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第一科举辅导师 >

第129章

第一科举辅导师-第129章

小说: 第一科举辅导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今日过来,或许是奉命来说服宋问。只是,探出了口风,就不想再继续说下去了。
  如果宋问是他,多厚的脸皮,也能开得了口。
  若是能救千万人,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他不愿意为难宋问,却不知道,走一条弯路,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一直不出声的林唯衍皱着眉毛,纠结问道:“你真的不答应他吗?你缺钱吗?”
  “出钱的方式有千千万万种。能帮到别人,我是很高兴。可是。”宋问回过身说,“今天张兆旭来过了,我就不乐意了。”
  “那怎么办?”林唯衍措词片刻,开口劝说:“虽然我也时常可你赌气,但是我从来不因为赌气误了大事。”
  宋问闻言惊道:“哟!你还跟我赌过气?”
  林唯衍:“……”
  于是林唯衍跟她展示了一下什么叫赌气,他起身走开了。
  第二天,第三天,宋问都准时守在茶楼里。
  雨势稍稍小了一些,偶尔下场细雨,大半都是阴云。就是湿气太重,呆着觉得很是沉闷。
  孟为也来找过她,和她聊了些当下的境况。只是他知道的不如李洵的多,想得也不如李洵深。他的烦恼不大一样。
  两人坐在茶楼最角落的位置,这里风小。孟为扭捏着在椅子上磨蹭,试探道:“先生,您看,我想作为随行官员,跟着去押送稻米。”
  宋问趴在桌上,审视着他:“你?”
  孟为小心道:“……我。”
  宋问一个大喘气,点头赞同:“还挺合适。”
  孟为受宠若惊,激动道:“真的吗先生?先生您这样觉得?”
  宋问抽出扇子拍他的手:“放开。”
  孟为先生大喜,紧跟着又是大悲:“唉,我想去也轮不到我。我父亲带不了我。”
  宋问笑道:“这是什么意思?谁父亲带他去了?”
  孟为:“丁有铭啊!他父亲已经确认了能带他去。”
  宋问点头。
  毕竟工部右丞,负责水利,是工部最拿得出手的技术人员。若是他要去,那朝廷肯定是乐见其成的。
  宋问说:“其实河南道那边很危险。先不说何时会发水,百姓情绪不好安抚,就容易出乱子。功绩轮不到你们这些小辈,罪责肯定就担在你们身上了。”
  孟为天生容易让人亲近,不是那些官员疏远。的确更为合适。而且这是他们第一次做实事,找孟为那心性,想来非常期待。其他的事,算不了什么。
  果不其然,孟为道:“这算什么?千难万险,也是要去的呀。”
  宋问轻笑点头。
  旁边那桌人道:“宋先生,不如您和我们讲讲,这治理黄河水患,究竟都有什么问题,又应该怎么做?”
  一众人跟着起哄。
  他们来这茶楼,正是因为关心这水患的事。因为有一批商人,刚从河南赶至长安,正就在这里,也想知道这长安的安排。
  宋问笑道:“各尽其职罢了。”
  “说说吧,先生。”
  “是啊,先生讲课吧。反正您也过来了,不如还是授课吧。”
  “先生大才,做厨子实在可惜。”
  他们这边吵闹,张兆旭带人从门口走进来。
  茶楼里安静了片刻,皆望向门口。
  张兆旭清清嗓子,问道:“你们掌柜的今日回来了吗?”
  宋问听见声音,大声应道:“我!”
  张兆旭循声望去,就见宋问手举茶杯,从座位上转过了身。
  她一口饮尽,然后重重拍在桌上,起身朝他走来。
  张兆旭看清她的脸,略微错愕。
  他原本以为宋问该是个尖嘴猴腮的小人模样才是,没想到脸面白白净净,五官端正俊秀,看着倒是不错。
  呸!小白脸。
  张兆旭鼻翼微张,升起一股看见仇人的愤慨,还是深吸口气,压了下去。
  张兆旭朝他抱拳:“你就是宋先生?”
  宋问打开扇子道:“我方才不是已经说过了吗?我不喜欢回答同一个问题两次。也不喜欢,明知故问的人。”
  张兆旭咬牙,心生厌恶,还是继续道:“在下张兆旭。”
  宋问摸摸下巴:“不认识。”
  这句不认识,叫张兆旭怒火膨胀,直冲头顶。
  他始终以为,自己与宋问,或有旧恨。不然为何非置他于死地?对方却轻巧一句不认识,摆明了从未将他放在眼里?
  旁边书生看见张兆旭阴晴不定的脸,好意提醒道:“宋先生,这位是国师家的公子,张公子。”
  “哦……”宋问呲了口气,显然还是没有想起来的样子,说道:“原来是张公子?何事指教啊?”
  张兆旭身后的小厮咳了一声。张兆旭道:“想必宋先生已经知道,黄河下游堤坝坍塌,数十年难遇的大涝作难一事。百姓正煎熬在水深火热中,不知先生如何看法?”
  宋问点头,指向众人,悲痛道:“我们正为此愁心。”
  “宋先生这样讲,那张某就放心了。”张兆旭走近一步,朝着里面众人抱拳道:“若是愁心,不如一起出份力才是。”
  宋问摇头道:“人力微薄,杯水车薪,还是得靠朝廷才是。我大梁泱泱大国,想来自有办法。”
  张兆旭:“早闻先生豪情壮志,纵是杯水车薪,也能一解燃眉之急。何况,宋先生的茶楼,是这长安最兴盛的一家。哪能称得上杯水车薪?”
  张兆旭仰头,在茶楼中间走了一圈。
  众人默默看着他。
  张兆旭说:“长安商人,为此事慷慨解囊,出力不少。先生如此淡泊名利之人,想来,也不会袖手旁观吧?”
  无论那个世界,都不乏道德绑架。
  可是群众是愚昧的,只要出现了声音,就难免会影响别人的想法。
  张兆旭这话说得挺端正,又说得听绝。
  宋问的生意,是全长安最好的,那出钱,自然要是最多的。否则讨不到好,还要遭人置喙。
  而什么才算多呢?这就很难说了。
  张兆旭还是道行太浅。他笑着的表情里,带了一丝得意。只是众人现在都看着宋问,没有留心他。
  看他那样子,这番话应该是准备很久了。
  宋问却等了他很久,可算是来了。闻言展颜一笑,拍着扇子上前道:“自然。‘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此次天灾,哀鸿遍野,宋问闻之涕下,实在推辞不得。”
  茶馆众人拍手叫好:“先生这话说得好!”
  宋问抬手一压:“只是,宋某有个更好的想法。”
  张兆旭心生戒备,问道:“什么意思?”
  众人侧耳恭听。
  宋问笑道:“不如来个众筹嘛。”


第156章 马车捐了
  张兆旭看着她说:“何为众筹; 你说个清楚吧。”
  “所谓众筹; 就是众人筹款嘛。”宋问道; “说的糙一些,羊毛不能薅在一只羊身上。您不经商; 不知道商人的难处。行商者; 身上若是没有几两闲余的银子,是做不了生意的。”
  张兆旭听到这里; 就忍不住打断她道:“你这是何意?你这是推脱了?”
  宋问抬手道:“且听宋某说完。这商人; 毕竟是少数的,能捐的银子; 也定然是有限的。可我大梁子民,有万万之多。国乃大家,如今大梁臣民受灾; 想必普通百姓,也有心相助。张公子不该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张兆旭将宋问的话,在心底反复推敲了几遍。因为这宋问相传诡计多端,谁知会不会在何处下套?
  他小心翼翼; 却没发现什么不妥。可久久不答,众人都紧盯着他,于是他咳了一声。
  宋问面带微笑,轻轻打着折扇; 等他出声。
  张兆旭眉毛一条,两手负后道:“所以?”
  “所以,张公子不如上请朝廷; 贴个公文,将众人都召集起来。针对此事,宣扬号召一下。这情绪是会传染的,一个人捐了,其他人也容易捐。”宋问抱拳道,“至于这调停开口一事,宋某可以效劳。”
  张兆旭将信将疑道:“你可以让大家,主动捐钱?”
  这可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谁愿意将自己的腰包往外掏?纵然是他,也只是借着张曦云的名号,在卖人情而已。
  会捐款的,多数是有心讨好的。宋问这未免自视过高了吧?还是她要捐出了不得的银子?
  玩笑话,这世间从没有人嫌钱多的。
  亦或是真有心相助,不怕得罪人?
  他是不信的。
  这世间还是伪君子多。反正他看见的,多是一些道貌岸然之徒。
  张兆旭思来想去没有结果。他知道宋问提出这样的事情,定然有所意图。只是,似乎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也没有什么纰漏。越想,便越觉得此事可行。
  宋问未想,张兆旭竟是如此谨慎之人。估计来之前,已经被狠狠敲打过了。不过她不急,因为这里她确实没挖坑。
  宋问和他对视,一脸真诚道:“张公子,您觉得如何呢?”
  张兆旭还没开口,旁边一位先附和说:“我倒是觉得,宋先生此举不错。”
  另外一名儒生道:“不错,先生有心为民,思量妥当,实乃上策。只是,要劳先生多费心了。”
  宋问笑道:“这算什么?不敢邀功。还需张公子代劳。”
  众人便转向去恭维张兆旭。
  张兆旭欲言又止。千般算计,也猜不透宋问的心思。顺势暂时先应承下来,说道:“此事甚为复杂,我回去与父亲再做商议。如此,今日便先告辞了。”
  众人闻言,起身朝他施礼。
  张兆旭颔首,一口水未喝,又被宋问吓了出去。
  宋问看他离开,好笑的转过身,对店中人道:“宋某私以为,这是一项惠民之策。”
  儒生道:“确实不错。若是办得好,真有起效,便可解朝廷之急啊。”
  宋问:“此事若要成功,须得消息通达。还请诸位回去,多与人说道说道。”
  众客应声:“自然自然。”
  张兆旭从茶楼出来,径直回到家中。张曦云正坐在大厅里等他。
  张兆旭看见他,脚步一缓,下意识的低下头,然后小心的走过去。
  张曦云看他这样一副唯唯诺诺的模样,实在是很失望。指着旁边的椅子道:“今日出去,都做了什么?”
  张兆旭便将提议大致和张曦云说了一遍。
  张曦云神色隐晦道:“谁给你出的主意?”
  张兆旭心虚道:“……宋问。”
  张曦云听见这名字,甩袖气道:“你怎会听那宋问挑唆!你不知他是什么人?莫非还会真心劝你不成?要陷害你简直易如反掌,你怎就学不聪明!”
  “实在是今日人太多了,儿子反驳不得啊。”张兆旭紧张道,“而且这……这提议听着并没什么呀。”
  跟着的两位随从附议道:“是的老爷,今日宋问说的,确实在理。公子不好推脱。”
  张曦云沉沉吐出一口气,重新坐下道:“你将他说的话,一字一句都告诉我。”
  张兆旭弯下腰,便将宋问说的,全都复述了一遍。身后的小厮,跟着核对补充。
  张曦云闭着眼睛想了想,道:“确实,此计可行。只是不知宋问有多少本事,能让他们捐出多少钱。”
  张兆旭松了口气。
  张曦云一手搭上桌子,接着说道:“我不便前去,就由你出面。户部的人定要去的。我再叫几位官员一起跟着。他或许会在筹钱的时候,逼你捐款。宋问要是太过分,你的几位叔伯,会替你说话。你不要太自作主张即可。”
  张兆旭点头。
  张曦云起身,要为他把事情安排好。
  宋问会捐钱,但肯定是要在那些官员身上诈一笔的。这点张曦云没有异议。
  大梁此时绝不可内乱,水患一事必须尽快压下。
  张兆旭问:“父亲,那我们应该捐多少?”
  张曦云在脑海中清算了一下,然后道:“把家中的古董,藏品,挑一些出来拿去捐了。就抵个三千两。”
  张兆旭震惊道:“三千两?区区宋问而已……”
  张曦云直接一步过去,戳着他的头道:“这三千两是给宋问的吗?啊?你这是什么脑袋?你不要忘了你也是大梁的臣子!”
  国之不在,己身安存?
  张兆旭点头称是:“儿子只是一时口快。可那是三千两啊!”
  三千两!直接一口气捐出去!
  张兆旭想到,便觉得心疼,难以接受。
  张曦云道:“不可被宋问压住风头。此次在陛下面前,一定要露面,叫他忘了你之前的过错。”
  张兆旭点头。
  宋问出了茶楼,便晃悠着往大路上走去。
  林唯衍看着不对,问道:“你是要去哪里?去找三殿下吗?”
  宋问:“对。”
  “他没有钱,真的,你别欺负他了。”林唯衍为难道,“要不我吃的少点,你帮他出了吧?”
  宋问发现这人想得挺美:“你吃的都是我的,却还要我出钱?”
  林唯衍挥下她的手:“唐毅确实没什么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