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935章

刺明-第935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在此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洪承畴的确是率军奋战,不断的向陕西流寇发起进攻。他连续重创陕西流寇,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打击。诏书里面提到的李自成等人,都已经包围起来,只等着收拾残局了。

  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张准出现了。张准出现就出现,洪承畴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意外。当陕西流寇走投无路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孤注一掷,想尽一切办法向外界求援的。而曾经接受第三十七营封号的张准,就是他们最理想的求救对象。

  甚至,在潜意识里,洪承畴已经准备好了一定的兵力,来对付张准的袭击。如果张准率军前来陕西,他一定会叫张准吃不了兜着走的。张准想要将李自成等人救出去,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张准没有来陕西,只是袭击了洛阳。

  结果,张准的这个行动,将一切局面都改变了。官军的包围圈,瞬间崩溃了。被包围的陕西流寇,也纷纷逃窜了。官军的各路统帅,都无心恋战了。想不到啊,真是想不到。俱往矣,一切都是梦啊!

  “督师,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洛阳?”

  潼关兵备道丁启睿忽然进来,向洪承畴请示说道。

  丁启睿和孙传庭一样,都是洪承畴的心腹。唯一不同的是,孙传庭是在前线带兵作战,亲自和敌人对阵,丁启睿却是在后方统筹军粮和兵员,默默无闻的工作。一直以来,丁启睿的官职,都是兵备道。他从正五品的兵备道开始做起,现在已经是正三品的大员了。

  明朝的兵备道官员,有点特别。你要说他的权力不大吧,它又掌握着周边军队的粮饷。常识告诉大家,军队要是没有粮饷,那是根本上就不用打仗的。所以,军队对于兵备道,不得不保持一定的敬畏。即使是正一品的总兵官,遇到正五品的兵备道,也必须保持尊敬。否则,在粮饷方面,就极有可能遭受掣肘。

  但是,你要说兵备道的权力很大吧,又不见得,因为它很少亲临前线,自身的品级也不高。大部分的兵备道,都只是五品的官员而已。除了在武将的面前耍耍威风,在文官的面前,他们就是渣。一般的巡抚、总督、总理、督师什么的,都可以将兵备道当娃娃看。

  为了作战方便,以免自己的粮饷受到掣肘,每个比较厉害的军队统帅,嗯,是文官出身的军队统帅,都会自带兵备道官员。好像丁启睿,就是洪承畴自带的。洪承畴去到哪里,他的官职就去到哪里。久而久之,就成了惯例了。

  “去洛阳?”

  “我们去洛阳做什么?”

  洪承畴木然的说道。

  “福王……”

  丁启睿欲言又止。

  “他已经死了。”

  洪承畴嘴里轻轻的吐出两个字。

  其实,从接到虎贲军攻克洛阳的噩耗开始,洪承畴就知道,福王一定是死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洪承畴无法解释。或许,是出于个人的直觉吧。洪承畴个人感觉,福王这样的人,在张准的面前,是绝对不可能活下去的。

  总之,无论怎么样,福王一定是死了。福王既然死了,那大军去洛阳,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你不可能天真到,指望能够在洛阳抓到张准吧?事后诸葛亮,事前猪一样,洪承畴从来都不喜欢这样的处事方式。何况,在这个时候,有比收复洛阳重要得多的事情,那就是串通各方大员,将福王的死讯压下去。

  “那我们怎么办?”

  丁启睿看看四周,低声的问道。

  这里的我们,不仅仅是包括洪承畴,还包括孙传庭、杨嗣昌、王坤、史可法、余应桂等一大群人。福王的死,他们全部都有责任。要想度过这样的难关,就必须串通好,大伙儿一起努力,将崇祯皇帝蒙在鼓里。因为压力很大,丁启睿晚上同样睡不着,眼眶里全部都是密密麻麻的血丝。

  “等。”

  洪承畴言简意赅的说道。

  的确,眼下的他,的确是只能等。反攻洛阳,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除非是有能力杀了张准。洪承畴有能力杀死张准吗?他自己都不看好自己。既然杀不死张准,那一切都是白搭。

  杨嗣昌带兵向洛阳靠近,其实是很愚蠢的举动。以他三万的湖广军,想要收复洛阳,根本是不可能的。十万鞑子都吃不掉张准,三万湖广军就想吃掉张准?别开玩笑了。

  就算是自己调集大军,向洛阳疯狂的反扑,最终将洛阳夺回来,他们会得到什么?他们得到的,只有大火焚烧过的福王府。到那个时候,福王的死讯,反而更加难以隐瞒,他们个个都要被撤职查办。

  “明白了。”

  丁启睿低声的说道,然后悄悄的转身去了。

  “滴滴答答!”

  “滴滴答答!”

  “滴滴答答!”

  忽然间,洪承畴听到奇怪的声音。抬头一看,发现居然下雨了。常年干旱的陕西地区,在这个冬天,居然下雨了。隐隐间,甚至有阵阵的雷声。洪承畴的眉头,忍不住悄悄的跳了跳。冬天打雷,不是好兆头啊!

  大滴大滴的雨点,不断的从天空落下,打在屋顶上,打在泥土里。雨点越来越密,雨势越来越大,天地间逐渐的变成了一片白色,十几丈之外,就是一片的迷蒙。片刻的功夫,屋顶的前面,就形成了一片片的水帘,地上的积水,也越来越多,整个庭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潭。

  “难道说,真的是要变天了?”

  洪承畴慢慢的伸出手来,让雨点落在自己的手臂上。

  冬天的雨点,感觉有点冷,刚好刺激了洪承畴有点麻木的心。他慢慢的将心思收回来,慢慢的回到书房里面。从现在开始,他要努力的自救了。


第887章 洛阳的雨

  哗啦哗啦的大雨,将洛阳冲刷了一个遍。屋顶上的灰尘,街道上的泥土,沟渠里面的垃圾,都被来势汹汹的雨水,全部冲洗干净。雨后的洛阳,怎么看怎么舒服。洛阳,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换了主人以后,仿佛是在处处证明自己,是要旧貌换新颜了。

  有人细心的计算过,在洛阳以及周边地区,已经有至少五个月的时间,没有下过透雨了。本来,夏天应该是经常下雨的,洛阳的一年四季,是非常分明的。可是这些年,气候反常,夏天雨少,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因为雨少,才会导致河南、陕西、山西等地,都连续干旱。连续的干旱,导致农作物大量的歉收,最终造成了大量的难民。在过去的两三年间,三省的难民潮,可谓是是一波接一波。中原的战乱,基本上都是因为难民潮而引发的。

  其实,在虎贲军刚刚进入洛阳的时候,难民的数量也不少。在此之前,因为洛阳官府的严格禁令,外地的难民,被全部挡在了洛阳城的外面,不允许入城。虎贲军破城以后,取消了相关的禁令,洛阳周边的难民,乃至是临近省份的难民,都可以自由的进入洛阳城,领取粮食和其他生活物资。

  这样一来,洛阳的人口暴增。原本洛阳只有五十多万的人口,已经算是较大的城镇了。在增加了大量的难民以后,洛阳城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七十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听说洛阳城有免费的粮食派发,附近宜阳、偃师、孟津、新安、渑池等地的民众,都纷纷的往洛阳跑。就连汝州等地的民众,也都纷纷的朝洛阳涌过来。

  为此,被张准赋以重任的李岩,不得不考虑更多的法子,将这些难民都安顿下来,转化为洛阳本地的居民,并且组织他们开展农业生产,尽快的为虎贲军创造生产力。根据张准的意思,在推行均田令的时候,将这些人都纳入了其中。

  经过紧张的辛苦的夜以继日的工作,有关均田令的具体规定,终于是完善了。随后,就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分田分地运动。在李岩的主持下,迫不及待的民众,终于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

  在茂密的雨点中,刚刚分到田地的农民,就开始下田,侍候自己的土地了。看着田头上插着的写着自己名字的牌子,每个下田的农民,感觉自己浑身都是劲。给自己干活,和给别人干活,那感觉就是不一样,干劲也完全不一样。

  虎贲军一来,就推行了期待已久的均田令,而刚刚获得属于自己的田地,天公又是如此的配合,又是如此的作美,居然下起了大雨,这不能不让人想到,虎贲军真的是太有福气了,张准是得到老天眷顾的人。要不然,怎么会这么顺利呢?简直是风调雨顺啊!

  就连李岩和王时德两个,都忍不住面面相觑,感觉相当的怪异。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的确让两人有种奇怪的感觉。难道说,老天对都督大人,真的如此照顾?这边刚刚分完田地,那边就跟着下雨了?这样的好事,的确不能不令人遐思啊!

  好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冒雨来到福王府的前面,唠唠叨叨的祈祷不已,也不知道是在感谢老天的关照,还是感谢张准给他们带来了好运气。总之,看到他们浊泪盈眶的样子,所有的人都感觉非常的欣慰。或许,从此以后,他们的苦日子,就要到头了。

  就连张准自己都觉得有些诧异。好像这场雨,的确是来的太及时,太巧妙了,颇有点像是传说中的瑞祥。凭心而论,张准绝对是无神论者,他相信这一定是巧合。老天下雨,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可是,他相信是巧合,别人却不愿意相信不是?人的愿望总是美好的,他们希望这个巧合,就是他们美丽愿望的化身。他们要感谢张准,感谢他带给了他们美好的愿望,还给了美好愿望实现的机会。

  其实,大雨带来的好处,还不仅仅是这些。倾盆大雨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黄河水涨,水位大大的提升,船行的速度大大的加快。负责转运物资的船只,很快就到了孟津渡口。虎贲军战士将缴获到的财富,统统打包带走。

  将所有的金银珠宝都装船运走以后,张准感觉浑身轻松了不少。没有了这些牵挂,他在洛阳的日子,就更加的逍遥自在了。到这个时候,就算是官军全军出动,拼死的前来攻击洛阳,他都可以优哉游哉的应对了。

  站在滴水檐的前面,看着一串串的水珠,从屋檐上不断的掉下来,张准慢慢的伸出手去,让水珠落在自己的手臂上。冬天的雨水,带着一丝丝的寒意,打在人的身体上,顿时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

  雨后的空气,格外的清新。深深的呼吸一口口气,感觉自己的心肺,都好像是被完全清洗过一样,心旷神怡,惬意无比。张准连续做了好多个深呼吸,将自己的心肺,全部洗涤了一遍。

  “大人,商人们都到齐了。”

  这时候,王时德打着油纸伞,悄悄的进来报告。

  “好!”

  张准点点头。

  他自己撑起一把油纸伞,在侍卫们的簇拥下,来到了鸿运楼。

  鸿运楼,是洛阳城最大的客栈,南来北往的商旅,都知道这座客栈的名字。此时此刻,洛阳的商人联合会,正在这里举行会议,商讨未来的发展大计。洛阳有头有面的商家,都已经聚集在这里了。

  在虎贲军占领洛阳的时候,洛阳城的所有城门,都是敞开的,人员可以自由的进出,商人们当然可以自由往来,因此,这次参加会议的商旅很多。洛阳本地的商家,加上外地的商家,足足有三四百人。正是因为人太多,才会选择了鸿运楼作为开会的地点。

  张准的到来,让这些商家都显得十分的兴奋。这个时候,外面还下着倾盆大雨呢,天地间都是白茫茫的一片。都督大人亲自打着伞,到鸿运楼来参加他们的会议,什么话都不要说,光是这份诚意,就足以表明虎贲军对商业贸易的重视了。

  追求利益固然是商家的本性,有时候,为了利益,的确有很多商家,都忘记了道德仁义。但是,必须承认,大多数的商家,还是讲究诚信道德的。他们同样会被感动,同样看重人的本性。

  张准在这样的情况下,欣然赴会,的确让他们感动。这让他们感觉到,张准的确是一个值得支持的统治者。支持张准做事,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对福王等人而言,他们当然更愿意选择张准,更愿意选择虎贲军。

  “我知道,大家是担心,虎贲军会很快撤走我在这里保证,虎贲军肯定不会撤走哪怕是朝廷出动百万大军前来进攻洛阳,虎贲军都绝对不会撤走的!”

  张准到来会场以后,开门见山,掷地有声的说道。

  “噼噼啪啪!”

  那些商家吃了定心丸,顿时拼命的鼓起掌来。

  他们的确担心,虎贲军到洛阳来,只是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