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斩邪 >

第167章

斩邪-第167章

小说: 斩邪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义一抱拳:“剑仙大人所言极是,依大人之意,我们该去向何处?如果大人不嫌弃,我们愿意追随左右。”

    “愿意追随左右!”

    众人轰然说道,声浪惊人。

    在他们看来,陈三郎手段了得,有大神通,在如今举步维艰的情况下,要是能追随到一位实力强大的大人,无疑能够提高几分活命的希望。

    陈三郎一怔,这等情况倒始料不及,他只是路过罢了,不是归人,只是过客,如何能带这么多人走?

    虽然泾县那边开发建设,需要大量人力,但眼下这个情况,想要带成千上万的人离开雍州,实在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蛮骑闻讯,随便一个冲杀,便足以让队伍全军覆没了。

    此事,实在难办。
………………………………

第两百七十六章:渡头袭杀,故人恩怨

扬头渡,位于扬州与雍州交界,一脉江水流淌而过。此江虽然隶属泾江支流,但水面甚阔,波流汹涌,颇具气势。

    渡头建立在江边,平日里多有渡船往返,商旅经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镇子,人气倒旺盛。

    这段时日,随着雍州战乱,涌往扬头渡,希望藉此过江,到扬州地域避难的百姓络绎不绝,人满为患。

    人多了,磕碰自然便多,不时有冲突发生,秩序很不稳定。

    是夜,夜色深沉,随着几声闷雷过后,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平添几分凉意。

    “这雨来得倒赶趟!”

    逍遥富道呸了一口,他与陈三郎前脚刚迈入扬头渡,雨点便飘落了下来。

    陈三郎背着书筪,撑起油纸伞,却是淡然。打量了一下嘈杂的渡头,心里暗道:“过了这江,便是扬州了。”

    他终是婉拒了高义等人要追随的要求,与他们告别,便和道士风

    尘仆仆地往扬州方向赶。

    雍州的局势基本已成定局,蛮军过处,孩儿不敢啼哭,铁血之下,最容易在短时间内镇压反抗。至于日后高压下的爆发,那是日后的事。石破军的策略很简单,便是抓壮丁,掳掠各种资源,其他的,并不在意。

    占据雍州之后,休顿整合,然后挥师西去,攻打豫州或者青州。

    天下九州,青州疆域面积最为小;而豫州虽然占地最大,但地广人稀,总的来说,这两大州域的兵马都算不上精良。

    只要打下两州,那石破军手握四州,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到那时候,可真是意气风发,羽翼渐丰,气候可成。

    石破军原本的既定计划并非如此,只是得到雍州实在超乎想象的容易,所以各种计划都大大提前,蛮王甚至在想,以前是不是把天下看得太复杂了,夏禹王朝早已腐朽不堪,而某些封疆大吏声色犬马,愚蠢如猪,这样的对手简直不堪一击。

    雍州沦陷,陈三郎只想尽早赶回泾县,屈指一算,差不多已过去半月之久,泾县情况如何,未免让人牵挂。不过有许氏父女、周分曹等人在,想必能稳定住局面。

    两人来到渡头上,见到有两艘船停泊在那儿。

    如今时候还不算夜深,依然有渡船过江。眼下这两艘船,一艘是等客渡江的,另一艘却是刚从对岸驶过来,正在下客。

    从船上下来的客人稀稀落落,开玩笑,这个关节点,哪里有什么人会从扬州到雍州呀,那不是自投火坑吗?

    暴动发生得毫无征兆,但见数道人影“唰唰唰”地窜出,清一色头戴斗笠,紧身衣衫,手中把持明晃晃的短刃。

    刀锋熠熠,刺向一个刚下船的人。

    那人身材宽厚,头上同样戴着斗笠,挽一个包袱,行色匆匆的模样。只是走路的时候有点瘸,好像腿上有伤。

    他反应倒快,发现袭击,当即一个“懒驴打滚”,往人堆里滚去。

    “哗!”

    有人亮刀子,拥挤的人群顿时炸窝,人们惊叫着,四散躲开,生怕祸及池鱼,挨上那么一刀。

    被袭击者显然深谙对敌之策,第一时间往人群里去,趁乱逃脱。

    “还想走?”

    袭击者低喝一声,身形身为迅猛,一掌拍开两个无辜百姓,手起刀落,便往那人背部插去。

    这一插,简直如同毒蛇吐信,狠辣无比。

    那汉子觉察到劲风袭背,奋身一个侧翻,堪堪躲避开去。他翻得狼狈,戴在头上的斗笠掉落下来,露出一张不修边幅的憔悴的脸。

    这脸胡须邋遢,把整个下巴都遮掩住了,一双眼睛深深地凹了下去,带着血丝,似乎好几天没有睡过好觉。

    这本是一个颇为英伟俊朗的男人,这般年龄正当成熟,最具魅力。可惜眼下一看,却和无数落难逃命的百姓没有太大区别。

    躲过了致命的一刀,可转瞬间又有一把锋锐的刀子出现在视线之中,泛着冰冷的寒芒。

    这一刀,无论如何都躲避不过了。

    “可叹我莫轩意心存高远,有济世抱负,却虎落平阳,今日竟会断送在宵小手里,真不甘心……”

    黯然叹息,闭上了眼睛。

    叮!

    他等来的不是利刃入肉的冰凉,而是清脆的兵器相碰声。睁眼一看,就见到一名书生手持长剑与袭击者斗成一团。

    朦胧小雨,由于不少人正在等待上船的缘故,有火把和灯笼照起来,散发出光芒。

    趁着这亮光,莫轩意看清楚了书生的面容,差点惊叫出声:“怎么会是他?”

    不应该是他的……

    堂堂状元郎,如今又担任泾县县令,无论如何都不该离开衙门,远离扬州,出现在这扬头渡上。而且还慨然出剑,救了自己一命。

    陈三郎的剑法颇为矫健,他早非吴下阿蒙,经过多场实战锻炼,无论胆识,还是经验,都与往日不可同日而语。

    《仗剑术》的确有独到之处,剑与身合,剑与步合,仗剑而行,攻守兼备,大方而实用。

    嗤!

    剑光掠起,正斩中一命袭击者的肩膀,顿见血光。

    不过这些袭击者悍不畏死,只分出两人来与陈三郎缠斗,剩下一个持着匕首,直往莫轩意那边杀去。

    可怜莫轩意文武双全,惊才绝艳,但上次在泾县被许念娘一刀破了气海,毕生武力化为乌有,面对如此凶狠的刺杀,根本无所抵御。

    啪!

    袭击者的头上突然升起一团火,燃烧起来,将斗笠头发都烧着。

    这一下攻击出乎意料,袭击者头顶一团火,在地上乱滚,最后直接跳进了江里。

    毫无疑问,出手者正是逍遥富道。

    陈三郎那边很快也解决了战斗,两名袭击者见事不可为,再没有成功的可能,转身便逃,同样跳进了江里。

    陈三郎没有追,他要是施展出水遁下去,擒拿对方易如反掌。不过那样的话未免过于惊世骇俗。

    战斗结束,混乱的渡头慢慢平静下来,只是众人都有意无意地和陈三郎他们保持距离,不敢靠近。

    陈三郎抬头望了望天,招呼道士:“快走吧,上船。”

    莫轩意忽而走过来,他脸上沾染着泥土,被雨水一冲,污垢不堪,他看着陈三郎,一字字问:“你为什么要救我?”
………………………………

第两百七十七章:救命之恩,卷土之志

“你为什么要救我?”

    莫轩意站在那儿,不顾脸上流淌着的泥水。

    陈三郎呵呵一笑:“我出手的时候没有看清楚,没发现是你。”

    这个倒是实情,先前一片乱斗,莫轩意又戴着斗笠,见到情况危急,下意识便出了剑。

    莫轩意默然片刻,缓缓道:“不管怎么说,我欠你一条命。”

    陈三郎一摆手:“不必了,无意之举,举手之劳。说实话,救的是你,我正懊悔呢。”

    说着,脸色有些冷淡。

    此人曾经接受元家密令,前来泾县图谋不轨,甚至直接行刺,要陈三郎对他有笑脸,实在办不到。

    莫轩意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一拱手,神情坚毅:“我莫轩意乃堂堂男子汉,顶天立地,恩怨分明。以前莫某对陈大人不利,乃是忠于人事,受命为之。但现在,若非陈大人出手,我早已成为冤死鬼,这份救命恩情,无论如何我都会报。”

    竟然跪倒在地,行大礼。

    陈三郎一皱眉。

    莫轩意站起身,慨然离去,在这细雨苍茫的夜色中,显得有些意兴萧索,颇为落寞。

    陈三郎目送其背影,心想:难道这人刺杀自己失败,故而被驱逐出了扬州?只是宾主一场,怎地不依不饶地一路追杀到扬头渡来?

    对于那些无所不用其极的门第内幕争斗,他始终没有切身经历过,只是猜测了个大概,具体如何,无法想象。

    此刻见到离去的莫轩意只影形单,拖着一条伤腿,一瘸一拐的,很有些英雄末路的凄凉,不禁心中一叹,大步追上去,掏出一个小包袱塞到莫轩意手里,也不说话,转身与逍遥富道上船。

    莫轩意一愣神,拿着包袱,捏一捏,感觉到了里面的坚硬,分明是一包银子,掂一掂重量,估计有二十多两。

    这个数目,换了平时根本不会被莫轩意放在眼里,他隐居洞庭,被元哥舒诚意邀请出山,那是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在元哥舒身边,更是深受重用,来往结识的人物非富即贵,寻常时候在扬州酒楼吃一顿饭,而或在秦淮听一听曲儿,花销的银子便过百。随便打赏给下人,一出手就是几两银子。

    只可惜,凌云壮志,锦绣富贵,转眼便成为云烟。

    现在落魄的他,全身上下都凑不出一两银子了,陈三郎给的这包银子,简直是雪中送炭,救命钱。

    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没有钱,他如何能穿过雍州返回中州洞庭去。

    这一条逃亡路线,是莫轩意精心思虑后才制定下来的,不曾想还是被人追上,差点命丧扬头渡。

    “元文昌,你逼人太甚!”

    刺杀陈三郎失败,一身武功又被废,莫轩意其实还心存幻想,毕竟没了武功,他还有满腹韬略,最起码能留在元哥舒身边出谋划策,当个幕僚。然而万万没想到,回到刺史府后被问责,随即被驱逐出去。

    那时的他,满怀悲愤,觉得元哥舒实在软弱,自己还想着追随这样的人逐鹿天下,实在看走了眼。

    接下来发生的事却更让莫轩意内心冰凉,有杀手尾随,要等他出扬州后刺杀。

    不用说,这些刺客肯定是元文昌派遣出来的。

    杀人灭口!

    莫轩意虽然效力的时间不长,但作为元哥舒的心腹,因而知晓不少政务上的事情。

    正是因为如此,给他招惹到杀身之祸。

    元文昌不会允许知晓秘密的人离开麾下,除非是死人。

    莫轩意不知道此事元哥舒知不知情,是否参与其中,但已经没有意义了。至此,他对元家彻底死心。

    失去了武力,不代表莫轩意便是任人拿捏的面粉,凭着机智,其摆脱了第一拨的刺客,暗暗离开扬州。只是元家刺客始终阴魂不散,一路追索。在逃亡过程中,莫轩意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最后要通过雍州进入中州,本来该路线出人意表,如今雍州又大乱,一旦进入境内,彻底摆脱刺客的希望大增。

    可到头来,还是在扬头渡被追上了,这才发生了被陈三郎施以援手的一幕。

    雨点冰凉,扑打在脸上,有风吹着,扬起他的乱发,连胡须也飘舞起来。走到了镇中,见边上有卖馄饨面的,闻着热腾腾的香味,顿时觉得饥肠辘辘,百年走过去坐下,叫道:“老板,来碗馄饨面,要大碗的,多加肉,加蛋。”

    一路逃亡,几乎没吃过一顿安稳饭,今晚,也不知怎地,突然间像是解脱了,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放松感。

    不多久,一大海碗的馄饨面端上来了,上面搁放着大块的肉,还有一个卤蛋,再撒上葱花,瞧着让人食欲大开。

    莫轩意捻起筷子,大口大口吃着。过不多久,一大碗面落肚,让身体有了充实的感觉。他又叫了一碗汤,慢慢啜着,突然间有眼泪掉落,滴在面汤上,泛起一圈圈细微的波纹。

    曾经的意气风发!

    曾经的指点江山!

    曾经的踌躇满志!

    现如今,竟不如一碗馄饨面来得实在。

    只是明天呢,何去何从?

    按定原计划返回洞庭隐居,那样的话,便等于白白绕了一圈,最后又是返回原点。

    铩羽而归,带一身伤,真不甘心呀。

    那样的话,先前在陈三郎面前说要报恩岂不是空口白话,根本无法实现?

    莫轩意其实并不了解陈三郎,以前为了方便刺杀所进行的摸底调查,事实证明谬误百出,完全是被表象迷惑。否则的话,早就刺杀陈三郎成功,后面所有的一切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