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国医-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介绍完质询组的成员,宋念波顿了顿,目光复杂地望向了台下第一排处的骆志远。见骆志远面带笑容,神色从容镇定,他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然而他今天是会议的主持者,任何个人的情绪当众也不敢暴露出来,只得耐着性子沉声道:“下面,请资产重组企业的代表,康桥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骆志远先生上台接受质询。”
宋念波没有让众人欢迎,但台下却骤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掌声处大多来自两家老国有企业的员工坐席。对于这些正在等待重新上岗就业的职工及其家属来说,康桥公司就是他们未来生存的希望,对重组怀有深深的期待,因此骆志远在他们心目中所占的位置和地位,远远要比台上那些道貌岸然的各级官员更重要。
台下左侧的记者席上,宋建军正在举着矿泉水瓶子喝水,突然听到骆志远的名字,愕然震惊之下,手猛然哆嗦了一下,不禁呛了一口水,坐在那里剧烈地咳嗽起来,只是他的咳嗽声旋即淹没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根本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宋建军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看不起不屑一顾的骆志远,在停薪留职后不久,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一家大企业的总经理,竟然有这么大的本事和能耐要对两家老国有企业进行并购重组??!!
季春燕也很意外。她坐在那里吃惊地望着骆志远在掌声中飘然上台,站在了发言台后,然后面向台上的领导鞠躬,又向台下躬身致意。掌声再次响起,一浪高过一浪,不少老职工甚至站起身来熬熬地欢呼起哄。
坐在台上的副市长常书欣转头望着骆志远,又与身侧的安知儒笑笑,低声道:“老安啊,康桥公司的老板这么年轻?”
常书欣的意思其实是在问骆志远究竟是什么背景,能引起邓书记的亲自关注,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康桥公司在市里搅动了一场不小的风浪,怎么可能是普通的年轻人。
安知儒笑了笑,“常市长,是轻纺局的同志推荐的企业吧,具体我也不是很清楚。”
其实参与重组的这家康桥实业公司,常书欣在事先已经有过深入的了解,知道康桥实业背后是市里一度的风云人物唐晓岚。但出来抛头露面的却不是唐晓岚,而是一个叫骆志远的年轻人,而引起他强烈兴趣的就是骆志远。这么一个年轻人,肯定与邓书记有着不为人知的密切关系,否则以邓宁临那种老奸巨猾的性子,怎么可能把安知儒派出来压阵。
见安知儒不肯露底,常书欣也只得淡淡一笑,扭过头去。
宋念波见掌声如此热烈,不禁皱了皱眉,他抬手向台下挥了挥,大声道:“好了,安静。现在质询会正式开始,首先请康桥公司的骆志远先生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介绍一下本次资产重组的情况。”
说完,宋念波草草向骆志远一点头,示意他可以开始了,而他的眸光中一丝阴狠一闪而逝,骆志远察觉到,却没有放在心上。在骆志远看来,现在的宋念波已经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了,在这场大浪中,他顶多就是一只不起眼的小虾米。
……
骆志远的项目介绍没有什么新意可言,他只是照本宣科,按照既定的方案和重组计划,简单向在场的官员和听众进行阐述。他的阐述控制在了五分钟之内,接下来的重头戏还是在接受质询上,没有必要在此浪费时间。
听完他的阐述,宋念波上台来简单说了两句,就面向主席台上的质询组成员笑道:“各位领导,同志们,基本情况就是这样,下面请大家开始发言质询,大家提出问题,请骆志远先生据实认真回答。”
主席台上沉默了一阵,没有一个人率先开口。常书欣知道大伙都是在看他的风向,就笑笑,抓过话筒来端着架子威严道:“既然同志们都不愿意打头炮,那么就让我先来吧。康桥公司的同志,你们的重组方案我看过,实话说,还不错,非常全面、也充分考虑到了国有企业职工的利益诉求。但是有一点,方案再完美也只是纸上谈兵,必须要转化为现实,才能发挥作用。我想知道,你们究竟有什么把握,能保证六七百名的安置再就业,且同时能确保存量国有资产的盘活呢?嗯,不要泛泛空谈,我要听具体的做法和举措。好,骆总,你来谈谈。”
常书欣所言谈不上尖刻,其实是大通路的问题,也正是在场众人想要知晓的问题。只不过,这样的问题由不同层次的人问出来,有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语言艺术。常书欣作为副市长,问话自然中规中矩,既指向重点,又不刻意给骆志远设置话语障碍,显示出高层领导干部的素养和水准。
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骆志远的身上。这么大庭广众之下,又是接受公开质询,一旦骆志远应答不妥,就会闹出笑话,台下的唐晓岚都忍不住替骆志远暗暗捏了一把汗。
林美娟有些紧张,忍不住伏在唐晓岚耳边低低道,“唐总,骆总行吗?应该让你上台,我怕骆总……”
林美娟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唐晓岚打断了,“放心,骆总不会出问题。美娟,以后对骆总要尊重一些,不要让我为难,知道吗?”
林美娟瞬间涨红了脸。
其实在她心目中对骆志远的认同度和评价都有了本质的变化,只是骆志远太年轻了,年轻到一个让林美娟时时都感觉不太牢靠的程度。
第122章 质询会(下)
众目聚焦,礼堂中的嘈杂声浪渐渐平息下来。大多数人都注视着站在发言台上镇定自若的这个年轻人,默默等待着他的回答。
其实这个时候,不要说台下的唐晓岚和林美娟多少有些紧张,就连台上的安知儒,都在担心骆志远应答不妥,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安知儒借着端起茶杯喝水的当口,歪头扫了骆志远一眼,见他的神色平静,没有因此流露出什么惊慌失措的表情,倒也松了口气。不说别的,最起码骆志远的临危不变,这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
安知儒对骆志远的好感逐日在加深,因为儿子安国庆跟骆志远是铁哥们、兼之骆志远又曾经治好了他的病并为他交好邓宁临出了不少力,所以,安知儒其实是把骆志远当晚辈看待的。而事实上,他今天能成为邓宁临的心腹,骆志远在其中起到了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虽然不是关键性的因素,但却不可或缺。
骆志远笑了笑,朗声道:“尊敬的常市长,各位领导其实,怎么说呢?我们公司以现金和优良资产注入,对两家国有毛纺厂进行重组,这种资产置换和资本运作本身,就是对国有存量资产的盘活。换言之,我们与两家毛纺厂合作成立新公司,我们出的是钱、是优良资产、是各种资源,但对方只是以存量资产折算成股权……这样说,大家应该能听的明白吧?”
“至于说我们有什么把握批量安置老国有企业的职工,在这里,我简单地将我们今后的几个运作步骤给常市长和各位领导、同志们汇报一下新公司组建成立以后,我们将着手整合一部分存量资产(比如两家毛纺厂积压库存的商品)与俄方进行易货贸易我前一段时间去莫斯科,与拉达汽车制造厂的人已经达成协议,未来,我们将通过易货贸易,从俄方进口100…120辆拉达牌轿车。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这批轿车到位之后,我们会组建一家出租车运营公司,采取租赁经营的方式,面向全社会招聘司机买断这批轿车10年的使用权。也就是说,只要向公司支付相应的租赁费用,司机就可以买断经营公司所属车辆,使用权和具体的经营权在司机手里,但所有权在公司……这是大多数出租汽车运营公司的模式,我就不再过多解释。说到这里,大家就可以明白,至此,公司通过易货贸易和市场置换,成功将积压库存产品变废为宝兑现为了资金流。”
骆志远侃侃而谈,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的人,都在认真倾听。有些人未必听得明白,但台上的这些官员、质询组成员应该是都明白了。
安知儒暗暗讶然,心道:骆志远这一手,分明就是“借鸡生蛋”,可谓是高明之极。不过,如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空手套白狼”都能轻而易举地完成,这世界上恐怕早就遍地都是富豪了。
宋念波则暗暗冷笑,认为骆志远不过是在夸夸其谈。靠两家国有毛纺厂积压在仓库里的那些毛料布匹,就能从俄国人那里换来100多辆小汽车?扯淡的事情!不是俄国人疯了,而是骆志远异想天开。
其实,宋念波的心态正是很多人的怀疑。骆志远的思路固然是可行的,但做法却让人难以苟同这种计划和所谓的易货贸易听起来太过离谱,不接地气,更像是一个毛头小子的意淫强国梦想。
常书欣皱了皱眉,敲了敲桌子,打断了骆志远的话:“骆志远同志,咱们假设你的易货贸易能够成功好吧,你从俄方弄来一百多辆小汽车,然后将小汽车租赁给司机经营,但是你难道就指望这么一个出租车运营公司来养活两家毛纺厂正在等待上岗的数百名职工?嗯?”
骆志远望着常书欣,笑了:“常市长,当然不能靠这家出租车公司来吸纳老职工就业。安置老职工,我们需要通过第三步的运作依托前面两步所获得的资金量以及两家毛纺厂的土地资源,组建一家地产置业公司和一家与之相配套的物业管理公司。根据我们的初步估算,这两家公司足以接纳600…800人。这也正是我们在方案中提出的安置老国有企业职工的上限。”
常书欣哦了一声,眸光中光亮一闪而逝。
他不得不承认,骆志远的全盘计划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一旦运作成功,将会是一个完美的资本运作案例,解决一直困扰市里的这个大难题。尽管他仍然怀疑骆志远相应举措的可行性不高,但就事论事、就本次资产重组的方案本身而言,骆志远的回答天衣无缝,让他非常满意。
他是市领导,自有市领导的风度和水平,于是就向骆志远笑笑,点点头,“好,骆志远同志,计划很不错,我期待你们的成功。”
“谢谢常市长。”骆志远向常书欣鞠了一躬。
常书欣朗声笑着,环顾左右:“其他同志还有什么疑问,赶紧提,时间有限!”
“好的,骆总,我来提一个问题。”台上一角,一个浓眉大眼方脸宽额目光清澈的青年男子起身抓过话筒,站在那里凝声道:“骆总,根据我的了解,两家国有毛纺厂目前存量的国有资产累计超过三千余万,包括厂房、设备、存货和土地。但是,你们公司仅仅注入资金500万,就占据了新公司注册资本的60%,而三千余万国有资产统共才折算为40%的股权,这意味着三千余万的国资起码大幅贬值一半以上,我个人以为,这是国有资产的贱卖,相当于是一种无形的国家财富流失……请回答,谢谢。”
此人是质询组成员之一,财政局的科长郭伟全。
郭伟全提了一个不少质询组成员想到却没有说出口来的尖锐问题。康桥公司以区区现金500万和所谓的优良资产置换注入,就通过股份合作和资本运作,获得了大批量非常廉价的国有资产。不过,此次资产重组是市里主要领导推动,包括副市长常书欣在内,谁也不敢捅破这层窗户纸。
郭伟全堂而皇之义正词严地说完这番话,好整以暇地坐了下去。台上的质询组成员顿时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夏侯明礼和韩大军这两个人坐在那里,心头暗暗咒骂郭伟全“无事生非”、是一根搅屎棍,额头上却是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一旦国有资产贱卖这顶大帽子形成既定事实,他们这两个原国有毛纺厂的领导和参与资产重组的主导者,就会成为国资流失的罪人,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一辈子休想翻身了。
台下的唐晓岚和林美娟攥紧了手,无比紧张地望着骆志远,生怕骆志远惊慌失措或者是恼羞成怒,将原本大好的局面全部给葬送进去。
林美娟探头过去伏在唐晓岚的耳边压低声音道:“唐总,这人是谁啊,怎么提这种混蛋问题!纯粹是没事找事嘛!”
唐晓岚长出了一口气,“这人是财政局的一个科长,我也不是很熟悉,不过,先听志远怎么回答。”
而台上的宋念波则幸灾乐祸地盯着骆志远,嘴角浮起了一丝阴狠的笑容。他恨不能骆志远因此狼狈失态,最好是通不过质询、经不起拷问,让市里领导直接把这次资产重组全盘给否了。
安知儒暗叹了一口气,回头扫了郭伟全一眼,目光有些冷厉。但是他心里很明白,郭伟全这种问题基本上很难接招,因为郭伟全没有虚构、甚至没有夸大,他说的完全都是事实,直指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国资被民营资本重组的潜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