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不称职的兽医 >

第228章

不称职的兽医-第228章

小说: 不称职的兽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上。这时从山东移民辽东的难民多是河南以及河北的灾民,也有山西陕西的农民。他们一部分被就地安置在山东,另一部分则搭乘帆船出海到达辽东,正是有了这些经验,我才敢在淮北推行这些政策,看看这些年山东的发展就知道,控制土地兼并,缓解阶级矛盾是很重要的。

  所以不论有什么阻力,我都坚持在淮北率先开始土地改革。当然,淮北和山东的情况还不一样,淮北几乎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所以地主阶级异常顽固,赎买政策也进行的不是很顺利,至此才有我和这些乡绅们的对话。

  我话音一落,底下的这些人便开始议论纷纷,对于我的这种强硬态度,他们事先没有预料到,毕竟在他们眼里我是个生意人,生意人讲究的是和气生财。

  “李大人,你这样做不是让我们没有活路么,没了土地我们靠什么吃饭啊!”众人纷纷诉苦道。

  “给你们每个人规定的土地配额已经是一个农民的三倍了,还不够么,你们再能吃也不会吃过三个农民吧!”我回答道。

  “可是,我们不会种地啊,你给农民都分了土地,谁来给我们种啊!”他说的这话倒是实在话,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其实你们可以把土地都卖给我们,这样手里会有一大笔银子,用来做生意岂不是更好,挣得更多,还可进入城里,何苦在乡下当什么土财主呢!”我循循善诱道,果然有一些人开始思考其我的提议来,朝鲜经济的发达他们都是听闻的,就是普通的一户农民一年的收入也会超过50两银子,稍微好一些的收入都在百两以上,这几乎是一个小地主一年所有的收获了,不少人听了心动。然而毕竟做生意是有风险的,哪像土地那样稳定,可以不断增值,这也是其它一些人坚持保有土地的想法。

  “众位,你们倒不必担心做生意会亏本,其实淮北的地利人和,李某早就十分看中,准备在这里大展拳脚,什么榨油厂、棉纺厂、军器制造等等,这些生意可都是十分赚钱,朝鲜的商人都嚷着要来这里开办作坊,酒楼,妓院将来会像雨后春笋一样在淮北大地林立而起。要不是我考虑各位的利益,我早就允许他们来这里经商了,各位现在若是想经商还可以得到免税三年的优惠政策,像棉纺、榨油这样和民生相关的作坊,联合政府甚至愿意出资一半进行赞助,多的我就不说了。各位若是守着土地不放,我李某人也不说什么,大不了从淮北撤军,估计用不了多久,李自成或者是皇太极的军队打过来,你们可就是一分一厘也捞不到了。”

  我的这话很起到一定的作用,尤其是李自成的均分天地的政策,对乡绅地主们的打击很大,更不用说皇太极了,李自成多少还文明一些,现在已经不取人性命了,可是八旗就不一样了,众人想起山西各地传来的关于八旗烧杀劫掠,寸草不留的传言,一个个心惊胆寒。

  与其什么也没有还不如趁现在土地能买个好价钱出卖土地,再到其它地方另谋生路呢,很多小地主的心思已经活络起来。至于那些大地主,他们资本雄厚,但是和朝鲜的商人比起来还差的很,靠海上贸易发家的朝鲜商人往往是一掷千金,这里面有些见识的人是亲眼目睹的,那份魄力和手笔不是谁都能比的。这些人若是都被我招揽来淮北,那么也就没有他们的活路了,所以众人纷纷心动,我再次适时抛出另外一张牌。

  “众位,你们还不知道吧,本人最新从吕宋引进了一种烟草,吸食后会令人飘飘欲仙,如坠云端,并且发明了独特的制作工艺,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烟草的利润绝对不会比伟哥小。我正准备在中原寻找合作者,就像伟哥一样进行专卖,众位当中若有有益者可跟我合作,保证财源滚滚,还种什么劳子的地啊!”

  一听我这话,这些土财主们都伸长了脑袋,发财的事他们可是谁都不落后,一听有比伟哥还好的生意是绝对削尖了脑袋往里钻的。我这人口碑虽然不是很好,可是做生意的信誉却是一项不错。

  “来啊,将最新的香烟拿上来,给各位乡绅们尝上一尝。”我吩咐道,这里面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烟草为何物,就是有小部分人知道,也没有尝过我特制的香烟。

  众人在我的示范下,点燃了用特制烟纸卷制的香烟,一个个喷云吐雾起来,对于那些初尝者自然是摸不到其中的窍门,在我的指导下不一会都感受到了香烟的好处,一个个赞不绝口。

  “怎么样,只要各位同意,我可以授权各位在淮北贩卖这种最新的产品,我将他命名为神仙草,只要跟着我李开阳好处是绝对不会少了大家的。”我得意的看着众人道,我一回到登州最先筹备的就是这事,专门命人从福建快马运来了十数斤烟草,并且教人制作这种香烟。这个时代自然没有卷烟机,一切都靠手工,粗略的估计一个成熟的卷烟工人一小时可以生产一百余支香烟,那么一天八小时计算就是近千支,按照现代的包装方法20支一盒,也有五十多盒呢。随着烟草种植范围的推广,成本降低,烟草这个暴利最大的行业一定可以迅速在中原大地开花结果,到那时他所带来的利润一定是惊人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只要我将生产和专卖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还不黄金滚滚而来。

  “我愿意,我愿意!”那些乡绅们争先恐后的举手,生怕晚了一步就没份,我李开阳做别的事可能没谱,但是做生意却从来没有亏过,这一点在场的众人还是十分信服的。更何况他们也亲身体验了烟草的魅力,还有什么不相信呢,赚钱是一定的了。

  “嗯,很好,难得大家看得起我,又如此踊跃,不过为了保证公正和市场有序,每个县最多也就两家可以进行专卖,这样就不用担心别人来抢市场了,所以凡是进行烟草专卖的除了交纳2成的烟草税以外,还需递交2000两银子的保证金。如若有人不按时交纳税金,或者是捞过界,对不起这些保证金就被没收了,并且将失去烟草专卖的权利,我这样做很公平吧!”

  我这也是狮子大开口,须知道一个普通的地主根本就拿不出这么多的现银来,除了他将手中的土地全部卖掉,可是一想到卖掉土地,这些乡绅们又都动摇了起来。做生意有挣有赔,如此是否过于孤注一掷了呢。

  “李大人,您就不能将保证金的金额降低一些么,我们也拿不出那么多的钱啊!”乡绅们纷纷诉苦道。

  “拿不出来算了,价钱是一点也不能降的,你们不做我给朝鲜的商人作好了,他们可是一直嚷嚷着要做这门生意呢,别说是2000两的保证金,就是10000两,也有的是人争着做,我这是照顾你们,你们还不领情,我只好给朝鲜商人作了。”

  我装作不在意的样子说道,确实我要是动员朝鲜商人来做,他们肯定会感激地交出10000两的保证金,还念着我的好。

  “别,别,李大人,这门生意别人不做我们做,不就是2000两银子么,我们有啊!”乡绅中自然有财大气粗的,这2000千两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也正是有这样的眼光反过来才导致他们有钱。

  见有人带头,下面的人也纷纷心思活络起来,有的决定变卖土地获得专卖权,有的则是几家合起来一起买下专卖权,场面顿时红火起来。看着这一切我心中暗笑,哪害怕你们不就范,先是威胁,再以利诱之,我等于自己没出一分钱就将这些土地弄到自己手上,看看吧这就是香烟的魅力。





  第七卷 血色中原  第十二章 未雨绸缪

  烟草从在福建落户就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由于它的成瘾性,所以还没来得及推广,就被刚刚继位的崇祯皇帝扼杀在摇篮中,下令禁止种植烟草,并且严厉的规定凡是私售烟草者一律斩首示众。正是他的这种举措,严重的阻碍了烟草的推广,然而这种严厉的规定依旧难以阻止人们对烟草的嗜好,这是一种趋势和潮流,谁也阻挡不了,既然这样我也只能顺应了。

  不过对于烟草的管制我的要求比崇祯还要严格,他是不许种植和贩卖,我则是以价格体系严格控制,烟草的种植必须经过联合政府的批准,卷烟作坊的设立也是由朝鲜官方和商人合资经营的,虽然这种成本并不高但是卷烟的出厂价还是很贵的,再加上我加的重税使得卷烟的价格一路飙升,成为继伟哥之后的另一消耗类奢侈品,普通的农民根本就吸食不起。

  这正是我要达到的目的,从烟叶在地里生产一直到变成成品,整个过程都在我的控制当中,不允许有一丝烟叶流入民间,更不允许民间私种,一旦发现都是会处以重罚的,罚得倾家荡产。烟草的毒害我不是不知道,可是既然阻挡不了,那还不如顺应潮流,这东西与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好处,所以还是祸害那些富户吧,这些人吸的越多,我挣的越多,他们也死的越早,没办法你们自找的,要说富人不剥削百姓那是扯淡,所死就死好了,我并不可惜。就算他们都知道烟草的害处,但是不也一样趋之若鹜么,从烟草的发现到种植、销售一直到现代,几百年过去了,吸烟的人数没见减少只有增加。

  就说历史上清军入关前,对烟草是严禁的。崇德三年(1638),皇太极正式发布禁烟令,然而这时在满族贵族中,吸烟已成为难以克服的嗜好,禁烟只是禁下不禁上。至崇德六年(1641),只好撤消禁烟令,但是仍然不准进口,只许私人自由种植烟草。

  清军入关后,担扰烟草种植对粮食等农作物的造成影响,故而限制烟草生产。康熙、雍正皇帝都主张禁烟,但效果并不理想。在法轻利厚的情况下,种烟、吸烟广为流行。乾隆时期,禁烟政策稍为缓和。嘉庆皇帝即位后,不再坚持禁烟,任烟草经济自然发展。于是种烟愈加普遍,烟制品不断增多,烟草工商业迅速发展,当时烟草已传播中国每个角落,吸烟者日益普及,上自公卿大夫,下至农工商贾,遍及社会各个阶层。

  挡是挡不住的,那我就加以重税,让普通的人抽不起,这东西毕竟不是鸦片、海洛因,一吸上瘾,不抽也就不抽了,尽量将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

  这些不过是我的一些借口罢了,就好像我劝戒周围的人少吸烟,不吸烟,自己却狂吸不已一样,从我自己就没有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尤其是武将,吸烟几乎已经成了这个群体共有的嗜好。我惟有摇头苦笑,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跟这些人讲什么尼古丁、肺癌之类的如同对牛弹琴,真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对是错。

  无疑的烟草商品化生产将促进烟草经济结构的变革,实现内部再分工,烟丝加工业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相对专业的手工业。随着商业的繁荣和市场的逐步扩大,各地烟丝加工会更加普遍,特别是出产烟叶的省份会更加集中。这在历史上都有佐证,例如清代前期,江西、山东、广西、陕西等地的烟丝制造业就十分发达,遍布城乡各地,而且许多烟丝作坊都具有一定的规模。江西瑞金烟丝作坊不下数百家,每家雇工数十人。山东济宁,每年买卖烟丝200万两白银,从事烟丝制造的雇工4000余人,各地烟丝业都有各自的产品,而福建永定条丝烟、山西曲沃旱烟、甘肃兰州水烟都是全国著名的产品。

  伴随着烟草业的发展,各种烟制品也会脱颖而出,但是我力主卷烟这种商品,因为它远比烟叶及烟丝的附加值要高,这些在今后的发展中都会逐步实现。高额的利润,大量的雇用工人都是我现在最需要的,更重要的是烟草业解决了一部分朝鲜的闲散资金,同时也因为昂贵的专卖权保证金而使得一些地主不得不变卖土地,以搭上这班车。

  同时烟叶种植与烟丝加工是互相依存的,随着烟草商品化生产加深,商业资本在农村将会更加活跃,促进烟草商品的流通,带动烟叶生产的发展。虽有巨害但有百利,这使得我坚定信念加快对烟草企业的扶植,与此同时我还将目光放在了遥远的海外,香烟在国内买的贵那是因为出厂价格偏高,赋税太重,然而对于向海外推介香烟我倒是不遗余力,不但降低出厂价而且采取零赋税。所有烟厂都是官方和民间合资,在出厂时已经获得了巨额利润,所以出口也就不必再收取烟税了,这极大的促进了香烟的海外贸易,更多的人喜欢将香烟直接运上大船飘洋过海贩卖给欧洲人,催生了另一个专门从事海外烟草贸易的群体。

  所以香烟作坊和专门用来种植香烟的土地不断扩大,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在我的控制区内遍地开花,每个作坊少则雇用十数人,多则雇用上百人,从烟草的种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