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天墓之禁地迷城 >

第114章

天墓之禁地迷城-第114章

小说: 天墓之禁地迷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脸高兴的样子,我却是对他不大放心,不说别的,就这两块会发光的石头,拿出去也够轰动一阵子的了。
  不过眼下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们从湖中出来之后,那湖水中的气泡就渐渐的减少了,看来这完全都是我们在下面翻腾惹的祸,安萨黎见湖水无碍,那巨龟也渐渐不再焦躁,便取出了怀中的那块疑似金简。
  这时月光皎洁,但不足以看清金简上面的字,我打开了手电,却也只能模糊的看见金简上面写着的字,果然和二十多年前出世的那一枚金简很是相似,虽然被腐蚀的字迹不清,但能看出字体大概相同,意思也能揣测出一些,想必,这就是那三道金简之一的解厄金简了吧。
  我忽然就有些激动起来,想不到这一趟嵩山之行,还没等老潘到来,我们就成功的找到了武后金简,虽然、虽然我也不知道找到这东西,究竟有什么好处,但是想想这就是陆风师叔苦苦寻找的物品之一,心里还是很高兴。
  那镜湖老人也颇为兴奋,他在这里近百年,居然都不知道湖底的秘密,只是安萨黎拿着那金简检查了一下,忽然皱了下眉头,说:“这东西腐蚀的有些过分了,好像不是金的。”
  “不是金的?那也有可能,说不定当时丢下来的,本来就不是金的。”
  “可是,三道金简,祈福、除罪、解厄,怎么可能出现三种不同的材质,除非那二十多年前发现的金简,也不是金的。”
  这个问题,我就没法回答了,因为我们本来就没看过那金简的原貌,但看这个金简,的确腐蚀严重,如果说这是金的,还真有些牵强。
  安萨黎把金简收了起来:“这个回头要做一下鉴定了。老人家,您在这里百年之久,当真不知此事么?”
  镜湖老人摇头:“我的确不知,要不是前些年老师离开这里外出云游,这嵩山又搞旅游开发,弄的乌烟瘴气,我连现在外面是什么年代都不清楚,怎么会注意这深埋湖底的东西呢。”
  他说的也有道理,但眼下我们也无法确定什么,只能先收好了金简,我又和安萨黎低声商量了一下,便打算离开了。
  这镜湖老人也像是完成了一桩重要任务似的,松了口气,当下便表示要送我们离开。
  我们又回到了古洞,告别了镜湖老人,从原路返回,到了那最初下来的树洞处,那绳子还在,于是便攀援而上,终于回到了山上。
  站在洞旁,往下看,刚才在镜湖中的经历,我心头恍惚,回想着那镜湖老人,湖底空间,巨龟,老猿,简直就像一场梦境般。
  一阵山风吹来,身上透骨冰凉,我这才回过神来,想起自己身上的衣服都还是湿的,再看安萨黎和李东,也都和我一样。
  虽然惊心动魄,不过这次收获倒是不小,我们没有在山上多待,立刻寻路下山,当我们终于返回住地的时候,已经是半夜接近凌晨了。
  我们先是换了衣服,又想办法弄了点吃的,然后三个人便躲在被窝里,一起商量起了下一步的计划。
  说起来,这件事和李东原本是没关系的,但今天只所以能到镜湖,并得到金简,不得不说大半都是李东的功劳,而且他是本地人,对金简的事情也很熟悉,所以,我们对他的戒心也去掉了大半。
  此时再看那湖内找到的金简,越发觉得不像是金质,上面斑斑驳驳,很像是铜器在水下氧化腐蚀造成,虽然那镜湖底并没有水,但水汽也是颇重,我们又仔细检查了一番,安萨黎用肯定的语气说,这东西八成是一块仿制品。
  我有些疑惑,这么费劲才得到的金简,怎么会是仿制品呢,谁那么闲的慌,弄个仿制品丢进湖内?
  当然这也有几种可能,一是当初武后投掷金简的时候,三道金简用的材质就不同,说不定这湖内投掷的解厄金简,就是铜质的。如果这个假设成立的话,那么第二道金简,也就是投给地官的除罪金简,则就可能是银质的。
  这也很好解释,金银铜嘛。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金简在投掷的时候,就被人掉包了,真正的金简被拿走,投下来的是铜简,这种可能性其实也不大,因为敢于私藏武后金简,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除非有极为特殊的目的,否则单单为了一块金子,不至于。
  再有,那就是金简在漫长的岁月中,被其他人掉包了,真正的金简早已出世,却弄了这么个假的,在湖中以假充真,欺瞒后人。
  这也是极为可能的,但是谁会这么做呢?
  我们商量了一番,最后一致认为,嫌疑最大的人,就是那镜湖老人的老师。
  也就是百年前的那位自称九嶷洞仙的人。
  镜湖老人生性豁达,有些天真烂漫,他在镜湖百年,居然都不知道湖内秘密,想必那个十年前就离开镜湖不知去向的九嶷洞仙,一定对湖内的事情很清楚,而且他也极有可能,带了真正的金简,去做某件事,只是我们还搞不清楚,为何他一去十年不回。
  安萨黎忽然叹口气道:“十年未回,那个陆风,岂不也刚好是失踪了十年。”
  十年,十年,我忽然在心里冒出个念头,那九嶷洞仙和陆风,很可能是在同一个时期内失踪的,那么他们之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
  但是想想又不大对劲,如果他们之间有联系,那两三年前,陆风怎么会又出现在镜湖,不但救了镜湖老人一次,而且还约定好了,由我带着天罡宝剑来到镜湖,去取那湖底的金简?
  这又是个解不开的谜题,我们商量到了很晚,也没研究出个结果来,最后只得做了个决定:睡觉。
  按照老潘说的,我们现在任务已经超额完成了,那么下一步,就等老潘过来,再一起研究吧,说不定,他会知道一些我们所不了解的情况。
  也可能,他还会带着陆风师叔的又一次指示过来。
  然而躺在床上,我却是难以入睡,心里念叨着嵩山嵩山,武后金简,这些东西,和泰山地宫,又或者黑水妖窟,是否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呢?


第一百七十二章 巨人传说

  我们在这登封市,又待了整整两天,这期间我们并没有乱走,只是到嵩山书院去了两次,打听关于金简的事儿,结果不负希望,还真打听出了一些之前不知道的情况。
  二十多年前出世的武则天金简,在屈西怀当年上交国家之后,被送到了河南博物院收藏,当时曾经复制了两块铜质的金简送回登封,一块在中岳庙向游人展示,一块在嵩阳书院供游人观瞻。
  嵩阳书院的这块,我们都已经见过了,但是中岳庙的那块,却在当年的某一个深夜里,被盗贼穿墙凿壁偷走了。
  而且,当时那盗贼只拿了金简的复制品,其它的珍贵文物,却安然无恙。
  这个事情,是真实可考的,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很是吃惊,如果说二十多年前,中岳庙的那块铜质复制品就失窃了,那我们在镜湖找到的那块铜质金简,会不会就是。。。。。。
  这个问题可就很严重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这件事情的背后,可就大有文章了。
  之后我们又去了中岳庙,找到了中岳庙的一位黄道长,据说他还是河南省道教协会的会长,在安萨黎出示了记者证之后,我们很顺利的从这位黄道长口中得知,当年中岳庙金简复制品丢失的事情,属实。
  但这件事当时却很保密,极少有人知道,只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年,当年的秘密也成了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不但报纸电视都曾经报道过,只要上网查一下,就什么都清楚了。
  还有,黄道长另外又说出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武则天金简的投掷,用的是道教“三官手书”中的“请祷之法”,这不是三种不同的仪式,而是同一种仪式的三道程序,所以武则天金简必然是有三道金简,先前所发现的除罪金简,也就是三道金简中,请天官赐福的祈福金简,并非世间传说的除罪金简。
  而且也正如我们所猜测的那样,三道金简,分别是请的天官、地官、水官,分别投掷于高山,深埋于土地,沉入于水底。
  黄道长证实了我们之前所有的猜测和行动,基本都是完全正确的,但对于武则天三道金简的真正含义,黄道长却也没说出太多不同的东西来,只是对我们说,现在出世的只有二十多年前的那一道祈福金简,说不定等三道金简都找到了,武则天金简的秘密,才能完全解开。
  我心中却是苦笑,凑齐三道金简,恐怕这件事情也正是陆风师叔这些年苦苦追寻的目标之一,但是,谈何容易。
  如果镜湖底的金简果然是仿制品,那么,九嶷洞仙离开嵩山一去不归的目的就很可以,说不定,他是故意为了不想让三道金简凑齐,也可能,他是想通过自己的方法,凑齐三道金简。
  但与此同时,另一个势力显然也正在寻找这三道金简,那些人,如果没猜错的话,极有可能和青蛇组织有关联,甚至可能就是青蛇。
  不过再多的猜测,也只能是猜测,李东在陪了我们一天之后就离开了,这倒也正合我意,有他在总是觉得有些事情碍手碍脚,他走了,反而一身轻松。
  就在我们等待的第三天上午,老潘终于来了。
  和他同来的人,只有一个何小晨,老潘说,张野和大奎的状况好多了,预计再休养些日子就能恢复如初,还有那块镇魂石,和龙魂果,已经都处置妥当了。
  他说的轻描淡写,但我却明白,在黑水妖窟的时候,大奎和张野也曾数次受伤,但都包扎一下就继续前行,可这一次,两人并没多少外伤,却要休养许多天,由此可见,那龙魂对人体精神和魂魄的伤害,远比肉身的伤害要严重得多。
  我们把在嵩山的经历,对老潘讲述了一遍,他很是惊讶,因为原本在他的计划中,是打算找到一些老关系,然后通过他们,再找到发现金简的屈西怀,由屈西怀带着我们去找金简出世之地。
  可他万万没想到,还没等他开始展开行动,我们就已经提前把任务完成了。
  老潘拿过镜湖底找到的金简,哦不对,这已经不能叫金简,因为我们去做过鉴定,这玩意根本就是铜的,而且年代也没多远,大概就几十年。
  至于上面的字,已经是无法恢复了,也无从得知这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但我们推测,这十有*就是当年中岳庙丢失的那块金简复制品了。
  老潘看着这块冒牌的金简,紧皱起了眉头,我又问他,陆风师叔的信中,让我们来嵩山金简出世之地,到底是不是为了这个东西,为了找到三块金简。
  老潘想了想对我们说,他大概能猜到陆风的本意,从泰山地宫,到武后金简,这种种谜团里面,其实包含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历朝历代,为何会有许多皇帝,在泰山封禅祭天。还有嵩山也是一样,武则天在此处封禅,也必然有着她的用意。
  我不大明白老潘的话,他耐心地给我解释道,泰山地宫神秘莫测,虽然在泰山之下不知多少年,但从来都没有人发现过,通过对里面一些物品的研究,他大概能推测出,那泰山地宫距离现在最起码也有几千年,甚至近万年。
  还有,泰山地宫里面的巨人墓穴,他这几天也经过了调查,发现在远古时期,在泰山一带,的确有一个巨人部落存在,但他们的名声却不怎么好,因为他们是中原炎黄部落的敌人。
  在史料记载中,关于这巨人部落的笔墨并不多,但的确是有记载的。
  在山海经里面就有相关的内容,比如山海经·海内东经中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则雷。”
  这雷泽,大概就是现在的山东菏泽附近,生活在那里的雷泽氏因为身材高大,声音洪亮,在远古社会中,这一族经常会担任雷神的祭祀角色,和风神、火神、雨师并列。
  雷泽氏的图腾就是夔,又叫夔牛,是一种牛首龙身的水兽,山海经·大荒东经里面有记载“其状如牛,苍色无角,一足能走,出入水即风雨,目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名曰夔。黄帝杀之,取皮以冒鼓,声闻五百里。”
  这雷泽氏,其实就是巨人族的一个分支,说起来可能很多人觉得这是神话传说,但其实大家分析一下就明白了。
  山东之地的人,普遍都比较高大,所谓的山东大汉,就是这个意思,而山东人又被称为“侉子”,山东侉子,这个“侉”字,在字形上看,就是夸张的人,为什么夸张呢?就是因为身材高大。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山东人普遍都有巨人族的基因。
  那么山东泰山的巨人部落的存在,就比较合理了。
  还有,山海经里面最著名的巨人,就是夸父了,但夸父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氏族,他们的来历,就是祝融氏的后人,与雷泽氏联姻,而生夸父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