但是不管这力量速度多弱,只要连绵不断的冲击,一样可以爆发出惊人的杀伤力,让面前的石头漏洞!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杨松祎口中突然说出老子道德经的一句话。

    接着目光直直盯着董广,倒是把董广吓了一跳。董广以为出现了什么状况,也跟杨松祎对视。

    “我们龙门太极拳也是丘处机真人以这个道理所创!”十来秒后,杨松祎才好像突然想起来要说什么似得,猛地蹦出这么一句话。

    让董广提起来的心一下子放了下来。

    “晕,我还以为你怎么了呢!”董广口中满不在乎的语气,眼角却撇了一眼那拍打着岸边的浪花,连绵不绝!

    两个人继续向前走去。

 第四十章 行路难

    董广和杨松祎两个人从这边路继续前进,前面是一个人的房子,还有简易的卖铺和圈养的鸭子。

    那里的鸭子一大清早就不老实,见有人过来,就嘎嘎嘎的乱叫。

    往里面树木也慢慢茂盛起来,遮住了天空。不过还好修有柏油路,也不至于让杨松祎和董广的鞋子被附近荒草上的露珠浸湿。

    路两旁还有一些路灯,不过着那破旧的模样和上面结着的蜘蛛网,这路灯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了,也不知道多长时间没换过了。

    偶尔一两辆自行车从杨松祎和董广身前驶过,这都是一些抄近路的骑行者。

    这边路,充其量只能走电动车和自行车。轿车是走不了的。

    前面是两条岔道,杨松祎和董广也不知道该怎么走。一时间不由愣在那里,地图上又根本没有这一种路!

    “你确定你以前走过!”董广一脸嫌弃的表情着杨松祎,我竟然被他这样带着。

    第一天已经快到中午了,这才走了二十里不到,从早上六点多出发,这速度实在是不快。相当于游山玩水了!

    一里路是五百米,也就是平常中学生的一千米考试就是两里路。董广以前体育测试全速下来,三分钟不到就能跑完一千米。

    如今五个时多,竟然才走了这么多路。

    两个人身体素质都可以,走这么长时间倒也不累。

    “我确定我师叔带我走过啊,没走错啊!”杨松祎背着双手,暗中掐着指头想了想。

   董广发现不管电视里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有这种习惯的道士真的不在少数,也不知道都是跟谁学的。

    还好杨松祎背包里面装有二十多张大饼,几个人稍微节省一点,够四天吃的了。

    把大饼掏出来,又从背包里掏出来一包榨菜,两个人就着榨菜吃起了大饼。董广家里也不算有钱,这种生活也是习惯的。

    以前在学校上课急,中午来不及回家吃饭的时候。有时候干脆就是啃着硬馒头,就着点冷水,就算是中午饭了!

    现在可比那个时候好多了。

    喝完水两个人讨论了一会儿,也没有结果,就继续前走。往前面走了不到五百米,才发现原来两个路是相通的,殊途同归。

    路不是人想出来的,具体怎么走,要试过才知道。不敢走的话只会浪费越多的时间。

    这又是自然之中的一个道理,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从以前到现在,不仅仅是一个道路选择的问题,还有很多类似或相同的事物,用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迷惑着我们很多人,让我们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有的选择,前辈家人能给出意见,可以借鉴他们的经验。有的事我们却一筹莫展。那么我们想要了解其中一条路的情况该怎么办,去走一走!

    该去走哪一条路呢?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这就是选择的问题,途中的风景不会一样。抱一而为天下式。只要把自己本来选择的方向坚持了,就不会错误!

    董广没有想那么多,但是杨松祎知道这里面又有他的道理。道家有自己的方式记载自己所到的内容。董广也不好走那么快,再怎么说自己明面上都是杨松祎的护道人。

    不同的经文对相同的事情的解释不一样,一个同样的人在不同环境下见到相同的事物,感受也不一样。甚至在同样环境下,不同的时间的感受也不相同。

    其实事情表现的道理,不一定有那么多,不管你怎么想,它还是它!

    杨松祎边走边把自己的感悟告诉董广,董广终于有点自己像孙悟空一样的感觉了。从刚开始根本听不进去,听了一会也觉得可有可无,要不然两个人干走着也没有什么意思,这也可以调剂一下行走时候的气氛。

    河水卷着一些枯枝,枯枝又被河水的自然流动冲卷着流逝。简单的现象,一样蕴含着很多有意思的内容。

    走过这一点路,到了木板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