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斩邪 >

第179章

斩邪-第179章

小说: 斩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逍遥当即拍起胸膛:“本道爷正闲得无聊,正好大发神威,发展香火。你想怎么做,尽管开口。”

    陈三郎眯了眯眼睛,一字字道:“首先,我会下令将周里正等五花大绑,戴枷游街示众;然后颁发告示,要民众揭发检举邪教行踪罪恶;与此同时,号召各地各乡组建乡勇队伍……”

    “得得得!”

    道士听得有些头疼,连忙喊道:“那些我听不懂,你就直说要我做什么就行。”

    陈三郎没好气地自嘲一笑,这些谋划要是跟周分曹说,定然会让对方拍案较好,立刻起草文书,开始执行,可对逍遥富道讲,就等于对牛弹琴了:“好吧,你就负责到处巡逻,只要见到了修罗教众,能捉便捉,能杀便杀,反正不能再让他们蛊惑民心,祸害百姓了。”

    逍遥富道一摊手,神态潇洒:“早说,这些都是本道爷强项啦。你尽管安心回衙门,等我好消息,本道去也。”

    说到最后一句,人影飘渺,已到了山坡之下,很快消失不见,多半是驭用了风遁符之类的手段。

    凝望他远去的背影,陈三郎心却难安,今晚行动可以说是大获成功,击杀了修罗教众和死士,捉到了与邪魅勾结的地方乡绅,只是他深深知道,今晚只不过是刚开幕,真正好戏,还在后头。后面,还不知道会搅起多大波澜,从此以后,惊涛恶浪,滚滚而来,恐怕再难安生了
………………………………

第两百九十四章:不打自招,招了当打

(屏蔽的公众章节已经全部解封,这下应该没有缺章的了,大家可安心阅读!)

    一大早,衙门升堂,陈三郎不在,一切事务交由周分曹主持。~,x。具体事情经过,他早听兵勇队正汇报过,不禁眉头紧锁。

    水可乘舟,亦可覆舟,民心,最不可测。朝廷统治,最紧要的,也是对民心的控制,故而王朝法典、律令等,针对民心管理条例具体而苛刻。其中一项,便是竖立正神,严禁野祭。

    在古代,资讯不发达,很多百姓都不曾读书识字,一方面受限于家境困难,学不起;另一方面,与朝廷的愚民政策必不可分。

    然而愚民也是一柄双刃剑,一面便于统治,另一面,却也容易被敌对势力利用,煽动民众,起来造反。

    因此必须从各个方面来限制、监督。香火信仰,是极为关键的一个领域,所以朝廷封神,只有得到朝廷认可,并保证效忠的教派,才会被纳成正统,可在天下各地建立庙观,接受民众跪拜。而不被承认的,便是野祭,一经发现,就会被取缔,灭杀。

    正统教派,得到庙堂认同,有着堂正的发展空间,他们传承大多数百年,底蕴深厚,教义完整;而野祭为了掠夺香火,争抢信仰,往往不惜铤而走险,走邪门歪道。

    当野祭发展成规模,危害性极大。那些被洗脑的信众们一旦发起狂来,理智全失,甚至六亲不认,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为官者,不怕自然灾害,却怕管辖中出现野祭邪神。不过两者往往有着密切关系。相辅相成。

    天下百姓,性格淳朴,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本质朴素,只要有饭吃,有衣服穿。便会安安分分。

    此性格,像鹿,温顺。

    不过当民不聊生,被逼到了绝境上,那就不同了。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到那等地步,民心大乱,为求生路,何事不敢做?

    夏禹王朝立国以来。几代皇帝励精图治,开创盛世,繁花似锦。百姓们安居乐业,就算碰到旱涝灾害,也因为官府救济及时,而不曾出过大乱子。

    而现在,周分曹问清楚事情来龙去脉,内心隐隐不安。觉得泾县可能要出大乱子了。

    整整一个村庄,上百人口。都被邪神吸纳,死得干净,此事传扬出去,必当令人震惊。

    虽然当今朝野,注意力都被起兵的石破军所吸引,对于别的事情无暇顾及。可泾县是陈三郎的基业所在,被野祭搅得鸡犬不宁,长此以往,如何能安稳得住局面?

    失去了民心,那么他这个县尊就做不下去了。

    “如此重要的事。公子为何不和兵勇们一起回衙门,审讯定案?为大人者,当稳居帷幄,运筹千里,到地方稽查,却失了分寸。”

    周分曹略有微词,不过既然陈三郎把审讯周里正的事交给了自己,他自是不敢怠慢,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对待。

    “啪!”

    一拍惊堂木,两排衙役齐呼“威武”,开始坐堂。

    周里正一家老小跪在下面,个个面色惨白。周里正知道事关重大,勾结野祭行凶,为祸乡里,不管禀告到哪儿,都是杀头大罪。他也不抵赖,不等用刑,一五一十,竹筒倒豆子般把事情交代出去,说是被那野祭教众蛊惑,收了黄金百两,是以让对方在高田乡大行其事,不加约束……

    昨晚在周里正家中,有健仆壮丁手拿兵器,意图反抗,都被杀了;而人被抓后,同样被抄家,抄出金银财宝共计三箱子,这些,都算是罪证。

    反正无从申辩,不如主动说了,免收皮肉之苦。

    另外,周里正绝非就此乖乖等死,而是另有盘算。

    按惯例,此案定性,泾县便会上书朝廷。再等朝廷文书下来,定秋后问斩。这一去一回,起码得好几个月时间。

    几个月的时间,足以发生很多事情了。到时候,泾县是否还姓陈,都不好说了。

    念及背后靠山的强大,周里正定一定神,有了信心。

    堂上周分曹虽然不穿官袍,但不怒自威,气势不减,再拍惊堂木,喝道:“大胆周里正,身为乡绅,贪财枉法,酿造灭村之祸,罪大恶极,来人,打一百大板!”

    “什么?”

    周里正忙喊道:“我都招认了,你还敢用刑?”

    周分曹冷笑一声:“不打自招,招了当打!”

    周里正又惊又怒:“你,你!”

    气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两边早有衙役出列,手持水火棍,把周里正往地上一摁,一人直接褪了他裤子,露出白花花的屁股来。

    噼噼啪啪!

    手起棍落,卖力地打在两股上。只消数棍,便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周里正平时在乡下作威作福,惯于享受,何曾受过刑罚,被打得一佛出世,一佛升天,二十辊没有挨完,就晕死过去。

    周分曹面色冷峻,喝道:“用冷水泼醒,继续打!”

    这等贼子,死有余辜,岂能让他好过。

    等打完,审讯完毕,将人押入囚牢,这时候,陈三郎回来了。

    周分曹连忙将审讯情况跟他说,问陈三郎主意。陈三郎当即不犹豫,将昨晚与逍遥富道说了一大半的策略方针道出。这一番言辞,推心置腹,连带把修罗教的起源来历都清清楚楚地说出来了。

    周分曹听完,不禁恍然,就说呢,这周里正为了百两黄金,却不至于如此,原来后面还有人唆使撑腰:

    “好贼子,言辞不实,应该再升堂,再打一番。”

    陈三郎笑道:“再打,可就打死了,到时押谁去游街示众?”

    周分曹忙道:“是我鲁莽。”顿一顿,问道:“听公子说,此野祭来历甚大,出自蛮州,现在蛮州正作乱呢,莫非蛮军要来攻打扬州,是以先让野祭乱民心?”

    陈三郎道:“叛军破了雍州,而扬州与蛮州雍州都接壤,石破军当然想顺口吃掉扬州。只不过,扬州有元文昌在,他就不会动。”

    周分曹明白过来,元文昌乃天下名将,多年来,扬州被其管治得如同铁桶般,手下精兵猛将无数,石破军想要来攻打,相当不明智。一不小心,就两败俱伤,丧失了北上前进的资本。故而只要不是昏了头脑,绝不会来打扬州。

    “只是,既然如此,这修罗教为何会跑到咱们泾县来兴风作浪?不管怎么说,泾县都属于扬州,此举,岂不是落元文昌的颜面?”

    陈三郎叹了口气:“因为如果我们县衙管不了修罗教作祟,扬州方面便有籍口派兵入驻泾县。到那时,泾县,便是元家话事了。”

    周分曹心中一悚,霍然醒悟,脱口道:“好一招驱狼计!”
………………………………

第两百九十五章:烽烟四起,民临城下

知悉元文昌幕后的意图,周分曹颇为心急。他如今和陈三郎同进退,同在泾县这条船上,一旦出了问题,将万劫不复。倒不是担心自己的身家性命,更多的却是代入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立场上。

    “公子,要不修书一封给镇国将军,你看如何?”

    镇国将军李恒威奉皇帝圣旨,号召天下兵马勤王,统领数十万大军入驻中州,要阻挡石破军攻打京城。只等各路勤王兵马汇合,便会发兵剿叛,收复雍州,进而平叛蛮州。

    因为李恒威,石破军破了雍州后便不得不停顿下来,受到狙击,无法趁势而上。

    李恒威代表的是朝廷,代表当今圣上;而陈三郎自然也是朝廷的人,至少名义上是。

    故而周分曹想与李恒威联系,求得援助。毕竟以泾县弹丸之地,想要对抗越发不安分的元文昌,实在不够看。

    陈三郎沉吟片刻,问:“李将军为人如何?”

    周分曹道:“周某昔日在朝廷中,曾见过他一面。其人忠于朝廷,性沉稳,有谋略,具备大将之风,是难得帅才。”

    听罢,陈三郎道:“既是如此,算我们修书过去,只怕李将军也不会正面回应。”

    周分曹疑问道:“元文昌狼子野心,早有叛逆之意,只要我们揭发之,那李将军怎会坐视不理?”

    “先生,在这一点上,你错了。”

    “我错了?”

    周分曹为之愕然。

    陈三郎看着他,周分曹满肚经纶,乃饱学之士。不过并不代表他面面俱到,其才学,用来管治民生,主持政务,那是一把好手,可面对兵戈烽火。军事攻略,显出短板来了。

    夏禹王朝太平久矣,而读书人也安逸久矣,大都缺乏这方面的经历锻炼。考虑问题自然多有破绽。

    当下徐徐道:“元文昌之心,路人皆知,你觉得,当今圣上会不知道吗?李将军会没用察觉吗?”

    周分曹默然。

    陈三郎又问道:“既然知道,为何不早镇压?”

    周分曹不是笨人。苦笑着道:“地方割据势力已成,盘根错节,根本无从下手。”

    “不错,以前下不了手,现在石破军已反,要是逼迫元文昌,只怕下一个反的,是扬州了。”

    周分曹愤然道:“一叶不伐,将用斧柯,都是朝廷懦弱。养虎为患,这才酿成这般局面。只是长痛短痛,终有一痛,越是忍耐,越是无法收拾,圣上连这个道理……”

    说着,心中一凛,转化为叹息:只因当今圣上病入膏盲,如何还有余力去忧思天下局势。根据多方面消息,现在京城内已经开始动乱。都是为了争位。不知多少人都眼巴巴地等着皇帝咽下最后一口气。

    也许那一口气,便是夏禹王朝的最后一口气。

    这等境况下,万事以稳为主,李恒威身为镇国大将军。忧心国事,一切以大局为重,岂会因为泾县而激发扬州局势。要是元文昌也反了,岂不是雪上加霜,这天下岌岌可危,再难以挽回。

    周分曹想通其中关节。明白陈三郎所言非虚,此际写信给李恒威,却是于事无补。

    “公子,那此番修罗邪魔来势汹汹,单靠我们泾县,只怕力量不足。”

    昨晚前往高田乡的兵勇并非县衙的兵,而是动用了陈家庄上的私兵。一方面可做练兵之用,一方面确实是县衙无兵可调,那些老弱兵丁平时守守城门,做做样子还行,真要派出去打杀,只怕见血跑。

    陈三郎淡然道:“先生不用焦虑,我自有办法平定。你便依我策略,多派人手,安抚人心即可。”

    “明白。”

    听陈三郎的语气,成竹在胸,周分曹心里也淡定下来,开始着手事务。

    接下来几天,貌似平静的泾县仿佛被砸下一块石头,泛起了一圈圈波纹,缭绕不散:

    有传言说,乡下山野间有邪魅出没,所到之处,无论男女老少,鸡犬猪鸭,全部都会被邪魅吸取掉阳气精血,化为骸骨,惨无人睹,已经有好几个村庄遭了祸害,死得干净……

    又有传言说,由于叛军受阻,进不得中州,故而下一个目标定在扬州,很快要打过来了,如果不尽早逃命,到时候兵荒马乱,肯定死无葬身之地……

    后一个传言,其实早在市井间发酵着。

    最开始的时候,石破军作乱,破了雍州,与雍州接壤的本来隶属扬州管辖的县城地方,人心便惶惶然,不少富户家族便开始收拾细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