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赤色黎明 >

第663章

赤色黎明-第663章

小说: 赤色黎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办公室中除了陈克之外,还有陈天华与何足道,看样子三人都在等顾璐。陈克让顾璐坐下,这才说道:“敢大踏步前进,敢大踏步撤退。淮海省与河南省的同志们心里面都没底。面对北洋,我们要退到哪里去?同志们都有这个问题。所以我得和同志们讲一些东西。”

听完这话,顾璐立刻掏出本子准备记录。

陈克挥了挥手,“不要记。我给大家讲过,战略是因为正确才能胜利,战术只有胜利才算正确。这次的战略基干中,有几样要素我不能准确的把握。这就导致在战略制定上我只能独断专行了。这个问题我还是要和同志讲一下,希望能够得到同志们的理解。”

顾璐收起了本子,开始静下心来听陈克的介绍。

“我先说一下我们的劣势,这个估计是很多同志们没有看清楚的。当下我们人民党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北洋,而是洋鬼子。通过外交手段,我们和美国达成了一个默契。只要我们人民党能够保住自己,美国人就不会落井下石,他们会维持和我们的贸易。即便英国人断绝了和我们的贸易,我们当下的工厂也不会陷入关闭的危险。所以我们当下的敌人就是英国人,以及英国人在亚洲的打手日本。我们在解放战争中必然会遇上他们,而且我们一定要战胜他们。以我们当下的力量,我们还做不到正面挑战这两个国家,并且取得胜利。那么我们就必须等待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欧洲的全面战争。而这就得敌人自己犯错,我们是无力去操控的。”

陈克将敌我力量对比讲述的非常明了,如果英国人没有陷入全面战争,他们绝对有力量来支持袁世凯。至于亚洲的英日同盟,日本作为英国的打手,目的就是通过打仗换取英国的支援。

“在外国这个问题上,我做不出准确的估计,因为主动权不在我们手里。”陈克明确的告知三位同志们当下的问题。

陈天华与何足道微微点头,顾璐只是紧紧的注视着陈克。陈克讲的每一句话顾璐都尽力记在心里面。不过他并没有太多的联想。身在中国,能够预测到英国会干什么已经是陈克卓越能力的表现,但陈克毕竟不是神仙,让他能够操纵比根据地更强大的英国,顾璐从来不会这么考虑。做不到的事情就无须多想。

“我们淮海省的同志认为,如果等袁世凯武装起来之后,我们就要面对敌人的重兵进攻,在这种局面下还不如先发制人,趁着敌人力量还不如我们的时候发动进攻。”陈天华说道,他边说边看了顾璐一眼,“想来河南省的同志也有这种考虑吧。顾璐同志从河南来,应该是最清楚的。”

顾璐并不逃避责任,“河南的同志们也有这种提法,希望能够先发制人给袁世凯打击。不过我对这些战略问题还考虑不多。我只负责向陈主席汇报河南同志们的想法。”

陈天华与顾璐都表了态,屋里面三人的目光再次落在陈克的身上。

陈克说道:“同志们,对于袁世凯的问题,我只能说时间不在北洋那边。而且我们人民党热爱内战么?我是不这么认为。我们人民党从来是反对内战的。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要么顾璐同志你来说说。”

“我们人民党的战争目的是为了解放中国人民。”顾璐答道。

陈克把视线转回陈天华身上,“我们不是以推翻北洋政府为终极目的,他们也不配。我们的目的是解放人民。而且我反复说,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的革命需求,才有我们革命的基础。那么我们就要通过宣传来让人民知道,想摆脱当下的痛苦,想比当下生活的更好,就只能选择我们人民党。这才是进军的最大基础。当人民有了需求,我们自然要去相应人民的召唤。并不是因为袁世凯对咱们有了威胁,我们就害怕的要破坏和平,去主动进攻北洋。”

陈天华觉得有时候陈克真是“说的比唱的都好听”。在这个问题上,这么宣传当然是可以的,不过陈克在这等会议上居然唱起了高调,这就有点不合时宜了。

“陈主席,如果这么向同志们解释,只怕同志们未必能够接受。”陈天华说道。

“政治工作就必须向同志们解释,让同志们能够接受这样的政治理念。我们人民党不能脱离人民的需求自行其是。”陈克态度坚决的答道。

“但是,北洋是真的要进攻我们了。晚打也是打,那还不如早打。”陈天华并不服气,至少他认为有必要把同志们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看陈克到底怎么解释。

“我们绝不先打第一枪,这是对待和平的态度。政治上的宣传与竞争是一回事,但是军事上的斗争是另外一码事。北洋为什么要整军备战,因为他们在政治上竞争不过咱们。在广大农村,我们的政治工作成效斐然,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所以不管袁世凯怎么吆喝,整个河南群众并没有起来反对我们。包括袁世凯的老家,在封建思想浓厚的项城,也没有农民坚定不移的要反对我们。农民群众不管能不能理解,至少土改工作是推行了,并且得到了认同。在我们根据地周边的地区,不断有农民和村落投到我们这边来。咱们根据地的扩张根本没有使用军事力量,这些事实还不足以证明我们在政治上的优势么?反倒是敌人用军事力量来恐吓群众,用政治造谣的方式来污蔑我们。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如果继续维持和平的情况,敌人要不了几年就完蛋了。”

听了这些,陈天华忍不住苦笑起来。陈克的理解角度经常超出他的意料之外,的确,如果让人民党这样和平扩张下去,周边的省份基本上坚持不了多久。按照这个角度来看待当下的局面,人民党应该比谁都更加珍惜和平的现状。道理是没错的,但是这事情的确非常难以解释。

顾璐见陈天华不再说话,他开口说道:“陈主席,我们河南的同志有一个问题,如果战争爆发,我们到底要撤退到哪里?”

“谁说要撤退了?”陈克问。

“中央提出了绝对防卫圈的计划,这防卫圈之外的地区是不是就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有同志比较担心。”顾璐答道。

“这……”陈克登时就有些恼怒,不过很快他就明白了问题的关键,“顾璐同志,中央提出的绝对防卫圈,那是要把洋鬼子撵出去的区域。而并不是指让不让北洋打进来的区域。”

听了这个解释,顾璐恍然大悟,原来是同志们错误理解了中央的战略。

陈克脸上带着无奈的笑意,“敌人要进攻根据地,我们就要就地粉碎敌人的进攻。绝对防卫圈那是绝度不允许有敌意势力存在的地区,所指的其实是外国军事力量。也就是说,一旦欧洲战争开始,我们划出的绝对防卫圈内,所有外国军事力量必须滚出去。他们不滚出去,我们就要把他们强行撵出去。这和北洋一点关系都没有。中国的长江,我们不允许外国人进来。这点你回去之后一定要向同志们解释清楚。”

“好的。”出身大别山区的顾璐其实没怎么和洋鬼子打过交道。至于攻打教堂,不过是诸多小战斗而已。分了洋教堂的庙产,那些信洋教的统统被关进劳改队强制劳动。对与洋鬼子有关的事情,顾璐也就参与过这么多。不过能把洋鬼子撵出长江,顾璐还是非常高兴的。

何足道笑道:“那不就等于是和英国鬼子开战了么?”

陈克的确感到很无奈,“我们人民党从不接受不平等条约,我们同样支持正常的商业活动。想完成这个目标是要讲方法的。当下在一些事情上我们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等待机会。不过绝对防卫圈这个概念必须提出来。不过没想到居然会引发这么多的误解。”

顾璐继续问道:“那么我们河南当下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哪里?”

“工作重心就是发动群众,建立新制度。只要群众真正能够感受到新制度的先进性与优越性,袁世凯试图进攻河南的时候,人民群众自然就会和咱们站在一起。河南有将近4000万人口,袁世凯充其量弄出两百万军队,不过是河南人口的1/20,他根本不可能打进河南来。敌人往哪里进攻,我们就在哪里粉碎敌人的进攻。”给顾璐说完,陈克又转向了陈天华,“淮海省也是如此,抓住当下的和平努力争取群众,即便北洋进攻,淮海省也有2000万人口,对付北洋的部队也是能办到的。”

“那咱们扩军300万,主要使用在哪里?”陈天华对这个很有兴趣。

“300万军队中,真正的野战军顶多80万。其他的220万包括地方部队,也就是武装警察部队,他们主要工作是维持交通线,工矿企业以及城市的安全。工程兵、铁道兵,还有预备部队。第一线的正规军在伤亡减员后,需要预备部队对其进行人员补充,以保证部队的满员状态。除了这些部队之外,还需要各个村子建起民兵组织。整个算下来,只怕要超过300万部队。”

“难道还要大搞基础建设?”顾璐感到非常意外。河南方面现在还在按照以往的计划继续铁路和相关基础建设。但是河南省委里面不是没有担心的意见。

“没有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我们怎么保证群众知道人民党到底能做什么?单纯的土改根本不可能提高产量,这已经是在很多地方都验证过的事实。没有配套的基础建设,粮食产量根本提不上去。而且没有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没有全面的动员,群众也发动不起来。没有群众的支持,一切都谈不上。”

陈天华问道:“我们总得向同志们解释。光前面的解释还是不够。能不能说些更能鼓励同志们的话。”

“南方根据地的和平在北边保护。只要能够顶住北边的敌人,南边就没有敌人入侵的可能,这就是根据地一盘棋的特点。解放战争的重任将在北方决定。所以同志们要勇敢的承担起责任来。”

莫道前路无知己二十六章前奏(六)

章瑜和柴庆国听完了汇报之后没有多说什么,柴庆国笑道:“顾璐同志,辛苦你了。”

“如果两位首长对我转达的内容暂时没有要问的,我就先去工作了。”顾璐并没有继续才与秘密讨论的打算,而且顾璐也没有感觉章瑜与柴庆国有希望他留下来参与讨论的打算。

“顾政委,对今后的工作有什么打算?”章瑜也不提顾璐参与的秘密会议,直接简单直白的问道。

章瑜不提陈克的计划,顾璐也不提此事。在顾璐看来,不管听陈克说过什么,革命工作总是要靠实际做的,“按照原定计划,我们师要渡过黄河,把北洋军全部驱逐出河南。北洋第二镇还盘踞在安阳,当下我就要去做渡过黄河的准备工作。”

“那就去准备吧。”章瑜答道。

等顾璐离开了会议室,章瑜对柴庆国说道:“老柴,你看人果然没错。顾璐同志真的有心胸。”

“又不是我先看上顾璐同志的,有齐会深担保,这位同志的确是非常优秀。”柴庆国并没有居功,“章书记,既然陈主席已经把问题说的明白。你对下一步的工作有什么打算?”

“陈主席都已经说明白了,我还能有什么打算。就按照原先的计划执行,在河南全面推行土改。而且当下招兵工作也抓紧吧。”章瑜也不矫情,率直的答道。

柴庆国笑道:“咱们在河南时间不长,招兵工作只怕不会那么容易。”柴庆国答道,“你也知道,满清的情况,招兵都是欺负地方上家里面人少的。我们在基层力量薄弱,只怕是没那么简单。”

“哼哼!老柴,这时候他们若不欺负人,咱们反倒不容易招兵。把《兵役法》彻底执行就行了,哪怕是有人说军人有特权,咱们也得捏着鼻子认了。”章瑜一贯务实,对于虚名这等事情并不在乎。

柴庆国也不认为能够轻易的改变群众对军人的观点,按照陈克所说,自打2000年前,军人不再是由拥有政治权力的“国人”组成之后,“赳赳武夫,国之干城”的军人形象就完全谈不上了。而且军队这种组织本身就是国家最暴力的机关。即便是人民党给工农革命军灌注了灵魂,可军民之间的情谊,也从来都是在实际互动中形成的。就如同工农革命军部队,当下也谈不上什么“好名声”。虽然比起以前的官军强很多,但是人民也仅仅是没有遇到工农革命军就逃窜而已。热烈迎接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避祸,距离衷心还差的远。

“但是,我还是觉得当下的局面还是要以宣传为主。如果从军不是一种光荣的话,总是心里面不踏实。”柴庆国并不乐观。

“人民先得见到我们工农革命军,才能明白我们工农革命军与以往的旧时代军队不同。光想着人民会拥护咱们,那都是妄想。”章瑜答道,“我们到底是不是人民的子弟兵,都是干出来的,可不是想出来的。陈主席当下要求政府和部队尽可能的拉动基础建设,没有配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