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东北军 >

第290章

我的东北军-第290章

小说: 我的东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张中校心悦诚服地立正受命。
    “防御的时候要全力防御;进攻的时候要全力进攻。如果在防御的时候想着进攻或者在进攻的时候想着防御,那都达不到最好的防御效果或者进攻效果。”楚奇明举目仰望着,沙漠地区的夜空是极度地透明湛亮,漫天的星辰散发着明亮的光芒,“让部队好好地休息吧,更艰苦的战斗还在等待着我们呢。
    苏丹首都,喀土穆,英军总司令部。
    灯火通明的总指挥部内,一头花白头发的英国鲍尔·乔纳森·弗莱贝格陆军上将那张饱经霜的脸上布满凝重严肃的神情,两道锐利精干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地图上双方部队的分布点,各种作战计划和反击构思正在他飞速运转着的大脑内跳动着。弗莱贝格上将是一位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丰富的作战经验和老练的指挥能力以及不屈不饶的意志让他在英国军界中获得了“斗士”的称号。弗莱贝格上将原本是被调往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准备协助希腊国防军抵抗德意等轴心国的入侵,以此确保大英帝国在地中海的绝对制海权的。但是他还没有来的及登上克里特岛,希腊就向德国投降了,并且还加入了轴心国集团,成为了英国的敌国,顿时让弗莱贝格上将始料未及。此时的地中海内,只有直布罗陀海峡和马耳他群岛还掌控在英国海军的手里,而克里特岛和意大利的西西里岛都已经成为了轴心国与英国争夺地中海以及驰援非洲军团的海空军基地了。战况真是瞬息万变,十多天前,本来愈战愈勇即将把德意非洲军团彻底赶出北非的大英帝国后院又着了火,中国东北军的五个精锐师旅在东非登陆并且兵锋直指北非。深知中国东北军的骁勇战斗力不是懦弱无能的意大利军能比的了的大英帝国最高参谋总部立刻将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鲍尔·弗莱贝格上将调到了苏丹全权指挥当地英联邦军队,肩负起了阻挡中国东北军北非派遣军北上进犯埃及的重任。
    此进,鲍尔·弗莱贝格上将的手里拥有英军两个精锐的摩托化步兵师、一个机械化步兵旅、印度第11师以及刚刚调拨增援而来的澳大利亚第5步兵师、自由法国第2旅,总兵力达到4。2万人,坦克和装甲车其330多辆,另外还拥有一个航空中队60多架飞机的空中驰援。而刚刚进犯并侵占了瓦德迈尔尼的轴心国部队只有东北军的第l、第45两个机械化旅以及一个意大利步兵师,除去战斗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意大利军队后,那么东北军的总兵力只有约l。7万人,各型坦克和装甲车不到50辆,并且还没有制空权。似乎英军在各方面都稳占上风,但上将却皱起了眉头。
    “不能固守拖延,必须主动出击!”;沉默了半天的弗莱贝格上将猛地抬起了头,将一直捏着的铅笔“啪”地摁在了已经被他看得烂熟于心的地图上。
    望着总司令部内军官们疑惑的眼神,弗莱贝格上将指点着双方驻防地区解释道:“虽然我们目前在兵力和装备以及制空权上都占着上风,但是这种优势是持续不了多久的。你们看,从埃塞俄比亚境内的亚的斯亚贝巴至苏丹喀土穆,虽然这一路上的交通状况极其恶劣,但东北军后续兵力的一个轻装甲师和两个极其熟悉沙漠作战的野战旅却一直在坚定不移地赶赴而来。那时候,敌军总指挥官楚奇明中将的手上就会拥有人数超过4。5万且装备弹药都得到充分补充的强大兵力!而且,他们的空军部队也将会从索马里的意军机场上源源不断地飞赴苏丹,争夺制空权并猛烈轰炸我们。”
    “感谢东非崎岖坎坷的山地和恶劣的交通道路,这样他们的后续兵力需要起码五天的时间才能摆脱这些困境。而在此之前,我们要出动出击!各个击破地一一消灭掉东北军的先遣部队和后续兵力!如果等待两股敌军汇合之后再与之决战较量,那就太愚蠢了。”弗莱贝格上将目光如炬。
    在座的英军将领们都露出了赞许而钦佩的目光。总参谋长道曼·史密斯少将问道:“请问将军,您是否已经有发动进攻的方案了?”
    弗莱贝格上将微微地点了点头,他的手指在轻轻地敲击着桌子上一些老旧的战事记录报告。这些被弗莱贝格上将翻阅了一遍又一遍的纸上记载着的都是远东中日两国之间一场又一场的激烈较量,包括让楚奇明崭露头角的朝鲜飞虎山战役和曾经参与或全权指挥的苏中战役、昆明战役、贵阳战役、西藏战役等等。“很优秀,尽管在军事著作或军事理论的研究上毫无建树,但他却是一个糅合了伯纳德·蒙哥马利以及埃尔温·隆美尔各自优点的军事指挥官。蒙哥马利作战信念是‘在准备充分并且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再发动全面进攻’,谨慎而小心;而隆美尔的作战信念是‘进攻,进攻,再进攻’,果敢而勇猛。日军神原幻羽将军在中国贵阳放的那把大火使得难得放松下来的他险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惨重损失,虽然由于一场大雪而幸免于难,但我此时能十分地肯定,这件事让他更加地小心翼翼起来。如果,我们此时自以为是地认为取得了胜利之后的东北军正在陷入狂欢的庆祝中并放松了警惕而贸然出击,那么我们必将遭到严阵以待的迎头痛击。正面和一支久经战阵并且由一名谨慎果敢的指挥官统领的军队进行交战,即使取胜也会付出重大的代价。所以,我们必须要另辟蹊径。”
    弗莱贝格上将对楚奇明性格入木三分的分析让英军指挥官们赞叹不已。史密斯少将继续问道:“将军,能为我们详细讲述一下您的计划吗?”
    弗莱贝格上将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老谋深算的微笑:“这位楚将军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你们看这里。”军官们一起凑上前盯着弗莱贝格上将指点的地方:“在陆地上,我相信楚奇明已经派出了很多的侦察搜索队和警戒训练队,我们一旦有大的动作他都会很快地得到消息并迅速调整部署,但是他却忽略了另外一条路径,水路。流入苏丹境内的尼罗河大致上分为两大分流,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喀土穆三城、瓦德迈达尼、森纳尔,这些城市都是傍依着青尼罗河而建,以上地区的用水也全部取自该河流;而白尼罗河则是在青尼罗河以西不到五十公里的地方并且几乎是平行着青尼罗河由北向南流淌着,喀土穆正好处于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的汇合交融点。只要在深夜时间,派出一支旅规模级的部队在夜幕的掩护下乘坐着木筱汽艇顺着白尼罗河南下,一夜的时间就可以抵达下游城市库斯提,而库斯提以东六十多公里便是瓦德迈达尼前线东北军在后方的物资囤积总基地以及铁路交通十字枢纽,森纳尔!守卫那里的仅仅只有两个不堪一击的意大利师而已,只要我们迂回包抄击溃意大利守军后便可以占领那里,并缴获东北军在那里堆积如山的军械、弹药、粮食、燃油。失去了后勤补给,瓦德迈达尼的东北军两个旅和意大利军的一个师就会不战自乱,届时我们在喀土穆的军队和在森纳尔的军队前后夹击,便就可以彻底消灭掉楚奇明的部队!”弗莱贝格上将笑道,“这位中国将军犯得大的错误,就是不应该将至关重要的后方补给基地交给意大利人。德国人吃的这个亏还嫌少吗?怎么也不教教他们的中国盟友?”
    英军军官们都会心地笑了起来,英军的北非总司令奥金莱克上将曾说过“意大利军队唯一能带给我们的伤害是,那些拼命朝战俘营奔跑的意大利士兵可能会踩踏到我们的士兵”。胜利在望的神情浮现在了他们的脸上,史密斯参谋长再次提出了一个担忧:“上将,如果被切断后路陷入绝境中的东北军拼死作战并全力猛攻喀土穆,那么兵力不足的喀土穆会不会有危险?”
    弗莱贝格上将自信地挥了挥手:“这一点我们大可放心!我相信在东北军的后援兵力抵达之前,楚奇明是不可能突破我精心设计的‘岗亭’防区继而威胁到喀土穆的!而这段时间,足以让我们彻底消灭掉他们!”
    瓦德迈尔尼城内,疲惫不堪的东北军官兵们都已经陷入了沉睡,各顶野战宿营帐篷内鼾声一片。静静停在城内一片残垣断壁旁边的“猛犸”重型装甲指挥车内,东北军军官们正灯光下就着地图和沙盘紧张地商讨着进攻喀土穆的战术计划。
    “在喀土穆以南呈半圆弧形的这片荒漠区域内,英军布置了一种‘岗亭’式防御战术并配合着雷区以此守卫喀土穆。这种由鲍尔·弗莱贝格上将亲自设计的以营为单位的盒式‘岗亭’就是一个个连接成线、相互距离不到一百米的钢筋水泥混凝土连环碉堡群和重型炮楼。每个‘岗亭’碉堡可容纳约400名英军,并配有大量的机枪、迫击炮以及轻型火炮,其周围地域互相之间还挖掘着供步兵使用的狭长形战壕沟壑和蛇腹型铁丝网;再往外,则是密集的雷区,英军大概埋设了约两万枚各型反坦克或反步兵地雷。这是一种英军为了防止敌军步坦混合部队在开阔的沙漠地区发动冲锋的手段,就像拿破仑时代步兵部队使用的阻挡骑兵突击的堑壕方阵。”作战处处长张嘉睿中校阐述的英军布防情况让军官们都陷入了深思。
    “这种防御战术其实和隆美尔元帅在利比亚西北地区针对英军第8集团军而设置的‘魔鬼花园’如出一辙。以连环碉堡群配合着密集的雷区,确实起到了阻抗英法联军的攻势。而现在,英国人则用来对付我们了。”副总参谋长葛亮上校神情凝重地道。
    “比起在‘魔鬼花园’前裹足不前的英国佬,我们则拥有无坚不摧的‘东北虎’坦克和空中杀器‘黑鹰’直升机!再配合炮兵部队的地毯式的炮火覆盖,我们的部队肯定能突破英国佬的雷区和碉堡群,直接杀入喀土穆!”副司令陈谦少将坚定决然地道。
    “‘东北虎’和‘黑鹰’确实是我们的优势,必须要充分地发挥作用。”楚奇明赞同地点点头,又分析道,“鲍尔·弗莱贝格上将是一名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国老将,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的作战手段主要以血腥的堑壕战和持久的阵地战为主,因此弗莱贝格的战术思想和指挥手段自然受到了这些战例的影响,他大大地低估了装甲部队和航空部队在现代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了,其实有时候丰富的经验也会起到误导作用。这种盒式岗亭碉堡布防战术表面上看起来能阻敌于门外,但实际上却有着很大的缺陷。碉堡群互相这种像部落之间的合作很容易会被敌军破坏掉,使其难以做到通讯畅通以及密切的协调和默契的配合,一旦遭到沉重打击,驻防各岗亭内的英军便会陷入混乱之中而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反击。”楚奇明最后总结道,“一支军队,即便拥有再强大的装甲兵、再强大的航空兵、再强大的炮兵、再强大的步兵,如果各部互相不能做到密切的协调和默契的配合,那也是无法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的。
    “司令,那我们具体该怎么做?”葛副参谋长问道,所有的军官都望向楚奇明。
    楚奇明拿起一个“东北虎”主战坦克的模型,一边比划着一边阐述着他的设想:“我们的‘东北虎’坦克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毁200毫米厚的装甲,自然也能轻易地摧毁那些钢筋混凝土碉堡,并且坦克各部位的装甲厚度都在48毫米至130毫米之间,基本上能抵抗任何英军的反坦克地雷和轻型火炮的轰射。在作战之前,各部队的装甲兵们还要准备大量厚实的沙袋沙包,悬挂或覆盖在坦克上,以此增强‘东北虎’的抗打击能力。届时,先以炮火覆盖英军的防区,再以八辆‘东北虎’充当扫雷车和突击掩护物,兵分八路地一起碾入英军的雷区并配合空中的武装直升机逐一击毁英军的碉堡和坦克,特别是装备着火炮的炮楼和指挥碉堡、指挥坦克。而每一辆‘东北虎’的后面,则跟随着三辆至五辆的‘2号’中型坦克,组成战斗队形交相掩护则前进,每辆‘2号’坦克也要用大量的沙袋沙包加强抗打击能力并装备高射机枪增强其防空火力,‘2号’坦克部队的任务是配合着已经冲入英军雷区和火力封锁线的‘东北虎’继续扫清英军的火力点,保护‘东北虎’并对空扫射英军的飞机;而最后,在‘2号’坦克群身后,则是抽调出来的乘坐着‘1号’轻型坦克、防空装甲车、步兵战车尾随突击的精锐步兵部队以及喷火兵,继续剿灭英军的残余火力点并对英军飞机进行压制性扫射,这样,就组成了八支装甲步坦混合突击队。当装甲突击队在英军的防区内冲开了八条道路后,后续步兵部队再在炮兵掩护下沿着被扫清了地雷的道路发动冲锋!一举攻入喀土穆城内!”
    铺在桌子上的地图上,一连串的坦克、装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