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刺明 >

第705章

刺明-第705章

小说: 刺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嫣厉声说道:“你以下犯上,目无纲纪,荒淫无耻。”

  张准神色不变,慢悠悠的说道:“第一,以下犯上,确有此事。我要是不犯上,根本活不下来。对此,我没有可以解释的。目无纲纪,要是朝廷的纲纪,我也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朝廷的法则,我不会遵守的。但是,你说我荒淫无耻,我不服。你凭什么说我荒淫无耻?”

  张嫣脸色越发的涨红,下意识的说道:“你……你就是荒淫无耻!”

  张准严肃的说道:“我一不引诱妇女,二不强抢民女,三不青楼嫖妓,四不蓄养娈童,五不恃强凌弱。试问,我的荒淫无耻,从何而来?难道说,就因为我身边的女人数量有点多,就是荒淫无耻了?那么,崇祯岂不是更荒淫无耻?他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你的父亲张国纪岂不是更加无耻?有姬妾二三十人。你一句话,就将皇帝和父亲都捎带上,这可不好。”

  张嫣气得脸色涨红,丰满的胸脯微微的起伏,显示出她内心的情绪波动。因为姬玉情的关系,张嫣一直觉得张准荒淫无耻,不假思索的就说了出来,没想到,却被张准一本正经的反驳了回来,还抛出了崇祯和她父亲两个挡箭牌。

  崇祯也就罢了,他是皇帝,女人再多,都不应该作为标准。但是,她的父亲,的确是致命伤。她的父亲张国纪,的确有很多的妻妾,这些年还蓄养了不少的歌姬。一下子被张准拿住了痛脚,她就算再聪明,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再次反驳张准,只好气鼓鼓的说道:“你这是强词夺理!”

  张准不以为然的说道:“朗朗乾坤,天地可鉴。谁好谁坏,一目了然。你既然可以骂我荒淫无耻,我当然也可以指责你的父亲荒淫无耻。礼尚往来,公平的很。”

  张嫣气鼓鼓的,明亮的眼神,死死的锁定张准的身影。她忽然发现,眼前的这个男人,还真是不容易批驳。这个大猩猩一样的家伙,不但打仗厉害,连嘴巴也毫不输人,的确是个另类。难怪那么不好对付。

  张准瞅了张嫣一眼,轻描淡写的说道:“算了,我不跟你争辩了,没意思。你只会睁着眼睛说瞎话,没有真凭实据,就在这里信口开河。我说,你来一趟不容易,想要得到点什么?”

  张嫣正在气头上,又被张准一番冷嘲热讽,脸颊红透了,感觉自己的胸膛,也是胀鼓鼓的,高高的挺起。这完全是被张准给气出来的。闻言,张嫣不假思索的说道:“本宫什么都不要。”

  张准哈哈一笑,然后一本正经的说道:“做人,要诚实。”

  张嫣忍不住翻了翻眼珠,瞬间拉下脸来,冷冷的说道:“张准,本宫问你要东西,你会轻易的答应吗?”

  张准随口说道:“我会不会答应,和你需不需要之间,好像没有必然的联系吧?”

  张嫣有点气恼的说道:“既然你不答应,本宫问来做什么?”

  张准似笑非笑的说道:“这个奇怪了,你不开口,怎么就知道我一定不会答应?说不定我良心发现,突然答应了呢?再说,我今天的心情很好……”

  张嫣气鼓鼓的打断他的话,硬邦邦的说道:“好本宫需要你立刻出兵,打败鞑子,你答应吗?”

  张准摇头说道:“不答应。”

  张嫣满脸讥讽的神色,轻蔑的说道:“本宫就知道,说了也是白说。本宫浪费这么多的口舌做什么?”

  张准摇摇头,神色漠然的说道:“你错了。我不答应,是因为你的要求根本不算是要求。不用你要求,我都会努力的将鞑子打败虎贲军从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就和鞑子就势不两立。这一点,毋庸置疑。”

  张嫣立刻说道:“既然如此,董家堡的虎贲军,为什么不主动出击?德州的虎贲军,为什么不立刻出击?”

  张准伸出两个手指头,缓缓的说道:“我缺乏骑兵。和鞑子在陆地上作战,没有足够的骑兵不行。你让朝廷提供我两万匹战马,我马上出击,保证在三个月之内,将黄台吉撵出长城。”

  张嫣冷笑着说道:“你就知道提条件。”

  张准淡淡的说道:“朝廷总不能让我用步兵去跟鞑子死磕吧?你要是坚持要我这样做,就不是要求了,而是借刀杀人。我还没有脑残到那样的程度。朝廷在北直隶有三四十万的大军,都不敢出去和鞑子野战,你以为我是傻瓜啊,这时候冲出去和鞑子野战?自寻死路吗?”

  张嫣微微一窒,欲言又止。

  张准直截了当的说道:“高起潜和王坤的手上,都有大量的骑兵,他们为什么不出击?我的骑兵,还不到吴三桂的一半,我拿什么来出击?我觉得你不应该到山东来,而应该去辽东军团,或者宣大军团,亲自督军,要高起潜或者王坤出战!”

  张嫣微微蹙眉,跟着错开话题,缓缓的说道:“朝廷需要粮食。”

  张准摇头说道:“我手上没有多余的粮食。”

  张嫣嘲讽的说道:“你什么都没有,是吧?”

  张准轻描淡写的说道:“虎贲军的实际控制区域,只有莱州府一府之地。登州府是今年年初才全部收复的,种下去的粮食,只能满足本府民众的需要。外面的大量难民,不断涌进来,我要照顾他们的生活,需要大量的粮食。”

  他目光熠熠的落在张嫣的脸颊上,又从头到脚将她打量一番,然后慢慢的说道:“我看过你的资料,你算是女子中比较有头脑的一类,能够和阉党对抗了这么多年,相信也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是,怎么阉党没了,你也跟着变傻了?我就奇怪了,江南有粮食,你为什么不问江南要?偏偏问我要?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放着旁边的大米饭不吃,偏要跟我抢窝窝头似的,是你有病还是朝廷有病呢?”

  张嫣不理会他的冷嘲热讽,深沉的说道:“漕运被截断了,江南的粮食输送不过来,你又不是不知道。”

  张准嗤之以鼻,冷笑一声说道:“笑话江南的粮食输送不过来,我的粮食就能输送过去了?难道说,我的粮食会飞?”

  张嫣咬着薄薄的嘴唇,目光熠熠的盯着张准,一字一顿的说道:“渤海湾现在都是你的战舰!”

  张准淡然自若的说道:“我没有说过,会拦截朝廷的运船队。”

  张嫣语调尖锐的说道:“你抢走了洪承畴的漕船。”

  张准摇摇头,不以为然的说道:“那不是抢,是暂借暂借,知道吧?等以后有机会,我会还给他的。两万多石的粮食,我还不放在眼里。这些粮食,都是用来救济德州的难民的,我自己手里没有落下半分。”


第700章 崇祯哪一点比我强?

  张嫣再也忍受不住了,锐利的目光落在张准的身上,气呼呼的说道:“张准,你将自己粉饰得好像是圣人再生一样,好像自己从来就没有缺点,没有错误似的你难道就从来没有做过错事?鞑子都已经打到了山东,你还想着挖朝廷的墙角你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

  张准笑眯眯的说道:“谢谢皇后娘娘夸赞其实,你不说,我也是这样认为的。我不但想挖朝廷的墙角,我还想取代朝廷呢。你说,崇祯哪一点比我强?统帅、谋略、智慧、武力、魅力,他哪一点比我强?”

  张嫣微微一愣。

  这个张准,好直接的问题。

  她正要开口回答,话到了嘴边,却又缩了回来。

  该死的,崇祯到底哪一点比他强?要是在以前,张嫣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说上几个时辰,夸赞崇祯的长处,为他粉饰。但是现在,在张准的面前,她发现,自己绝对不能信口开河,胡乱说话。否则,一旦被张准抓住漏洞,马上就会被堵回来。

  统帅?作为军队的最高统帅,崇祯的麾下,拥有过百万的军队。相对于大金国的十几万人来说,优势实在是太大了。然而,就是坐拥巨大的人数优势,明军却是连战连败,丧失了大量的有生力量,丢失了大片的土地,耗费的军费更是不计其数。

  最致命的是,鞑子连续三次的入寇,将明国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走的时候,还要带上大量的礼物。还有陕西的乱军也是,到处流窜,到处作战,让朝廷疲于奔命,凡是陕西乱军经过的地方,几乎都是一片的糜烂。

  要是说崇祯的统帅高明,张嫣自己都不相信。高明到让强盗都闯到自己的家里来杀人放火了?让陕西的流贼打烂了半个中原?让大半个中国都出现流民?天启皇帝整天忙着干木工,好像也没有悲惨到这样的地步啊!

  谋略?作为一国之君,没有长远的谋略,的确难以成事。然而,崇祯的长远谋略到底是怎么样的,张嫣还真的不太清楚。崇祯刚刚登基的时候,铲除了阉党,大量启用东林党骨干。但是后来,发现东林党人不行,于是又重新使用阉党成员。结果,阉党和东林党继续互掐,党争比以前还要激烈。

  在宦官的问题上,崇祯也是反反复复,举棋不定。开始的时候,放逐了大量的太监,极大的限制了太监的权力。后来,发现还是太监使用得比较顺手,于是又大量的起用太监。结果,现在,明国主要的权力,几乎都在太监的手上。高起潜、王坤、张彝宪、曹化淳、王承恩……哪一个不是太监?

  至于阁臣,就更加的复杂了。崇祯登基九年,阁臣已经换了接近三十位了,首辅也换了好几个了。阁臣是什么?是皇帝的助手,是国策的延续。国策的频繁更换,必然导致政令不通,国策不继。不同的阁臣,对政令有不同的理解,频繁更换的后果,就是政策根本无法贯彻,下面的官员无所适从。既然无所适从,那就只有乱来了。

  陕西的流寇,好像雨后的春笋,不断的冒出来,官军杀之不绝,和当地官府的横征暴敛绝对是脱不了关系的。这一点,连张嫣都知道。崇祯连续加饷,朝廷拿到的,其实只有几百万两的银子,但是百姓付出的,至少有几千万两。中间的差额哪里去了?当然是进了各级官员的口袋了。崇祯自己背负了千古骂名,却没有得到真正的好处。

  阁臣的频繁更换,还导致各项政务的紊乱。一般来说,明朝的阁臣,都是六人左右。这六个人,是有不同的分工的。如果阁臣稳定的话,即使皇帝不过问政事,国家机构,依然可以正常的运转。当初的嘉靖和万历皇帝,数十年不上朝,国家机构都入场运转,就是因为阁臣相对稳定。

  说的不客气一点,就算明朝的皇帝,是个白痴,只要阁臣保持稳定,国家都不会出大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崇祯自己,将内阁系统完全打乱了,阁臣好像走马灯的更换,内阁的作用,根本无法发挥。结果,他是白白的累死了自己,却同样是吃力不讨好。他一个人的能力,怎么可能比六个人的能力还强?

  在军事方略这方面,崇祯也是摇摆不定的,基本上都是被动的应对的。开始的时候,崇祯对陕西乱军并不是很在意,认为不过是纤芥之疾,不足一提,三边总督杨鹤可以处理的。目前的只要任务,还是消灭关外的鞑子。尤其是鞑子的第一次入寇,对崇祯的刺激很大,使得崇祯的战略核心,一直都在鞑子方面。

  但是,随着陕西乱军的越来越凶猛,打烂的地方越来越多,对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崇祯的战略核心,又不得不转移到平贼方面。崇祯撤换了杨鹤,任免陈奇瑜、洪承畴等猛人,对流贼围追堵截。遗憾的是,流贼没有平定,大凌河战役又爆发了,崇祯的重心,不得不又回到鞑子这边。

  随后,流贼转进中原,在河南大量集结,威胁大明帝国的心脏,崇祯的战略,不得不又回到平贼这边。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后,朝廷终于将流贼逼入了车箱峡,却由于一个小小的失误,导致贼首逃出生天。此后,崇祯继续努力,希望可以创造另外一个车箱峡。可惜,鞑子第二次入寇,又将崇祯的注意力拉回去了。

  总的来说,面对鞑子和流贼的两面夹击,崇祯的应对,一直都是被动的。他曾经制定过攘外必先安内的方略,试图一举平定流贼以后,再和鞑子死战。但是,这个方略,并没有严格执行。被动应对的后果,显然是严重的,那就是军队调来调去的,极度疲惫,厌战的情绪非常的浓郁。

  智慧?张嫣相信崇祯是个聪明人,是很有头脑的人。崇祯的城府,也相当的深。这从他上任以后,铲除魏忠贤的过程就可以看出来。为了彻底的铲除魏忠贤,崇祯可是使用了不少的手段的。最终,阉党被一举铲除,崇祯也因此获得明君的称号。

  但是,崇祯的聪明,好像都用在了小地方,在大的策略方面,一直没有什么建树。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