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739章

刺明-第739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兵员补充,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覆灭。否则,要是大量的流民没有活计,即使这边的逆贼杀光了,那边依然还会有大量的流民变成贼寇的。

  事实上,卢象升发现,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经常被围追堵截的官军,杀得只剩下二三百人,似乎就要被消灭了。但是他们逃出去以后,依然可以纠集起更多的逆贼,又有了和官军对抗的能力。在陕西、山西、河南、湖广、四川等地,遍地都是流民。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贼首们就是利用了这些有利条件,反复壮大的。

  卢象升私底下和洪承畴探讨过,一致认为,平贼的关键,还是流民。只要这些地方还有大量的流民,就怎么都不可能将逆贼平定下去。全国估计有上千万的流民,他俩能全部杀掉吗?就算杀掉这一千万,说不定又会产生一千万的。

  连续上书,请求朝廷采取得力措施,解决流民的问题,卢象升都是处于拳拳赤子之心,绝对夹带任何个人的私利。他是真的想要为了这个国家好的,真的想让中原恢复安宁。难道,自己的苦心,居然不被崇祯皇帝理解?甚至,他有可能还误解了自己?

  这一瞬间,卢象升的确有万念俱灰的感觉。

  如果崇祯皇帝是为了孙承宗的事处置他,卢象升不会有丝毫的怨言,他认为在这件事情上,自己的确没有做到最好,即使被处死,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如果崇祯皇帝是因为觉得他在腹诽,他在心存怨望,就特别从重的处置他的话,卢象升感觉自己很冤枉,很憋屈。因为,他真的没有腹诽,没有心存怨望。

  是的,没有人不渴望自己被了解。

  卢象升一直以来,都觉得崇祯皇帝是了解自己的,认可自己的,支持自己的。为此,他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为崇祯卖命。可是,张准的话,却让他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面——崇祯,极有可能是在变着法子报复他。

  “不会的!”

  “不会的!”

  “不会的!”

  卢象升在内心里拼命的吼叫。

  其实,连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是在绝望的吼叫。

  革职,永不叙用,这六个大字,重重的压在卢象升的心头。

  张准冷冷的说道:“卢象升,你再看看这些奏章。”

  说罢,又随手将一份奏章递给卢象升。

  这份奏章,就是当初高起潜写给崇祯皇帝的,后来崇祯皇帝加了批语,要高起潜注意保存兵力,等待鞑子撤退以后,对张准动手的那一份。皇太极的使者将它送给张准,张准就一直保管下来了。这可是日后向崇祯皇帝当面质问的最好的证据。

  卢象升看过以后,面色不变,冷冷的说道:“你这逆贼本来当死要是依我的法子,早就应该对你动手了焉能等到现在?”

  张准冷冷的说道:“你说我是逆贼,那你是什么?”

  他随手又扔出一份奏章,不屑的说道:“你自己看看吧!”

  卢象升接过来一看,只看了一眼,就顿时激动起来,干瘦的脸上,涌现出病态的红色来。他连声叫道:“不不不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不可能的我要上表申辩我要上表申辩!”


第725章 以退为进,欲拒还迎是王道

  张准冷冷的说道:“这是锦衣卫的报告,上面还有崇祯皇帝的亲笔批语,你眼睛瞎了?还申辩?你现在还有资格申辩?”

  卢象升激怒的吼叫起来:“污蔑这完全是污蔑!”

  张准微微冷笑,一副不屑的样子。

  卢象升睚眦尽裂,全身都泛起一层病态的血红,感觉鲜血随时都会从皮肤下面爆出来一样。他捏着奏章的两个手,都在轻微的颤抖。显然,他的内心,是无比愤怒的。他好像是一头被狠狠束缚起来的狮子,尽管有满腔的怒火,却得不到丝毫的发泄。因为,这里根本没有可以供他发泄的地方。

  原来,这份奏章,乃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送给崇祯皇帝的,上面还有崇祯皇帝的亲笔批语,时间乃是崇祯三年。奏章里面,锦衣卫明确指出卢象升的天雄军,同情逆贼,极有可能本身也变为逆贼。锦衣卫因此特别提醒朝廷,要防止卢象升和流寇同流合污,窃取国器。

  这份奏章里面,最要命的地方,就是祖宽的证言。祖宽是祖大寿的家仆,因为作战勇悍,杀人不咋眼,最后成了参将。他统帅的三千辽东骑兵,是卢象升麾下最强的战斗力。卢象升自己组建的天雄军,骑兵的数量不多,打硬仗的时候,必须要借助祖宽的骑兵力量。

  但是,祖宽及其麾下,有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军纪散漫,难以约束。这些人烧杀抢掠,比流寇还凶悍,尤其是特别喜欢奸淫妇女。祖宽部队所过之处,只要是稍有姿色的年轻女子,都被他们强行奸淫。稍有不从,就是刀斧交加,砍为肉浆,然后按上流贼的罪名,杀人抄家,灭人满门。

  卢象升率军收复确山的时候,就出现过非常惨烈的一幕。当时,李自成率领流寇退走,官军进驻,确山的百姓,都上来欢迎官军到来。结果,祖宽和他的部下,纷纷拥入人群里面,将有姿色的女子拖出来,带回军营强行奸淫。部分被玷污的女子,当场自杀身亡,在当地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当天晚上,确山的民众,被煽动起来,反抗官军。祖宽打开杀戒,将确山数万人口,全部屠戮干净。卢象升也不能制止。这件事,尽管被朝廷压了下去,却成了周围数县民众反抗官军的导火索,他们纷纷逃奔流寇,反抗官军。结果,李自成的部队,一下子就增加了三四万人,让卢象升疲于奔命,苦不堪言。

  卢象升屡屡制止祖宽的暴行,祖宽表面上答应,实际上背后还是我行我素,烧杀淫掠不止。依仗辽东军事集团的权势,祖宽甚至公开对抗卢象升。几次大的军事行动,祖宽都故意找借口不参与,导致卢象升无法顺利的合围流寇。

  但是,祖宽此人乃是来自辽东,不隶属于卢象升的天雄军,卢象升也是无可奈何。卢象升屡屡向朝廷上疏,弹劾祖宽的罪行,要求将其撤换,朝廷也没有丝毫的动作,好像根本不知道这回事似的。这多少让卢象升觉得,自己的努力,有完全白费的意味。

  自己好不容易才剿杀了几万的贼寇,结果祖宽随便来一下,就催生了几万的贼寇。按下葫芦浮起瓢,他卢象升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将流寇都全部平定下去啊然而,即使如此,卢象升还是没有想到,祖宽居然会指责自己是逆贼!

  祖宽在证词里面,指出卢象升有用贼自重,与贼首暗自私通等等罪名。要是按照这些罪名计算下来,即使将卢象升抄家灭族都是正常的。甚至,卢象升的罪行,一点都不比张准来的轻。别人张准好歹还没有腹诽这样的罪名呢。

  最要命的是,祖宽在证言里面提到的几个战例,的确是卢象升一时心软,放过了一些罪责较轻的逆贼。当时的逆贼里面,有些还不到十岁的孩子,还有很多无依无靠的妇女,他卢象升能将他们都杀了吗?当然不能。可是自己又没有能力安顿他们,怎么办?最终,他只好将他们放走了事。结果,这样的行为,就成了纵敌归巢,拥贼自重的铁证。

  而崇祯皇帝的批语,更是让卢象升目瞪口呆。崇祯皇帝的批语很简单,只有短短的两句话,十个字。第一句是“密切监视。”第二句是“必要时,杀无赦。”看到这两句批语,卢象升感觉脊背骨嗖嗖的发冷。自己在过去的数年,感觉过得很踏实,其实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完全就是生活在悬崖的边上,一不小心,就会摔得粉身碎骨。这种巨大的反差,即使是卢象升,都难以承受。

  “祖宽你这恶贼!”

  卢象升气得破口大骂。

  被自己的部下指证为逆贼,卢象升的最后一道心理底线,完全崩溃了。他什么都能接受,就是无法接受自己是逆贼的事实。他一生辛苦,摸爬滚打,甚至是亲自上阵,剿杀了无数的逆贼,到最后,自己居然也成了逆贼,这叫他如何能够接受?

  张准不屑的将奏章收回来,随手撕碎成很小很小的碎片,然后将碎片向天空用力一抛。呼啸而过的北风,就将所有的碎片,都全部吹走,不留丝毫的痕迹。张准拍拍手,冷冷的说道:“你一个懦夫,能够拿祖宽如何?向皇帝上奏?你有这个机会吗?”

  在卢象升反应过来之前,他要将这份奏章,彻底的销毁。因为,这份奏章,完全是西贝货,是张准让人伪造的。前面给卢象升看的所有奏章,都是货真价实的,最后一份奏章,却是假的,心神激荡的卢象升,先入为主,一点都没有看出来。其实,这份奏章才是真正要命的,也是张准最后的杀手锏。

  事实上,看过这份奏章以后,卢象升的确心乱如麻,一脸的木然。他感觉自己受欺骗了。欺骗他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最尊敬的崇祯皇帝。他之前还以为崇祯皇帝是不理解自己,误解了自己,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崇祯皇帝自始至终,都在防备着自己。

  或许,是因为天雄军的关系?

  卢象升痛苦的质问自己。

  崇祯二年,鞑子第一次入寇,围困京师,形势十分的危急,朝廷发出勤王诏书,要求各地的军队,迅速前往京师集结,对抗鞑子。时任北直隶大名府知府的卢象升,立刻组建一支三千人的团练队伍,北上京师勤王。结果,等他赶到京师的时候,鞑子已经退走了。

  尽管没有和鞑子交手,崇祯对卢象升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随后,崇祯亲自接见了卢象升,勉励了几句。毫无疑问,崇祯的勉励,让卢象升觉得自己受到了皇帝高度的赏识,即使是肝脑涂地,粉身碎骨,都无法报答崇祯的信任。

  随后不久,卢象升就被调往镇压流寇的前线。他本人深感不能辜负皇恩,不能让崇祯对自己失望,因此每战都亲临战线,身先士卒,血染战袍。他身为一个文官,却提着大砍刀亲自杀人,这多多少少的刺激了一点官军的士气。最终,流寇被卢象升剿杀了不少,而卢象升本人,也被提拔为右副都御史,五省总理,继续剿杀流寇。

  一直以来,卢象升都在默默的告诫自己,崇祯皇帝对自己如此的信任,自己粉身碎骨,都无法报答他。无论国事多么的艰难,自己都要坚决的和崇祯站在一起,为崇祯死战。然而,张准的这份奏章,让卢象升内心里的崇祯皇帝,光辉的形象,瞬间破裂了。

  崇祯皇帝,对他不是信任,而是利用。信任和利用,这里面的差距,的确是太大了。单纯的利用,不可能让人产生忠诚感,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从被皇帝信任变成被皇帝利用,等于是从天堂一下子掉入了地狱,滋味可想而知。

  骆养性的这份奏章,是在天雄军刚刚参与剿贼的时候,送到崇祯皇帝面前的。显然,从那个时候开始,崇祯皇帝就对自己,还有自己组建的天雄军不放心了。联想到不久以后,祖宽就被朝廷主动的到来,协助自己作战,卢象升的内心更加的晦暗。

  以前,他还以为祖宽的到来,是朝廷关怀自己,要壮大自己的力量,方便自己更好的剿贼。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回事。祖宽是来监视自己的,是来遏制天雄军发展的。因此,祖宽才会表现得如此的不合作,才会表现得如此的强势,而自己对祖宽的弹劾,也不会有任何的作用。说白了,朝廷不信任的,不是祖宽,而是他卢象升。

  其实,卢象升很清楚,无论在哪个朝代,私自组建军队,都是可大可小的事情。当时,他是出于一腔的热血,出于对皇帝的忠诚,才组建了天雄军,想要为国家建功立业。后来的路子,卢象升也的确是这样走的。他自认为,自己上不负皇恩,下不负黎民百姓,大丈夫行事,当之无愧。然而,现在,卢象升沉默了。

  或许,他的天雄军,在崇祯皇帝的眼里,就和张准的虎贲军是一个性质?只不过,他要比张准听话,又没有做出什么对朝廷不利的事情来,所以,崇祯才忍受到忍受到现在。说得难听一点,他就是一条对朝廷,对皇帝都有用处的狗而已。

  当援救高阳城失利,朝廷需要一个人背负责任的时候,崇祯皇帝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他。因为,崇祯皇帝要为杨嗣昌腾出位置,只好是放弃他卢象升了。他只是朝廷的一条狗,随时都可以抛弃的。

  想得更深一层,卢象升更加毛骨悚然。为什么朝廷要指令天雄军出战?为什么在出战之前,祖宽却突然调拨给洪承畴使用?白痴都知道,驰援高阳城,风险非常大,极有可能全军覆没。朝廷让天雄军去救援高阳城,莫非是想要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