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的东北军 >

第103章

我的东北军-第103章

小说: 我的东北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学良听了潘德明的事迹不由被他的精神所打动,和他握手赞叹道:“潘先生,你旅途三载,坚固卓绝,你的精神我十分佩服!你真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潘德明一脸诚恳道:〃‘雪东亚病夫耻’和‘以谋世界上之容光’就是我的信念。其实我做的比不上张将军您对我们民族做的万分之一呀!在我出发五个月后,我到达泰国曼谷,那天晚上我买了份报纸才知道您带领的东北军浴血奋战将日寇驱逐出了我们的祖国。那天晚上我特地买了一小杯烧酒痛痛快快喝起来,当时我真高兴啊,我在路边又唱又跳又哭又笑,最后醉倒在了路边的草丛里面。虽然身在异国他乡,但是我当时真的很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啊!我也为我们国家有张少帅您这种刚烈的民族英雄而深深自豪!”说着,他哽咽住了,然后又取出一本厚厚的笔记书,“现在能亲眼看到并得到张少帅您的接见,我真是没有任何遗憾了!请少帅您留墨,激励我成功完成环球旅行!〃
  张学良接过来,只见封面上写着“名人留墨集”,沉甸甸足足五六公斤重。一打开,各种龙飞凤舞不同文字的签名祝福语密布眼前,让张学良吃惊的是很多都为当代大名人,比如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印度独立领袖圣雄甘地、印度总理尼赫鲁、波斯帝国统治者礼撒汗、“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将军、法国,息统法国,息统莱伯朗、,息理达拉第、保加利亚国王安德烈等等,以及最新的顾维钧的签名。张学良略思索了一下,取出钢笔在空白处题词道:“题赠潘德明先生:振国人之志,扬民族之威!壮哉!  张学良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一日夜于巴黎民国大使馆”。
  题完字,张学良又热情地邀请潘德明一起坐下用晚饭。潘德明滔滔不绝地向张学良讲述他一路上的旅途见闻和风土人情。他激动而动情地说道:“法国莱伯朗总统在接见我的时候说:‘潘德明先生,对于你的壮举,我想用法国元雄拿破仑的一句话奉送:‘中国是一个多病的、沉睡的巨人,但是当他醒来时,全世界都会震动。’而我相信张少帅您就是唤醒我们民族之人。”
  张学良点点头,“放心把,我不会辜负历史赋予我的责任的。也希望你一鼓作气,完成环游世界之旅,为中国人争气!
  潘德明坚定地点点头:“有张少帅您的题词和鼓励,我一定为中国人争气!〃
  张学良示意了一下沈秘书,沈秘书取来一张五百法币的支票递给潘德明,潘德明连连推却道:“少帅,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双腿完成旅途,我不能接受您的馈赠。您的心意我心领了!”
 张学良庄重道:“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我们国家有你这样的志士而感到骄傲,这点钱是我作为你的民族同胞而帮助你的费用,仅仅如此而已,希望对你有用,请你务必收下。”
  潘德明感动地接过来,“谢谢您!〃
  张学良记得历史上潘德明在解放后家境贫穷混的很落魄,便又刷刷写了一张纸条,“等你完成环球旅行后,假如你生活艰难工作没有着落,请来到东北。以这个为凭证,我一定帮你安排一份理想的工作,让你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继续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你的贡献。”
  潘德明接过来,感激涕零再次鞠躬致谢。
  第二天早上,潘德明和张学良、顾维钧辞别后继续踏上环游世界的道路,他的下一站是德国,然后从丹麦乘船前往英国,最后再从美国乘船到澳大利亚,经东南亚回到中国。
  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武官的陪同保护下,张学良一行兴致勃勃地游览了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凡尔赛要塞等巴黎著名景点。经过赛马场的时候,张学良手发痒立刻钻进去,赌兴大发的他连连下注,无奈手气太臭眼太拙,连输了好几百法郎。看着张学良青拉着一张苦脸,于凤至逗趣说:“可惜我们不是在耶路撒冷,巴黎没有哭墙让你嚎陶大哭。”
  张学良挠挠头:“我记得巴黎也有一堵很著名的墙的,叫什么来着的?〃
  谷瑞玉回到道:“是巴黎公社社员墙。”
  “走,我们看看去。”张学良一下子来了兴趣。
  巴黎公社社员墙在巴黎城郊的拉雪兹神甫公墓。张学良夫妇(四人)乘车沿着墨尼尔蒙当大街往前走,他们看到两旁尽是荒凉景象,这里没有商店,只有卖鲜花的。爬过小山坡,顺着围墙往北走到巴黎公社社员墙了。
  众人站在巴黎公社社员墙前默默地观看着。当年法国巴黎公社起义爆发,法国梯也尔的政府军队残酷镇压,两千多起义者被集体屠杀在这堵墙下。巴黎公社社员墙中央突出的是立体雕塑:一个身着长袍的妇女,已经中弹,但她挺身而立,仰着头,目光向上,两手往身后张开,似乎要保护她身后那些战士,也似乎是挺身而出,经以自己受难来承担和代替身后那些战士的不幸,而她头部的姿势和她的目光,又象是在向苍天倾吐她对人间这种野蛮、残酷的罪行的满腔悲愤。她是母亲的伟大形象l在一方一米多宽的长方形黄褐色青铜纪念牌上刻着:
致公社的死难者
1871年5月21日一28日
  这时,善解人意的赵媞捧着买来的鲜花,递给于凤至和谷瑞玉手里,三人一起敬献鲜花并低头默哀。
  不过张学良没有什么感觉,他可没有被这些“法国人不屈不饶精神”所感动,这场所谓的“法国人民壮烈起义”对于他这个中国人来说只是一场法国佬的内战而已。在法国,随同的于凤至三个夫人和一些文书人员是以参观游览的心态和眼神,而刘多荃、高纪毅等军人更感兴趣的则是注重观察法国士兵的装备精神面貌和战斗力的。张学良则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犹如先知般的怜悯眼神看着巴黎大街上来来往往的法国人:你们很快就要再次成为亡国奴了,成为德国的殖民地,而且很有可能在我的干涉下永无出头之日了。谁叫你们当年和英国佬一起烧杀抢掠了我们的圆明园?谁叫你们法国人也参加了八国联军侵华呢?历史的血债是不会因为时间流逝而消失的,你们就静静等待着中华民族的复仇吧。
  意大利是上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但是它和另外一个战胜国中国一样,根本没有在战争中捞到任何好处的,相反,由于战争的巨大消耗和带来的破坏加深了其国内的阶层矛盾,战争后意大利全国250万军人被遣散增加了社会失业人员的数量,更加加重了国家的动乱和负担。发展的还没有战败国德国好,虽然意大利统治者墨索里尼努力想将意大利建设成一个法西斯强国,然而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他的政治业绩远远不如晚于他执政的希特勒。但是意大利好歹也是欧洲一个大国,又是欧洲文化发源中心,所以意大利给张学良的感觉还不错。意大利领袖墨素里尼也看在希特勒的面子上很隆重地在意大利北部大城米兰欢迎15日前来游历的张学良。
  张学良执掌东北一直大力提倡勤俭节约建设社会,“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他还是很清楚,所以张学良在个人衣着上也以身作则尽量穿旧的,此时一出飞机他立刻被在机场迎接的一身豪华的墨索里尼给比下去了。墨索里尼一身光鲜笔挺的黑衬衣,擦的贼亮贼亮的高筒马靴,还系着闪闪发光的金穗带,身后是一排排身穿整齐制服的意大利士兵。看到张学良走出机场,墨索里尼把胎膊一甩,风度翩翩地行了一个罗马式的欢迎礼。
  “欢迎张元帅来到意大利这个美妙无比的国度!”墨索里尼朗声道,说话同时还炫耀似地抬头挺胸,目光四射,没有正视张学良。这让张学良有些难堪,他不知道这是墨索里尼故意摆这个样子还是意大利人本来就是这么虚荣,随后几天里的事实渐渐证明是第二种原因。
随同墨索里尼一起前来的还有他的女儿埃达·墨索里尼和墨索里尼的女婿兼外交部副部长齐亚诺伯爵,齐亚诺在北平担任意大利驻华大使的时候就和张学良认识了,因此对张学良的到来分外热情。
  在一座哥特式建筑的官邸里,墨索里尼和夫人及齐亚诺夫妇与张学良和于凤至进行了会晤和交谈。墨索里尼也是有敏锐预见能力的政治家,奉德之间如胶似漆的合作关系一直被他密切关注。意大利想要称霸南欧和北非,就必须要和希特勒的纳粹德国联盟,那么这个联盟核,白也会少不了张学良的东北。深知这一点的墨索里尼和张学良谈话时几乎全是赞美之词,在谈到对中国的印象时,墨索里尼说:“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又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文化积淀,是非常具有潜力成为一个世界一流强国的。从张将军你仅仅占有全中国五分之一就有如此作为这个事实便可以看出来,可惜贵国没有真正的铁腕集权领袖,群龙无首,在一定地步上只好任人宰割。但是我相信以东北一隅之地的强大足以捍卫全中国的利益,然后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中国必须要真正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强大起来。仅仅有东北的强大是不行的,就好像一个病人空有一只强壮有力的路膊一样,还是不能在打架中取胜。”  
张学良听了频频点头,墨索里尼说的很有道理,打的比喻也很恰当,他道:“墨索里尼先生,你说的很对,目前中国确实象一盘散沙,军阀割剧,军阀参政,使列强插手中国。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之一,现在虽然很软弱,但是中国也有尊严,是不容许列强欺辱的!我只是地方将领,但是也要为了我的祖国尽我最大的能力。”
  “哈哈,张将军,你还太年轻。在政治上还显得很稚嫩”,墨索里尼继续笑道,“我相信你继续成长下去的话,就能成为中国真正的领袖,这样中国才不被别人宰割。只有权威的领袖才能治理好东方文明的发祥地。”
  “墨索里尼先生,我想请教,您是怎样治理您的国家的?”张学良问道。
  “我的国家之所以团结一致,就是工作是大家的,讨论是少数人的,决策是一个人的,只有这样超凡的奇才方能治理好国家。”墨索里尼自信道。他的话在张学良听来虽然有一些吹嘘的味道在里面,但是说的也不无道理。
  吃了一顿包括意大利面在内的特色美食后,张学良下午被墨索里尼拉扯到了著名水城威尼斯。墨索里尼名曰邀请张学良一来欣赏威尼斯的迷人风光,一来检阅“意大利强大的海军”。张学良也明白他的用意,借以炫耀他的武装力量,在未来的联盟中能够得到自己的重视和关注。正好张学良也为东北军海军的建设而深感缺乏经验,便打着学习参观的念头欣赏起了意大利海军的阅兵表演。
  阅兵场上,一队队意大利士兵衣着光鲜装饰华丽,不得不承认意大利不愧是流行时尚的前沿国度,军装礼服都显得十分帅气。但是让墨索里尼拉不下脸的是,他的部队在张学良面前闹了一堆笑话:乐队稀稀拉拉像猫叫春似的;有些列队部队还互相冲撞起来;甚至一些官兵的正规步伐还没有到家。直看的张学良心里暗暗好笑:比起德国军队,意大利军队作风实在是太差了。
  懒得看意大利海军部队拙劣的阅兵表演,而旁边的墨索里尼则还在吐沫横飞地发表着官样文章的长篇大论。听不懂意大利语的张学良百无聊赖中扫视着海面,发现港口停着一艘威风凛凛的意军重型巡洋舰。但是让张学良目瞪口呆的是:军舰桅杆上飘扬着的不是一面面海军令旗,而是五花八门花里胡哨的意军水兵的内裤衬衣什么的。
  军纪和军风都太烂了!难怪二战中意大利军队表现的那么差劲!难怪意军经常向人数只有自己十分之一的美英军投降;难怪有飞机大炮毒气助阵的意军都征服不了拿冷兵器的埃塞俄比亚人;难怪意军侵略到哪里就打到哪里的败仗!甚至经常拖盟友德军的后腿,今天总算见识了!真是一堆扶不上墙的烂泥!要想打败苏美日英法这些强国,东北军更多的还是要靠德国这个强有力的帮手,意大利可以忽略了,估计他们的战斗力还不如芬兰等国家呢。张学良打着主意道。
  结束痛苦的阅兵式后,张学良终于能够安安稳稳在齐亚诺夫妇的热情地引导下游览观光了举世闻名的水城威尼斯的秀丽风光和水乡月色、欣赏了古代罗马教堂。异国的美景,诱人的情调让张学良深深感觉到,意大利这个国家根本不是打仗的狠料,难怪连满清政府都可以把意大利打的满地找牙。不过张学良还发现了一件让他不安的事情,那个埃达老是偷偷地用一种若有若无的迷恋眼神看着自己,历史上的张学良在意大利确实还和墨素里尼的女儿发生了排闻,自己现在可不想搅进这泥潭里。怀着这样的心态,18日张学良便去会见墨索里尼,向其辞行。墨索里尼亲自授予张学良意大利大十字勋章,并设宴欢送张学良一行。翌日,张学良便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