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

第267章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第267章

小说: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侍卫们还在迟疑,达愣喝叱道:“给我拆了!大不了重建一座新的还给他便是!”
    侍卫们得了这道命令,不再犹豫,当即便动起手来。拆房子比建房子要简单得多,在这帮破坏力十足的家伙面前,一栋栋青砖黛瓦的民房转眼间就成了废墟。
    眼看着拆房的队伍一点点靠近那个秘室所在的方向,王三心急如焚,再也顾不上隐藏行迹,猛地从地上跳了起来,大喝道:“你们敢拆我们的房子,欺人太甚,我跟你们拼了!”
    王三是王世充手下数一数二的勇将,但此时他手无寸铁,又处于侍卫们的严密监视之下。当他仓促跃起的时候,只听数声弓弦响,十多支羽箭凌空射来,洞穿了他的双腿,将他牢牢钉在地上。
    达愣挥舞着马鞭,冷冷地说道:“谁再敢反抗,下次就射他的脑袋!”
    此话一出,被控制起来的那些人没有一个再敢轻举妄动。而中箭倒地的王三虽然还不致死,但双腿已经被射断,从此便成了一个废人。其实,只要救助及时,以洛阳太医院的手段也可以让他复原个七七八八,只是达愣看他生得异常彪悍,抱着不能纵虎归山的心思,这才故意拖延时间。
    正在拆除房屋的另一边又发出轰隆一声巨响,一处非常隐密的狭小房间出现在众人眼前。为了修建这处秘室,王世充很是花了一番心思,只要没有人指引,就算搜个一两天也难以找到秘室的入口。但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达愣居然采取了如此野蛮的手段。在这种手段下面,无论多精巧的机关也是无济于事。
    看到秘室里目瞪口呆的三个人,达愣冷笑一声,喝道:“来人!将他们拿下!”
    几名如狼似虎的侍卫猛扑了过去。忽然,站在正中间满脸络腮胡须的那人“啊”的大叫一声,仆倒在地。在他的身后,另一个手中紧紧握着一柄短刃,刃尖上还沾着殷红的鲜血。再看倒在地上的那人,后背上老大一个口子,鲜血汩汩地流了出来,很快便将他白色的长衫染得通红。
    达愣久经沙场,经验非常丰富,短暂的错愕以后,他便回过神来,指着那个持刀的人大喝道:“抓住他,要活口!”又指了指倒地那人,说道:“快,送太医院!”
    从这几个人躲在秘室中的情形,达愣可以断定,这三个人当中有一个就是刘子秋要找的王世充。而且他甚至能够肯定,持刀的这个人或者倒地的这个人必有一个是王世充。至于同样中箭受伤的王三,达愣根本没有去管他的死活。
    侍卫们本来就已经扑向那边,只不过事起突变,让他们的脚步出现了一丝停顿。随着达愣的大喝,他们又重新反应过来。两个人抬起倒在地上的那个胡人,快步朝着院外奔去。另有几个人持着刀盾压向那个暗算同伴的家伙。
    只听那个家伙仰天大笑三声,然后身子一软,便缓缓倒了下去。送到近前的侍卫这才发现,这家伙的嘴角渗出几丝漆黑的血沫,已经服毒身亡了。直到这时候,剩下的一个人才醒悟过来,使劲踢着那人的尸体,大骂道:“贼子,敢暗害主公!”
    不等他骂完,早有两名侍卫上前,将他拿下。
    ……
    一直在皇宫等候着消息的刘子秋听到报告,不由笑了起来,对拜占庭使者佩格说道:“情况有些复杂啊,恐怕不是你口中说的盗卖人口那么简单。朕要亲自审问,查明真相,贵使且回驿馆去吧!”
    佩格不敢违背刘子秋的命令,只得躬身告退。
    直等佩格离开了大殿,刘子秋的脸色才沉了下来,冷冷地问道:“可查出三人的身份?那人的伤势如何?”
    达愣慌忙拱手道:“目前只知道受伤那人是这队胡商的头领,其他情况一概不知,臣这就派人严加拷问!”
    刘子秋想起元宵那天晚上王玉凤的眼神,顿时有了主意,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朕自有办法查明真相,你们退下吧。”
    ……
    自从那天远远地看过了父亲了身影,王玉凤便有些心神不宁,直至茶饭不思,日渐消瘦起来。忽然听到刘子秋派人叫她过去,王玉凤心里也没有像往常那样欣喜。只是皇帝的旨意她不敢不从,这才勉强梳洗一番,来到前殿。
    刘子秋主动迎了过去,说道:“王姑娘,你还记得元宵晚上在外郭城看过的那场胡姬献舞么?”
    王玉凤心中“咯噔”了一下,赶紧点了点头,说道:“奴婢能够有幸陪皇上同游灯会,不敢稍忘。”
    刘子秋忽然叹了口气,说道:“朕得到消息,那些胡姬并不是普通的舞女。在遥远的西方有个大国叫做拜占庭,这些胡姬都是拜占庭的贵族,为强人所掳,带到了洛阳。这里是天子脚下,朕自然容不得强人胡为,刚才派兵清剿,不想出了点意外。”
    王玉凤顿时花容失色,嘴上却说道:“皇上,不知这事跟奴婢有什么关系?”
    刘子秋脸色凝重起来,半晌方才说道:“在抓捕过程中出了点意外,有一个胡人受了重伤。据说他们禀报,这个胡人与王姑娘却有几分相像。朕担心他是王姑娘的亲眷,所以请王姑娘同往一观。”
    对于王世充当年逼迫江南谢家的事情,王玉凤是一清二楚。她非常害怕王世充露出行迹,被刘子秋来个秋后算账,可是又压抑不住想要看父亲一眼的心情,只得咬牙说道:“回皇上,奴婢早就没有亲眷在世上了,恐怕是他们看错了吧。”
    刘子秋摇了摇头,说道:“错不错,见一见不就知道了。走吧,也不晓得人抢救没抢救过来,还是去看一下吧。”
    无论王玉凤心里有多少犹豫,听了刘子秋这句话,也全部抛到了九霄云外。
    洛阳城的结构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太医院就建在皇城之内,距离宫城只隔着一条护城河。王玉凤小心翼翼地跟在刘子秋身后,踏上了横跨护城河的那座金色小桥,心里闪过无数个念头。
    如果不是那天晚上亲眼所见,她早就以为父亲死在了乱军之中。现在,她刚刚得知父亲还活着的消息,却又要面对父亲重伤垂死的现实,未免心乱如麻。父亲对她很重要,如果父亲没能躲过这一刧,她又该怎么办?其实,没有父亲的这些年,她也平平安安地走了过来。只是父亲的突然出现给了她一丝希望,而这个希望很快又要破灭,这才让她乱了方寸。
    毕竟她已经习惯了没有父亲的呵护,当踏过小桥以后,王玉凤的心情很快镇定了下来。她的脑筋飞快地转动着,如果受伤的真是她的父亲,她就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的未来了。

第87章 为时尚早
    。5。
    王玉凤虽然是胡人,但自幼生活在中原,受汉文化的影响很深,颇具孝心。如果那个身负重伤之人是她的父亲,无论能不能救活,她都是要相认的。但是,相认之后的结果却会关系到她的未来。一个处理不好,她自己也会落得十分悲惨的下场。怀着忐忑的心情,王玉凤跟在刘子秋身后出了皇宫,前往太医院。
    整个洛阳分为京城、皇城和宫城三部分,京城又分为内城和外郭城。太医院就设在皇城内,紧挨着宫城,不过几步路的距离。所以他们既没有骑马,也没有乘车,就这样走了过去。
    看着眼前这个高大挺拔的身影,王玉凤的心情更加复杂。她虽然跟刘子秋接触不多,但却知道他的很多事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了这个男人。尽管刘子秋已经决定为她举行一次选婿大会,但主动权还掌握在她手上,只要没有青年才俊入得了她的法眼,她就永远是自由之身,就仍然有希望接近刘子秋。事实上,她现在见到刘子秋的次数已经比过去多得多,也近得多。感情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摆在那里,接触多了,感情自然也就产生了。可是,她又很清楚父亲跟刘子秋之间的仇怨。她不知道父亲为什么会来到京城,但是如果父亲还没有放下仇恨,是为了报复刘子秋而来,那她跟刘子秋之间就不可能再发生些什么了。
    这时,前方已经传来一阵叩拜声:“恭迎圣上!”
    刘子秋抬了抬手,说道:“免礼!那位胡商的情况怎么样了?”
    一位身着白衣的郎中上前说道:“启奏陛下,大皇子亲自替他施了针,血已经止住了,但是人还没有醒过来。”
    刘思根虽然还只是个未满十岁的少年,但他的医术却得自孙思邈的真传。孙思邈大多数时间都在游走天下,但仍会抽出两三个月的时间指导刘思根的医术。而刘思根自己也颇具这方面的天赋,小小年纪,医术就超过了许多行医几十年的郎中,而以金针刺激穴位止血的本事,大汉王朝更是找不出第三个人来。在这个年代,因为缺少医疗手段,重伤往往就意味着死亡,而止血就是第一道关口。能够及时止住血,对于后续的治疗有很大的好处。尤其像王世充这样被人捅了一刀,往往会造成内出血,也只有这种非常规的金针之法,才能暂时保住他的性命。
    当然,太医院敢于让刘思根一个小娃娃来给王世充治病,也是因为王世充本身已经成了一个罪人,就算治死了也没有什么大碍。
    刘子秋“哦”了一声,朝王玉凤点了点头,说道:“走吧,随朕进去看看。”
    小孩子没有多大定性,而且刘思根要学得东西很多,时间非常宝贵,所以给王世充施了针以后就走了,屋子里只剩下两名侍卫和一名郎中。屋子中间有一张大床,床上躺着一个身材高大的男子。男子面如金纸,双目紧闭,一动不动。王玉凤看到躺在床上的那名男子,顿时迈不动脚步,定在当场。
    刘子秋眉头一皱,沉声说道:“怎么?你认识他?”
    怕什么来什么,王玉凤吓得浑身一哆嗦,慌忙强作镇定,说道:“奴、奴婢不认识。”
    刘子秋淡淡地说道:“欺君是什么罪,你应该清楚吧。朕希望听实话!”又提醒道:“跟他一起被抓起来的有将近两百人,此刻只怕已经有人交代出他的来历了。你现在说还来得及,不要令朕失望!”
    王玉凤心里所有的希望都被刘子秋这句话击得粉碎,“扑通”一声便跪倒在地,叩首道:“皇上饶了奴婢吧!他、他是奴婢的父亲。”
    刘子秋其实早就猜到了这样的结果,他轻轻挥了挥袍袖,说道:“起来吧。朕不喜欢搞株连,王世充是王世充,你是你,朕不会怪罪于你。至于王世充过去犯下的罪过,朕在诏令中早就赦免了他。但是,如果他这一次到东都来又犯下了其他罪过,大汉律法却也不是摆设!”
    王玉凤心头一寒,慌忙说道:“奴婢愿意替父亲顶罪,还望皇上恩准!”
    “不管谁犯了错,都要自己来承担。”刘子秋摆了摆手,道,“走吧,跟朕去看看其他人再说。想必这么久了,他们也该问出些名堂来了吧。”
    王玉凤好不容易跟父亲碰了面,父亲却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哪里忍心就此离去,不由得抹了两把眼泪,哀求道:“皇上,你就让奴婢再在这里多呆一会吧。奴婢做牛做马都会报答皇上的恩德。”
    刘子秋很理解王玉凤的心情,但他更知道王世充是一代枭雄,必须让王玉凤弄清王世充究竟干了些什么,于是狠了狠心,说道:“你父亲身负重伤,能不能醒过来就看他的造化,你留在这里也无济于事,还是跟朕一起走吧。他这次受伤很是蹊跷,或许从其他人那里可以得到一些答案。你难道不想弄清你父亲这些年都在干什么吗?”
    这些问题,刘子秋完全可以在审问结束以后再把答案告诉王玉凤。但是,通过别人的转述和她亲耳所听,效果自然大不相同。
    虽然刘子秋用了商量的口吻,但王玉凤却不敢轻视他的意见。现在不仅是她自己的性命,就连她父亲的性命都掌握在刘子秋手里。如果她过于执着,恐怕会连累伤重待治的父亲。这种情况下,刘子秋甚至不用自己动手,只要在医治上稍作延误,王世充就将一命呜呼。想到这里,王玉凤只得止住悲戚,叹了口气,说道:“奴婢遵旨。”
    ……
    跟随王世充来到京城的那些人当中,除了王世充的一名亲信突然重伤王世充以后服毒自杀,王三因为反抗而被射断了双腿以外,其他人都安然无恙,但也失去了自由,被关押在天牢之中。天牢顾名思义,乃是天子设立的牢笼,跟普通的牢房自然大相径庭。因为这里关押的多是朝廷重犯,所以守卫十分森严。又因为这些重犯大多出身尊贵,又常有女眷牵涉其中,所以这里的牢房条件要比普通牢房好得多,光线充足,伙食也不错,而且分成了男监和女监。把王世充的一干手下关进天牢,既是刘子秋对他的重视,也是对那些胡姬的一种照顾。
    当然,牢房的条件相对改善也有一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