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第一科举辅导师 >

第136章

第一科举辅导师-第136章

小说: 第一科举辅导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表示思子迫切,他连行囊都没怎么整理,直接请命出城。临走前,来见了宋问一次。
  “此处简陋,希望王爷不要介意。”宋问请他入内,将他引到院子里:“王爷这次为何走的这么匆忙?”
  南王叹道:“我儿如今这般模样,实在放心不下。”
  宋问摸摸眉毛。放心不下,也放了几个月了。
  南王将自己丰满的身躯挤进她娇小的藤椅里,问道:“宋先生,你见多识广,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让火烧不起来吗?”
  宋问不明白他的来意,两手环胸,试探挑眉:“水?”
  南王:“……”
  “本王是说,原本烧得起来的东西,可是现在被火点了之后,它却没有被烧掉。”南王立马补充道,“不是火折子,也不是火把。”
  宋问:“那您是说……煤油?”
  南王:“……”
  宋问在一旁坐下,终于不再和他绕圈,说道:“譬如,用衣服。用一件薄衫包住樟脑,然后取火点在衣服外面。只要及时扑灭,衣服就不会被烧坏。”
  南王又问:“那假若没有樟脑呢?”
  宋问:“那就用酒精。”
  南王:“什么又叫酒精?”
  宋问:“就是很浓很浓的酒。不停烧制后得到的东西。”
  “原来如此。”南王沉思片刻,又问:“那如何要让那火自动烧起来,又完全不留下痕迹?”
  宋问靠上椅背,后仰着头,探究的看着他道:“王爷,您不是要,谋划什么吧?”
  南王咋舌道:“哪里的话?不过随口问一问罢了。若是什么稀罕的事,你不告诉我就是了。”
  “总之,都是一些游方术士的小把戏。原因大抵是相同的,只是各自本事不一样。”宋问一手放在腿上,笑道:“我想王爷还是学这个东西了,学的不好,容易露馅。重要的是,聪明人都不好骗。”
  南王跟着笑道:“不知道宋先生在说什么。不过是想学些戏法,讨儿子欢心而已。”
  宋问配合着感慨:“王爷真是慈父。不过宋某也只是偶有听闻,略知皮毛,不敢妄言。”
  南王与她聊了没一会儿,见问不出什么,就寻个理由先走了。
  林唯衍挂在一旁的树上一直没有出声。
  “唐霈霖,很久没看见了。”林唯衍望天头顶的树叶道,“他们真的是父子吗?”
  言语间丝毫没有听出想念或疼惜,听着不过更像一个借口而已。
  林唯衍从树上坐起,跳了下来,很是不解道:“当初在酒楼的时候,明明见他很心疼。是真情¨实意的。”
  宋问走过去将门合上,说道:“在眼前的时候,会真心的疼爱他。可是一旦离开远了,就不记得多少。这大概就是他们的爱子之心。因为他们心里,想着更多别的事情。”
  薄情的人也有情,只是消散的太快而已。
  只有两种人会让他们放在心上。
  可用之人。将来或许可用之人。
  可惜唐霈霖已经都不是了。
  河道河神显灵一事再难隐瞒,不日便传入京城。与这消息一同传来的,还有南王让人从岭南押送粮车北上,以救灾荒的消息。同时,先前粮草被烧事情,也跟着传了过来。
  这两件事情撞在一起,宋问总算猜出些原委。
  两次起火事件,明显不是一个做的。
  一人太粗糙,而一人太高明。一人意在捣乱,一人意在蛊惑民心。
  烧粮草这样的事,张曦云不会做,所以他自然能猜到是谁——南王无疑了。只是他不确定唐毅是不是也参与其中。
  于是先顺着这边去查,就发现了南王下一步的动作。
  南王原先烧粮,估计是希望能以此为由,假借押送保护之名,将兵力上调。如此一来,有人烧粮在先,朝廷多少松些口风。
  也难怪张曦云大怒。这将岭南兵马带到皇城门前,如何能忍?如今陛下身体欠佳,若稍有差池,太子年纪尚轻,如何能应对这帮虎豹之辈?
  再者,现在是水患未除,又起内乱,外敌若是觑紧时机,挥兵直下,那便是雪上加霜。大梁基业若被撼动,又是战起,生灵涂炭。
  绝不可以!
  南王就是认准他们如今有心无力,才敢此时施为。
  虽然他行事并未露出马脚,在京城也很是谨慎,张曦云确实抓不住把柄。可是,有些事是不需要证据的。
  张曦云是个狠毒的人,也是个决绝的人。顺着南王火烧粮草一事,借机弄出了河神显灵一说。想趁南王还在京城里的时候,先给他扣一个谋逆造反之嫌,将人按住,把他们的兵马拦在远处。
  可惜朝廷消息太闭塞,南王耳目倒是很灵通。知道或许不妙,在张曦云发难之前,跑出了长安城避风头。
  如今……如今京城里还剩一个唐毅。


第165章 一波又起
  南王逃的够快。
  这事儿就是他起的因; 众人心知肚明。
  他要是愿意改邪归正,好好做人; 朝中老臣坐镇; 也不至于凭个毫无边际的灵异事件就将他怎样。
  只是,京城这边迅速被河神的怪谈笼罩; 人心惶惶。无人出面澄清; 亦没有一个叫人信服的解说。加上近日长安确实几多风雨。境况确实不妙。
  人一旦半分信了; 就会不停的说服自己去相信,为各种不顺利的事找个发泄口; 再来一句果然如此。
  纵然不是个明面上可以大肆讨论的事情; 但对这些皇权的事; 偷偷的议论是最有意思的。何况朝廷并未下令严禁。
  有的说的或没的说的,都要拿出来溜一溜。这世上从不缺恶意; 而这恶意; 往往就是最叫人上心的。
  于是街头巷尾说的多了,唐毅就有些遭人猜忌。
  为何?
  唐毅原先是悄无声息的,在外人眼中; 无非就是纨绔、一无是处、懦弱无用的模样。但是近段时间来,看见听到了不一样的事情; 才觉得这人不是那么糟糕。
  黄河水患一事; 更让人想到了当年的安王。何等风流人物?若是活到今日,会不比南王风光?
  对比唐毅的身世际遇,不免生出半分同情。
  只是,因他做了好事; 就这样罪恶的揣度他,心思未免太过龌龊。听见的时候,是有人反驳的。
  反驳过一次两次,到第三次还听见有人这样说,就不免心思动摇。
  宋问觉得这样下去不大妙。
  如此关头,京城人心动荡,原本就不好。朝廷这样模棱两可的态度肯定不行。
  子不语怪力乱神,用这样玄幻的手段干涉政治,一次两次的,若被有心人利用,天下岂不要乱?何况,术士的地位实在是太高了,其中又多是些招摇撞骗之徒。假借着天道的名义,利用百姓的愚昧,谋财害命,为己图利,大为不该!
  谋划着开个科学讲座,为众人僻除迷信,也好正正风气。
  宋问搜罗了一下神棍常见的骗术,准备仔细详解一遍。毕竟游方术士,也分很多种。
  类似算命,测字,相士的,多半靠的是随机应变和巧舌如簧。他们善于观察别人的脸色,类似现代的心理解读。说的大半是可有可无的好话,很难找到实质性的骗术,罪过也不是很大。
  扶乩,靠的装疯卖傻。
  圆光术士或占星家,见的不多。看能不能自圆其说罢了。
  至于风水先生,宋问是真的相信风水的。照科学的角度来讲,风水其实与地球的磁场有关,而人本身也是一个磁场,风水求的是顺势,你不能说它全无道理。只是名过其实之徒太多,弄虚作假之徒也太多,不好信。
  真正叫人痛恨的该是法师或巫师。镇妖驱邪,降妖伏魔。病痛不让就医,反倒逼着作法。遇上迷信的人,一句话即可断人生死,真正的杀人不血刃。
  做术士,真的是全凭良心。
  她这边还在准备,京城里却又出了事情。
  夜间,宵禁之后,城内开始落下无数白纸。
  小小的纸张在半空自燃,被火光包裹,然后飘散。
  那场面何其壮观?
  众人透过窗户,望着那些纸片在街上飘动,隐隐还能看见几个黑字。只是离得太远,并不真切。
  这样邪门的画面,让众人一阵恐慌。
  金吾卫满城寻人,却毫无所获。
  他们从城西被引到城东,然而火已经烧完了,只留下一地的灰烬。又得到通报,火速从城东赶往城南,还是一样的情况。
  街上只听见他们杂乱的跑动声。
  许继行半夜才得到消息,从将军府出来,开始处理此事。
  让金吾卫众将士去借了马匹,在街上巡视。得到消息,再火速四面包围相关街道。
  即便如此,依旧未有发现半个人影。
  几次三番,奔波了半宿。连金吾卫内部都开始怀疑,莫非此事,不是人为?
  肯定是了。
  除非插翅而飞,否则如何可能从他们的层层包围中逃脱?而且据人目击所言,那纸片真的是自燃。
  好好的纸片怎么会无端自燃?怕是这黄河的河神,迁怒到京城来了。
  这分明是天降警示,传言半点不虚。
  众人细想,便觉得煞为渗人,心中已生退却。
  许继行骑在马上,见自己将士人心已经散了一半,再难行事。更莫说旁观的百姓了。百思思索无法,只能去敲宋问的家门。
  宋问一行人,才知道出了这样的事。
  她火速批了外衣出来,四面看了一圈。旁边的窗户还是开着的,几个人头正往外面张望。
  纵然宵禁限制了他们的脚步,明日怕还是全城尽晓。
  许继行脸色阴沉道:“该如何是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宋问:“你仔细说说,京城都哪些地方出了这样的事,离这里最近的是哪里,先带我过去看看。”
  许继行在前面给她带路,一面解释道:“城东有两起,城南有三起,西面一起,北面四起。城中零散的也出现了几次。另外,三殿下府邸周围,一次都没有。”
  宋问:“没有规律。”
  许继行点头:“是的。”
  十几人跟在宋问身后,等着她的解释。
  许继行停下脚步,接过身后人手上的灯,往前一照,示意她看:“就是这里。地上黑的东西就是烧剩的。”
  宋问蹲下,抓了一把放在手心。
  一些是烧后的灰烬,一捻就碎,还有一些是真正的字迹,留了下来。
  宋问说:“把不一样的字都拿过来。”
  众人领命,蹲下身开始从地上寻找字迹
  片刻后摆在她面前。
  宋问半蹲着身,选出了几个,在地上拼凑。
  ——“偷天换日,毅正天道。”
  宋问拼出了一半,脸色顿黑,用有手粗暴一挥,将它们打散。而后站起身。
  许继行定定看着她,等着她开口。
  “这的确是人为。”宋问拍着手说,“磷粉极易自燃。现在是夏天,稍有摩擦,便会燃烧。一张纸烧起来之后,附近的温度升高,其它的纸也会烧起来。人未必在这里。”
  一人虚声试探道:“可若是如此,放下东西,纸就应该烧起来了,那行凶的人也走不远,为什么我们却没有抓到呢?”
  许继行狠狠一个眼神扫去,那人迅速低下头。
  宋问觉得无碍。有事解释清楚,总比在心里腹诽的好。她又转了一圈,指着周围道:“你们再找找,这墙上,或是地上,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东西。”
  众人应声,四散搜寻。
  未几,一人汇报道:“这里有一张完好的油纸,上面还是湿的。”
  另外一人说:“这里也有。”
  他们把纸拿到宋问面前,又聚了过来。
  “这不是水,这应该是冰。”宋问看了一眼说,“在纸上涂磷粉,把冰用油纸垫在这些白纸的上面,控制磷粉的温度。然后等人走远,冰开始融化,纸被风吹散,所以才烧起来。”
  许继行拿着纸说:“原来如此。”
  众将士亦是舒了口气。
  最怕的是心中有鬼,固步自封。如今确定是人为,恐惧便起码去了一半。
  一将士松了口气说:“宋先生真是名不虚传,只是看一眼便都洞悉了。”
  宋问轻呵一声。
  可不是,前两天特娘的刚有人来问过她呢。
  一人抬起头:“那黄河河道那边的传说,难道也是用一样的手法?是有心人作祟?”
  许继行收起纸,正色道:“先不管河道,重要的是此事。敢在京城装神弄鬼,简直未将我金吾卫放在眼里。勿论是谁,绝不放过。”
  众将士站正:“是!”
  许继行说:“我派人去查查,最近哪里开了冰窖。”
  “难,人太多了,难道要一个一个找了。”宋问说,“而且要冰不一定要靠冰窖保存,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制冰。他或许不是买的也不一定。”
  冰不一定是达官显贵才能用的东西,冰窖藏冰,寻常百姓在夏天也可以买到。
  只是,冰窖一年只能开启一次,开启后就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