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东北军 >

第191章

我的东北军-第191章

小说: 我的东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妄图以长江洪流冲毁我阵地、淹毙我大军,致使我川省数十万军民葬身浊流汪洋。日寇此举野蛮凶狠与野兽无异,其罪孽深重、令人发指。然我国府以及全国上下军民抗日卫国之钢铁决心绝不改变;国府行政部门正在召集相关机关商讨救济洪灾方案;我国军上下亦厉兵秣马,准备不日为复仇雪耻而再与日寇拼死血战。”
  “嗯,很好。”蒋介石点点头,“那对外公布和宣传事宜就按照辞修的这个提议办理。”
  “是!”陈上将“啪”地立正受命,就在他转身准备出门时,“委座!请听职一言。”军政部长何应钦上将突然道。
  蒋介石微微诧异,然后点点头︰“敬之但说无妨。”
  何上将略睥睨地看了阵上将一眼后道︰“委座,辞修此提议虽好,但仍有数处不足。其一,正所谓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此事保密工作没有做好或者被国内某些别有用心的地方势力故意散播出去从而露出马脚,让国府策划的这次决口行动和嫁祸日人的对策统统泄露出去,那国府在国内外各方的面前都会威信扫地,那委员长您与在座诸公的颜面也都会荡然无存;其二,此次炸堤决口行动,虽然取得了阻敌于川省之外的战略胜利,但我方付出的代价却是日方的数十倍。要是就这样宣传出去,在壮全国上下决死抗日之心的同时也会有可能助长日寇凶焰兵锋,并适得其反地打击到国军各部上下的必胜信念呀!”
  何上将这番话暗含的玄机十分厉害,尤其是第一条可谓一下子掐进了蒋介石心里最敏感的几根心弦中了。是啊,这个计划虽然不是他蒋某人提出来的,但是自己身为最高决策者,要是以后算起帐来,那责任肯定将全落到了他蒋某人的头上;另外,具体实施这次行动的龙云峰、邓锡侯两人都不是中央派系将领,那自己相当于就有了把柄捏到了这两人背后的张学良和王瓒绪的手里。一旦东北系、川系和中央系闹翻了脸,那他们把这件事的真相抖露出来,那自己这个全国大总统就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中华民族千古罪人”了,自己这一手嫁祸日本人的行为也会在国际友邦面前论为笑柄。想到这些,蒋介石的光头上微微冒出了些汗珠︰“那敬之有何更为妥当的处理方案?”
  何上将看到自己的提议一下子压掉了陈上将的建议,顿时心花怒放。他上前一步自信勃勃道︰“依卑职愚见,国府应该大力宣传这次炸堤放水阻敌是国府一手策划和实施的!此举必然会大大壮大全国上下破釜沈舟与日寇决一死战的信念,同时在国际观瞻上也能再次宣告中央国府抗战到底的誓死决心!只是,这其中的敌我双方损失数据就要稍作修改一下,可以对外宣称‘日寇侵犯川省的三个师团主力部队超过三万之众尽皆覆灭于洪水中,而我方亦损失断后部队五千余人,同时由于我方撤离民众的工作果断及时因而只殃及群众千余人’即可。”
  顿时在场众人在心里都不得不承认,何上将在玩弄心机谋略上确实比陈上将更为老练阴鸷,因而在中央内的何、陈二派系的争斗中一直基本都是何上将略压陈上将一筹。“好!好!”蒋介石连道两个“好”字,最后一锤定音,“那就按敬之的这个提议办!”
  当夜,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国民政府的宣传部门纷纷鼓足马力开幼宣传机器,大肆鼓吹宣扬国军金沙江决口放洪杀日军的“重大胜利”。
  武汉中央通讯社于11日对国内外报道如下︰
  今年除夕之夜,穷凶极恶的侵华日寇突袭我西南大后方黔、滇二省,致使我二省广袤国土在猝不及防中连连论丧日寇之手;三月上旬,志得意满的日寇骄兵继续猛攻我川省,驻川省广大国军为保家卫国与进犯日兵浴血死战,参战国军第44、第45军及东北军部分部队皆战至全军死伤殆尽之地步。为阻日寇战车铁蹄,为保卫大四川以及大西南,昨日上午八时许,我西南战区参谋总长龙云峰中将和川南防卫总司令邓锡候中将二人在战事无法支持的情况下,根据中央国府指示和秉着破釜沈舟保卫每一寸神圣国土的信念和顽强精神,忍痛炸开了长江金沙江流域的屏山龙华大堤,放出长江洪流阻杀日寇。此举使日寇侵犯川省的三个师团主力部队大约超过三万之众尽皆覆灭于洪水中,而我方亦损失断后部队五千余人,同时由于我方撤离民众工作的困断和及时因为殃及群众千余人。中央国府对国内外再次宣告︰党国绝不与日寇妥协媾和,必抱决死之心捍卫我祖先苦心经营之神圣国土;另,国府行政部门正在紧急召集各级机关商讨救济洪灾的方法。其它云云。
  与此同时,蒋介石接连下令国民政府和四川省政府立刻做好接收、安置、救济洪泛区灾民的工作;下午,张治中中将在武汉市政府大厅举行各国记者招侍会,发表蒋介石的《告全国同胞书》并就这次金沙江掘堤放水之事解答各方记者的疑问。会场上,大批记者纷纷要求到金沙江决口现场进行采访活动。对此,蒋介石倒没有阻拦,但是却在暗中密令西南战区长官部赶紧做好“接待准备”。
  客观上讲,金沙江决口洪灾给日军带来的创伤虽然没有国民政府宣传的那么夸张,但对日军也确实是一次不折不扣的重创。洪水不但让日军损失了上万兵力,而且也标志着西南日军速战速决攻取四川的战略目标的彻底破裂。
  日本陆军部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事后编写的《中国西南陆军作战史》中写到,“…3月10日上午,中国军队在龙华镇(屏山西北35公里处)八仙山附近炸开了金沙江北岸堤坝,致使长江洪流迅速由西向东奔流蔓延,屏山城首先进水,洪灾逐日扩大,从宜宾到高县、弘县、赤水,一直影响到泸州。帝国皇军中国西南派遣军的第十五方面军为救援深陷洪灾中的第133、第138、第140师团而立刻从云南和贵州境内的第130、第135等师团兵站抽调工兵约五个中队及架桥材料三个中队;随后又于12日又从第十六方面军调来独立工兵第三联队和折叠船、汽艇200余艘,并征调当地中国民工10万余人配合皇军一起参加抗洪救灾事宜;3月15日后,由于洪水泛滥蔓延至大关一带,第7战车旅团和第137师团一部不得不向昭通方向后撤。中国西南派遣军司令部于14日上午命令军部直属航空兵团全力以赴援助被困三个师团的补给,用运输机、轻重轰炸机和帝国新型的‘夜神’式驱逐机在14日至20日之间给被困部队投下了大量粮食医药,合计约180。5吨。3月22日,西南派遣军司令部在昆明举行联合追悼大会,仅第140师团死于洪水的人数便达到3500余名之多。”
  日本中国西南派遣军参谋副长兼第7战车旅团长神原幻羽少将在15日的行军日记中写到︰“…面对皇军的凶猛狂烈攻势,中国军队在黔骗技穷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了水淹战术,自掘长江大堤放水淹没掉大片的己国领土,给我军攻取四川的军事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洪水所到之处,皇军各部始料未及因而混乱不堪,部队东奔西突、自相践踏,战车、军马、士兵被淹没者不计其数…”
  为了抵御日军攻入四川,中国军队不得不采取的这一手悲壮的“壮士断腕”式自我牺牲的战法让日军上下都惊恐不已。而这一计划的始创者和具体实施者的东北军中将龙云峰则再次深深震撼了日军各部高级军官,加之其曾在四年前东北会战中奉张学良命令而制造的那吞噬上万日军生命的辽阳大火,使得他在日军中获得了一个很日本的绰号︰战鬼。
  国际上对于国民政府掘堤放洪、以水代兵的战法分为了态度泾渭分明的两派。日本政府在挨着东北军每月数万计气球炸弹轰炸的同时也发表了声明,声称此举是“国民政府面对皇军强大攻势时穷兵黩武、无计可施的表现,国民党政府为了维护一党的独裁统治而不愿洪灾区上百万中国平民的死活,其行为惨无人道且遭人唾弃鄙夷,帝国政府盼望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认清武汉蒋介石政权草芥人命的丑陋罪恶嘴脸,一起配合皇军共同将其推翻并以新民主和平政府取代之…”《朝日新闻》在发表这个日本政府宣告的时候还大肆刊登了几十张中国西南洪泛区内皇军“仁义和善”地帮助当地中国人民抗洪救灾的“感人”照片;美、英、法、荷等欧美列强的主流官方报纸也纷纷指责中国国民政府如此“不顾人民死活”的战法实有愧一国政府之责并违背天理人道,因为作为各国的首脑和精英阶层,自然没有人会相信国民政府宣传的那只造成“千余”百姓受灾的这个低的离谱的数字;苏朕和南美等中立国家的态度则不置可否,仍然是“希望中日两国政府通过和谈方式解决两国间的矛盾冲突”等老掉牙的官佯文章;而德国、意大利、西班牙佛朗哥政府、芬兰、墨西哥等十多个被希特勒拉拢暗中加入“中(东北)德联盟”中的国家则是不约而同大赞国民政府此举之“壮烈顽强”,德国《人民观察家报》是这样报道的︰
  “历史上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入侵荷兰时,荷兰国曾以决场自卫,全国虽然患水灾于一时,但最终其国家领土仍得以保全;一八一二年冬季拿破仑大军攻俄之时,俄国亦以坚壁清野之法阻击法军前进并将国都莫斯科城付之一炬,终使法兰西帝国军大败而归。如此看来,一个民族和国家受强大外族攻击陷入危亡之时,利用洪水或冬季凛冽气候与之御敌,又有什么好谴责的呢?当前,中国放出长江大龙以制日本军队于死命,纵使中国人十人性命换日本人一人性命,亦也是中国政府抗战决心的英勇表现……”
  “参座,你看看这个。”十五日,后撤到直宾以北五十公里的荣县的西南战区总司令部内,东北军第45旅旅长兼西南战区军备部副部长楚奇明少将一脸复杂神色地把一大叠国内各方报纸杂刊和十多来自国府内部的文件递到了身边正趴在地图上布置川南国军的防线构筑军务和各部下一步军事动向等事宜的龙云峰手上。
  “《一将功成万骨枯,川南疆土成译国》、《论川南洪灾百姓遭殃受难真相》、《军队无能,祸及黎民》,”龙云峰神色平静地边看边念道,“《深度剖析龙苒旻中将掘堤放洪行动中的私人用心》…”当看到《大公报》上这个针锋直指自己的标题时,深知自己已经被推倒了全国舆论风口浪尖上的龙云峰也苦笑起来,“崇武啊,这些我早料到了。既然我自愿背上了这个黑锅,那就让这些口诛笔伐来的更猛烈些吧,反正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参座,这些报纸舆论的杀伤力还不算大,这份交到武汉军委会的联合申请才是最最致命的。”楚奇明指着一份由川蜀在武汉政府中的国大代表、社会名流、政府官员共二十二人联合署名的要求严惩“洪灾罪魁”的文件涩然道。
  “吴玉章、曹葆华、贺麟、张颐、陈子庄、晏阳初、周太玄…”看着这些“弹劾”自己的川蜀名人,龙云峰也微微心惊。要知道以上这些人俱是四川省的当代大儒名家,都是川省的民望所寄,连蒋介石都要对这些人忌让三分。尤其为首的吴玉章,此公不但是早年追随国父孙中山先生革命的党国元老,而且在中国文坛界上也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被誉为“金玉文章”。此公写出的文章心思细腻、文笔犀利巧妙,笔锋如刀似剑地指责龙云峰等前线将领“急功心切、贸然鲁莽,放洪水致川南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深重苦难中等等”,而且文章引经据典、逻辑严谨,读起来直让人根本无法反驳。
  “参座。”楚奇明犹豫了一下道,“武汉方面会不会迫于民愤对你来个‘挥泪斩马谡’?”
  “不会的。”龙云峰略思索了一下,肯定地道,“既然军委会已经把这些内部文件传给我看,那就是在暗中给我一颗定心丸,毕章我是在给他们背黑锅,而且我后面是张少帅和百万东北军,老蒋是断然不敢动我的。你想想,其实这些川古名士又怎么不洞若观火知道这次炸堤行动完全是蒋介石下的命令?只是他们迫于无奈但又愤怒难息因而将矛头对准我,目的不是要我的命,而是想间接地敲打敲打蒋介石给他一个难下台的难堪,提醒他在以后不要再这样不顾川省人民的死活,毕竟傻子才相信国府公布的那些受灾百姓的统计数字。我估计军委会最后顶多也只是给我一个雷声大雨点小的处分以平息众怒。”
  楚奇明点点头︰“但愿如此。”
  “好了,崇武。说说眼下最紧要的。”龙云峰收起那些文件报刊问道。
  “是。”楚奇明收起忧虑正色道,“参座,我部第45旅和第1、第33旅日前俱已抵达川内各预定集结地点。45旅和第1旅分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