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建隋大业 >

第196章

建隋大业-第196章

小说: 建隋大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众人酒醒,不用高兴催促,一个个就将心中拟定要捐献钱粮的数字报到了刺史府,无论所捐物资多少,高兴都笑脸相迎,甚是感激。
  丁昊出身青州等四州最有名望的二十户,所捐物资定然不少高兴也有所预料,但出乎高兴意料的是丁昊竟然捐献了五成的家产。
  要知道高兴进入四州第一件事就是敲诈了所有有名有姓大户人家五成家产,要不陈潜为何对他如此愤恨,继而铤而走险?如今丁家居然再次拿出五成家产,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将近八成家产送给了高兴。丁家虽然富庶,但没了八成家产,势力定然一落千丈,连许多小家族都比只不过,而且一大家子人的生活也有不小的困难。
  “高大人,这是我丁家的诚意,我们只想要大人您一句话!”这是丁昊将记录捐献钱粮数据的卷宗呈递给高兴后说的话,他的神情十分严肃认真。
  “你说!”高兴压下心中的震惊,同样严肃地看着丁昊。面前这个青年身上没有一般纨绔子弟那种傲慢张狂的气质,相反却像个儒雅的读书人,让人心生好感。
  “我丁家想和大人一起发财,不知道大人能不能给我们这个机会?”丁昊眼中闪过希冀的目光。
  高兴还未说话,丁昊又接着说道:“大人,数十日前您曾给了我们机会,只是家父考虑不当,因此才错失良机。今日丁家奉上最诚挚的歉意,希望大人您再给我们一次机会!”丁昊说着,双手抱拳深深拜了下去。
  面对着高兴震惊的脸色,丁昊心中也不只是喜是悲。八成家产,对于丁家来说也是天文数字,那是在他们身上狠狠剜下了一大块肉,绝对伤筋动骨。但丁家还是咬牙做出这个决定,他们是在赌博,将注压在高兴身上,认定将来可以得到十倍,百倍的回报。
  “合作愉快!”高兴沉吟半晌,在丁昊紧张不安的注视下,终于笑着说道。
  “多谢大人应允!”丁昊顿时喜出望外。
  从这两个多月的事情看,丁昊知道,高兴绝对不是头脑发热的山大王。高兴不是只是想着吃饱喝足,他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准确的说应该是个志在千里的枭雄。
  北齐的灭亡已经注定,丁家要想继续发展,自然要联合更加强大的力量。虽然高兴目前根基还算浅薄,但以他的能耐,在这纷争的天下也绝对有一席之地。而且,事实也证明,高兴的来历绝不简单,他带来的两千人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士卒,一般的家族是决计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的。
  “不用谢我,我们是互惠互利而已。八月一日我想召集四州有名望的人来青州城议事,到时候你也来吧,来了就在府衙找个差事,别回去了!”高兴走下座位,亲切地扶着丁昊的手臂笑着说道。
  “大人抬爱,只是小子才疏学浅,只怕不能胜任!”丁昊愣了愣,忙谦虚道。
  “年轻人,太谦虚了就是虚伪,我看好你!”高兴笑笑,老气横秋地说着,然后拍拍丁昊的肩膀,走回座位。
  见高兴如此说,丁昊自然也不便在推辞,连忙道谢,只是心中却很有些怪异。高兴怎么看起来也不比自己年长,但说出的话却像是长辈教训晚辈,而自己也觉得是理所当然。
  ……
  七月二十一日,所有来向高兴表达歉意,表明衷心的豪门大族的代表都纷纷打道回府,同时也带回去一个消息,八月一日这天高兴将在青州城开会,商议青州等四州发展事宜。
  普通人对这个消息也许并不怎么在意,但有些实力的家族心下却有些火热起来。高兴愿意与众人一起议事,对豪门大族来说就意味着发展的机会来了。如今高兴是土皇帝,一味地与他作对,若不能一举歼灭他,与他作对的结局只能是损失惨重,与其如此还不如先投诚,再做打算。
  二十一日这天一大早,高兴便在凌萧云的陪伴下来到了青州城南城的军营。
  “参见大人!”
  高兴才一进营门,营中便传出震天的呼声。
  “免礼,大家辛苦了!”高兴脸上笑容一敛,朗声说道。
  在高兴面前是一个齐整的小方队,共计一百零八人。这一百人虽然都穿着普通的短装,普通百姓的装扮,但一个个腰杆挺立如松,脸色肃然,眼神凌厉,气势剽悍沉凝,身上更是若有若无有一股血腥味显示着他们的不凡。
  在队列的最前方站着一人,浑身黑衣,面容冷峻,眼神死寂冷漠,不是萧凌又有谁来?
  “弟兄们,你们身上的伤都好了吗?”高兴以立正姿势面对方阵大声问道。
  “好了!”众人齐声大呼,虽然只有百人,但那呼声却如山呼海啸般惊人。
  “弟兄们,你们是青州城当之无愧的勇士,更是守护青州城的英雄!从今日起,你们将有一个全新的番号——影刺。你们将是我手中无往不利的宝剑,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待声浪平息,高鑫这才诚恳地看着一百零八人,沉声说道。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
  众人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顿时惊喜地仰天大吼起来,声音一次大过一声,气势更是愈发雄浑,身上猛然散发出强盛的煞气,如同一只露出獠牙利爪的猛兽之王。
  这一百零八人,除去萧凌,都是那日跟随高兴在东城们征战而幸存的勇士。比起其他的青州军,他们胆色更壮。尤其是经历过那一场战争后,他们更是脱胎换骨,虽然军事技能还有所欠缺,但假以时日,没一个都能成为以一当百的精锐。高兴打造精锐部队“影刺”,以这些人为基础,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接下来,高兴任命萧凌为影刺部队最高军官。因为见识过萧凌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其他人对此自然没有意见。之后,高兴则开始讲述一些影刺部队的职责,简单地说了些曾今执行任务的趣事,让许多刚从农民蜕变成军人的人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置信。
  影刺部队这些人与高兴同生共死,心中自然也对高兴十分亲切,敬多畏少,而且高兴身上没有虚架子,态度温和,只是大半天功夫,众人便与他混得甚是熟稔。
  黄昏时,高兴在营中与士卒们吃过饭后便打道回府。刚进刺史府,高兴屁股还未在椅子上坐热,便见张顺之匆匆而来,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什么事,顺之?”高兴没让张顺之见礼,直截了当地问道。
  “大人,南方情况不妙,王琳将军怕是坚持不了多少时间了!”张顺之缓了口气,连忙回答。


第三卷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二百八十四章 翻滚吧,江湖

  “怎么回事?”高兴猛然坐直了身子,那双深邃的眸子中顿时射出两道湛然的精光,浑身上下更是释放出有如实质的杀气,瞬间便将屋内夏日的闷热驱散出去。
  虽然高兴的气势张顺之不止一次体会过,但他的呼吸还是微微一滞,身子也轻轻晃了晃,比起高兴,他还是差得太远。好在高兴的气势来得快,去的也快,很快就恢复到那淡然的样子。只是张顺之却发现,高兴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眼神也愈发深邃而冷静。
  “回大人,扬州刺史卢潜害怕陈将黄法氍围点打援,所以没有派兵援救王琳将军,合州距离淮州太远,又有吴明彻窥伺在侧,王爷也是鞭长莫及。黄法氍率军猛攻合州,合州城物资早已匮乏,最多半月,也许更短,合州城必破无疑!”张顺之调整了下心绪,然后迅速地说道。
  “还没破就好!”高兴暗暗舒了口气。方才一听王琳时日无多,他还当是王琳受了伤,寿命将近。原来却是合州将破,高兴心神顿时放松下来。
  合州城是深入当前陈国境内的一颗钉子,距离建康也不太远,对陈国威胁很大,陈顼和吴明彻自然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尤其是合州的统兵将领还是和他们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王琳。万一吴明彻率军北上,合州突然派兵断了后路,其结果陈顼绝不愿意接受。
  只是王琳素来不受朝廷重视,高纬又不愿意让将领过多掌握兵权,所以合州并无多少兵马。就算王琳有自行招兵的权利,但小小的合州能有多少钱粮,又能有多少人呢?若非有高长恭的接济,极大的牵制着吴明彻,王琳根本守不住多长时间。
  合州城的丢失,高兴并不太在意,他在意的是王琳的生死。当今的北齐,除了高长恭,王琳,独孤永业,傅伏等人,还真没有什么能够拿出来独挡一面的将帅之才。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尤其是高兴志在天下,王琳这种身经百战,经验丰厚的统帅更是他需要的。更不必说高兴与王衍投缘,于情于理也不愿看到王琳如历史上一样悲怆。
  张顺之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垂手而立,等待着高兴的命令。
  “顺之,我上次让你安排手下潜入陈国的事情如何了?”高兴沉吟半晌,然后抬头看着张顺之说道。
  “人员已经就为,就等大人您的命令了!”张顺之点头回答。
  “如此就好!吴明彻和陈顼太嚣张了,陈国也太平静了。齐国发生了叛乱,周国也不宁静,偏偏陈国一片祥和,这实在不是件和谐的事情。”高兴玩味地笑着,顿了顿,这才接着沉声说道:“通知下去,按计划行事!”
  高兴的声音很冷,让张顺之这样见多识广的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可想而知高兴心中的怒气与杀意。
  “是,属下这就前去安排!”张顺之正准备告辞,高兴却抬手叫住了他,低声说道:“通知吴三桂,该往北动一动了,不能让高纬缓过气来。不过必须将损失降到最低,我不想听见有太多冤魂的呻吟!”
  “是!”张顺之咬了咬牙,然后郑重地点了点头,心下却是一片感动。无论高兴面对敌人是是多了冷酷而无情,但对那些手无寸铁,生活凄苦的百姓,他从来都是宽厚仁和的。
  看着张顺之离去的背影,高兴的脸上浮现出悲悯的笑容,眼神却冷如寒冰,望着窗外最后坠落的一缕夕阳,高兴低声说道:“翻滚吧,江湖!”
  ……
  七月二十二日,邺城传来消息,济州刺史成了南阳王高绰,高长恭则被封为隋王,权利却是被大大削弱。
  不过高兴却没有过多的担忧,以前,因为顾及着高长恭,高兴也不好太过张扬。毕竟高长恭负责平叛事宜,事情闹得太大,高长恭又没有功绩,朝廷不好交代。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高兴如何不懂,倘若高长恭在敌人攻上门来时突然揭竿而起,这对北齐来说绝对是落井下石,更是灭顶之灾。也许凭借高长恭的威望,有高兴相助,最终也可成事,但所要面临的困难无疑是极其巨大的。尤其是在文人骚客眼中,高长恭定然是十恶不赦的叛徒,口诛笔伐的对象,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不说,将来也定是根基不稳。
  如今,高长恭只负责抗击陈*军,不管平叛事宜,顿时让高兴头上一道隐形的枷锁消去。高绰是个十足的草包,面对懦弱老实的平头百姓也许凶神恶煞,趾高气昂,但面对精兵悍将,明晃晃地屠刀,他也只会哭鼻子。
  经历过十天前的一战,青州军的战斗力上升了一大截,尤其是高兴如今手上有钱有粮,士卒待遇也是水涨船高,不仅自己日子过的潇洒,家中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改善。在这些实打实的好处面前,青州军中那些十几,二十岁,正当年的热血小伙子还不使出浑身的精力训练,希冀能够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四州的富商见识了高兴的手段,自然不敢再阳奉阴违,答应了高兴捐献的物资只用了三天时间便积极缴纳上来,看着那堆积如山的钱粮,高兴兴奋的眼睛直冒精光。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兴纵是长袖善舞,智计百出,但也只有双拳两脚变不出敌不过千万大军。如今有了钱粮,高兴建设下辖地盘,打造精锐部队大的底气也足了不少。不过青州等四州只是小州,地盘够大,人却不多。没有农民种田,就算有钱,高兴也买不着粮食。
  思来想去,高兴做了两个决定,其一,就是将济州两万余降军集中起来屯田,虽然高兴很想将这些人正规军收编,但青州军还未成长起来,困难甚大。万一这些降军反水,到时候高兴哭都来不及。
  高兴将两万余降军同样按照青州军一般的编制,以团为单位在青州城四州垦荒屯田。上位者驭下,必然深谙赏罚分明之理,高兴自然晓得。
  听话的,好好干活的,不仅吃饱穿暖,还可以得到零花钱,虽然很少,但苍蝇再小也是肉不是。至于那些磨洋工,偷奸耍滑的,没说的,与狗同食向来是高刺史最爱的整人手法。再加上高兴放出话来,凡是监督他人有功的统统有赏,虽然原来是战友,但在香喷喷的窝窝头面前,所有人都屈服了。
  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