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东北军 >

第343章

我的东北军-第343章

小说: 我的东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贯喜欢抽加州出产的那种带着薄荷味的香烟。
    “我今天的心情很不好,先生们。”罗斯福总统一脸的难堪之色,“你们都知道,轴心国集团的成员国都已经对苏联宣战了,他们数目惊人的军队正在像蝗虫一样地扑向苏联、啃噬苏联。而苏联则损失惨重,他们损失了几百万的军队和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斯大林和丘吉尔咋天又问了我,美国究竟还要假装多久世界大战还没有爆发?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总统先生,”国务卿兼国防部长、陆军上将马歇尔回答道,“我们并没有坐视不理,美国已经在履行诺言对苏联进行大量的支援了。在过去的两个月来,通过穿越北冰洋冰层海域的潜艇运输部队以及数目众多的中立国商船,我们已经向克呈姆林宫援助了可以组装成500架P…39式战斗机的零件、两万吨的高效燃油,以及大量的粮食和子弹。除此之外,空军上校克莱尔·李·谢诺尔特(陈纳德)即将率领两支志愿飞行员中队参加东欧的战事。”
    “空军志愿飞行员?”罗斯福总统显得很不满意地摇了摇头,“这么点的物资和支援对于庞大的苏联战争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德国人和中国人只需要多消耗点弹药就能将我们这些‘慷慨无私’的援助全部变成泡影。先生们,当初英国危急的时候,我们也是这个样子,派出了一些空军志愿飞行员和寥寥可数的十几艘驱逐舰以及少得可怜的物资去帮助英国。但是现在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些苍白无力的帮助只不过是在着了火的房子里泼上仅仅一杯子的水而已,是根本无济于事的。”
    “总统先生,那您的意思是…”
    “苏联人他们现在需要的是成千上万架的飞机、成千上万辆的坦克、成千上万门的大炮,以及成千上万的盟军部队直接参战。”罗斯福总统微微提高了声音道,“我们现在的这点所谓援助,只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
      参会的要员们纷纷惊讶不已:“可是总统先生…”
    “先生们,”罗斯福总统正色而凛然道,“如果我们像鸵鸟一样把脑袋藏在沙子里继续袖手旁观苏联像英国一样地覆灭,那么接下来,谁能保证轴心国集团不会把战争的长矛掷向美洲?那时候,除了上帝又有谁能阻止他们这样做?我们的退缩,只会让我们在一一失去盟友之后孤立无援地成为轴心国集团最后的猎物而己。德国已经占领了三分之二的欧洲和北非,而中国东北军则吞掉了整个东亚地区以及西南亚、南非和大洋洲。他们遍布在亚、非、欧三大洲上的成千上万座兵工厂正在流水般地不断生产着飞机、坦克、大炮以及炸弹;在与此同时,我们却还在悠然自得地生产着香水、冰箱以及高尔夫球棒。先生们,不管是一个月后还是一年后,一旦轴心国集团针对美国的战争爆发了,我们用什么去抵抗?况且,情报部门的金将军已经发现了轴心国的间谍正在墨西哥和古巴国内积极活动,这些迹象意味着什么你们还不清楚吗?”
    要员们都低头不语。海军作战部部长尼米兹上将问道:“总统先生,您有什么计划吗?”
    罗斯福总统翻开他带来的文件:“首先,我们必须要进行全国性的战争动员,美国的军队必须要扩建,德军现在拥有六百五十万的正规军以及五十万纳粹党的私人保镖部队(武装党卫军),而东北军的数目也超过了四百万,可是美利坚合众国国防军的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加起来居然不到十五万!先生们,一旦东北军跨过了狭窄的白令海峡,他们可以在两个星期内从阿拉斯加州杀到洛杉矶。所以,我们军队的规模必须要扩建到三百万,其中陆军两百万,海军七十万,空军三十万,国民警备军也要全面地扩建;一年之内,我们要拥有1万架飞机和1万辆坦克,以及总吨位超过75万吨的作战军舰。”
    “对不起,总统先生,请恕我直言。”陆军总参谋长布莱德雷上将和现场的别人一样瞠目结舌,他犹豫道,“这些数字是不是过于庞大了?”
    “只要工人们肯努力,这些都不会是问题。”曾带领着美国从金融危机的风暴中走过来的罗斯福总统显然对美国的工业生产力充满信心,他继续道,“第二点,我们必须要尽快地拿下格陵兰岛和冰岛。”
    要员们顿时面面相觑:“总统先生,那两座岛屿现在都在德军的占领中。一旦我们对其实施武装占领行动,那无疑就是和德国甚至和整个轴心国集团开战了!”
    “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先生们。”罗斯福总统坚定地道,“我们的扩军和整备就是为了对付德国以及整个轴心国的入侵,更何况,德军的潜艇在过去的数年内已经不下一百次地击沉我们的商船和军舰了。苏联的远东地区和东欧地区已经全部被轴心国的军队占领了,我们没法通过太平洋或大西洋支援他们,那只有通过北冰洋了。而这两个岛屿恰好遏制住了从美国东海岸到苏联北部海港的海上交通线,使得我们现在不得不像小偷和走私贩一样偷偷摸摸地给苏联提供军火和燃油。这两个岛屿的占领,关系到美苏北冰洋海上交通线的建立,关系到苏联的生死存亡,更加关系到美利坚合众国的生死存亡!”
    罗斯福总统目光如炬;“先生们,我们已经浪费了够多的时间了,所以不能再继续浪费下去了。全面扩军和夺取格陵兰岛、冰岛的行动都必须要快!阿道夫·希特勒一向嘲笑美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花公子,但如今,我们也要参加这场世界大战了!”

第一百八十一节 目标:苏联(4)

5月上甸,陡然爆发的苏联战争进入了战火纷飞的第二个月,原本亲密无间的“德…苏…奉”三方集团的百万大军陷入了你死我活的空前搏杀中,战况程度已经陷入了白热化。规模空前绝后的一场场激战、血战、保卫战正在疆域延绵了九个时区的苏联大地上昼夜不息地进行着;晨曦微露的东线、星月漫天的西线,密如蝗虫蜂群的轴心国联军疯狂地啃噬着苏联。
    东线,东北军的东、北、南三大集团军群犹如暴风雪般地歼灭了苏军九个集团军,并将苏联的“东欧—远东”西伯利亚铁路交通大动脉给绞杀成了几段麻花,全军攻占了差不多北纬55。以南的全部外兴安岭地区、贝加尔;胡地区、东西伯利亚地区;而西路集团军群则在解放了唐努乌梁海地区并横扫了近四分之一的哈萨克斯坦后,开始源源不绝地涌向了苏联西伯利亚地区的要塞重镇,新西伯利亚城。
    负责新西伯利亚防御的是苏联中亚军区东方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整个方面军下辖七个集团军以及数个独立师旅部队,整整六十多万的兵力。巴甫洛夫大将本人并不是一员能征善战的红军将领,他是个从政委位置爬上来的政客,在“大清洗”风暴中顶替被清洗掉的苏军将领而被斯大林破格提拔并调任到了新西伯利亚任职。在过去的一个月内,势不可挡的东北军西路集团军群顷刻间便将苏军第九、第十七集团军的十多万部队打得灰飞烟灭,还击毙了两名苏军中将,这顿时让巴甫洛夫大将心惊胆战。但迫于斯大林刚刚给他下达的“不惜一切代价死守住新西伯利亚”的命令,他不得不硬着头皮指挥部队应战。
    新匹伯利亚城是连接着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中亚、东欧这四地的铁路交通咽喉中转站城市,它位处于苏联西伯利亚交通大动脉的“丁字路口”上,同时还是苏联在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重工业基地;在俄罗斯境内,它是仅次于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第三大城市,拥有100多万人口和2000多家大型工厂以及众多的大学、博物馆、歌剧院等建筑;战略意义极其重要,整个城市坐落于鄂毕河下游的河道冲击平原上。
    巴甫洛夫大将在经过一番仓促的研究后,他认为自己麾下的庞大部队是不能全部蜷缩在新西伯利亚城内,那样会被滚滚而来的东北军给全面封锁堵死;同时也不能排列在平坦的荒原地区,因为那样装备低劣、弹药匮乏且丧失了大半制空权的苏军部队会被闪电般飞驰的东北军装甲部队给消灭掉。最后,巴甫洛夫大将不顾部下各个集团军司令员的反对,将部队前;台部分的第五十三、第五十六、第五十七集团军安置在了新西伯利亚以南四十公里河道弯曲突出部的基洛沃、莫洛佐沃一带,以此依托着当地密布的河流、沼泽阻击东北军;而后续的第四十五、第四十六、第四十七集团军等部则在城外郊区构筑第二道防御战线。
    这样既能阻挡住东北军,也能避免全军一下子输得一干二净。巴甫洛夫大将对自己的安排
很满意,但他却在无意中犯了兵力分散的错误,而且两支部队的中间也几乎投有什么部队守卫
或者挖掘纵深防御战壕,因为巴甫洛夫大将本来就是个居功自傲、粗枝大叶的人。
    5月9日,东北军西路集团军群的第五装甲集团军和第十机械化集团军推进到了基洛沃和莫洛佐沃南部的博罗沃伊地区,由熊虎少将指挥的第15装甲军以及由方经纬少将指挥的第10机械化军旋即与苏军展开了猛烈激战。在东北军轰炸机群的轰炸、重炮团的炮击以及步坦混合部队的反复冲杀下,苏军死伤惨重,但仍然依托着有利地形阻挡着东北军的进攻。
    11日傍晚,龙云峰中将、霍守义中将、熊虎少将、方经纬少将在召开的前线军事会议上经过反复讨论后,都觉得苏军巴甫洛夫大将的指挥方祛畏手畏脚,苏军的战术僵化机械且消极防御、缺乏果断出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因此将领们断定苏军并不会大胆地奇袭东北军的右翼或后方补给线。负责集团军群侧翼掩护的东北军第30军的三个摩托化步兵师随即被抽调而出,在军长于兆麟少将的指挥下,部队悄悄地迂回到了双方黏合交战区以南的图拉地区。这段地区的鄂毕河河流宽度较宽,大约有15公里,趁着夜色,第30军的东北军利用竹筱和充气皮筏开始秘密分批地偷渡到鄂毕河的西岸;而第一〇一装甲师和第250轻装甲师则连夜突袭了鄂毕河南部九十公里外的乌斯季赫梅列夫卡镇,这段地区的河流宽度则较窄,只有不到3公里。官兵们为了确保行动不被苏军得知,将沿途村庄内的苏联居民全部扣押并囚禁起来。至天亮时分,第30军汇合后,两都猛地斜插进了死守在基洛沃和莫洛佐沃地区的苏军与新西伯利亚城的联系。
    接到第五十七集团军司令员尼基舍夫上将的火速报告后,巴甫洛夫大将仍然没有命令前线部队撤离那片危险区域,他满脑子认为东北军的进攻部队已经筋疲力尽成为了强弩之末,而且补给线拉的很长,正是己方进行反攻的机会,因为固执地不断命令即将被围困的部队“绝不后撤一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东北军第一〇一重装甲师以及第15装甲军、第30机械化军、第20机械化军都在17日都已经渡过了鄂毕河,死死地掐在了苏军的咽喉上。东北军的空军运输机联队昼夜不断地向河西的东北军部队空投物资和补给。苏军被拦腰斩断,其南部的阻击部队也全部陷入了东北军的包围中。
    这时才深知不妙的巴甫洛夫大将方如梦初醒,但是前沿部队俱己深陷重围,无法撤出来了。被围的部队此时只有几条羊肠小道式的走廊可供撤退,所有的通道都被东北军给堵死并在东北军飞机的轰炸中。噩耗传来,巴甫洛夫大将顿时冷汗如雨:“如此一来,前沿的三个集团军岂不是都要全军覆没了?”
    方面军副总参谋长科兹诺夫中将建议派出后延部队大规模地突袭东北军的右翼和后方,扰乱东北军的部署并牵制住其进攻兵力,从而减轻被围部队的压力,继而集中优势兵力与被围部队共同击破东北军的包围圈。
    面对这个正确的建议,巴甫洛夫大将却害怕再搭进去更多的部队,因为这样他会面临克里姆林宫更加严厉的惩罚。他不敢釜底抽薪,只敢扬扬止沸,因而只派了两三个师的部队去“象征性”地执行袭扰和突击计划,这对东北军的打击和战局的影响显然是微乎其微的。
    参战的东北军第五装甲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一边继续勒紧套在被包围的苏军脖子上的绞索,一边全力阻击着苏军后延部队的增援,一边清剿着苏军进行袭扰突击的部队,但仍然再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至5月19日,被围困的苏军第五十三、第五十六、第五十七集团军接连遭到了覆灭,积满薄冰的河面上、泥泞不堪的沼泽地内、杂草丛生的荒野上,苏军的尸体堆积如山,除了少数部队突出重围外转入游击战或逃入新西怕利亚城内外,大部分的苏军在医药匮乏和弹药耗尽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停止了抵抗,总共三十三万余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