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822章

刺明-第822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在张准的威胁之下,他们可以更加光明正大,更加名正言顺的投降鞑子。

  因为不太受欢迎,张准在锦州前线,转了一圈就回来了。回来以后,张准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地图的前面,专心的琢磨辽东的地图,对外界的事情,暂时是不管了。自己手上的力量不够强大,想管也管不了。与其说话不算话,还不如不说呢。

  “大人,吴三桂来了。”

  晚上,张准忽然接到报告。

  “请!”

  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

  吴三桂已经成了高起潜和张准之间的联络专员,如果高起潜有什么事要和张准商量,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位山海关总兵了。既然吴三桂到来,说明高起潜肯定是有事和张准商议了。

  片刻之后,吴三桂就进来了,肃然向张准行礼说道:“都督大人,下官有礼了。”

  张准笑着说道:“吴总兵,看你的脸色,好像有什么喜事?”

  吴三桂点头说道:“祖大寿屈服了。”

  张准有点意外的说道:“哦?这么快?”

  吴三桂解释说道:“他还是有点怕死,不想死在锦州城里面。他提出,双方交换人质,然后,他离开锦州,逃归广宁。”

  对于自己的这位舅舅,吴三桂的语调,还是有点晦涩的。无论是谁,要是自己有个亲戚,冒天下之大不韪,主动的去投降鞑子,自己的脸上,都不会很光彩。特别是在这个时候投降鞑子,不但不光彩,还有点脑残的意味。鞑子眼看就要不行了,还跑过去投靠,这不是自己找死吗?

  祖大寿提出的条件,是他放出城中的人质,将锦州让出来,但是,张准必须让他逃到鞑子那边去。换言之,就是从原来的试图献城投降,变成了原始的叛变。归根到底,还是要跑到鞑子那边去。

  在这个时候投降鞑子,的确不是明智的选择,相信祖大寿自己也明白。但是,祖大寿搞出这么大的事情来,除了逃归鞑子之外,他的确是没有别的选择了。

  张准皱眉说道:“祖大寿真的如此冥顽不化?”

  吴三桂苦涩的说道:“是的。”

  张准想了想,慢慢的说道:“愿意跟随祖大寿投降的,有多少人?”

  吴三桂说道:“不足五千人,全部都是他的家丁奴仆之类的。”

  张准思量片刻,缓缓的说道:“好吧,我同意。”

  祖大寿扣押着众多辽东军的家眷,让很多的辽东军不安,让相当多的辽东军对虎贲军产生敌意,要是虎贲军在这个时候,拒绝祖大寿的提议,必然会引起辽东军对虎贲军的强烈反感,甚至引发全体辽东军对虎贲军的围攻。

  虎贲军和辽东军,如果是因为朝廷的问题对立,双方的关系是可以转化的,但是,如果因为虎贲军的关系,导致很多辽东军的家眷都死在祖大寿的手里,那就是私人的恩怨了。这私人的恩怨,一般来说,都是很难转化的。张准并不想和辽东军有私人的恩怨。

  或许,这就是祖大寿的阴谋。如果张准拒绝祖大寿投降,拒绝祖大寿释放人质,祖大寿一定会添油加醋,大肆说虎贲军的不是,挑拨虎贲军和辽东军的关系。一旦辽东军和虎贲军的关系全面恶化,祖大寿他们,就可以浑水摸鱼了。

  祖大寿还是很懂得判断战机的,他知道时间一旦拖久了,虎贲军的大部队就到来了。目前,虎贲军的人数少,辽东军的人数多,还是高起潜和吴阿衡说话算数。但是,一旦有几千的虎贲军到达,真正的话事人就是张准了。他这个时候要是不跑路的话,等虎贲军一来,想走都走不了。

  要是仔细琢磨的话,还可以发现,高起潜和吴阿衡,在这件事里面,还悄悄的阴了虎贲军一把。他们将祖大寿放走,就等于是增强鞑子的力量。鞑子的力量增强了,虎贲军接管辽东以后,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将辽东平定下来。

  换言之,辽东会牵制虎贲军更多的兵力,消耗虎贲军更多的人口和钱粮。这样一来,辽东军撤退到内地以后,承受的来自虎贲军的压力,就会有所降低,方便他们日后行事。

  不得不说,两人还是有点小聪明的,这种一举两得的办法,他们也能想出来。不过,他们的小聪明,也到此为止了。如果他们是大聪明的话,根本就不会让祖大寿有叛乱的机会。

  沉默片刻以后,吴三桂谨慎的说道:“祖大寿还特别提出,要经过流水堡北撤。”

  张准看看地图,发现流水堡在锦州的正北方,通过流水堡北上,就是鞑子控制的义州。义州同样是战略要塞,沟通辽东和蒙古科尔沁部落南部的关系。一旦义州被虎贲军占领,鞑子和科尔沁部落南部的联系,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一旦虎贲军继续攻占广宁,鞑子和蒙古科尔沁部落南部的关系,就完全断绝了。

  祖大寿选择这样的逃跑路线,显然是担心受到大凌河堡虎贲军的攻击。事实上,驻守大凌河堡的虎贲军,只有一个不满员的营,是没有能力攻击祖大寿的。祖大寿明显是惊弓之鸟,自己想得太多了。

  张准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我没意见。”

  吴三桂明显的松了一口气,轻松的说道:“那就没有问题了。”

  他最担心的,就是张准拒绝祖大寿逃归,然后是拒绝祖大寿从流水堡北撤。要是张准这么做的话,辽东军的很多人,都会成为张准的死敌。他们的全家都因为张准的原因,被祖大寿给杀了,他们当然要迁怒到张准的身上。

  幸好,张准的判断,还是很准确的,他不会轻易的被祖大寿蒙蔽。该放手的时候,张准果断的放手了。张准既然能打败皇太极,能打败多尔衮,祖大寿这种人物,还入不了张准的法眼。现在收拾他,和晚点收拾他,没有任何的区别。

  “咦?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吴三桂忽然觉得很奇怪,自己为什么那么希望张准不要中计呢?张准中计,还是不中计,好像和他吴三桂都没有什么关系啊?张准中计,辽东军和虎贲军打生打死,他吴三桂也是可以置身事外的。张准要是不中计,他吴三桂好像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难道说,自己的潜意识里,居然对张准,或者是张准的虎贲军,有了莫名其妙的好感?你要是没有好感的话,怎么会关心张准的决定呢?他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和自己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啊?真是奇哉怪也。

  张准显然不知道吴三桂内心的糊涂账,他沉默片刻,皱眉说道:“祖大寿逃归,有没有携带什么物资?”

  吴三桂说道:“只有一些个人私产,都是金银财货什么的。给他再多的东西,他也带不走啊!”

  张准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祖大寿逃归鞑子,只要不携带人口和物资,张准是不怎么担心的。一个祖大寿,绝对无法改变大金国目前的困境,更无法挽救大金国灭亡的命运。相反的,完全坐实了祖大寿的汉奸罪名,以后可以更好的对付他。

  其实,从祖大寿投降,只有区区五千人跟随,就可以推断出来。祖大寿发动叛乱的时候,锦州城里面的部队,据说有三万人以上,结果却只有五千人愿意跟随祖大寿投靠鞑子。这五千人应该都是祖大寿和其骨干亲信的家丁队伍。显然,其他辽东军,对于投降鞑子,是有些顾虑的,或者说,是不愿意的。

  要是以前,在大金国飞扬跋扈,嚣张至极的时候,在皇太极气吞六合,横扫八方的时候,祖大寿不要说带领区区的五千人投降,带领五万人投降都有可能。甚至,极有可能连锦州和杏山堡都一起落入鞑子的手中。但是现在,就要差得远了。

  得到张准的同意,当天晚上,祖大寿就连夜率军离开了锦州。跟随他离开的,的确只有五千家丁,还有就是他们的家眷了。在离开锦州以后,祖大寿迅速北上,经过流水堡,向义州方向逃窜。

  随后,曹文诏、曹变蛟、唐通等人率军进驻锦州,高起潜和吴阿衡两人,也进入了锦州。被扣押的军人家属,和自己的亲人抱头痛哭。祖大寿发动的叛乱,暂时降下帷幕。但是,这件事对于辽东,仅仅是一个开端。

  毫无疑问,对于张准来说,这件事是有点不舒服的。眼睁睁的看着祖大寿发动叛乱,最后又成功的投靠鞑子,在这个过程中,虎贲军一直都没有力量制止,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

  如果虎贲军有足够的力量,必定会将祖大寿拿下,然后公开斩首示众的。这就是汉奸的下场但是,虎贲军在辽东的力量,的确还不够强大,他暂时只能是郁闷一下了。或许,等到青龙军团到来,郁闷的日子就可以结束了。

  “都督大人,监军大人和督师大人请你移步锦州,他们在锦州设宴欢迎您的到来。祖大寿离开了,我军也要正式的撤往内地了。”

  第二天早上,作为联络专员,吴三桂又出现在了张准的面前,邀请张准前往锦州赴宴。本来,宴会应该是几天前举行的,结果因为祖大寿的叛乱,不得不延后了几天。

  “好!”

  张准点点头。

  吴三桂走了不久,杨致远率领的青龙军团刚好到达。他们的到来,让张准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要是青龙军团早来一天,祖大寿都逃不掉。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

  “我们去锦州!”

  张准毫不犹豫的说道。


第792章 酒桌上的机锋,呛你一脸

  “都督大人!”

  “都督大人!”

  “都督大人!”

  当张准来到锦州的时候,高起潜、吴阿衡、丘仰民等三人,都在城外迎接。明朝在辽东的三巨头同时出现,对张准的礼节,算是最隆重的了。而且,在见到了张准以后,三人还主动的依次行礼,算是给足了张准的面子。

  “监军大人多礼了。”

  “督师大人多礼了。”

  “巡抚大人多礼了。”

  张准满脸的笑容,一一的还礼。

  伸手不打笑脸人,别人如此的客气,如此的有礼,他就算有什么不满,这个时候,都要暂时压下去了。还礼过后,张准关注的重点,就落在辽东巡抚丘仰民的身上。

  其实,之前说辽东有两巨头,是不太准确的。准确来说,辽东是有三巨头的。之所以经常会有一个人被忽略,原因就是这个辽东巡抚丘仰民,为人非常的低调,以致别人经常忘记他的存在。比如说,在这之前,丘仰民就一直都没有在张准的面前出现过。

  明代在辽东,有三套机构,第一套是辽东巡抚,第二套是蓟辽督师,第三套是辽东监军。此外,还有蓟辽经略、辽东经略、辽东总督之类的名头。如此胡乱的设置,表明了朝廷对辽东这块地区,是典型的关心则乱,典型的多头指挥。

  好像黄得功这样的总兵官,高起潜可以指挥他,吴阿衡可以指挥他,要是两者联合发布的命令还好,要是两者的命令不同样,黄得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偏偏除了两人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可以给黄得功下命令,这个人,就是辽东巡抚!

  目前的辽东巡抚乃是丘仰民,行事很低调。基本上,丘仰民对辽东军没有发布过什么命令,但是,从朝廷的设置上来说,他的确是有权力的。当初的经抚不和,里面的那个抚,就是辽东巡抚王化贞。可见,这个辽东巡抚的权力,还是比较大的。

  可想而知,辽东军的各位军官,有多么的痛苦。自己的头上,有三个婆婆管着,三个婆婆的关系,可能还相当的不好,常常闹矛盾。下面的人无所适从,互相倾轧。每天光是内讧,光是为了如何处理三个婆婆之间的关系,就虚耗了全部的精力,哪里还有心思来琢磨战事?

  “请!”

  “请!”

  在一片的谦让声中,张准缓缓的进入锦州。

  杨致远带领的青龙军团,迈着整齐的队伍,正式接管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在道路的两边,都是辽东军的部队。他们都默默的看着虎贲军整齐的开进。对于这支挖来的部队,他们很多人,都只是知道名字,却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今天,总算是见到了。

  很多辽东军的将士,都觉得非常的惊讶。因为,他们看到,虎贲军的部队,居然没有任何的盔甲。看起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和鞑子作战,没有盔甲怎么行?鞑子的箭镞,可是很厉害的。此外,虎贲军整齐的队列,也让很多辽东军将士觉得奇怪。他们需要这么整齐的队伍做什么?

  张准注意到,今天前来赴宴的军官更多,基本上,游击以上的将军都来了。在辽东军内部,游击、参将、副将、副总兵、总兵等级别的将军,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