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赤色黎明 >

第925章

赤色黎明-第925章

小说: 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乏空间,运动战根本打不起来,进入台湾山区的游击战同样会遭到日本的重兵围剿。日本陆军在其他地区面对中国军队伤亡惨重,在台湾的时候终于看到了胜利的可能,战斗意志极高。工农革命军与日军在台湾的战斗极为血腥残酷,日军抓到受伤的中国军人之后大多数是残酷折磨之后公开处死。而中国军队后面上台湾的小分队,对日军俘虏也一概实施了全部杀死的方式。工农革命军的作战方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根据日本战史记载,在21年之后登上台湾的中国小分队,“每人都携带光荣弹,遇到被俘局面的时候,拉响光荣弹自杀绝不迟疑。中国军人对日本军人以及百姓的杀戮袭击极为残酷……,日本人聚居区战斗结束后的凄惨之状难以描述。”

日本人对强大的对手很尊重,日俄战争时期就相当重视“优待俘虏”政策。在台湾与中国小分队的交战前期,日本还敢残酷。然而交战比让日本人都感到难以承受,每杀死一个进入台湾的中国军人,日本就要赔上五到十名日本军民的命。工农革命军杀掉的“平民”基本上都是日本的科技人员,商人,官员。在小分队作战最激烈的时期,日本官员甚至想方设法拒绝去台湾就职。

1924年日本被中国从朝鲜赶出去的时候,中国部队抓到了三万多日本战俘,近十万日本平民。日本私下与中国商量,请求中国把这些日本战俘与平民交给日本,而不要转交给朝鲜政府。日本人很清楚,这些日本军民一旦落到朝鲜人手中,下场到底是会是什么样。

中国方面的要求是日本交出在台湾被俘战以及战死的中国军人遗骨。日本方面被迫答应了这个要求,前后分三批交出了被俘的中国军人以及战死军人的遗骨。其中就有古永年的哥哥古永乐的遗骨。绝大部分遗骨都是身首分离,日本斩下中国军人的头颅来恐吓台湾地方上的中国人。

因为关东大地震损失极大,日本加大了对台湾的盘剥,激发了台湾群众的激烈反抗。中国随即加大了派部队的渗透行动,日本调集了十万军队到了台湾,付出了六千人战死的代价,才镇压了台湾的起义。其中大部分日本人都是被中国渗透部队杀死的。面对这么巨大的损失,日本人竟然放弃了报复性惩罚台湾当地居民的政策。

台湾起义最终平息之后,日本不得不私下请英国人出面协调。英国对中国施压,中国也需要等待战略时机,最后中日达成了一个“不杀戮平民”的协议。中国小分队进入台湾,不以日本民间人士为目标。日本也只是“驱逐”被发现的中国军事力量,尽量避免军事冲突。也就是说中国方面的小分队没有被当即抓住的情况下,小分队成员只要不携带武器,装作是台湾本地人,是可以光明正大的买了船票坐船回大陆的。日本完全装作没看见。

这事虽然滑稽,日本却也没办法。中国距离台湾太近,日本距离台湾太远。如果每年在台湾死上几万日本人,日本人也承受不了。特别是被杀的日本人绝大部分都是日本需要花很大精力培养的科技以及官僚成员,以及有钱商人的情况下。日本方面只能紧扎篱笆,全力防备中国的海上渗透。同时日本开始对台湾采取更多的怀柔政策,包括政治经济上的一定自治权。十年来,中国把台湾渗透的跟筛子一样,却好歹维持了没有战争的局面。

古永年并不在乎台湾岛上的日本人有什么想法,自己的哥哥是在台湾战死的,部队接到了进攻台湾的命令。那么剩下的就只是全歼在台湾的日本军队。更不用说战前的动员会上,反复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国土。即便日本人宣称台湾已经归属日本,那也是中国战败后失去的土地。既然如此,只要获得战争的胜利,中国当然可以拿回台湾来。

合上皮夹,古永年透过飞机的窗户向着已经露出朝霞的天边看了看,远处有一些小黑点以与运输机相同的速度在飞行,那应该是护航的战斗机机群。因为在空中,飞机上远比陆地上能够更早的看到天亮。霞光将本该是蔚蓝的海面染成了一种金红的颜色,仿佛是一片融化的金属液体一般。然而这海面要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太阳升起再次呈现出蔚蓝的色彩。当然,在那个时候古永年已经降落在中国台湾的土地上,降落在他哥哥牺牲的土地上。

5点15分,参谋从电台旁边站起身来,“团长,到了!”

古永年走到机舱的舱门旁与另外的两名同志一起打开舱门,一阵剧烈的吸力从前面扑面而来,三名同志都绑着安全带,并没有被这股吸力拽出机舱去。向下看,几排篝火排成了五角型的形状,那是约定的降落信号。

“准备跳伞!”古永年转回身对着机舱里面的同志喊道。

人民空军的机群选择了高雄作为伞降地区,高雄除了是台南重要的军事基地之外,地形属于冲积平原地区,境内没有大型河流。伞降部队着陆后相对比较容易集中。在这里驻扎了日军的一个师团,干掉这里的敌人之后,在台湾的日本驻军就只剩了台北的另一个师团以及台中的一个旅团。以日本陆军的战斗力,工农革命军根本就没有把他们放到眼里面。

高雄的百姓们在6月很早就起床下地劳动,很多人亲眼目睹了世界上第一次团级规模的空降作战。即便到他们老年的时候,依旧会经常谈起这次作战。那漫天的雪白降落伞遮蔽了整个天空。而所有亲眼目睹这一幕的人共同的感叹都是一句话“他们就从天上跳下来了!”

不仅仅是伞兵从空中降落,还有装运了轻型火炮的滑翔机也降落在在还算平坦的地面上。这些滑翔机都自带动力系统,除了没办法靠自己起飞之外,续航能力倒也不断太差。更不用说这次空降作战本来就是一次单程飞行。

在农田或者别的地面上颠簸蹦跳的降落之后,部队立刻开打舱门,从里面拽出来各种火炮。附近降落的伞兵们冲上来帮助往外扛炮弹。地面上早就有那200多名突击队同志的引导。加上其他早就在台湾的人员,以及在台湾发展的地下抵抗组织。很快就凑齐了4000多人的一支队伍。

高雄有岸防阵地,只是这些阵地都是为了抵御海上的进攻。并不是360度无死角的防御体系。工农革命军来的不仅仅是空降部队,轰炸机部队等空降部队着陆之后,就开始对着日军的防御阵地投下了密密麻麻的炸弹。日军的要塞,军营片刻间就被炸的火光冲天,硝烟弥漫。一个波次的轰炸过去,防空能力薄弱的日军就遭到了惨重的损失。甚至有不少日军是在毫无遮蔽的操场上傻愣愣的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被炸上了天。

空军的轰炸刚结束,早就详细研究过高雄防御体系的工农革命军按照预先的攻击路线向着敌人方向猛烈进攻。很快就突破了日军的外围的防线,直逼指挥要害区域。战斗甚至谈不上激烈,日军在这猛烈的打击下陷入了混乱。几次交火都是空降部队与没头苍蝇般乱闯的日军偶然相遇后引发的遭遇战。

没等日军端枪射击,他们就看到工农革命军冲在前面的部队端起手中粗短的枪械,根本不瞄准就扣动了扳机。枪口中喷射着猛烈的火焰。片刻就把日军全部打倒在地。就这样,工农革命军靠着猛烈的近战火力,靠着猛冲猛打,拿下了一个又一个日军的要点。甚至还有一支部队占领了日军的炮兵阵地,彻底毁灭了日军用炮火对付这支从天而降的部队的打算。

就在日军刚刚从措手不及的混乱中稍稍恢复,开始调集兵力进行防御,并且准备派部队实施反击的时候,另一个坏消息传来。海面上出现了人民海军特遣编队的身影,特遣编队开始用舰炮对高雄附近的海岸防御体系进行猛烈射击。

日军指挥官冷汗顺着额头与背部直往下趟,他早就听说中国军队的战斗以种种奇谋为主,总是能攻敌不备。在做防御准备的时候也算是尽了心力,只是从天上发动攻击这已经不是奇谋了,而是超出了日本人的想象。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通紧急电话打进了司令部,观察员报告了另外一个可怕的消息,新一波的空降开始了。日军指挥官双腿一软,一屁股跌回了椅子上。天空已经变成了中国人的通道,他们从天空中展开进攻,还通过天空运输兵力。

104空降师分四波降落,最后一波空投了大量的武器弹药。31式冲锋枪尽管威力大,消耗也大。有了这波弹药供应之后,部队就维持了连续战斗的能力。

日军军营并没有永久性防御工事,日军火力点还是以重机枪为主。军官们知道如果军营失守,日军要么逃跑,要么就得“退到”正在被中国海军猛烈炮击的海岸防御阵地上。天知道到底有多少中国军队会从天而降,日本军人已经觉得中国人想从天上运多少部队,就能运多少部队。

军官亲自督阵,命令机枪手猛烈射击。这些射击的确起到了些作用,密集的子弹把中国军队进攻的势头给遏止住了。看到中国军队都借助地形趴在那里躲避子弹,指挥火力点的日军上尉稍稍松了口气。天上能够降落人,总不至于连大炮都能降落吧。而且大炮运到这里也得一段时间。抵挡一阵是一阵!

然而这位上尉突然看到前面被火力压制的中国军人中有一个人利用机枪射击的间隙猛的站起身来。这名军人手里没有拿枪,而是在肩头扛了一个奇怪的筒子。那名中国军人单膝跪地,上身挺的笔直,手臂以奇怪的姿势举着那个筒子。日军上尉正想命令机枪手向这名军人开火,却见那中国军人肩头的筒子猛的喷射出一道火光,然后一样玩意用目力尚可跟得上的速度直奔重机枪阵地飞来。片刻后,这东西狠狠撞在机枪阵地外围的沙包上,巨大的爆炸掀起的气浪将日本上尉掀翻在地。

上尉的耳朵里面尖锐的响着什么声音,那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上尉的耳鼓在巨大冲击下出现的耳鸣。没多久上尉突然觉得脑袋上被什么撞了一下,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击毁了日军火力点之后,原本趴在地上的工农革命军战士们一跃而起,以最快速度冲进日军残破的火力点,也顾不得分辨敌人是死是活,在每个敌人脑袋上补了一梭子子弹后,部队向着后面的日军阵地猛扑而去。

1933年6月6日下午,工农革命军104空降师配合海军一日内解决了高雄的日本守军,解放了高雄市。同日,人民海军进军澎湖列岛,消灭了解决了澎湖列岛的日军海军之后。运输船队在6月7日上午抵达高雄的港口,将陆军一个师运上了台湾岛。

米丰司令员接到电报之后就确定,这场战役不可能失败。

莫道前路无知己66螳螂捕蝉(八)

“这就是一场现代战争的代价!”政治局会议上没有为解放台湾的军事行动顺利执行而欢呼雀跃,首先战争还没有全面胜利,其次数据表的数字很有些“触目惊心”的味道。

工业国拥有很伟大的生产能力,而工业国的消耗也是可怕的天文数字。一艘战列舰开出去一天,就要用掉超过整个郑州市一天的油料。特遣编队以及空降部队这么一趟的作战,就干掉了整个郑州市一年的油料用量。当然,这也是因为现在汽车拖拉机数量并不多。

“如果这样的战争打了半年一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消耗。”陈克说道,“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反对应该打的战争。只是我想对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情况。”

比较机敏的政治局同志已经想到了一个问题,中国的石油供应问题。开采出大庆油田之后,产量嗖嗖的往上涨。在劳动模仿王喜进同志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努力之下,中国总算是有了一个真正的大油田,有了属于中国自己的石油基地。然而荷属东印度本身就产石油,打了日本之后,荷属东印度的态度又会是如何呢?掌握着中东原油的英国又是如何考虑未来中英关系呢?中国另一个石油供应商美国的态度又是如何?

比较敏锐的同志已经嗅到了陈克话里面更加浓厚的战争味道。要么就做,要么就不做,不要去抱着半吊子的心态去尝试。这是人民党的做事态度。中国是不会放过荷兰的。

外交部长李润石打破了政治局会议暂时的沉默,“我们要准备多久?”

“三年!”陈克答道。

这话在政治局引发了一阵轰动,即便不提特定的名字,大部分政治局的同志都清楚主语倒是是指谁,真正的对外战争现在就定下了调子。

荷属东印度当局并不知道陈克已经定下了时间,他们6月8日才接到中国与日本在台湾发生军事冲突的消息。荷兰人并没有感到太讶异,他们两百多年前在台湾也遭到了同样的打击。荷兰人比较惊讶的是中国竟然真的出手了。他们感到畏惧的是中国这种果断的反应。

这世界一百年前倒是说开战就开战,可那毕竟是一百年前。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