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990章

刺明-第990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衣大炮射程范围之外,有大量的虎贲军队伍在调动。

  虎贲军队伍的调动,简直是无穷无尽的。白天,有队伍从东面调集到西面。晚上,又有队伍高举着火把,从西面调集到东面。从北向南,或者是从南向北调动的虎贲军,数量也相当多。有鞑子粗略的估算过,发现虎贲军的兵力,至少有十万人以上。

  十万人,对于大金军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举全军之力,可能也就是这么点人。但是,对于汉人来说,这个数字就很渺小了。汉人要调集十万的军队,的确是太容易了。汉人在辽东损失的军队,前前后后加起来,恐怕都超过五十万了。

  如果是十万的明军,镇守辽东的鞑子,士气肯定不会那么低落的。可是,十万的虎贲军,的确是太打击人了。在北直隶的时候,虎贲军只有几万人,就将大金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现在,来了十万人,哪里还有守军的好果子吃?因此,就算是辽阳城里面最勇敢的鞑子,都不敢奢望,他们能够守住辽阳。

  “十万人?”

  “不可能!”

  豪格和岳托,都不得不进行辟谣。

  他们两个是绝对不相信,虎贲军有十万人包围辽阳的。那些来来往往的军队,其实都是障眼法,目的就是为了打击辽阳守军的士气。在辽阳的外面,虎贲军的兵力,最多也就是三万人左右。

  可是,他们俩可以这样推断,下面的士兵却不行啊。连串的战败,已经让很多的大金军士兵,对自己都失去信心了,对上级也失去信心了。上级拼命的将敌情说的没有那么严重,他们就越是觉得敌情严重。这样的分歧,豪格和岳托也是无可奈何。

  事实上,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辽阳和沈阳,都已经变成了孤城。大量的虎贲军骑兵和蒙古骑兵,活跃在这两个城市的外围,切断了他们和外界的所有联系。两城的守军,在这样的封闭的环境里,当然会产生一些古怪的想法。

  令人遗憾的是,大金军的骑兵,已经没有和他们对抗的能力。出城去的大金军骑兵,都是一去不复返了。每个大金军都知道,辽东,这片令人着迷的土地,显然是要被虎贲军给收回去了。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的命运。

  事实上的确如此。

  虎贲军从上到下,都已经做好了全面收复辽东的准备。

  鞑子的残余兵力,都已经龟缩到赫图阿拉去了,剩下的,都被包围在沈阳或者辽阳。包括皇太极在内,都已经被虎贲军团团围困。等待他们的,要么是投降,要么是被打死,要么是被活捉,再也没有别的可能。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个东风,就是从后面运来的两百门红衣大炮。

  还有两三天的时间,从后方调来的红衣大炮,就会被送到辽阳前线。只要等到红衣大炮到来,就可以向辽阳发起全面的进攻了。

  “我决定将部队分为三个攻击集团。”

  “青龙军团,负责攻打西门。”

  “周焱宇军团,负责攻打南门。”

  “卢象升军团,负责攻打东门。”

  “所有的骑兵部队,负责切断沈阳和辽阳之间的道路。”

  在进行战斗部署的时候,张准言简意赅的说道。

  这样的部署,完全是瓮中捉鳖的战略。重点打击的目标,就是辽阳。辽阳的守军,在虎贲军的重压之下,是不可能逃出去的。

  虎贲军的全部兵力,步兵加起来已经超过一万人,骑兵加起来同样超过一万人,还有两个炮兵营。此外,还有朝鲜禁卫军。有即将运来的两百门红衣大炮。如此雄厚的兵力,要是还不能干净利索的收拾辽阳,张准肯定是要骂娘的了。

  “九台先生,请跟我来。”

  部署完战斗任务以后,张准朝卢象升点头示意,想要和他单独的谈一谈。他有一项特殊的任务,准备交给卢象升来进行。

  卢象升跟着张准进来指挥部,在张准的面前,沉稳的坐下来。现在的他,对于虎贲军已经有了些许的感情。只是,他属于那种感情很内敛的人,即使有什么想法,也不会轻易表现出来的。

  张准亲自给卢象升倒了一杯清茶,缓缓的说道:“不知道九台先生,对当年的倭寇,有什么认识?”

  卢象升有点疑惑的看着张准,不知道他突然提到倭寇,是什么意思。不过,对于倭寇,卢象升绝对是深恶痛绝的。因此,他不假思索的说道:“倭寇暴虐,人人得而诛之。”

  卢象升的正统观念很强,他极力维护朝廷的权威,其实也是在极力的维护明国的尊严。当年日本倭寇,在明国沿海,给明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卢象升对此是非常愤怒的。不过,那时候的他,还没有出生,只能是缅怀戚继光等人的英雄事迹了。

  张准面色冷峻的说道:“日本德川幕府对我军宣战的消息,想必九台先生已经知道了吧。”

  卢象升点点头,表示自己的确知道。宣战这么大的消息,他怎么可能不知道呢?稍稍沉吟片刻,卢象升肃然说道:“倭寇既然宣战,我军必须反击。不知道都督大人的想法是怎么样的?”

  在得知德川幕府向虎贲军宣战的消息以后,卢象升的确是相当愤怒的。这些倭寇,当年侵犯明国的沿海,被打败了以后,回去还不死心,又纠集兵力,进攻朝鲜,试图以朝鲜为跳板,继而入侵明国。对于这样的对手,卢象升当然不会有丝毫的怜悯之情。倭寇既然敢宣战,那明国自然就要应战。

  他曾经设想过,对日本作战,有几个方式。第一个,是完全占领日本的领土,将其纳入明国的版图。这是最彻底的胜利方式。第二个,就是迫使日本投降,承认天朝上国为宗主国。

  张准沉声说道:“第一,要日本赔偿损失。第二,要承认天朝上国的地位。第三,要在日本驻军。第四,将部分港口交给我军管理。”

  卢象升点点头。

  看来,张准对于日本,已经有周详的考虑了。

  老实说,卢象升也知道,要完全占领日本,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战争,毕竟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想要将日本人完全消灭掉,难度应该是比较大的。战事旷日持久,不知道要拖延多长的时间。如果中间出现什么意外,恐怕会得不偿失。

  要是按照张准的办法,似乎就要简单多了。张准的办法,等于是抽日本的血。只要日本人认错,屈服,赔钱,割地,驻军,就达到了目的。拿走日本人的钱,又在日本本土上驻军,料日本人再也嚣张不起来。基本上,倭寇就算是完蛋了。

  当初,戚继光他们,准确的来说,只是驱逐了倭寇。对于卢象升这样的人来说,这样的战果,当然是不够的。别人来打自己,你只是将他撵走就算了,那怎么能行?最起码,要追上去,继续暴揍对方一顿,然后要对方赔礼道歉。只可惜,当时没有。

  张准目光熠熠的说道:“倭寇目前的气焰,还是很嚣张,不知道九台先生,有没有兴趣,将倭寇的嚣张气焰压下去?”

  卢象升沉吟片刻,肃然说道:“都督大人吩咐,九台敢不从命?”


第939章 万炮齐发,攻克辽阳

  对于张准的建议,卢象升是的确感兴趣的。其实,卢象升一直都有点担心,如果辽东的战事结束,会不会被派遣到国内的其他战线。从内心上来讲,卢象升是不愿意和朝廷动手的。毕竟,朝廷曾经是他一直效忠的,他的内心,很难改变。

  只是,这时候的天下大势,卢象升也基本看清楚了。朝廷,的确是很虚弱了,根本就没有办法和虎贲军对抗。崇祯皇帝还是没有醒悟的迹象,掌握朝廷权力的,还是那些奸臣阉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起来,朝廷都没有振作的迹象。

  相反的,卢象升在虎贲军这里,看到了很多新气象。这里的老百姓,生活要比朝廷的统治下好得多。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们拥有自己的田地,除了必要的税收之外,再也没有其他的负担。在虎贲军这里,贪污腐败等现象,受到了极大的遏制。

  卢象升固然是愚忠朝廷,愚忠于皇帝,可是对于百姓的爱惜,还凌驾于朝廷和皇帝之上。否则,他也不会屡屡弹劾祖宽和左良玉两个家伙了。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卢象升觉得,自己为虎贲军做事,是完全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卢象升痛苦的承认,朝廷是没有希望了。天下百姓,想要生活得更好,就必须跟着虎贲军。只有在虎贲军的强有力的保护下,天下的百姓,才有安居乐业的可能。

  至于去日本,卢象升则没有什么顾虑。当时的儒家教育,除了天朝上国,其他国家,全部都是蛮邦。到日本去教化蛮邦,那也是一件不错的工作。至于侵略什么的,卢象升压根儿就没想到。

  别人来打天朝上国,那是侵略。但是天朝上国去打被人,只是教化他们。古往今来,儒家的思想,基本上都是这样认为的。卢象升当然也不例外。更何况,还有当年的倭寇之乱。

  “攻克沈阳以后,先生就准备动身去日本吧!”

  张准满意的点点头,沉声说道。

  “九台定然不负大人所托。”

  卢象升凛然回答。

  ……

  三天后,辽阳城内。

  作为辽东都司所在的辽阳城,其实是相当宽敞的。它本来就是一座军事堡垒,在很多地方,都有明显的军事要塞的特色。比如说,十字大街,方便快速的调兵。街道两边的房子,都使用石块或者青砖建造,非常的坚固。

  大金国控制辽阳以后,对辽阳并没有进行任何的改造。以他们的智慧,没有可能对这样的军事要塞进行改造。之前,大金军很少在辽阳驻扎,主要是觉得这里前不靠村,后不着店的。不过,随着虎贲军的到来,辽阳的里面,就堆满了人了。

  笼统的来说,驻守辽阳的军队,其实是不少的。豪格统帅的镶黄旗,差不多还有一半的兵力。岳托统帅的正蓝旗,也还有两千多人。加上其他各旗的杂七杂八的部队,还有一些临时招募来的北方土著,辽阳城里面,大金军的数量,差不多还有八千来人。

  除了大金军之外,辽阳城里面,还有大约一万名的汉军旗。他们原来都是从属于镶黄旗作战的。因为镶黄旗自从回到辽东以后,一直都没有遭受虎贲军的打击,因此,这些汉军旗,就算想要投靠虎贲军,都没有机会。

  如果不是岳托手下的尚之信等人,出人意料的逃跑了,辽阳城内,汉军旗的数量更多。到了这个时候,汉军旗在大金军的眼里,就是纯粹的炮灰了。在大金军的威逼下,任何危险的行动,都是汉军旗最先发起的。负责开炮和虎贲军对射的,也是汉军旗的炮兵。

  阿敏本来也是要撤退到辽阳的。要是他撤退过来的话,辽阳城的守军数量,会增加一倍。只可惜,阿敏没有来,他直接去了沈阳。不过,阿敏尽管没有来,却是将一千多的朝鲜叛军,都扔到了辽阳来。于是,辽阳的朝鲜叛军数量,也超过了三千人。

  按理说,守军有这么多的兵力,坚守辽阳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事情恰好相反。辽阳城内的部队,的确是不少,战斗力却不见得上升。特别是士气,简直低落到了极点。汉军旗和朝鲜叛军,都好像是行尸走肉一样的过日子。甚至,已经出现绝望者自杀的事情了。

  大金国的高层,其实同样不好受。这天的中午,在原来的都司衙门,现在的临时牙帐,豪格无精打采的喝着闷酒。连续几碗的烈酒下毒,他已经感觉到,自己有七八分的醉意了。于是,他随手将手里的酒碗,用力的扔出去。

  “啪!”

  酒碗打在旁边的墙壁上,顿时粉碎。

  有一丝丝的酒液,顺着墙壁慢慢的流淌下来。

  房屋外面的亲兵,不需要转头,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因此,他们根本就没有转头,好像什么都没有听到,什么都没有闻到,继续好像柱子,麻木的矗立在那里。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酒香。有风吹过,将这浓浓的酒香,慢慢的飘散开去。门口的亲兵,都忍不住悄悄的抽抽鼻子,贪婪的呼吸着这醉人的酒香。这大概是他们最后闻到美酒的香味了。这样的好机会,当然不能错过。一旦虎贲军发起总攻,他们就要战死了。长生天那里,可是没有这样的美酒啊!

  这些酒,都是大金军以前的战利品,大部分都是从明国的内地抢掠而来的,部分则是来自朝鲜和蒙古人的进贡。明朝的高层官员,基本上都喜欢小酌一下,好像辽东督师、辽东巡抚、蓟辽总督这类的官员,随身携带的美酒,质量自然是不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