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东北军 >

第281章

我的东北军-第281章

小说: 我的东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董岩杰担任,舰队的主要军港基地分布在金兰湾、三亚港、海口港、雅州港(原印尼首都雅加达港)、泅水港、坤旬港、南海港(原文莱国的首都斯里巴加湾)、亚门港(原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港)、披集港(位于中南自治西区原缅旬国的最南端)、维多利亚港(原塞舌尔国首都)、新加坡港等地。
    攻取了富饶的东南亚和中南半岛,不但使得中国的领土面积、领海面积、国民人口,总数、综合国力都飞跃性地增长,更加使得中国〔东北军)的战争潜力暴增数倍。此时的中国东北政府和中国东北军占有着全球70%的锡矿储备〔王要分布在中南自治西区的暹罗地区)和全部的天然橡胶资源,迫使苏联人和英国人不得不研发人工合成橡胶或向拥有也生产天然橡胶的菲律宾群岛的美国进口;而征服了整个印度尼西亚,使得东北在1941年的石油产量突破了1700万吨〔其中东北本土的石油产量约850万吨,其余的则全部产自东南亚和中南半岛,主要是文莱地区和爪哇岛),跃居世界首位,远远超过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伊朗全国的总和;另外,中南自治东区(主要是越南地区)、苏门答腊岛以及婆罗洲这三地每年能为东北的战争机器和民生建设提供2500万吨的煤炭以及巨量的天然气资源;东北政府在中南半岛和东南亚的统治当局还从当地获得了超过270万金衡盎司的黄金(这个数字大致等于当时美国的全国黄金产量)以及约75000万吨的铁矿、锰矿、铬矿和稀土,以及其他的各种稀有矿物;除此之外,中南自治西区的缅甸地区还盛产大量的金矿、铅矿、镍矿、铜矿、银矿以及翡翠、玛瑙等玉石;而全东北在1941年的粮食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亿5000多万吨,比往年剧增40%以上;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而这些对于东北军的军力扩备和重工业无疑也提供了强大的物资后盾,其中,东北军陆军的“东北虎”重型主战坦克在1941年的总产量就由1940年时的不到l000辆剧增到了2200多辆,180mm榴弹炮等重型火炮的生产速度也增加了一倍;东北军海军的年造船能力则由1940年的36万吨猛增到了接近60万吨,东北军第二批建造航母计划中的三艘45000吨级的重型航空母舰“黄帝”号、“炎帝”号、“蚩尤”号也由于从东南亚和中南半岛源源不断地获得足够的优质钢铁和各种稀有金属而将建造工期缩短了整整四个月;而东北军空军的飞机生产速度也翻了一番余,其中“飞豹”重型远程战略轰炸机的月产量就由原先的130架跃升至300架。
    巨量丰富的原料物资加上庞大的本土外的商品倾销市场也刺激得东北的经济总量和国民生产总值暴增激涨,东北本土的广大国民自然深受其益,生活水平迅速飞跃发展,甚至都快赶超上了此时的德国;不但东北本土的老百姓受益,关内广大国统区和解放区(即中共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根据地)内的老百姓也得到了很大的实惠。粮食、布匹、棉花、烟草、钢铁、煤炭、石油、石油产品、各种民用品…数以万吨计地通过东北、中南半岛、东南亚等地至中国内地的铁路、公路、海路、空路、管道等运输途径源源不断地输送而来(这些交通网的建设过程,当然是那些英、法、荷等国被俘官兵、外籍侨民以及各地的“叛军乱民”在东北军士兵皮鞭棍棒的伺候下提供的无偿劳动了),不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也有力地支援了此时国共联合对日战争的进程。当然了,这些近乎无偿的支援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都由“北盟”的专职军政人员进行监督检查,这是张学良直接下达的命令,毕竟国民党政府内部贪污腐败成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张学良可不想这些关系到黎民百姓性命的重要物资全部被那些国民政府的大佬们给搜刮进自己的腰包。而这些措施都切切实实地让广大的中国老百姓切身获得了本国军队对外战争的利益和实惠,使得此时的东北边防政府和张学良本人在国内各方各界的威望和拥护程度都迅猛提高,也使得全国上下的反战声音微不可闻,更加使得广大的东北军陆海空三军将士在士气、斗志和必胜信心上都空前高涨,别的不说,光是每天飞到东北军各大军区司令部内和张学良面前的东北军各基层部队军官的请战书就有上百公斤。
    在攻占了整个中南半岛和东南亚并且打通了北印度洋的海上交通线后,张学良和东北边防部参谋总部的高级将领们开始认真地考虑起了德国政府再三要求的东北军出兵北非并参加非洲军团对英法联军作战的战事计划了。

第一百四十八节 非洲军团(1)

1940年11月7日,英联邦成员的加拿大,位于纽芬兰省东南部阿舍真镇附近的普拉森舍湾军港。汽笛和海浪拍岸的大合唱中,一艘艘飘扬着枫叶旗的军舰、油轮、货船毫无顾忌地自由出入着,整个港湾充满了繁忙热闹的景象。作为没有被丝毫战火硝烟所侵染的国度,恬静安详的气氛使得加拿大犹如一处远离俗世尘嚣的世外桃源。这是一个风和日丽、天气怡人的星期三的上午,大量加拿大国防军的军警和宪兵突然出现在了港湾和小镇的附近,一个个神色警惕地来来回回巡视着,使得这里的气氛微微有点反常。
    微凉的冷风轻轻拂动着阿舍真镇周围的枫树林,“哗啦啦”的落叶声中,万千片火红色的枫叶漫天飞舞着。正在镇东南一片树林里抽着烟巡视走动着的两名加拿大士兵在不经意间发现了点情况,两人立刻走了过去。
    呼呼的风中,一个七彩斑斓的蝴蝶形风筝正在天上活灵活现地翩翩飞舞着。枫林的一处空地上,两个大约七八岁的金发双胞胎小男孩嘻嘻哈哈地追逐打闹着并互相争抢风筝线,旁边的野地上停着一辆私家小汽车,一名青年白人女子满面微笑地边照看着玩闹中的两个孩子,边忙着往地上的毯子上铺着鲜花、玩具以及蛋糕、汽水、面包、果酱等野餐食物。“孩子们,注意点!别摔倒。”年轻的妈妈一辆幸福地看着自己的两个儿子。
    “女士!”两名士兵扔掉烟头,走上前。
    少妇听到呼喊声,立刻站起身转过头,然后一脸迷惑地看着这两个头戴钢盔、荷枪实弹的军人。她微微惊讶道:“有什么事情吗?先生们。”
    “很抱歉打搅您和您孩子的野餐,但我们仍然不得不要求你立刻离开这里。”为首一个高个子的士兵显得彬彬有礼地道。
    “为什么?”少妇愕然地间道。
    “对不起,女士,这涉及到国家机密,我们也不知道。这个镇刚刚被戒严了,不允许普通百姓靠近,您一定没有看到政府的通知和封锁线吧?”高个子士兵解释着,并做了一个“请离开”的手势。
    少妇皱起眉,微微有点生气地道:“这关我什么事情?今天是我孩子们的生日,我好不容易和那个吝啬的老板请了假特地来陪着他们野餐。你们怎么能这么地粗鲁和蛮不讲理。”
    “实在很抱歉,可这是上级的命令,我们不得不执行。请原谅我们的冒昧。”士兵依旧客气但坚定地道。
    少妇那双碧蓝色的眼睛瞪大了,她愤怒道:“我抗议!我是加拿大公民!我为什么不能在我家附近的树林里面野餐?就是加拿大总统和美国总统一起到这个镇子里面来钧鱼度假也不能干涉我的合法权益!”
    “你还真说对了!”高个子士兵旁边的一个矮个子士兵忍不住被激得发起脾气了,他提高声音恼火地道,“告诉你!美国总统现在确实就在镇子里!所以我们必须要请你离开!女士,请不要逼我们动粗!”
    少妇愠怒地瞪了他们两眼后,转过身恢复和颜悦色的表情呼唤道:“丹尼、吉姆,快过来!我们该回家了!”
    “可是妈咪,我们还没有玩够呢…”小男孩们不满地嘟囔起来。
    “妈咪会带你们去一个更好的地方的。乖!听话,宝则门。”哄完孩子,少妇转过身板着脸冷冰冰地对那两个士兵道:“好的,士兵先生们,我配合你们所谓的工作!顺便衷心地祝愿美国的那个瘸子总统能瘫得更彻底点!两位绅士,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伸出援手帮帮我一下?”她颐指气使地指了一下地毯上的那些东西。
    “愿意为你效劳,女士。”两个士兵忍气吞声地上前,将那些鲜花、玩具和蛋糕、汽水等食物以及地毯、风筝等东西一起收拾起来,放回了少妇的汽车上。
    “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士兵先生们!”把两个孩子都抱上车后,少妇不冷不热地道,随即很快发动车子扬长而去,车尾的排气管喷了两个士兵一脸的浓烟和尘土。
    “这个可恶的婊子!”等那汽车开远了后,矮个子士兵终于按捺不住地骂骂咧咧了起来,“你刚才干嘛对她那么客气?直接把枪顶在她的胸口上不就行了?“
    “比尔,你个该死的混蛋!怎么一点都不懂得怜香惜玉!你怎么忍心把子弹射进她那奶酩一样的胸部里?”高个子士兵反击着,又一脸迷离而陶醉地回忆道,“老兄,你刚才没有看到她生气的样子…那微微翘起的嘴唇…那圆亮而美丽的海蓝色眼睛,哦,天哪!简直太像葛丽泰·嘉宝在《瑞典女王》中的那个经典动作了!”
    “哦,shit!亨利,你这个色迷心窍的家伙!”他的伙伴笑骂道。
    当这两个加拿大士兵嘻嘻哈哈地打闹的时候,他们谈笑中的话题主角正在把车子开进附近一个人丁稀少的村庄里,最终停在了一座破破烂烂的小教堂的门口。
    两名黄种人青年男女从教堂里走出来上前,女青年一脸慈爱微笑地打开车子后门并带着那两个孩子离去。男青年则向走下车的少妇点了点头,开口却是汉语:“辛苦了。怎么样?”
    少妇的脸上是与刚才时迥然不同的冷然庄肃之色,她用同样流利的汉语回答道:“一切顺利。”说着,从车子内取出了那个蝴蝶风筝。
    “那就好。快进来,站长和几位分析专家都正等着呢。记住,这个工作站是我们刚刚建立的,一切还是小心为妙。”
    “是,知道了。”
    经过迤逦曲折的楼梯,便进入了小教堂的地下室内,灯光昏暗,两盏台灯在中间的工作台上放射出雪亮的光芒。灯光下,电台、电池、密码机、相机、胶卷、照片分析仪、高倍放大镜、特制仪器…种种隐秘世界里使用的器材一应俱全。两名情报分析专家已经在等待着,三名身穿黑色中山服的精干青年警惕地戒备在地下室的入口。除此之外,还有一名中年男子在屋内,用赞许地眼神看着被带进来的白种人少妇:“做得好。准备工作吧。”他的前一句话是夸赞少妇的,后一句话是对那两名情报分析专家说的。
    “是,站长。”少妇利索地从风筝骨架内的一个巧妙伪装的空心竹竿内取出了一个微型的高空照相机,旁边的两名特工立刻轻车熟路地从照相机内取出了微型胶卷,紧接着在旁边的暗箱内效率极高地进行冲洗、烘干,最后把湿漉漉的照片交给那两名分析专家。
    两名专家仔细地在高倍放大镜下巨细无遗地查看着这几张从二十多米的高处拍下来的照片上的每一个细节,并互相用点头和心领神会的目光等无声方法进行交流意见。最终分析结果很快得出来了:“站长,普拉森舍湾港内新出现的这两艘重型战舰的身份已经确定。其中的一艘是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的‘复仇’号战列舰,是被德军U…47号潜艇击沉的‘皇家橡树’号战列舰的同级军舰;而另一艘大型军舰则是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奥古斯特’号重型巡洋舰,旗杆顶部飘扬的确是美国国旗。”
    “站长,我还从两个加拿大士兵的口中套出了一个重要情报,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此时就在普拉森舍湾军港附近的阿舍真镇内。看来,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也在,他应该是坐着‘复仇’号战列舰来到这里的。”伪装成少妇的女间谍正色道。
    男子,中国东北安全部军事情报局北美洲工作组加拿大第11号分站站长关荣山少校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他面色凝重地道:“不错,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报。罗斯福和丘吉尔如此秘密地见面会晤,说明美国人要帮助英国人并准备开始介入这场世界大战了。”他沉声命令道:“立刻将这个重要情报发送给北美总组部的沈阳军情局总部!不得有误!”
    “是!”地下室内的东北特工们利索地齐声道。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明媚的阳光下,英国米字旗和伊拉克王国国旗一起在城市的上空墉懒地飘扬着,此时的伊拉克正处于被英国所“保护”的费萨尔王朝的统治下。由于这里和整个阿拉伯地区正处在英国的亚洲殖民地和非洲殖民地的交通连接处,重要的地理原因再加上此时如火如荼进行中的地中海战争、北非战争,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