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871章

刺明-第871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准慢慢的沉吟着。

  他依稀感觉这个名字有点熟悉,似乎自己是有记忆的,只是一下子记不起来了。他细细的思索一下,才想起来。这个普特曼,是荷兰驻台的第四位总督,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主要成员。

  不知不觉间,荷兰人在台湾,居然已经换了四个总督了。不知道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荷兰人在台湾岛的上面,到底已经有了多大的实力,有了多少军队,又有多少协助作战的舰队。东印度公司的总部,不知道是否还会往台湾岛调配更多的兵力。

  “普特曼要传达什么?”

  张准神色慢慢的阴沉下去,冷冷的说道。

  荷兰人的台湾总督,派人来见自己,显然不会有什么好事。荷兰人既然占领了台湾岛,占领了大明的国土,那就是死敌。这样的立场,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荷兰人,就是敌人!

  “我们尼德兰的海军舰队,愿意和贵军一起,消灭郑芝龙。”

  阿尼塔硬邦邦的说道。

  “张都督,你都听清楚了吗?”

  那个日本翻译神态傲慢的补充一句。

  张准的脸色,慢慢的阴沉下来,冷冷的说道:“这么好的事情,我真是想不到啊,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条件呢?”

  阿尼塔用汉语生硬的说道:“请你张都督答应,以后明国人未经允许,都不许踏上东番岛。”

  张准冷冷的说道:“这是什么意思?东番岛是你们的国土吗?”

  阿尼塔硬邦邦的说道:“我们日德兰人在东番岛上面,是有名正言顺的居住权的,这是你们明国的朝廷答应了的。”

  那个日本翻译补充说道:“张准都督,你应该知道,普特曼先生一句是东番岛的第四任总督了。也就是说,东番岛的控制权,应该是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你们明国人要登岛,当然要得到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批准。”

  张准冷冷的说道:“没错,我的确记得,你们的牛皮好大啊!”

  阿尼塔竟然没有丝毫的愧色,硬邦邦的说道:“这是我们日德兰人的智慧,是我们聪明的发明了这个办法。要怪,只能是怪你们明国人没有注意到而已。我们可是讲信用的,我们可没有违规。要是你们违规的话,我们是要追究责任的。”

  在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九月,荷兰人宋克指挥的武装船队,在离开澎湖风柜尾后来到东番岛南部。当时,装出一付可怜样的荷兰人提出只要借用“一张牛皮大的地方”就行了,善良的中国人当然信以为真,以为荷兰人只是为停船上岸,所需地方不大,也就同意了。结果,殖民者的狡猾骗过了中国人。

  殖民者眼中的一张牛皮大的地方有多大呢?荷兰殖民者首先占领阿莎等地,即今天的台南安平一带,并且在大兴土木,修建“奥伦治城”。当地的中国人要求荷兰人承诺“一张牛皮大的地方”时,无耻的殖民者竟然把一张牛皮分割成很细的皮线,连接起来圈地,这就是“一张牛皮”典故的由来。

  奥伦治城,后来改为荷兰的一个“州”,定名为“热兰遮城”,成为荷兰驻台湾的“总督府”。内城于崇祯四年(公元1632年)年底完工,外城在两年后完工。它是建立在中国台湾的第一个外国侵略者的据点。而它的建成,就和这一张庞大的牛皮有关。

  张准提出这个一张牛皮的故事,本来是怒斥荷兰人的无耻,要荷兰人知难而退。没想到,这个阿尼塔,竟然无耻的表示,这都是明国人的错。对于这么无耻的人员,张准感觉已经没有必要继续交流下去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于贪婪的荷兰人,只有刀枪剑戟才是最好的礼物!

  张准的嘴角边,情不自禁的浮现出丝丝的冷笑,然后一字一顿的说道:“荷兰人必须退出台湾!”

  阿尼塔硬邦邦的说道:“张都督,你的敌人,乃是郑芝龙和我们日德兰人作对,你没有丝毫的好处!”

  张准冷冷的说道:“我的敌人是你你立刻滚!”

  阿尼塔还不想离开,还要说什么,可是他的汉语,显然是不太好,一激动就说不出来了。那个日本翻译上来,叽里呱啦的叫道:“张准,你真是一个傻蛋,你分不清形势……”

  张准冷冷的打个手势。

  刘芒上来,将那个日本翻译拖出去,直接毙了。

  虎贲军最恨的是鞑子,然后是汉奸,然后就是日本人了。不要说这个日本人居然敢跟张准瞪眼,就算是乖顺得好像一条狗,只凭他给荷兰人卖命的行为,张准就要毙了他!

  “砰!”

  一声凄厉的枪响,顿时震住了阿尼塔。

  张准居然当着他的面,杀了他的翻译这不但是不给日本人面子,更是不给荷兰人面子太猖獗了真的是太猖獗了!

  “叉出去!”

  张准厉声喝道。

  魏大哥带着两个狙击手上来,将阿尼塔推出去。

  “等等!”

  张准忽然说道。

  阿尼塔额头上顿时冒出汗珠来。

  “王时德!”

  “给普特曼写一封信,让荷兰人立刻滚出去东番岛!”

  张准冷冷的说道。

  王时德很快就写好了书信,塞入阿尼塔的口袋里。

  张准一挥手,魏大哥就将阿尼塔驱逐了出去。


第830章 皇太极抹黑悄悄的回到沈阳

  辽东,沈阳,清宁宫。

  七月底的沈阳,可谓是一片的萧索。放眼四周,都是一片的惨淡景象。沈阳本来的绿化是很好的,街道两边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但是鞑子占领了沈阳以后,为了提防刺客隐藏在树上,大部分的树木,都被砍掉了。于是,街道就变得非常的空旷了。

  本来就空荡荡的街道上,多了很多巡逻的二鞑子。他们都是来自北方各地的土著,穿着叫不出名字的兽皮。他们野蛮的在街上走来走去,看到不顺眼的汉人,就抓起来审讯。看到他们远远的到来,所有摆摊买卖的汉子,早就跑光了。

  在街道两边的角落里,还潜伏着很多的鞑子暗探。他们带着狗皮帽子,蹲在巷口,一动不动的盯着来往的行人。要是发现有可疑的行人,他们也会上前抓捕。据说,是有人怀疑,在沈阳城的里面,又或者是外面,潜伏有虎贲军的细作。

  在沈阳的清宁宫附近,更是戒备森严,杀气凛然。前锋营的鞑子,远远的就将外人挡在了几百米开外。以前,清宁宫的外面,是没有骑兵巡逻的,只有矗立的步兵。现在,增加了骑兵巡逻,目的据说是为了迅速反应。

  皇太极其实已经回到沈阳好多天了。然而,一般的民众,都不知道这个消息。因为,皇太极是静悄悄的回来的,他进入沈阳的时候,天还没有亮。等天亮以后,他已经躲进去了清宁宫了。

  这样的场面,当然是皇太极不愿意看到的。谁不想风风光光的回来啊?谁愿意三更半夜的回来啊?可是,没办法啊,要是白天回来的话,皇太极感觉自己都没有脸见人啊太窝囊了,太丢脸了!

  以前,南略大军每次回来,都要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几乎全沈阳的鞑子,都要聚集到城外三十里,欢迎皇太极的回来。而皇太极本人,也会在马背上,不断的抓起银锭什么的,向人群里投掷过去,就好像是抛绣球一样,谁抢到就是谁的。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大金国上下,最为闹腾的时候。

  可惜,这一次,皇太极惨败而回,两手空空的,不要说银锭,就是粮食都没有几颗,根本撒不出手,自然没有这样的仪式了。而沈阳周围的鞑子,尽管觉得好生奇怪,也没有几个人敢询问是怎么回事。大金国的上下尊卑等级,是非常森严的。

  事实上,皇太极自己都觉得没有脸回来。丢人啊,真的是太丢人了。大金国建国以来,还没有遭受过如此惨重的损失。没抢到足够的物资也就罢了,关键是,还损失了这么多的有生力量。大金国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根据济尔哈朗的统计,目前能打仗的大金军士兵,绝对是不超过五万人了。这个数字,已经是将所有十三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满族男丁,都全部算上了。而以前,大金军统计战斗力的时候,只统计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丁的。

  非但男丁要扩大统计范围,就是一些健壮的满族妇女,都被纳入了统计范围。有些满族女子,自身的骑射功夫还算可以,有的还有几分搏斗的功夫,于是,皇太极下令将他们也组织起来,组织了健妇营,以备不时之需。

  手上只有这么点兵力,要抵抗虎贲军四面八方的进攻,皇太极自己都感觉,前途非常的悲哀。没有足够的有生力量,大金国是不可能抵抗虎贲军的继续进攻的。

  大金国怎么就混到这样的地步了呢?

  皇太极自己都无法解释。

  蒙古大草原的情况,同样不容皇太极乐观。在出塞以后,哈喇慎部落和土默特部落,根本不和皇太极打招呼,也不和皇太极请示,就飞快的逃跑了。显然,阿日斯兰和哈丹巴特尔,已经是彻底的和皇太极翻脸了。

  没有了这两个蒙古部落的支持,皇太极的辅助力量,顿时削弱了很多。更可恶的是,两人的背叛,不但严重的削弱了皇太极的辅助力量,还给他带来了潜在的危险。谁知道在时机适当的时候,他们俩会不会对大金国动手呢?

  本来,林丹汗的手下,就不是完全臣服于大金国的,只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大金国的力量,已经无法对他们构成威胁,他们转变立场,是肯定的。他们本来就是一群野狼,投靠谁都是投靠,或许他们也会投靠虎贲军的。

  宰桑布和的情况,也相当的不稳定。因为宰桑布和的嫡系兵力遭受到较大的损失,科尔沁部落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以前很团结的科尔沁部落,现在显然是没有这么团结了。

  尽管没有特别明显的例子,也没有表现得特别明显的人,但是,皇太极能清楚的感觉到,科尔沁部落,的确是有些变化了。根据情报,在更北方的呼伦贝尔草原,好像也出现了一些情况。因为距离太远,暂时不知道详情。但是皇太极总是感觉,呼伦贝尔草原出现的状况,可能对大金国是不利的。

  幸好,宰桑布和虎威尚在,暂时还可以控制科尔沁草原的基本局势,暂时还没有人跳出来,试图和宰桑布和作对,否则,大金国的西面安全,就要受到极大的影响了。然而,这样的平静场面,到底可以稳定多久,恐怕就算是宰桑布和,都不敢拍胸口承诺的。

  和西面的蒙古大草原相比,东面的朝鲜,情况就更加的恶劣了。朝鲜王室投靠虎贲军的迹象,是越来越明显了。朝鲜国内亲明派的力量越来越强大,中间派也开始向明国摇摆,原本风光无限的亲金派,这段时间的日子,都非常的不好过。

  虎贲军在铁山,已经牢牢的站稳了脚跟。以目前大金军的实力,想要驱逐他们,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反的,驻守铁山的五个牛录的大金军,其实是很危险的,一旦虎贲军发起攻击,他们就要首当其冲。以虎贲军的战斗力,全部吃掉他们,是完全有可能的。

  可是,皇太极不能将这五个牛录的大金军撤回来,否则,朝鲜就要完全投向虎贲军了。撤回这五个牛录的鞑子,就表示大金国是要彻底的放弃朝鲜了。这不但是在向虎贲军示弱,也是向其他的所有人示弱。要是真的这么做,大金国的形象,就要完全毁掉了。

  因为这个原因,朝鲜的亲大金国势力,这段时间简直都要疯了。朝鲜国内的叛军,日子也是很不好过,仿佛是丧家之犬一样。他们不断的派出使者,到沈阳去恳求皇太极派遣更多的援军,进入朝鲜境内,他们就差没有给皇太极跪下来了。

  看他们的情况,的确是很惨,皇太极就忍不住心软了。他答应暂时不撤退铁山的大金军,还承诺,在未来一段时间,他还会派遣五个牛录,甚至是更多的大金军,进入朝鲜,帮助稳住朝鲜的局势。唉,先撑着吧,等虎贲军发起进攻再说。

  “卢象升真的到了朝鲜?”

  皇太极忽然问道。

  “是的。”

  济尔哈朗回答。

  “这家伙……”

  皇太极欲言又止。

  他其实对卢象升的了解并不多,双方并没有直接交手,但是,皇太极直觉,卢象升到了朝鲜,对大金国来说,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以卢象升的威望,加上虎贲军的实力,朝鲜,大金国基本上是没有继续争取的可能了。

  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延长对朝鲜的影响而已。所谓派遣五个牛录甚至是更多的大金军到达朝鲜,根本就是在安抚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