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929章

刺明-第929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了。不过,不为难不等于不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洪承畴的人,到了杨嗣昌的地头,当然是要守规矩的。要不然,显示不出杨嗣昌督师的威严来。

  黎将军于是公事公办的说道:“既是这样,就请在南关饭铺中休息等候。我这里立刻派人将公文送进道台衙门。一有回文,即便交你带回督师行辕。这样,你和我,都不需要担干系。”

  刘兴国内心焦急,只想快点将公文交给张克俭,赶快说道:“回大人,我是来汝州城火急调兵,今晚必得亲自到道台衙门,将兵符呈缴道台大人,不能在城外等候。我今天必须见到道台大人,要是可以见到督师大人就更好了。”

  黎将军心想,你算什么东西,也想见杨督师?我堂堂副将,都见不到督师大人呢不过,他的注意力,却被对方提到的兵符吸引了。对方竟然是带着兵符来的,看起来煞有其事的样子。他好奇的问道:“你有兵符?怎么不早点拿出来?”

  刘兴国急忙从怀中取出一半兵符呈上。

  黎将军很熟悉督师行辕的兵符式样,明白眼前这位青年军官带来的一半兵符不假,而且兵符是铜制的,别人在仓卒之间也无法伪造。其实,明朝的兵符,都是朝廷统一制造的。洪承畴使用的兵符,和杨嗣昌使用的兵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看到这个兵符,又让黎将军不舒服了。洪承畴的人,拿着自家的兵符,来调杨嗣昌的兵,怎么看都怎么怪。虽然说,洪承畴有节制三军的权力,可是,杨嗣昌同样也有啊杨嗣昌可是从来没有做过调动秦军的事情,今天,洪承畴来这么一手,难道是准备和杨嗣昌打擂台了?

  越想越觉得有点郁闷,黎将军原本有点松动的神色,又开始绷紧了,缓缓的说道:“你在吊桥外饭铺中稍候片刻,也叫弟兄们吃茶休息。我立刻亲自将公文、兵符送进道台衙门,当面呈上。兵符勘合不误,即请老弟带着弟兄们进城去住。这是公事手续,不得不然。”

  这就是要按照规定办了。只要按照规定办,你就得慢慢的等。想要见到杨督师,做梦吧黎将军甚至有点怀疑,这个刘兴国,是不是陕西起义军假冒的。拿洪承畴的兵符,来调杨嗣昌的兵,是洪承畴晕了脑袋,还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刘兴国又是恼怒,又是无奈的。这里是杨嗣昌的地盘,他就算着急,都着急不来。无奈之下,他只好说道:“既是这样,只得从命,但请将军大人速将公文、兵符送呈道台大人面前,要是可以送给督师大人亲自过目,那就更好了。”

  说毕,行个军礼,便转身过吊桥去了。

  这时候的河南道台,正是张克俭。他的道台衙门距离南门不远,黎将军到来的时候,张克俭正在无聊练习书法呢。自从杨嗣昌到来汝州城以后,张克俭就没有什么乐趣了。

  杨嗣昌是个比较孤傲的人,和身边的人很少能处在一块,似乎别人也不太喜欢他,只有崇祯皇帝例外。杨嗣昌此时人虽然是在汝州城内,和张克俭却是没有什么往来。除了公事公办之外,私底下完全没有接触。

  比如说,今天,督师大人到寺庙里面去游玩去了,他这个道台大人,却是连作陪的机会都没有。要说张克俭的内心,没有一点怨言,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督师和兵备道的关系,搞得这么僵,还指望打胜仗不成?

  “什么事?”

  看到黎将军到来,张克俭随口问道。

  “陕西洪承畴督师送来的紧急公文,从潼关送来的。”

  黎将军简单的说道。

  “洪老九?”

  张克俭自言自语的咕嘟一声,将公文接过来。

  他放下毛笔,将公文打开。开始的时候,不是很在意,只是随意的浏览。两个不同系统的公文往来,开头一般都是废话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可是,片刻之后,他脸色大变,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好像要窒息一样。原本还算红润的脸色,变得一片雪白。蓦然间,他好像猫头鹰一样,盯着黎将军说道:“快将送信的人叫来!”

  黎将军顿时感觉有点不妙,急忙转身去了。幸好,路途很近,他出门一路疾驰,在吊桥的外面,找到了信使刘兴国。刘兴国其实也很着急,就等着召唤呢。两人急匆匆的返回道台衙门。

  张克俭手握公文,目光死死的盯着刘兴国,语调竟然有些不听控制的说道:“你们收到的消息,可曾确切?什么时候收到的消息?为什么不立刻派遣援军?”

  刘兴国谨慎的说道:“是昨天夜里才收到的。之前,谁也想不到,局势会如此的危急。总以为可以支撑三五天的时间。我军的骑兵,都在凤翔府一带,潼关只有三百骑兵。等到噩耗传来,已经反应不及了。听闻汝州城有骑兵,督师大人就差我迅速赶来了。”

  “噗!”

  张克俭好像失去了支撑,有气无力的瘫痪在地上。

  片刻之后,他才想起了什么,匆匆忙忙的叫起来:“快备轿我要去承运寺刘兴国,你也跟我来!”

  黎将军急忙下令准备。顷刻之间,张克俭就上了轿子,急匆匆的往承运寺的方向去了。黎将军在后面纳闷不已,什么事情,居然将素来以雷打不惊著称的道台大人吓成那样?

  难道说,陕西起义军又发飙了?不可能啊,前几天不是说,就要全部剿灭陕西流寇了吗?怎么大功将成,又搞出这样的事情来?唉,这年头,不知所谓的事情,真的是太多了。

  张克俭到了承运寺,立刻求见杨嗣昌。正好杨嗣昌从承运寺出来,兴致很高,很高兴的就接见了张克俭。张克俭甚至没有施礼,直接将洪承畴的公文递了过去。

  杨嗣昌很不高兴张克俭的没规矩,他很敏感,认为是下面的人,觉得自己本事不行,所以对自己没有足够的敬意。不过,他决定看完公文再说。然而,等他看完公文,已经忘记了张克俭的不敬了!

  “什么?”

  “洛阳丢了?”

  “福王死了?”

  一时间,杨嗣昌只感觉天旋地转,不由自主的瘫痪下去。

  旁边的亲兵急忙将他搀扶住。可是,素来以风流著称的杨督师,身体软绵绵的,居然一丝丝的力气都没有了。两个牛高马大的亲兵,需要耗费好大的力气,才能将他撑起来。他拼命的喘息着,想要说话,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没办法,亲兵和幕僚们,只好将杨嗣昌搀扶回去承运寺,找了一间安静的厢房躺下,又端来专门医治心神不宁的茶水,给杨嗣昌喝了下去。杨嗣昌的脸色,才稍微好了一点。可是,他依然是没有说话的力气,脸色依然苍白的可怕。他的眼神,也完全是空洞的,根本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张克俭早就知道杨嗣昌会有这样的反应。这个杨嗣昌,就是一个绣花大枕头,外表好看,里面却是一团狗屎。每天都在叫剿灭流寇,以竟全功,又大叫剿灭张准,平定天下,雄心勃勃,壮志满怀。可是,当真正的大事来临的时候,他马上就被击垮了。

  好吧,这样诟病杨嗣昌,的确有些苛责。这样的大事,换了任何一个人,哪怕是崇祯皇帝,都是要出大事的。自己之所以反应没有如此激烈,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官职太小,轮不到上头来追究,否则,恐怕这时候已经昏厥过去了。

  洛阳被攻破,关系真的不大。关系大的,是福王被杀了。福王是谁?是当今皇上的亲叔叔素来标榜仁孝的崇祯皇帝,接到这个消息,不发疯才怪。那边陕西起义军没有全部剿灭,这边却将自己的亲叔叔给丢了,崇祯不吐血就怪了。

  张准,够狠了,真的够狠洛阳这样一闪即逝的战机,都被张准抓到了。更可恶的是,此人曾经放过了衡王,放过了德王,甚至是放过了鲁王,可是,却没有放过福王。张克俭相信,这时候的福王,绝对是去了另外一个世界了。张准要杀人,谁敢留人到五更?

  倒是那个刘兴国沉得住气,沉声说道:“督师大人,外界都是谣传,未知真假。洪督师的意思,是请杨督师就近判断真伪,然后决定如何上报朝廷。”

  杨嗣昌冷汗直冒,感觉自己的脊梁骨,都全部寒透了。在极度的惊恐之下,他的语言能力,完全失去了。但是,他毕竟是聪明人,被刘兴国这么一提醒,马上就反应过来了,语言能力也恢复了,连声说道:“不错,是谣传,是谣传。”

  洪承畴的那么点心思,杨嗣昌怎么会不明白?洪承畴的意思,是要咱们几个,商量着办。相信洪承畴发出去的公文,肯定不止发给他杨嗣昌这一份。王坤、史可法等人,都应该收到了。这件事的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要是这样报告上去,他们全部都要掉脑袋。崇祯皇帝的脾性,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谣传!”

  “肯定是谣传!”

  张克俭附和着沉声说道。

  将福王的事情隐瞒下去,对每个人都是有好处的,张克俭绝对不会因为对杨嗣昌的不喜欢,就将这天大的事情捅上去。在这个时候,就算是东厂和锦衣卫,恐怕也不敢直接将此事捅破。做官的某些门道,只要是高官,有谁不清楚?

  “命令全军开拔,去洛阳!”

  好大一会儿,杨嗣昌才有气无力的叫道。


第882章 洪承畴要先礼后兵

  福王府,万寿湖边。

  在外人眼里风光无限的虎贲军都督大人,此刻正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万寿湖边的凉亭内,看着湖面不断荡漾开去的涟漪,不断的做着深呼吸,努力的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可是,他的某些动作,还是充分的显示出,都督大人似乎有些恼火。没办法,他在这里架好鱼竿,守候了足足半个时辰,还是没有一条鱼儿上钩,的确是太不给都督大人面子了明明看到不少的鱼儿在湖水里面游来游去的,就是不肯咬钩,的确是让人上火啊!

  要是有三五美人,在旁边细侬软语,或许都督大人还没有这么容易上火。只可惜,没有。在都督大人身边的,都是那些不懂得风情的虎贲军狙击手。对于都督大人架起的鱼竿,他们的确是没有什么兴趣。在他们看来,要吃鱼的话,要么是用渔网,要么是用炸药,无论哪个,都要比钓鱼竿有用多了。

  其中,用炸药是最快的。一个防水的炸药包下去,方圆好几丈内的鱼儿,都要全部翻起白肚。先用炸药,然后再用渔网,则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要是张准采用他们的建议,万寿湖的鱼,一个下午,就要被捕捞掉一半以上。

  就算什么都不用,光是用标枪也行啊。老兵都知道,都督大人刺鱼的本事,那是相当厉害的。在鳌山卫的波涛汹涌海岸,都能刺到海鱼,在风平浪静的万寿湖,要刺几条鱼,那还不是手到擒来?何必动用钓鱼竿这么麻烦?简直是吃饱了撑着的。

  当然,他们也明白,都督大人的心思,根本不在鱼的上面,而在于钓鱼的乐趣。在这么忙碌的时候,都督大人居然抽出半天的时间,专门跑来万寿湖钓鱼,白痴都知道,这里面肯定是有深意的。只是他们没有达到都督大人那样的层次,不懂得其中的道理罢了。

  其实,钓鱼真的不是张准的爱好。这种慢悠悠的活动,不怎么适合他。但是,前世有位高级将军告诉他,钓鱼可以有效的让自己的思绪,从紧张中慢慢的安静下来,对于思考很有好处,他才专门跑到这里来,放松半天的时间。

  的确,虎贲军攻克了洛阳,杀死了福王,缴获了如此之多的财富,要说没有一点头脑发热,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下面的战士,都已经不知道多么的高兴了,感觉好像虎贲军已经夺取了天下似的。随后,又有称王,定都之类的消息传出,让虎贲军战士的心情,更加的激动,也更加的狂热。

  就连张准,都感觉自己有点头脑发热。拿下洛阳,拿到了这么多的钱财,他昨晚一晚上都没有睡好。恍恍惚惚中,仿佛看到大量的金灿灿的金子,锃锃亮的银子,纷纷从天下掉下来,然后变成一艘艘的大型战舰,纵横四海,所向无敌。什么郑芝龙,什么荷兰人,什么英国人,全部都匍匐在他的面前求饶呢!

  突然从梦中醒来,张准感觉,自己好像就是睡在金锭和银锭上一样,感觉一切都变得不现实起来。想到未来虎贲军的力量,可以快速的壮大,他的思绪,一下就变得狂热起来,恨不得立刻将所有的钱财,都全部转化为战斗力。

  一直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才渐渐的冷静下来。随后,他就做出了决定,到万寿湖来钓鱼,让自己的内心,彻底的平静下来。不过,万寿湖的鱼儿,好像是不太配合,他不知不觉间,又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